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建築要做綠色建築的表率,嚴格執行綠色建築標準。這說明公共建築節能在節能減排和應對氣候變化的工作中還有很大的空間,有著不可忽視的地位。公共建築節能是建築節能的重要組成部分,相關工作壹直受到重視並取得了很大成績。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公共建築節能也成為壹個話題。安徽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廳長侯希敏建議,公共建築要做綠色建築的表率,嚴格執行綠色建築標準。這說明公共建築節能在節能減排和應對氣候變化的工作中還有很大的空間,有著不可忽視的地位。公共建築節能之路在中國,公共建築數量龐大,能耗可觀。據統計,國家機關辦公樓和大型公共建築年用電量約占全國城鎮總用電量的22%,每平方米年用電量是普通住宅的10倍至20倍。大型公共建築節能潛力在30%以上。因此,十多年來,對公共建築的關註不斷加強,工作不斷深入。“十壹五”期間,公共建築節能工作全面啟動。2005年,原建設部啟動相關工作,科技部將《公共建築節能設計標準》的編制、審查和頒布提上工作日程。2007年是公共建築節能的重要壹年。《國務院關於印發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和《關於加強大型公共建築建設管理的若幹意見》出臺。原建設部專門針對國家機關辦公建築和大型公共建築,出臺了能源審計導則、節能監察體系建設實施方案、能耗統計方法等壹系列政策和方法。財政部、住房城鄉建設部在全國範圍內開展了國家機關辦公建築和大型公共建築能耗統計、能源審計和能效公示工作,在部分省市開展了公共建築能耗動態監測平臺建設試點,取得了良好效果。同時,建設節約型高校試點工作已經啟動。值得註意的是,在“十壹五”期間開展的綠色建築評價和標識工作中,公共建築壹直是內容之壹,促進了公共建築的節能。通過各方面努力,2005年至2010年,全國公共機構共節約標準煤3391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8477.5萬噸。2011年單位建築面積能耗比2005年下降16.8%。“十二五”期間,公共建築節能得到進壹步深化。2011財政部、住建部發布《關於進壹步推進公共建築節能工作的通知》,要求建立和完善公共建築特別是大型公共建築能效監管體系,實現公共建築能耗可計量、可操作。《關於進壹步推進公共建築節能的通知》還要求大力推進體制機制創新,將重點城市節能改造補貼與合同能源管理機制相結合。為此,財政部、住房城鄉建設部組織開展了公共建築節能監管平臺建設、公共建築節能改造重點城市示範、高校節能監管平臺建設和高校節能改造示範。另外,比如修訂後的國家標準2065438+2005《建築節能設計標準》已經陸續發布。“十二五”期間,公共建築節能改造開始大規模實施。截至2012年底,已完成公共建築4萬余棟,能源審計9675棟,能耗公示8342棟,動態監測3860余棟。山西、遼寧、吉林、安徽、河南、湖北省被確定為第五批能耗動態監測平臺建設試點,上海被確定為第二批公共建築節能改造重點城市。中國地質大學(北京)、華僑大學等77所高等院校被確定為節約型校園建設試點,中央黨校、清華大學等14所高等院校被確定為節能綜合改造示範工程。顯然,公共建築節能工作與能耗監管、節能改造、綠色發展齊頭並進。公共建築的綠色發展綠色建築是全生命周期的“四節壹環保”建築,自推出以來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綠色建築評價標識是綠色建築的標誌,公共建築壹直是此次評價工作的對象。2013綠色建築發展取得重大進展。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轉發發展改革委、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綠色建築行動計劃的通知》,將發展綠色建築上升為國家戰略,公共建築節能成為綠色建築行動的壹部分。《綠色建築行動計劃》中明確提出,政府投資的國家機關、學校、醫院、博物館、科技館、體育館等面積超過2萬平方米的大型公共建築,如機場、車站、酒店等,從2014起全面實施綠色建築標準,並加強對標準實施情況的審查。要積極開展既有公共建築的節能改造。“十二五”期間,將改造6000萬平方米公共建築和6000萬平方米事業單位辦公樓。2014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辦公廳、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國家機關事務管理局辦公廳印發《關於在政府投資的公益性建築和大型公共建築建設中全面推進綠色建築行動的通知》,強化了建設各方主體責任,強化了建設全過程管理。在此背景下,各地紛紛制定相關政策,推動公共建築綠色發展。2013陜西省編制了《陜西省公共建築綠色設計標準(征求意見稿)》等5項工程建設標準。2013江西省出臺《江西省發展綠色建築實施意見》。上海市制定了工程建設標準《公共建築綠色設計標準》,自2014年9月1日起正式實施。需要新建、改建、擴建的公共建築應當按照《公共建築綠色設計標準》進行設計。“十二五”期間,上海被列入第二批國家公共建築節能改造重點城市。要求在2014年8月前完成400萬平方米公共建築節能改造目標任務,每個公共建築節能改造項目可享受每平方米20元的國家財政補貼。福建省自2014年起,對政府投資的公益性項目、2萬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公共建築、65438+萬平方米以上的住宅小區、廈門、福州、泉州投資的保障性住房全面實施綠色建築標準。“十二五”期間公共建築節能與綠色建築相結合,推動了公共建築節能的發展。公共建築節能新趨勢* * *公共建築節能在“十三五”期間有了新的目標,相關工作也在開局取得了新的進展。2016 11國務院發布“十三五”節能減排綜合工作方案,公共建築被列入重點節能領域,可見對公共建築節能的重視。《節能減排“十三五”綜合工作規劃》要求公共機構率先執行綠色建築標準,新建建築全部達到綠色建築標準。到2020年,公共機構單位建築面積能耗和人均能耗比2015年分別降低10%和11%。推動公共機構建立能耗基準,公開能源資源消耗信息。實施公共機構節能示範試點,創建3000個節能公共機構示範單位。“十三五”節能減排綜合工作方案也要求加強建築節能。“十三五”期間,公共建築節能改造面積要超過6543.8億平方米。此外,《節能減排“十三五”綜合工作規劃》要求,推動公共機構以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實施節能改造,積極推進政府購買合同能源管理服務,探索能源信托模式。“十三五”節能減排綜合工作方案明確指出了公共建築節能發展的目標,使未來五年的工作有章可循。從2015開始,住建部對原《辦公建築和大型公共建築能源審計導則》進行了修訂,完成了《公共建築能源審計導則》,並於2016和12正式發布。最初的《國家辦公建築和大型公共建築能源審計指南》服務於國家辦公建築、大型公共建築和大學校園。修訂後的《公共建築能源審計導則》適用於所有類型的單體公共建築,在擴大範圍的同時區別於公共機構和公園建築。同時,對能源審計進行細化和分級,使其在實際工作中更具操作性。為規範省級公共建築能耗監管,加強能耗監測平臺驗收和評估,保障資金安全有效使用,促進平臺運行維護,住房城鄉建設部於2015年制定了《省級公共建築能耗監測平臺驗收和運行管理暫行辦法》,並於2016年4月發布,是公共建築節能監管的新內容。2065438+2007年6月,住建部還發布了《省級公共建築能耗監測系統數據報送規範》,是原《國家機關辦公建築和大型公共建築能耗監測系統數據報送規範》的修訂版。業內人士認為,除了綠色發展和節能改造,能耗監管對於“十三五”公共建築節能尤為重要。這是因為“十二五”以來,我國建築節能的考核方式逐漸從以技術措施為目標的控制方式轉變為以能耗總量控制方式,這是深化節能工作的需要。公共建築節能勢頭強勁,各地對公共建築節能的態度積極。他們不僅設定目標,而且付諸行動。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等四部門聯合發布《北京市公共建築節能提升行動計劃》(2016-2018)。據此,北京市新建政府投資的公益性建築和大型公共建築將全面執行綠色建築二星級及以上標準;到2065438+2008年底,完成面積不低於600萬平方米的公共建築節能綠色改造,節約標準煤約6萬噸。同時,還將建設完善公共建築節能運行和節能綠色改造政策標準體系,創新公共建築節能工作機制,2018年底前完成公共建築節能管理服務平臺建設。山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編制了《山東省綠色公共建築規劃審查要點》(試行),要求各級城鄉規劃主管部門在核發居住用地、公共* * *管理和公共* *服務設施、商業服務設施用地規劃條件時,要明確綠色建築星級標準,項目至少要達到壹星級綠色建築標準。2065438+2006年5月,青海省辦公建築和大型公共建築能耗監測項目二期經過兩年的建設完成,監測了243棟建築、3028個節點的能耗數據,比原實施計劃增加了43棟建築、528個節點。“十三五”期間,廣西既有建築節能改造將以既有公共建築和公共機構辦公建築改造為重點。公共機構公共建築改造面積500萬平方米以上,公共建築節能改造力爭5年累計節能20萬噸標準煤左右。“十三五”期間,湖南省新建建築將全面執行節能率65%以上的設計標準,到2020年實現既有公共建築改造10萬平方米的目標。“十三五”期間,河北省下達了公共機構既有建築節能改造目標任務,1.41.56萬平方米。2016 12重慶科技惠民工程——大型公共建築綠色關鍵技術集成與應用示範工程通過預驗收。目前,重慶超過29萬平方米的公共建築正在進行智能雨水回收利用、溫濕度獨立控制空調等綠色建築應用示範,節能率達20%。事實上,作為節能的重點,公共建築節能受到各地的高度重視。盡管壹些政府投資建設項目建設存在諸多問題,節能發展面臨諸多困難,但各地公共建築節能的蓬勃發展,預示著“十三五”公共建築節能將取得更加豐碩的成果。
更多工程/服務/采購招標信息,提高中標率,可點擊官網客服底部免費咨詢:/#/?source=bdz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