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和壹般納稅人的區別
1,識別條件差異:
(1),小規模的認定標準為年增值稅銷售額500萬元及以下;
(2)、年增值稅銷售額超過500萬元的將被定為壹般納稅人。
增值稅率
增值稅稅率根據其性質和不同行業而有所不同。
1,小規模納稅人
小規模納稅人適用征收率,無論銷售商品還是服務業均為3%(疫情期間為1%),小規模納稅人不得抵扣進項稅。
2.壹般納稅人
(1),銷售貨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勞務,進口貨物並提供有形動產租賃服務,增值稅稅率為13%。
(2)交通運輸業、建築業、基礎電信服務業和農產品的增值稅稅率為9%。
(三)提供現代服務業服務(有形動產租賃服務除外),包括R&D和技術服務、信息技術服務、文化創意服務、物流輔助服務、鑒證咨詢服務,增值稅稅率為6%。
(4)出口貨物、農產品等特殊業務的增值稅稅率為0%。
(5)對差額征收的勞務派遣公司選擇5%的增值稅稅率。
增值稅的計算公式
應交增值稅=不含稅銷售額×征收率
無稅銷售額=含稅銷售額÷(1+征收率)
基本示例:
A公司是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2065438+2009年2月收到A批產品4800元,開具增值稅普通發票。這筆款項要交多少增值稅?
計算步驟:不含稅銷售額=4800÷(1+3%)=4660。19元
應交增值稅=4660。19×3%=139。81元
計算公式為:應納稅額=當期銷項稅-當期進項稅。
銷項稅=不含稅銷售額×稅率
無稅銷售額=含稅銷售額÷(1+稅率)
2065438+2008年4月,甲公司因提供軟件服務收取服務費101400元,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當月向乙公司支付服務費100000元,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已核證相符。A公司4月份需要繳納的增值稅是多少?
不含稅銷售額= 101400÷(1+6%)= 95660。38元
銷項稅=95660。38×6%=5739。62元
進項稅= 100000÷(1+6%)×6% = 5660。38元
應交增值稅=5739。62-5660。38=79。24元
壹、企業所得稅的定義
企業所得稅是指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以企業(居民企業和非居民企業)和其他有收入的組織的生產經營所得為征稅對象,向其征收的壹種所得稅。
二。企業所得稅稅率
1,壹般企業所得稅稅率為25%。
2.小型微利企業年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654.38+0萬元的部分,減征654.38+02。5%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稅額再減半,相當於稅率2。5%;年應納稅所得額超過654.38+000萬元但未超過300萬元的部分,減按50%的稅率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相當於654.38+00%的稅率。
3.上述小型微利企業是指從事國家未限制或禁止的行業,同時符合年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300萬元、從業人員不超過300人、資產總額不超過5000萬元三個條件的企業。
三、企業所得稅的計算公式
1,應納企業所得稅=當期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
應納稅所得額=收入總額-可抵扣項目金額
企業應納稅所得額的確定,是指企業的收入總額減去成本、費用、損失和可抵扣項目的金額。
舉個例子;甲公司為小微企業,2021年度應納稅所得額為250萬元,故該企業應繳納的企業所得稅為:
1和1萬元以下部分應納所得稅額=100×12。5%×20%=2。五萬元
2、超過1萬元但不超過300萬元,應納所得稅= 150 × 50% × 20% = 15萬元。
3.該企業需繳納企業所得稅17。5萬元。
4.但是,如果企業2021的應納稅所得額是300。010000元,不適用小微企業優惠政策,需繳納企業所得稅300元。01萬元×25%=75。00.25萬元。
四、企業所得稅的扣除調整
1.職工福利費扣除標準為65438+工資薪金總額的04%,超過部分不予扣除。
2.業務招待費按發生額的60%扣除,但不得超過當年銷售收入的5‰。
3.損失賠償的扣除。納稅人每年發生的虧損可以用下壹年度的收入彌補。下壹納稅年度所得不足的,可以逐年彌補,但最長不得超過5年。
印花稅
壹、印花稅的定義
印花稅是對經濟活動和經濟往來中簽署書籍和領取具有法律效力的憑證的行為征收的壹種稅。
第二,印花稅的稅率
常見的印花稅稅率表如下:
三。印花稅的計算公式
應納稅額=應納稅憑證記載的金額×適用稅率。
應納稅額=應納稅憑證數量×適用稅額標準
四。印花稅優惠政策
對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減按50%的稅率征收印花稅(不含證券交易印花稅)。
個人所得稅
個人所得稅的定義
個人所得稅是國家對本國公民、居住在本國境內的個人和來自本國的海外個人的所得征收的壹種所得稅。
第二,個人所得稅稅率
個人所得稅稅率
三、工資作為稅收扣除
工資薪金作為個稅計算時,有四項基本扣除,包括:基本扣除、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
1.費用基本扣除是基本扣除,適用於所有員工,可以扣除5000元/月的基本扣除。
2.專項扣除是指“三險壹金”(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住房公積金)中個人承擔的部分,允許扣除。
3、專項附加扣除,專項附加扣除項目包括子女教育、繼續教育、住房利息或住房租賃、大病醫療、贍養老人等六項。
4.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項目,是指除上述基本扣除項目、專項扣除項目和專項附加扣除項目以外,國務院決定的以扣除方式減少納稅的其他優惠政策和規定。
四六項專項附加扣除
1.住房利息的個人所得稅特別扣除。納稅人或其配偶單獨或* *連同個人住房從商業銀行或住房公積金為本人或其配偶在中國境內購買住房發生的首套住房利息支出,在利息實際發生當年按每月1000元的標準定額扣除,扣除期限不超過240個月。納稅人只能享受壹次首套房利息抵扣。本文所說的首套住房,是指購買住房時享受首套住房利率的住房。即納稅人購房的利息支出可以抵扣。
2.住房租金稅專項附加扣除。深圳每個月可以扣1.500。納稅人及其配偶在壹個納稅年度內不能同時享受住房利息和住房租金專項附加扣除。
3.子女教育專項附加扣除。納稅人子女接受全日制學歷教育的相關費用,按照每個子女每月1,000元的標準扣除。扣除的計算時間為:學前教育階段,從孩子年滿3周歲的當月起至進入小學前壹個月止。學歷教育,從孩子接受全日制學歷教育的當月開始,到全日制學歷教育結束的當月為止。父母可以選擇按照扣除標準由壹方扣除,也可以選擇按照扣除標準的50%由雙方扣除,具體扣除方式在壹個納稅年度內不得變更。
4.贍養老人專項附加稅收扣除。納稅人為獨生子女的,按照每月2000元的標準定額扣除;納稅人為非獨生子女的,與其兄弟姐妹每月分攤扣除額2000元,每人每月分攤額不能超過1,000元。可以平分,也可以由贍養人約定,也可以由被贍養人指定。約定或指定分配的,必須簽訂書面分配協議,指定分配優先於約定分配。具體分攤方式和金額在壹個納稅年度內不能改變。贍養人是指年滿60周歲的父母,年滿60周歲且子女已經去世的祖父母。贍養壹個老人的扣除標準是2000元,兩人以上只能扣除2000元。
5.繼續教育專項附加扣除。我國學歷(學位)納稅人的繼續教育費用,按照學歷(學位)教育期間每月400元定額扣除。同等學歷(學位)繼續教育的扣除期限不能超過48個月。納稅人用於技能人員和技術人員職業資格繼續教育的費用,在取得相關證書當年按照3600元的定額扣除。
6、在壹個納稅年度內,納稅人發生的與基本醫療保險相關的醫療費用,扣除醫療保險報銷後,個人負擔部分(指醫療保險目錄範圍內的自付部分)累計超過15000元的,由納稅人在辦理年度匯算清繳時,在80000元限額內結算。納稅人發生的醫療費用,可由本人或配偶扣除;未成年子女發生的醫療費用可以由父母扣除。
動詞 (verb的縮寫)個人所得稅的計算公式
2019年6月至2019年6月,個人所得稅按年計算。扣繳義務人向居民個人支付工資、薪金所得時,需要按照“累計扣繳法”計算扣繳稅款。具體方法是:
累計預扣應納稅所得額=累計收入-累計免稅收入-累計費用扣除-累計專項附加扣除-累計專項附加扣除-累計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
本期扣繳稅額=(累計扣繳應納稅所得額×扣繳率-速算扣除)-累計減免稅額-累計扣繳稅額。
希望以上內容能幫到妳。如有疑問,請咨詢專業律師。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第壹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銷售貨物或者加工修理修配勞務(以下簡稱勞務)、服務、無形資產、不動產、進口貨物的單位和個人,為增值稅的納稅人,應當依照本條例繳納增值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