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哪些網站需要申請電信添加電信業務?

哪些網站需要申請電信添加電信業務?

上周,國家領導小組辦公室推進部主任趙在中國聯通的壹次會議上透露,在即將出臺的電信法中,將取消現有基礎電信業務和增值電信業務的區別。據業內專家分析,這將是中國電信業務的壹次大分類。

調整向市場發出信號,弱化監管,促進開放。

當前的實踐經常受到挑戰。

信息產業部電信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認為,我國現行《電信條例》將電信業務分為基礎電信業務和增值電信業務並進行管理,是當前國際電信業的主流做法。然而,自其產生以來,不斷受到電信技術、業務和市場的發展以及監管實踐的挑戰。雖然2003年信息產業部調整並頒布了《電信業務目錄》,但基礎業務和增值業務的劃分並沒有改變。

北京郵電大學教授舒華英告訴本報記者,從技術角度看,互聯網IP電話就是壹個很好的例子。通過互聯網撥打國際長途電話是基礎電信業務還是增值電信業務?這壹點壹直備受爭議,也使得大量這樣的網絡電話行走在灰色地帶。定義不清的後果是用戶權益無法得到保障,也給運營這項業務的企業帶來壹定的風險。

舒華英還表示,隨著三網融合的逐步深入,語音、數據、傳真以及所有增值業務都可以並且正在無差別的傳輸。可以預見,如果電信業務分類不能與時俱進,將會出現很多政策空白和無數的“擦邊球”。

虛擬運營商的“身份”將壹目了然

未來的電信市場,運營商的身份越來越模糊。我國目前對基礎業務和增值業務的劃分是基於業務在電信業務中的地位,這種地位將會發生變化。例如,壹些運營商是基於批發業務相對於零售業務的身份,或者基於國際業務運營商相對於國內業務運營商的身份出現的,而不是基於提供語音業務相對於提供數據業務的身份出現的。這就是“虛擬運營商”。按照現有的業務分類,是基礎電信運營商還是增值電信運營商?目前沒有定論。

中國電信集團研究院張表示,電信業務分類在電信市場開放中尤為重要。因為壹項電信業務屬於基礎業務還是增值業務,其市場準入門檻是不壹樣的。比如,我國對移動通信等基礎電信服務市場進行了嚴格的數量限制和資本性質限制。可以預見,如果去除這種劃分,外資和民資參與的“虛擬運營商”將有很大的生存空間。

當前部門

基礎電信服務:所有公共和私人電信服務。按地區分為市話、長途、國際;根據物質載體,分為有線和無線;根據使用人是否特定,可分為公共使用和非公共使用。

增值電信服務:服務提供商通過增加信息的形式和內容或通過存儲和檢索用戶信息向用戶提供的增值服務。

建議的分部

第壹類電信業務:利用自有電信傳輸設施、交換設施及其他輔助設施向公眾提供電信服務的業務,或者租用電信傳輸設施供他人使用的業務。

第二類電信業務:租用電信傳輸設施提供電信服務的業務。

規劃風向

發出放松管制的信號

業內人士進壹步分析,此次調整向市場發出了弱化管制、促進開放的信號。從國外來看,沒有必要將電信業務分為基礎業務和增值業務,也沒有必要與任何特定國家的監管慣例保持壹致。例如,壹些國家將移動電話、尋呼或數據傳輸視為增值服務。在自由化的電信市場中,基本服務和增值服務之間的區別已經變得越來越不重要,除非它與公共或普遍服務目標的定義有關。

壹些國家和地區的電信法也在這樣修改。比如香港的《電信條例》沒有明確規定電信業務要分為基礎業務和增值業務。而是將電信運營商分為“運營商”和“傳輸服務提供商”。前者運營基礎網絡設施,後者指沒有設施的電信服務提供商。有專家建議,我國正在制定的《電信法》應以簡化的方式對電信業務進行重新分類。具體來說,電信業務分為第壹類電信業務和第二類電信業務(詳見附表)。通過對這兩類運營商實施不同的管理方法,進行有針對性的電信管制。所以電信法草案設計的管理制度是從管理主體的角度考慮的,而不是對每壹項具體業務的牌照管理。

剛剛舉行的中國互聯網大會震驚了我們這些做教育網站的人,”北京洪鐘葉芝有限公司總經理白雲濤告訴記者中國互聯網的發展方向已經確定。其實我們已經在這個方向走了好幾年了。“白雲濤的意思是,他和他的公司從此搭上了順風車,不再逆水行舟。

中國互聯網大會提出,經過“擠水”調整的嚴酷洗禮,中國互聯網企業應通過推出新形式的網絡廣告、信息內容和網絡服務收費、提供手機短信服務、開拓網絡娛樂市場等方式,將網絡產業與傳統產業有效結合,提高生存能力,走理性、務實、穩健的發展道路。

信息產業部部長吳基傳壹針見血地指出了中國互聯網的現狀。他說,雖然2001中國互聯網市場規模已經達到70億元,但是所謂的“註意力經濟”和“眼球經濟”是沒有生命的。網站必須重視應用而不是熱衷於炒作概念,必須建立有效的盈利模式而不是專註於上市。

相比燒錢的中國門戶網站,教育網站可謂壹步到位,在網絡大潮中“逆風飛揚”,強勢成長。最近的壹項調查顯示,中國7萬多所普通中學註冊的網校學生超過60萬人。在線學習已經成為壹種時尚的學習方式。就單個網站而言,據北京洪鐘葉芝有限公司網絡業務經理俞曉芳介紹,目前,Zhonghong.com擁有8萬註冊用戶,日訪問量30萬,壹周內最新試卷下載654.38+0萬次。

同樣誕生於網絡泡沫時代,教育網站為何“風景獨好”?

與門戶網站的“註意力經濟”不同,教育網站開創了壹條向中國學生提供正版教育產品的新路徑。“教育網站是互聯網泡沫時代的積累。當泡沫吹起來的時候,她可能得不到最燦爛的光環,但她已經積累了網絡賴以生存的基礎,那就是服務和內容。”白雲濤的話道出了中國教育網站和洪鐘的真正定位。而定位於“國內最大的教考資源信息中心”的中考網(www.zhnet.com.cn)正是貫徹了這壹理念,緊緊圍繞中學教學和高考,為廣大師生、家長和教學機構在線提供各種資源、信息和實用工具。

從國外的發展來看,網絡經濟泡沫的破滅和風險投資的急劇下降,迫使很多網站不得不調整生存策略。提高信息內容質量,對信息內容收費,成為很多網站生存的重要選擇。正是這種選擇創造了壹個快速增長的新市場,即在線內容服務市場。

目前國內已經形成規模並進入商業化運營的教育網站有兩種。壹種提供在線遠程教育,即所謂的“網校”,另壹種提供教學和考試資源。洪鐘。com和K12教育網屬於第二類,是目前國內最大的兩家教育網站。他們各具特色,深受師生的喜愛和信賴。

“洪鐘。com是傳統企業的延伸,不是風險投資,前期投入不多。”白雲濤說,盡管如此,Zhonghong.com還是燒錢燒了半年。因為沒有盈利前景,當時總部在山東的智宏集團幾乎放棄了洪鐘網絡項目,但放棄意味著對洪鐘現有教學資源的浪費。白雲濤認為,教學資源本身就是稀缺資源,需要專業基礎和長期積累。說到智宏的“最優設計”,教育界都了如指掌。如果把這些專業資源整合起來放到互聯網上,就會有需求,可以收費。建立這樣的盈利模式是可行的。經過近兩年的經營,ZhongHong.com已經在中國教育領域聲名鵲起,為下壹步盈利奠定了堅實的用戶基礎。

洪鐘。已經擁有線下資源品牌的com,正在實現線上內容的適當延伸。洪鐘。com、K12等壹些知名網站紛紛舉起內容大旗,謀求中國互聯網的發展。(人民網-市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