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需要說明的是,創建壹個教研活動是非常簡單的,但是我們還是建議教研活動要有實質性的主題,要和壹些線下的教研活動相結合,要和壹些研究課題相銜接,因為後面審核工作站和項目辦的時候會把活動的價值和意義作為依據。
大師工作室的網站菜單中默認已經顯示了“教研活動”的菜單。要添加壹個教研活動,可以點擊進入本模塊,然後點擊頁面頂部的“發布活動”按鈕。
工作室教研活動的創建主要包括兩個步驟。第壹步是活動基本信息的設置,第二步是調研環節的設置。點擊上圖中的“發布活動”,進入第壹步活動基本信息設置頁面,如圖:
在這個頁面上,活動類型、活動主題、活動描述、活動地點、起止時間就不做介紹了,因為它們的作用是字面上的。解釋其他項目。
關於“活動狀態”,是指其他成員參與活動的方式。該平臺提供了幾種方法。默認是完全開放的,也就是只要妳有老師培訓管理的賬號,就可以參與,不管妳是不是工作室的會員;“只有工作室成員參與”和“只有學科帶頭人參與”顧名思義,即只有工作室全體成員或學科帶頭人才能參與,其他用戶只能觀看;特別的是邀請參與。選擇這種模式,活動會創建壹個唯壹的邀請碼(如下圖),然後其他用戶點擊參與活動時,需要這個邀請碼才能加入。
這種方法似乎更適合壹些特定的題目。比如妳有壹個線下的教研活動,參與者既是妳工作室的成員,又是其他老師,那麽妳可以把這個邀請碼發布到線下,邀請他們參加。但是這裏我要補充的是,這個邀請碼的機制好像有壹個Bug。之前試的時候發現每次保存活動這個邀請碼都會變。
另外,在權限設置方面,教研活動也有壹些我不了解的特點。比如妳設置邀請機制的時候,妳的初衷可能是希望不相關的人不要參與這個活動,但真正的作用是沒有邀請碼的用戶不能加入活動,不能在活動中添加資源和發表評論,但是妳在活動中分享的資源和信息可以被其他人看到。因此,對於壹些私人的或未發表的重要研究課題,我們需要酌情在此發表。
保存此頁面後,即可進入活動鏈接設置頁面。這裏還插入了省項目辦對教研活動數量的要求。每項教研活動至少需要包含三個環節(此外,還要求至少有10人參與,其中學科帶頭人五人以上)。也就是說,不符合上述要求的,不納入系統統計。
默認情況下,當您進入鏈接設置頁面時,會自動創建壹個鏈接。如圖所示。在此鏈接設置中,您可以輸入鏈接名稱、截止日期、任務模型和任務描述。添加上述信息後,單擊“確定”創建壹個鏈接。前面說過,壹次教研活動至少需要三個環節,那麽如何增加更多的環節呢?妳可以點擊右上角的按鈕,這裏的加號表示在當前鏈接下增加另壹個鏈接,上下箭頭是供妳調整已有鏈接的順序。對於已經添加的鏈接,點擊最左邊的鉛筆圖標重新進入編輯頁面修改信息。
這裏需要說明的是,任務模型非常豐富,靈活運用可以在壹些活動設計中出彩,所以我也打算對這個內容做壹個比較詳細的說明。下面將結合以上所有圖標依次做壹個介紹,並盡量找壹些案例供大家觀察和借鑒:
第壹個圖標:文本類型。所謂文字型,就是點擊進入後會出現壹段文字描述,所以基於文字的任務模型適合兩種場景。第壹,妳可以用它來發布通知或者對活動的參與者提出壹些要求,但是因為參與者可以給它添加評論,所以第二種場景也可以用來組織壹些在線討論。
第二個圖標:文檔:文檔類的作用是妳可以上傳壹個文檔(壹個且只有壹個)。文檔格式可以是平臺支持的任何格式,但如果是WORD、PPT、圖片等。,它可以直接顯示在預覽窗口中,其他參與者不僅可以查看此文檔,還可以在此處發表評論。於是我想象了壹下,比較合適的場景應該是集體備課。比如妳可以在這裏上傳第壹版的教學設計,在修改之前在評論裏聽聽妳的意見。
第三個圖標:資源:資源類型的任務,添加後默認會顯示與文檔類型相同的,即壹個“上傳文件”的鏈接,但不同的是,資源類型的任務可以上傳多個文件,也可以設置為只允許活動創建者上傳(只允許創建者上傳),或者所有成員都可以上傳(不限)。它比較適合的場景是:提交作業和分配資源。比如可以給學科帶頭人分配壹個上傳培訓計劃的任務,然後可以選擇資源格式,設置文檔屬性為“無限制”)。或者,當妳組織壹次講座時,妳應該分享課堂筆記、軟件等。上傳到這裏。
第四個圖標:視頻。視頻任務的角色更適合集體觀察和評論視頻。添加和創建時,可以在前臺添加視頻。如果平臺支持視頻格式,會出現在線播放頁面,成員還可以在觀看此視頻的同時添加評論。這個評論功能很好,有壹定的定時性,也就是說妳添加的評論是針對那張圖片的,可以標記的。所以對於磨班來說是個不錯的選擇。在這裏,我也是在6月份為蓮都做微課活動的時候,用這種方法添加了壹些微課實例,供大家評論。
活動結束後參與者填寫評價後,創建者可以在前臺點擊“查看評價”,仔細閱讀所有成員提交的信息。比如下圖是我今年4月份在慈溪舉辦的移動教學講座後的評價意見,對於獲取學員的掌握情況和講座的不足非常有用。
同樣,添加後可以在前臺查看會員的投票結果。比如下面的截圖,是我8月份為省內名師工作室成員做微課直播之前,通過網絡收集的學術數據。
第八個圖標:直播。直播環節是近幾個月新增加的模塊,也就是說妳還可以在教研活動中增加直播活動。直播活動的添加和使用方法與“名師面對面”和“名師帶妳學”相同,不同的是後兩者都包含在“名師課堂”的菜單中,用戶不需要參與教研活動,可以在直播時直接進入。
添加直播事件時,除了主題和直播時間,還要註意以下選項。壹種是課堂模式。我建議大家選擇“互動課堂”,因為經過我的兩次測試,在選擇“直播課堂”時,會出現播報者和參與者不在同壹個直播間的情況(不知道現在是否完善)。另壹種是設置主講人和助教。主持人當然是指擁有直播權的用戶,而助教則顯示在直播用戶列表的最上方,用不同的顏色標註,主要用於直播時回答問題和維持氣氛。另外,關於直播時間的設定,我建議設定在比妳預定的時間早半個小時或者壹個小時,給系統測試和軟件熟悉留些時間。
最後經常用直播活動,比如8月的省級微課動員,9月的升級項目在線培訓指南。我都進行直播活動。如果組織準備充分,效果還是很好的。
最後需要註意的是,在年度考核中,工作室會在2017年創建五個線上線下的培訓活動,每個負責人可以按照上述方法依次創建。對於壹些工作室線下開展教研活動,也建議可以針對考核需求,發布並行的線上教研活動項目,既能滿足考核需求,又能為成員提供線上交流互動和成果積累歸檔的場所。
這裏也給壹些我工作室發表的教研活動,幾乎都是和以上類型有關的。歡迎您的參考或建議。
2017春慈溪移動技術教育應用工作坊
2017.5-慈溪市教研室中小學微課資源開發與動員
麗水蓮都2017教師自制微課培訓
2017省微課建設活動技術培訓
2017省“提升工程”培訓指南網絡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