促進南寧貿易高質量發展的若幹措施
推進中國(南寧)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建設。
近年來,自治區黨委、政府高度重視貿易高質量發展,推動廣西外貿進出口規模持續增長。據統計,2019年,全區外貿進出口總額達4694.7億元,創歷史新高,增長14.4%,高於全國11個百分點。出口和進口均首次突破2000億元。
為進壹步提升廣西外貿高質量水平,實施意見於4月19日正式印發實施。全文共分9個部分32條政策措施,是廣西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推動貿易高質量發展、提高廣西外向型對外開放水平的重要部署的指導性政策。
其中,多項政策措施將推動南寧未來貿易高質量發展,如加快建設4個國家級加工貿易梯度轉移重點站點、推進中國(南寧)跨境電子商務綜合實驗區建設、推動南寧等地加快建設以跨境電子商務新業態為核心的外貿集聚區等。
特別是在促進貿易新業態發展方面,《實施意見》明確,對中國(南寧)跨境電子商務綜合實驗區電子商務出口企業出口的無有效購貨憑證的貨物,按規定試行增值稅、消費稅免稅政策;聚焦南寧,創新建設外貿孵化基地,將更好地培育新業態,為南寧貿易發展增添新動能。
培育壯大高端裝備制造等產業。
著力推進南寧先進鋁加工中心高端鋁裝備項目等重大項目建設。
近年來,廣西積極開展強鏈、補鏈、延伸工作,提升和擴大產業鏈發展層次和規模,重點發展網絡通信設備、新型顯示器、智能終端、手機零部件和終端等產業鏈,在推動電子信息全產業鏈發展方面不斷取得新成效。廣西手機零部件及終端、新型顯示器等產業鏈初具規模,2019年全區電子信息產業投資增長47%。特別是引進了南寧盛瑞科技等壹批投入產出規模大、產業配套能力強、帶動效應明顯的產業項目,推進電子信息制造集群建設。
《實施意見》還提出,在南寧、柳州培育壯大高端裝備制造、桂林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深入實施電子信息、機械制造、汽車等傳統產業“二次創業”;壯大柳州、玉林機械制造、柳州汽車、南寧、百色鋁業等優勢產業經營主體,培育壹批貿易額超百億元的龍頭企業。
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負責人在發布會上介紹,下壹步將按照2020年實施方案的要求,立足產業基礎,積極承接粵港澳大灣區電子信息產業轉移,努力打造以北海、南寧、桂林為核心的電子信息產業集聚區;同時,加快“兩企三城”建設,打造集設計、R&D、制造於壹體的高端裝備制造產業鏈,重點推進南寧先進鋁加工中心高端鋁裝備項目等壹批重大項目建設,加快智能工程機械、高效大功率內燃機、工業機械現代農機裝備等高端裝備發展,打造機械裝備制造產業集群。
發揮南寧在創新中的龍頭作用
推動服務外包產業向價值鏈中高端轉型升級
服務外包是以互聯網信息技術為支撐的新型服務業態,是現代高端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自2016南寧獲批全國服務外包示範城市以來,廣西服務外包產業在輻射帶動下取得了快速發展。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末,全區註冊服務外包企業近500家,外包從業人員超過3萬人,擁有南寧中國服務外包示範城、南寧高新區、北海高新區、蒙中科技園等多個自主服務外包園區,產業集聚和服務外包能力快速提升。
《實施意見》將推動服務外包轉型升級作為重要內容,提出南寧要發揮全國服務外包示範城市的創新引領作用,促進服務外包產業增量發展,推動服務外包產業向價值鏈中高端轉型升級。
發布會還透露,自治區商務廳已起草了《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關於加快廣西服務外包轉型升級的實施意見》,目標是推動服務外包向高技術、高附加值、高質量、高效率方向轉型升級,做大做強服務外包產業,年均增長15%。到2025年,全區服務外包實施額達到18億美元,培育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