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庭、社會和學校的教育中,學校是從社會教育中優化出來的更加積極、生動、純粹的教育園地,是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學校教育更有自覺性和目的性,有計劃、有組織、有系統地進行。因此,學校充分發揮教育優勢,高度重視“四助壹”教育工作,建立了以校長全面負責、黨支部為骨幹、政教處和大隊部為主導、年級組和班主任為主體、工委和校外輔導員為顧問的德育工作網絡。在提高認識的過程中,全體幫教人員通過學習,清醒地認識到當前青少年犯罪率居高不下對社會的嚴重危害,充分認識到“四幫壹”活動的重要性。
首先,確定要幫助的對象;開展“四幫壹”教育活動的基礎工作是確定幫教對象。人太多幫不上忙,人太多時間精力人員配備跟不上,很容易讓活動流於形式,起不到真正的幫助。學校領導和高年級班主任經過反復研究,對那些缺乏家庭溫暖、行為習慣差、成績不理想的學生,在每個班確定壹名。學校就這樣確定了8名學生作為幫教對象。
其次,提高認識,增強責任感;為了讓這些後進生盡快步入正常的學習生活軌道,我們開展了“四幫壹”結對活動。我們根據實際情況,有計劃、有目的地幫助這8名學生,找到了壹名退休教師、壹名任課教師、優秀學生和這8名學生的家長作為“四幫壹”的幫助對象,制定了有效的措施和活動方案。後進生是校園中的弱勢群體,後進生問題不僅是壹個教育問題,也是壹個社會問題。每個孩子都有他的天賦、獨立的意誌和對成功的渴望。為了讓這些學生在校園裏有家的感覺,為了讓每壹個學生都得到尊重和認可,學校提出了兩個口號:第壹,“進步就是成功”。不管學生以前的成績和品德如何,只要他們在最近壹段時間內在成績、品德、行為習慣等某些方面有所進步,妳就會成為“本周之星”,妳的名字就會出現在學校的榮譽榜上,妳的事跡也會被記錄下來。第二,“做文明學生比語文數學考100分更光榮”。這兩個口號可以說是為後進生的轉化提供了壹個平臺,讓他們看到了成為壹個優秀學生的可能,所以老師樂於教樂於幫,學生樂於學。爭做“進步學生”、“文明學生”也成為學校的普遍做法。
第二,構建家校網絡,形成教育合力
家庭教育在學生思想道德建設中發揮著特殊而重要的作用。家庭教育是大教育的組成部分之壹,是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的基礎。家庭教育是終身教育,在人的壹生中起著基礎性的作用。孩子上小學、中學後,家庭教育既是學校教育的基礎,也是學校教育的補充和延伸。為此,學校進壹步加強與學生家長的聯系,讓家長及時了解學校的教育意圖,協調教育節奏和要求,形成教育合力,提高教育效果。但實際情況並不樂觀:壹些家長急於求成,但在培養孩子天賦的觀念上存在誤區。他們只註重檢查孩子的各科學習成績,而忽視了對孩子的思想道德教育。有些家長平時太寵孩子了。孩子壹旦做錯事,總覺得自己付出了那麽多艱辛和代價,壹心要把孩子養大。所以他們采取了簡單粗暴的方法來訓斥孩子,造成了孩子的逆反心理。壹些家長以工作忙為借口,很少和孩子交談,了解孩子的想法,把所有的希望都放在學校教育孩子上。於是學校采取了以下措施:壹是建立家長聯系學校的監督卡:通過監督卡聯系家長,了解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情況,告知家長學校的各種教育要求。二是成立家長委員會,宣傳普及教育孩子的知識,推廣家長教育孩子的成功經驗,促進家庭教育的規範化和科學化。三是在校園網開設“家長學校”專欄,向家長宣傳普及教育孩子的知識。第四,根據實際需要,教師通過學校溝通,經常上門或與家長溝通,等等。在“四助壹”教育活動中,教師特別重視家長的思想工作,結合實際問題,讓他們了解現代教育的目的和家庭教育對孩子未來生活的重要性。提高學生家長教育水平,積極協助學校共同教育孩子,家庭教育取得良好效果。比如五年級老師了解到,他們幫助的那個學生不僅父母離異,而且沒有人照顧他。他和奶奶住在壹起,住在叔叔家。他六七十歲的奶奶照顧她和叔叔的孩子,她還要做家務,做點小生意。父母不問,不關心,這個學生經常在我的課上遲到。再比如六年級的學生是被收養的,後來他的父母又養了壹個,所以對被收養的就沒那麽在意了。父母的冷漠讓孩子促進心理平衡,經常去網吧,偷家裏的錢,被父母打。有些老教師來幫忙教書,父母卻不歡迎。他們覺得丟臉,說“孩子長大成人”,老教師們只好“小心翼翼,用真誠去感染”。通過與家長的多次接觸和交流,家長看到了老教師的良苦用心,最終讓家長開始感受到孩子的“危險”。家庭環境塑造學生的基本性格。只有家庭和學校教育達成壹致,學校教育才能有好的效果。實踐證明,家校結合,相互理解,相互合作,可以形成良性的教育循環網絡,促進學生身心能力的健康發展。
第三,註意關懷方法,保證教育的有效性。
1,註重培養自信。
教育需要愛,也需要培養愛。沒有愛的教育是死亡的教育。教師必須耐心細致地研究每壹個學生,打開學生心靈的窗戶,促進師生雙向情感交流。比如六年級的同學王健,在語言表達上和普通孩子差距很大,不敢在同學面前說話,更不敢上講臺發言。班主任為了幫他練膽量,走在他身邊,牽著他的手,陪他壹起走上講臺,還經常私下找他談話,鼓勵他。漸漸地,孩子變得自信了,敢說話了。現在他上課總是認真聽講,積極舉手發言,給各方面的學習帶來了很大的幫助。
2、狠抓常規教育。
五年級學生朱丹,從低年級開始,基礎差,習慣差,自制力差。所以班主任從培養良好習慣入手,切實加強自己的常規訓練,包括學習常規、紀律常規、生活常規。以班級優勝星的形式進行每周壹次的評比。如果妳各方面都做得很好,妳會記住壹個明星。學期末,妳會給表現好的同學發壹個小獎狀。班主任私下鼓勵朱丹好好表現,及時發現他的閃光點,壹有進步就給他壹顆星星。學期末,他被授予了壹個小證書。在他眼裏,壹個小小的獎項比100塊錢更珍貴。從那以後,他越來越喜歡表現自己,表現得越來越好。
3、家校合作* * *培養
要使學生全面發展,家庭的教育作用是不可或缺的。老師經常通過家訪、電話等方式及時與家長取得聯系。,以便及時了解他的各方面情況,與家長探討教育孩子的最佳方式。例如,壹個五年級的老師發現約翰·楊經常因為懶惰而忘記做作業。老師找他談話的時候,他保證第二天會寫完,但是第二天檢查的時候作業拿不到了。不管老師是“哄”還是“嚇”,學生都要以不變應萬變。我們做什麽呢不斷的失敗迫使老師重新考慮改造他的方法。之後老師發現他完成了某項作業,就及時表揚他,及時給他戴上星星,及時聯系他的父母。許多次後,這個學生可以像其他學生壹樣享受成功的喜悅。通過反復的教育,約翰·楊已經能夠認真完成每壹科的作業了。
4,優秀學生* * *有進步。
小學六年的最後階段,學生很忙。為了讓學生共同進步,很多優秀的學生都可以積極的去做這項工作。例如,六年級的優秀學生於小燕堅持幫助王佳麗。下課後,如果老師布置作業,她就會拿著作業本,拿個凳子到王佳麗的座位上看他做。如果沒有辦法,她會壹步步分析給他聽,直到他知道為止,然後她會找壹個類似問題的題目讓他做。如果他還是不會,她會教他直到他會為止。不僅是課堂作業,還有作業。有時候老師壹下課就布置作業,但他就是不想做,所以於小燕還是會去他的位置看他做,但還是會耐心的教他怎麽解題。但有時候老師還是會在放學後布置作業,所以於小燕沒時間看他做,只能讓他回家認真做。第二天早上,當王佳麗來的時候,於小燕會檢查他的作業。大部分他都做到了,有些沒有,所以會耐心教他去做。在於小燕的積極幫助下,王佳麗的畢業考試成績有了明顯的進步。
5.活動是援助和教育的載體。
在“四幫壹”活動中,組織學生開展壹些活動,如討論交流會、征文活動、參觀徐悲鴻故居等。特別是組織學生參觀徐悲鴻故居,給同學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們在故居前拍照留念。壹些同學在看了徐爺爺的生平事跡後,感觸頗深。有的同學不肯放下他用過的毛筆,有的同學久久不肯離開徐爺爺曾經坐過的座位。這個活動的效果很好。在活動中,學生們增加了樂趣,增強了學習信心。
6.喚起教師的愛
後進生形成的原因,當然有家庭教育的缺失,有社會環境的影響,也有教師教育不當的不可推卸的責任。目前絕大多數學生都是獨生子女。壹個學生的落後,涉及的不僅僅是壹個學生,而是幾個家庭。每壹個教育工作者都應該有同情心和愛心,至少把學生當成兄弟姐妹,采取積極、耐心、細致的行動去關心他們。不要拋棄任何壹個後進生,和他們交朋友,早點在他們身上多花點時間,老師也不要對他們要求太高。彌補它們,鞏固它們,跟上它們,才是成功。久而久之,點可以變成線,線可以變成面。
鈥滃9鈥濊鐪嬮鐓 .鏈変粈楹借姹傦紵
鐢宠珛b瓒呯収鐗囷紝韬珮涓嶅緱浣庢柤1.55绫筹紝鐢宠珛b瓒呯収鐗囩殑骞撮健蹇呴爤鍦?18鍛ㄦ浠ヤ笂锛?50鍛ㄦ浠ヤ笅銆?
銆堛?夈?夈?夈?夈?夈?夈?夈?夈?夈?夈?夈?夈?夈?夈?夝澏桂澏桂澏桂澏桂澏广?夈媴銒?1297
1.鏍规摎銆婃鍕曡粖椐曢璀夌敵闋樺拰浣跨敤瑕忓畾銆嬬鍗佸洓姊濊瀹?:宸茬稉鎸佹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