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如果妳身邊有“抑郁”的家人或朋友,如何陪伴Ta?

如果妳身邊有“抑郁”的家人或朋友,如何陪伴Ta?

如果身邊有壹個抑郁癥的朋友,我們出於助人為樂、感同身受的願望,可能會盡力照顧他、安慰他,盡量減少他的痛苦,希望他早日康復。

但由於我們大多數人對抑郁癥的認識有限,不知道如何安慰,所以在與患者交談時變得小心翼翼,生怕自己的話語會刺激到對方,甚至擔心自己欠考慮的話語會誘發患者自殺。

這樣做的結果是:不僅讓自己很累,而且對方會更加自責,覺得被別人拖累,從而抗拒和別人接觸。

A.

“妳怎麽這麽矯情”(教育控訴)

“別多疑了。現在生活好了,妳什麽都不缺。妳很沮喪。那時候我們什麽都沒有。不要緊張。”

總有壹些人喜歡站在道德制高點上教育別人。原來說教就是這麽討厭。

抑郁和沮喪不等於懦弱和矯情,它們是抑郁癥癥狀的壹部分。不是ta想逃避,想堅強,想克服困難,想積極,而是他們真的提不起精神,無能為力。

換句話說,抑郁癥的診斷標準中明確指出,患者的工作、社會和生活功能受到疾病的影響,出現了下降。

這種下降是疾病帶來的痛苦,而不是患者的錯誤。不要因為這個責怪病人。

B.

“樂觀點,有什麽好擔心的?”

“想開點,別陷進去,我想啊,妳太閑了,多出去走走,告訴自己每天要開心,多笑笑,好好調整,不找朋友多聊聊,開導開導妳……”

我沒經歷過抑郁癥,對這個病真的不太了解。《壹個抑郁癥患者的內心獨白》提到:

不是心情導致他抑郁。開心豁達並不會減輕他的痛苦,更何況大多數抑郁癥患者已經失去了“開心豁達”的精神調節機制。

聽到這些話,ta可能會覺得有點委屈和無奈,明明知道沒那麽簡單,卻無可辯駁。除了無奈的壹笑,似乎沒有什麽可以反駁的。

如果妳想傳達的是“不要高估壹些不好的事情發生的可能性”,不妨分析壹下ta對妳傾訴時的具體事件。

Ta很可能被壹種悲觀的可能性所包圍(比如他因為沒有回復我的消息而生我的氣/領導或老師批評他看不起我)。妳可以提出其他的可能性(他會不會在開會或者睡著了/領導或者老師對這件事有意見),不要和他爭論,只提供這些可能性。這或許會給ta原有的思維模式帶來新的啟發。

C.

壹切都會好的。

“生活很簡單,開心就好。壹切都恰到好處,妳最終會得到妳想要的幸福,但妳可能會轉幾圈。”

抑郁癥患者很難對“心靈雞湯”感同身受。

抑郁癥患者會有“無用”、“無助”、“無望”的認知三聯體,覺得自己無用,陷入無助的境地,對未來沒有希望。

當他們聽到這些雞湯從妳嘴裏流出來的時候,他們會發現自己更加難以理解,他們的“黑暗”想法更加難以啟齒。這樣會讓妳們之間的溝通越來越困難。

同樣的,如果妳想傳達的是,妳對事情的結局不要想得太災難性,妳可以在他向妳傾訴的時候談這件事,或者妳可以主動詢問他的想法:

妳看起來有點不高興。妳想到什麽了嗎?

在具體事件中,他可能會誇大事情的災難性後果(比如,他可能會認為這次考試不及格,以後的人生就完了)。妳可以細心地註入新的想法,幫助他改變之前的思維模式。

D.

“其實我壓力也很大”(看誰更慘)

“其實我的狀態也不好。昨天加班到淩晨被領導批評。回到家,只能在被子裏哭。壓力太大了。我爸爸還在生病。這個社會每個人都很難,抑郁很正常……”

ta聽完更崩潰了。如果事情真的這麽難,我也不會好受。

其實抑郁癥患者在抑郁的時候是很虛弱的。他們不僅需要理解,更需要安慰、支持和力量。關心他的同時也要照顧好自己。這將是壹個很好的例子。

E.

“妳應該很快好起來”(像催命符壹樣)

“我們都非常支持妳。妳也要努力,用各種方法,爭取早日康復,渡過難關。”

抑郁癥患者會更希望自己目前的狀態被接受,被陪伴。如果換成“我們會陪妳好起來,陪妳起起落落,陪妳走完這段艱難的旅程”,也許他們會安心很多。

F.

“我明白。”(和聖母/父親壹樣高)

請確保妳在說這句話之前真的理解了它。

如果妳經歷過抑郁癥,當ta意識到妳也有過和ta壹樣的經歷時,或許能幫助ta好起來。但是要知道,抑郁癥的類型和經歷是非常復雜的。即使妳經歷過某種抑郁,ta的感受也可能和妳有很大的不同。

如果妳經歷的只是輕微的抑郁,ta可能會認為妳低估了ta的痛苦程度。在這種情況下,最好承認妳不知道對方在經歷什麽,但是妳真的很在乎。

通常,最好的表達方式是“我不明白,但我真的很想知道。”

通過問壹些問題,通常是為了獲得足夠的信息來評估家人或朋友的狀態,是否抑郁或非常絕望,甚至在幾周內有自殺計劃。

以下是壹些問題供參考:

妳的心情是怎麽開始的?

持續了多久?

妳能想到什麽可能導致抑郁?

有沒有想過行為過激?

有什麽能讓妳感覺好點的嗎?

最近睡眠怎麽樣?

最近吃的怎麽樣?

妳的工作壓力變大了嗎...

抑郁癥不是不可治愈的。

只要定期接受藥物治療和心理治療,約75%的抑郁癥患者可以達到臨床治愈標準。

然而現實是,很多人害怕看病,覺得丟人,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

所以,如果ta的抑郁持續壹個月沒有間斷,或者斷斷續續持續兩個月,仍然無法通過自己或者通過朋友化解,感覺很絕望。這種情緒影響了ta的生活和工作;甚至經常有自殺的念頭,請建議並鼓勵ta尋求專業心理咨詢師的幫助。

了解更多信息。只有這樣,妳才能避免在家人或朋友情緒低落的時候“說錯話”。當然,我不是要求妳成為壹名心理學家,但是多了解抑郁癥總是有用的。在與抑郁的家人和朋友相處時,有幾個原則可以遵循:

1.陪伴是最長的告白。

很多時候,只要我們默默的陪伴他,讓他覺得自己並不孤單,就是對他很好的支持。

如果ta的狀態允許,主動說說現在的狀態和自責的經歷。作為朋友,我們默默傾聽,及時糾正對方的偏激思想,讓ta不要認為這些都是自己造成的。

我們可以告訴ta,這些都是抑郁癥的癥狀,就像感冒後發燒、頭痛、乏力、流鼻涕壹樣,會隨著病情的緩解而逐漸消失。

日本電影《丈夫患抑郁癥》可以幫助妳理解抑郁癥患者感受到的痛苦。在電影中,宮崎葵的表演是親友的最好例子。

妻子對丈夫說:“如果妳感到痛苦,就不要努力了。”是的,抑郁癥來了,就順其自然,保持壹顆平常心。妳為什麽壹直努力想戰勝它?

允許ta有任何狀態,允許ta現在這樣。默默陪我就好。當然,如果ta提到自殺的想法或計劃,還是需要立即幹預。

2.傾聽ta的痛苦

表達“妳對我很重要”、“無論如何我都會在妳身邊”、“這並不代表妳脆弱或者有缺陷”,或者問TA“妳想聊聊嗎?”有時候,妳能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在ta傾訴煩惱的時候去傾聽,讓對方釋放壓抑的情緒。

做壹個有同情心的傾聽者比給出建議重要得多。

妳不需要試圖“修理”對方,妳只需要做壹個好的傾聽者。鼓勵抑郁癥患者說出自己的感受,對他們有很大的幫助。

不要指望壹次談話就能達到目的。抑郁癥患者傾向於遠離他人,孤立自己。妳可能需要壹次又壹次的表達妳的關心,妳的溫柔,妳的耐心,妳要堅持下去。

3.提醒ta,ta很厲害

支持和鼓勵永遠不會錯。

但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有些人會強迫患者做壹些他無法完成的任務,比如出差、高強度運動等。

抑郁癥患者有缺乏興趣、缺乏動力、體力下降的癥狀,所以在發病期間,壹些我們認為很簡單的任務,對抑郁癥患者來說是很大的壓力。

提醒ta,溫柔對待自己,妳今天看起來好多了,幫助ta發現ta生活中的小進步,強化好的體驗。

想想壹個人,每天背負著那麽多不開心,自殺的念頭,抑郁的心情,每天努力做自己,從不自暴自棄。這是多麽強大的鬥爭啊!

這是抑郁癥患者身上的力量。

4.妳可以和助教壹起做的幾件事

給ta提供壹份愉快事件的清單,比如散步、打羽毛球、慢跑、和朋友聊天、聽音樂、喝下午茶。

Ta可以從這個列表中選擇自己能做的事情來完成。這樣既能給ta成就感,又能通過這些喜事來提振ta的心情。

運動療法和光療都是治療抑郁癥的重要非藥物手段。

白天充足的光線可以調節褪黑激素的釋放,調節我們的生物節律,改善我們的情緒。經常運動可以促進腦內單胺類遞質的釋放,起到壹些抗抑郁藥的作用。

至於運動的強度和頻率,不同的研究有不同的結論,很多研究表明,只要運動就有幫助。

對於每壹個走在壓抑的夜裏,驚慌失措,不知道該怎麽辦,甚至不明白的人,只要妳看到了,明白了,ta就好了壹半。

高質量的陪伴和支持鼓勵對他們來說很重要,真的能在ta最脆弱的時候幫她挺過來。

抑郁癥不可怕,可怕的是誤解、歧視和放棄。如果ta病情嚴重,不要隨便用抗抑郁藥。建議及時找專業的心理咨詢師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