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止於完美——21天冥想營實錄(第二十壹章)

止於完美——21天冥想營實錄(第二十壹章)

千島湖龍川灣國際禪修中心高新嶺書院舉辦的21天禪修營結束,開始回歸。

“傅貴”這個詞是我這次來學院才學會的。每周的學習安排提前貼在公告欄上,三周的安排依次公布。第三個檔期出來的時候,我還有點激動,這時候看到了“回歸”二字。

百度的“回歸”就是回國,辭職,回國。這似乎是壹種優雅的回家方式。我很喜歡這個詞,和禪定的意境是壹致的!

伴隨著歸來的曙光,我的心開始奔逃,我的大腦開始制定回家的計劃:我該不該把衣服洗了帶回去?分享會結束後要穿什麽衣服拍照?回去的時候我會去蔣家鎮買幹梅子和餅幹,然後去菜市場走走,買些千島湖的魚帶回去。從黎明到黃昏,晚上可以吃到千島湖的魚頭湯。不知道為什麽,這些想法壹直往我腦子裏鉆,就是不想看氣息,活在當下,回到意識空無的狀態。

公告欄旁邊小黑板上的溫馨提示立刻讓我警覺起來:

壹定不要放縱,把握每壹刻去悟道,越到最後,越會有意想不到的領悟和收獲,所以壹定要把握。

是啊!我放下壹切去打坐,得到家人的支持,這是壹個很難也很珍貴的機會。郭老師說:“我們壹生中難得有幾天能安靜的和自己相處,要好好珍惜。”這些都是我的祝福,但我們不能浪費。讓我們靜下心來,體會人與自然的密切關系,讀讀這本無字天書,地球的故事。

我們能有這樣壹個幽靜的山林禪修之地,全靠郭老師的好心。

郭老師,也就是大師,在臺灣省和大陸之間旅行了20多年,到全國各地打坐講學。

千島湖淳安縣的縣領導正好想在千島湖組織特色旅遊,推廣文化旅遊,於是在網上搜索資源和信息。結果他們被空海大師的講經所吸引,覺得空海大師的教誨不迷信,於是拋來橄欖枝,邀請空海大師在龍川灣設立國際禪修中心。

然後,我們有機會在家打坐。心裏充滿了對走遍青山,擁有這樣壹個森林禪修環境的感激。

妳知道,當空海大師第壹次來大陸講學時,我們都在寺院裏。如果寺院裏有活動和法會,有時是不可能安靜的。

2008年,空海大師在荊州市張華寺舉辦了中國大陸第壹次大型專業課。三個月的專修課有幾百個學生。

在專題課結束的前幾天,也就是快過年的時候,傳來了師傅母親去世的消息。盡管空海大師非常難過,但她並沒有半途而廢。她直到專班結束才回到臺灣省,把大家送走。在家裏,她正等著空海少爺回來為母親送行。

死亡日期正好發生在專業課結束的時候,不早也不晚,不影響課程。這是葬禮。他離開時已經九十多歲了。

空海大師回憶了母親的生活對她的影響,說母親總是用愛教育自己,她從小就沒有被打過耳光。空海大師的家在嘉義縣。村子裏有壹個大水池。空海大師從小就在水邊玩耍。她是壹個自由放養的孩子。

這個村子也很特別,有通靈大師。城裏人排隊治病消災。所以,空海從小就被曝光,知道不要做壞事,要做好事,惡有惡報!

上大學時,空海大師被選為學生會主席。當他的任期結束時,他與所有的老師和學生分享了他的座右銘:“永遠珍惜善念,不做惡事。”

郭老師也有壹句人生格言:“虛心學習,謙虛做人。”

因此,當我想到郭先生對法律的獻身精神時,我不敢懈怠,繼續努力工作。否則對不起老師,對不起陪伴我們在書院成長的老師和誌願者,對不起養家糊口的我,對不起我的人生。

生從何處來,死往何處去!?這個命題也是我們應該探討的。這個命題並不是老年人獨有的。我們每個人都要面對,才不會被死亡追逐,活得自在。

從2008年第壹次來到章華寺學習到現在,已經將近二十年了。時間過得真快!壹切仿佛就在昨天。那時候我身體健康,精力充沛,四十出頭。那真的是我人生的巔峰時期,但也是我人生的瓶頸時期。很多人此時也感到了人生的迷茫。

壹直在努力學習,結婚。看似壹步步取得了壹些成績,可卻發現快樂越來越少,幸福遙不可及。難免會問自己,這是我想要的生活嗎?為什麽我還是有很多煩惱和悲傷?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做不到!

壹路走來,不知不覺到了奔六的年紀,時光飛逝,人生苦短,不禁感嘆。身邊的同齡人有的生病了,有的離開了這個世界,我的父母也離開了我們。人生有很多無奈。

分享會上,最後壹個分享的是壹位老人,今年76歲,也是我們班年齡最大的學生。在冥想的過程中,壹顆大牙齒不知何故裂開了。以前也有過這種情況,到了醫院就拔了。但是班主任告訴他會影響學習,然後教他按摩穴位。沒想到,沒事了,疼痛也止住了。

他說死亡在向他招手,他已經感受到了死亡的恐慌,但是他還沒有解決生死問題,不知道他還會不會有時間!?他希望能夠安心行走。

我知道冥想不是為死亡做準備,而是活出生命的意義和價值。這是郭老師的壹貫主張,也是他的辦學方針。

郭老師壹直用孔子《大學》裏的話來說明這壹點:

“大學之道,是明德,親民,止於至善。”

是讓我們學會做壹個更高的精神品質,找到自己的德性是什麽,讓我們來到自己內心的純凈和美好。

我記得有個九歲的女孩來學習。當郭老師問起她的學習經歷時,她感嘆道:“我發現我的人生白活了。”

童言無忌,天真的話語道出了很多人的心聲。我們走過了很多年的人生,卻不知道人生的意義,也不知道讓自己快樂的秘訣。這真是人生的遺憾,讓我們吃了很多苦,走了很多彎路。

前天,老公下班前打來電話。今天,我不加班。我正常下班,因為要做核酸,而且要和我壹起做,不然會變紅。我趕緊做飯,等王老師回來,我們壹起做核酸。

核酸采樣點位於家屬樓下方不遠處。因為檢測核酸的人多了,設立了更多的核酸檢測點,檢測起來方便了很多。

即便如此,還是排起了長隊。人們看手機聊天,就像買菜壹樣。天氣很熱,我只想吃根冰棍。

這幾天上海心理咨詢師群裏的上海同胞每天都在為團餐焦慮,壹日三餐成了討論的焦點,這讓我這個不在乎飲食的人反思自己。我自由購買食物,沒有限制,但我不珍惜。我也經常吃壹口,但是那些留在家裏的上海妹子,在這麽艱苦的條件下,依然能把三餐做得有聲有色,美味可口。

我覺得有點對不起生活的恩賜,覺得這種平淡的生活沒那麽幸福。以後我會對自己更好,讓我的生活豐富多彩。

昨天壹個上海同學送了四個提拉米蘇蛋糕,他自己都沒吃。全部送給辛苦的誌願者,切蛋糕的照片曝光。

現在想到這個場景,我覺得我更需要壹個冰淇淋。是的,先生,他說,那就買吧!

我走到街對面,看到壹個小超市,掃了壹下門鈴,買了冰淇淋吃了起來,仿佛走在封閉的上海,居然吃到了冰淇淋。

隊伍向前,我走進去,剛吃了壹口,就被誌願者發現了,拿著壹個大喇叭對我說:

“冰激淩,妳不知道這是核酸檢測嗎?孩子都知道妳這麽大了還不知道!不如壹個孩子。”

這怎麽這麽難看?氣得不知道吃不吃。眾目睽睽之下,我恨不得壹條縫鉆進去。從來沒有人在公共場合如此丟臉。就算我錯了,妳就告訴我不要吃。況且我真的不是小孩,是大人了!為什麽總有這樣的語言?大家都不看手機聊天了,開始看我。

這時候,他又說:

“別排隊了,出來外面吃!”

我怎麽能聽妳這麽多!?吃個屁!我立刻把冰棍扔在了樹旁的草叢裏。

大聲說話者的聲音變了顏色;

“妳這是什麽意思?說妳不對?誰叫妳扔到草地上,妳就得扔到垃圾桶裏。”

我不理他,讓他說話,氣死他!

我可以回頭看看草地,看看沒吃完的冰淇淋。我不認為他們冒犯了我。我不能就這樣拋棄它,毀了這片草地!我彎腰撿起冰淇淋,扔進了垃圾箱。

這時候,大喇叭的聲音低了下來,臉上的變化之色瞬間緩和下來:

“妳也要尊重我們的誌願者!”

見他語氣緩和,我也不那麽生氣了,平靜地對他說:

“妳有沒有想過尊重我?妳這樣說,讓我的臉往哪擱!”

他停止說話,放下喇叭,轉過身去。

這時壹個大白走過來,溫柔的提醒我戴上口罩,不要露出鼻子。這種態度與剛才的態度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我聽了,趕緊戴上口罩。這是為了我好。我感謝她。我覺得她是在安慰我,她聽到看到我被教訓了。

兩個大白鯊的態度完全不同,感受到了這種不同,這讓我明白了為什麽老子會這麽說:

在《道德經》第七十三章,老子告訴我們:

“敢殺,敢活,兩者兼而有之,或利或害。天堂裏的邪惡是什麽,誰知道為什麽?做聖人還是很難的。”

郭老師把這壹章定義為“奮不顧身,英年早逝”。第壹個大白用如此激烈的態度,讓我憤怒到無法反抗,我用更大的力氣去反抗。

在《道德經》第七十八章中,老子告訴我們:

“世界在變弱嗎?,?戰勝強者最好的方法是什麽?好用。

弱勝強,軟勝強,天下無所不知,不是嗎?。"

郭老師把這壹章定義為:“宇宙中最偉大的力量是大愛”。第二個人,大白,用默默的愛關心提醒我,讓我心甘情願的服從,感恩!愛的力量是柔軟的,是宇宙中最偉大的力量!

王先生就在我後面。他壹句話也沒說,我也沒回頭看他。我感到很羞愧,我只是默默地排隊。等我做完核酸,他已經做完了。

他這才說出剛才的感受,告訴我他真想揍他壹拳,然後他想了想!看到妳終於拿起了冰淇淋,這是我沒想到的。

我說,我不是學了高等智慧嗎?善良如水!原來,我錯了。我不應該吃冰淇淋或把它扔在草地上。我想撿起來。

王先生說,妳說吃冰淇淋,我也沒指望錯。我根本就不該吃東西。後來想到看過的核酸檢測的要求。說話,我就不生氣了。王先生說他剛才沒吃冰淇淋,就去買冰淇淋補回來了!

回到家,我也和老公討論了這壹幕。我反思,如果他說得好,我想他不會生氣,我也生氣了,雙方矛盾激化。

我反思自己被他的說話方式和語氣所驅使,反應有點偏激。下次再遇到這種情況,我應該先說對不起,承認錯誤就行了,他也不會說很多。

當我彎腰去撿冰淇淋的時候,他立刻不生氣了,臉色變得柔和,看到了我的尊重。所以,我從頭道歉,就沒事了。

但是,他的態度讓我覺得我連道歉的機會都沒有。他太強壯了。

所以,在合理的情況下,心平氣和地用愛表達自己的意見,尊重他人,並不容易。而這也體現了壹個人的內在素質和精神素質。

我想如果老子《道德經》裏的“道先生”是那個誌願者的話,他壹定會用愛心而不是霸氣的態度去指責別人。

因為“道先生”就是這樣的人:

“生而無物,行而不靠,長而不殺,謂之玄德。”

明明做了很多造福他人的事,卻不居功,也不狂妄,更不自大。

“道先生”所表現的,就是老子所說的無為。無為不是不作為,而是用愛去做:以德報怨,以德報怨,堅守左道不怨天尤人。

很多時候,我們用壹種“有前途”的方式。就像這位給我講課的誌願者,我們不知不覺就成了正義之師,以正義之師的名義傷害別人,而自己卻不自知。我們以為都是別人的錯,別人的錯。

父母往往如此,夫妻如此,老師也是如此!制造很多沖突和對立,造成兩敗俱傷。好好反思!

學習高深的智慧,止於至善,用愛去對待人和事,才是我們要努力學習達到的,這也是禪修的意義所在。

羅馬不是壹天建成的多年來形成的積累習慣,壹天之內就會改變,但我不會退縮。就算我退三步,也是進步。好好改造自己,就是改變自己人生的基因。

這是21天禪修營記錄的結尾,21記錄,近10萬字,是我寫過最長的作文。21天打坐是我參加過最長的壹次打坐,也是收獲最大的壹次打坐。我覺得錄下來是壹種很大的樂趣,也是另壹種學習的機會。從時代中學習是壹件多麽快樂的事!

感謝慧姐不斷督促鼓勵,讓我有了堅持完成21記錄的力量。

還要感謝老公不僅誇我,還給我發稿費,讓我覺得寫作特別有成就感。

我也感謝我的家人,朋友,還有陌生人的窮讀書。謝謝大家的支持和厚愛!

感恩!再見!

祝大家生活幸福,家庭美滿,身體健康!

祝道路廣布,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天下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