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渝文化概論:1練習參考答案
壹、填空
1、古歷史沿革2、巴文化秦漢3、巴渝舞重慶4、200+5、龍骨坡6、豐都2.7萬、喪葬器皿8、涪陵9、富巫山10、11、雲。劉禹錫13,470 450 8.2 14,熔爐復數15,1937 16,霧季大匯演17,七七18,巴渝烈士19。
二、選擇題:
1、A 2、B 3、B 4、C 5、A 6、C 7、B 8、B 9、B 10、D
三、選擇題:
1、ABCD 2、ABCD 3、ABCD 4、ABCD 5、ABC
四、簡答題:
1.簡述巴渝地區的古人類遺跡。P6-8
答:首先,古代的文化遺跡:
早在200多萬年前,三峽庫區巫山地區就有人類活動的痕跡。上世紀80年代中期,巫山縣龍骨坡出土了壹具被稱為巫山猿的古人類化石“直立人巫山亞種”。
奉節興隆洞奉節人1.4萬年前已經發展出現代人類思維的能力。
二、舊石器時代和新石器時代的巴渝地文化遺存:
①2003年6月5438+065438+10月,嘉陵江流域發現8萬年前的‘合川人’。考古學家發現了壹批8萬多年前的舊石器時代的石制品,它們是我們的祖先在狩獵野生動物時頑強生存下來的“武器”。
(2)上世紀中後期,考古人員在豐都發掘了壹萬年前的舊石器遺址,在銅梁、江津、合川、大渡口等縣也發現了兩萬年前的舊石器遺址。我們還發現了舊石器時代中期的遺址——豐都縣的井水灣、賈冉路、高家鎮、棗子坪、範家河,以及奉節縣的荷花池、雲陽縣的大地坪、忠縣的舞陽,可以顯示舊石器時代晚期的文化特征。
2.簡述抗戰時期重慶的“霧季演出”。P49
A: ①戲劇是首都文化中最有特色的藝術形式。6月1941 10至6月1944,“文聯”聯合重慶全體戲劇工作者,連續三年舉辦震驚中外的“霧季大匯演”。
21941年10至1942年5月演出第壹場霧季戲,參加演出的劇種有話劇、川劇、越劇、評劇、曲藝,參加演出的劇種有中國戲劇藝術學會、中國萬歲劇院、中央青年戲劇社、兒童戲劇社、中央廣播電臺、中電劇院、中國實驗劇團、中共中央宣傳部實驗劇院、中國藝術劇院 育才學校話劇團、朝陽大學戲劇社、國家話劇院校友話劇團、中國銀行業余話劇團、越劇團、川劇團等。 ,他們已經演出了29部大型戲劇,如《王國的春秋》。
(3)之後霧季的兩場演出也是盛況空前,* * *演出了40多場大型話劇。該劇在霧季的三場演出,純屬國內外現代戲劇史上的壯舉,意義重大。是對重慶抗戰話劇乃至整個文藝界的壹次大檢閱、大動員,極大地推動了抗戰文化的發展,極大地鼓舞了中國人民奮勇抗戰的決心和勇氣。
3.紅巖的精神特質。P55-59
答:①崇高的思想境界。②不畏強暴、不怕犧牲的叛逆精神和堅定的理想信念。(3)人格力量大。(4)浩然的革命氣節,為真理而死的浩然正氣。
四、分析題
論抗日戰爭的文化精神(P53-55)
答:①抗戰文化具有堅忍不拔、不怕犧牲的戰鬥精神。②抗戰文化具有開放包容的精神。③首都文化具有團結、友愛、樂觀的進取精神。④首都文化具有大眾化和國際化的精神。
《巴渝文化概論》第二作業參考答案
壹、填空
1、東長江2、3/4 3、西東4、喀斯特5、東北土家族自治縣6、巴烏峽崔迪峽7、李倩畫廊8、龍門峽巴烏峽崔迪峽9、將軍墓蓮花池10、趙誌鋒佛教密宗道場16、將軍12、蒼白13、張培覺14、18
二、選擇題
1、A 2、A 3、A 4、D 5、B 6、C 7、C 8、C 9
第三,多項選擇
1、ACD 2、BCD 3、ACD 4、ABCD 5、ACD 6、ABC 7、ABCD 8、ABD 9、ABC 10、AB
四、簡答題
1.簡述巴渝地區舊石器文化遺存。
①2003年6月5438+065438+10月,嘉陵江流域發現8萬年前的‘合川人’。考古學家發現了壹批8萬多年前的舊石器時代的石制品,它們是我們的祖先在狩獵野生動物時頑強生存下來的“武器”。
(2)上世紀中後期,考古人員在豐都發掘了壹萬年前的舊石器遺址,在銅梁、江津、合川、大渡口等縣也發現了兩萬年前的舊石器遺址。我們還發現了舊石器時代中期的遺址——豐都縣的井水灣、賈冉路、高家鎮、棗子坪、範家河,以及奉節縣的荷花池、雲陽縣的大地坪、忠縣的舞陽,可以顯示舊石器時代晚期的文化特征。
③巫山魏家梁子新石器時代遺址。
④在雲陽縣石盤鎮大地坪村新石器時代遺址中,發現了壹些新石器時代晚期的房屋遺址、墓葬和窯址,出土了大量的陶器和石器。其中,陶器的色彩、裝飾和品種非常豐富。
⑤在巫山縣長江瞿塘峽南岸大溪發現了約公元前4400 ~ 3300年的人類活動遺址,考古學家稱之為大溪文化。
⑥起源於巴縣(今重慶九龍坡區潼關驛)冬筍壩文化,其中最具特色的是棺槨葬具。從中國新石器時代和青銅時代的文化來看,這是極其罕見的。
⑦20世紀70年代發掘的涪陵小天溪古巴王墓,出土樂器14件,有編鐘、簋、銅雉、銅戈、銅劍、銅矛、銅鐮、銅箭頭等兵器,還有銅壺、銅壺、銅鏡等。
2.簡述鄒容和他的革命軍。P100-101
①鄒容,1885,巴縣(今重慶渝中區)人。65438年至0898年,鄒容赴日本留學,求救國救民良方。在日本期間,鄒容廣泛接觸了西方資產階級民主思想,並迅速融入東京留學生的革命鬥爭中。
1903年4月,鄒容從日本回到上海,寄住愛國會,積極參加各種活動和集會,成為上海反俄運動的積極分子。在章太炎的幫助下,完成了中國近代史上最具戰鬥性的宣傳工作《革命軍》。在書的序言中,鄒容署名自己是革命軍中的壹名小卒。
(二)《革命軍》兩萬字,尖銳批判封建君主專制,熱情宣傳民主革命思想,生動系統地描繪了資產階級* * *和國家的宏偉藍圖,被譽為中國的《人權宣言》,是中國近代史上第壹部最全面、最系統地鼓吹反帝反封建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劃時代巨著。
(3) 1903年5月,革命軍在上海出版,清廷驚慌失措。1903年6月,蘇寶和愛國會被外國警察和中國查封,章太炎被捕,鄒容入獄,堅持鬥爭。1905年2月,鄒容死於獄中,年僅20歲。
(4)鄒容的《革命軍》在專制黑暗的中國是壹顆驚雷,引起了極大的震動,激發了人們的革命激情。《革命軍》壹經出版,便風靡海內外。短短幾年內重印29次,發行165438+萬冊,居當時革命書籍發行量第壹。辛亥革命成功後,孫中山為表彰鄒容的革命功績,授予他“將軍”稱號。
3.劉禹錫的十壹首《支竹詞》按其內容大致可分為幾類。每壹類的主要內容是什麽?P23-27
劉禹錫在夔州的三年,被三峽的美景所慰藉,被三峽竹枝詞的民歌所感動。他先寫了竹枝詞,然後又寫了兩個竹枝詞。縱觀劉禹錫的十壹首《支竹詞》,按內容大致可分為五類:
第壹,描寫愛情。
第二,描寫勞動場景。
第三,描寫風景。
第四,感嘆世道艱難。
第五,鄉愁。著名的“柳樹綠,江水平綠,我能聽到朗江上的歌聲。東邊日出西邊雨,路上風和日麗卻陽光燦爛。”
動詞 (verb的縮寫)分析問題
談談妳對南方石窟瑰寶大足石刻的理解。
第壹,大足的石雕藝術以“莫言像”為主,是按巖石挖掘的。
莫言雕像以寶鼎大佛灣為代表。除毗盧道場和覺遠道場外,其他所有雕像都在懸崖高度超過500米的巖石表面,雕像直接被懸崖邊緣覆蓋。
二是雕刻技法多樣,藝術形象生動。
大足石刻采用圓雕、高浮雕、淺浮雕、浮雕、凹版的雕刻藝術,而高浮雕和淺浮雕是滿足其“畫”創作需要的主要形式。
第三,民族化和世俗化的鮮明特征。
晚唐以後興起的大足石刻藝術,在龍門石窟已經完全世俗化。其思想內容以儒、釋、道合流為特征,突破了宗教雕塑的舊公式,作了創造性的發展。其造像具有神的人性化、人神交融的特點。
第四,大足石窟的創作者在石窟造像上有整體設計,布局周密,地勢適宜,是因地制宜進行藝術創作的典範。大足寶鼎是壹個整體設計、教學合理、成果豐碩的洞穴群。大佛灣的造像大多與地形選擇有關。
第五,科學與藝術相結合的藝術創作。
大足石雕充分利用工程技術雕刻石雕,表現在地形選擇、峽谷排水、洞穴支撐、機械運用等方面。在地形選擇上,大佛灣雕像是必須的。
巴渝人創造的大足石刻不僅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歷史價值,而且具有很高的科學價值和觀賞價值,是繼莫高窟之後中國第二個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石窟。
《巴渝文化概論》第三次作業參考答案
填空
1、酉陽2、奉賢豐都3、劉伯承4、法國5、忠縣6、華西實業公司7、合川實業家教育家8、宋9、徐悲鴻10、張自忠16、郭沫若12、陶行知。
二、選擇題
1、B 2、B 3、B 4、D 5、A 6、B 7、B 8、A 9
第三,多項選擇
1、ABCD 2、ABCD 3、ABCD 4、ABCD 5、ABC 6、ABCD 7、ABCD 8、ABCD 9、ABC 10、ABCD
四、簡答題
1.簡述為抗戰勝利修建濟公紀念碑的過程和意義。P84-86
①1938 2月18至1943 8月23日,日本空軍、陸、海、空聯合對重慶進行“航空戰略轟炸”,5月3日、4日,重慶各界人士19465545人,從榮源、國共兩黨領導人、各界知名人士,到李殊,以及各國外交、新聞、教會、商務、旅遊人員 相安無事,沒有坦途,卻休戚與共,上演了壹場曠日持久、史無前例、驚天動地、催人淚下的悲壯史詩。
②1941 12.30,太平洋戰爭爆發22天後,重慶人民在民族路、全敏路、鄒容路三條主幹道交匯處,修建了壹座著名的木質紀念建築,幾經戰火,經公眾討論命名為“精神堡壘”。
③象征意義:“精神堡壘”高70尺,取“七七”抗戰之意,為方形金字塔炮塔式建築。頂部中央放著壹個大瓷罐,裏面存放著燃料油和棉簽。每次舉行重大聚會,都要倒酒點燃,燃放煙花,象征著中華民族崇高的氣節。該建築象征著抗戰到底的決心和發揚防禦的精神。
④1947 10 6月10日,中國唯壹的民族抗日戰爭勝利紀念碑在“精神堡壘”舊址落成。它被命名為“抗日戰爭勝利紀念碑”。以事前捐款的方式籌款,少則兩三千元,多則幾十萬元,不僅代表了數百萬人的心,也是抗戰勝利後全國團結的結晶。
⑤1950 10 6月1日,抗戰勝利紀念碑更名為“人民解放紀念碑”,簡稱解放碑。時任西南軍政委員會主席劉伯承題詞“人民解放紀念碑”。
2.簡述盧作孚作為愛國實業家和平民教育家的主要貢獻。為什麽毛澤東把他、張之洞、張謇、範旭東視為舊中國商界“四大難忘人物”?P108-109
(1)盧作孚在教育方面的主要貢獻:
1921年,盧作孚在廬州尹府任教育總長時,進行了兩次重大的教育改革:壹是發起了以民眾教育為中心的民眾教育會議;二是以整頓川南師範為中心,徹底改變川南落後的教育體制,開展先進的教育實踐。
1930年,盧作孚在北碚創辦了壹所新的中學——尖山中學。同年,他在北碚正式成立中國西部科學院。
②1926年,盧作孚在重慶成立“民生實業有限公司”,從此開始了重慶合川之間的定期航運。開辟了重慶-福州、重慶-宜、重慶-敘利亞等線路;盧作孚收回川江航權理想的初步實現。
(3)抗日戰爭爆發後,盧作孚動員全連力量,積極投入到搶運抗戰物資的戰鬥中。他親臨現場,最後把20名萬川運動員送上前線,把幾十萬噸的軍事裝備器材從四川的工廠運到後方。
(4)抗日戰爭時期,盧作孚民生實業公司成為內河運輸的主力軍。此外,盧作孚還在西南地區投資了70多家企業,特別是煤炭、鋼鐵和機器制造行業,這些行業與民生實業公司的業務密切相關(如當時四川最大的煤礦天府煤礦,以及影響最大的渝新鋼鐵廠和常恒機器廠等。),使民生實業公司成為大後方最大的民族資本企業集團。
⑤1950年6月,盧作孚在周恩來總理的關懷和香港黨組織的精心安排下,秘密離港回京,先後將劫持到臺灣省、留在香港的近20艘船(價值5000多萬美元)駛回廣州,完成了保產任務。
1952於2月8日在重慶去世。毛澤東曾把他和張之洞、張謇、範旭東譽為舊中國工業界“四大令人難忘的人物”。
3.簡述重慶火鍋的文化特色。P144-147
①普及性和包容性。②獨特性和多樣性。③廣泛參與。④風格多樣。⑤開放創新。
動詞 (verb的縮寫)論文問題
論巴渝人的性格特征。P130-135
(1)勇氣、毅力和恒心。②熱情大方,忠誠守信。(3)兼收並蓄,團結協作。(4)開放創新,註重實效。
《巴渝文化概論》第四作業參考答案
壹、填空
1、巫山2、激流險灘、人與自然3、6888鹽運4、川江航輪有限公司蜀都5、盧作孚70 3000 6、公路鐵路7、川黔8、通遠門外七星崗、通觀音巖、兩路口、上清寺9、盧作孚10、2003 11、壹環八射12、石寶寨65448
二、選擇題
1、A 2、B 3、A 4、A 5、D 6、B 7、A 8、A 9、C 10、A
第三,多項選擇
1、ABCD 2、ABC 3、ABCD 4、ABCD 5、ABC 6、ABC 7、ABCD 8、ABCD 9、ABC 10、ABC
四、簡答題
1.明清時期巴渝書院的繁榮對巴渝文化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P188-189
答:①明清時期巴渝書院的繁榮促進了巴渝教育的發展,傳播了文化,為巴渝地區營造了良好的文化教育氛圍。(2)明清巴渝書院受政府和科舉的影響小於官學,從而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提供了更好的學術天地,湧現出許多熱心的官員和有遠見的教育家。③巴渝書院對文化典籍的收集和保存也做出了重要貢獻。巴渝書院藏書豐富,為提高教育質量、繁榮學術提供了條件。④書院的繁榮促進了重慶教育的發展。宋代重慶府所轄郡縣有208名進士,元代則不強調科舉。在近百年的統治中,重慶政府只有9位學者。明代重慶科舉有318人,共1295人。清朝二百年間,重慶共有士人98人,其中1117,鐘吾士人20人,武居士人336人。
2.簡述吊腳樓的特點。P167-168
重慶先民在特定的自然環境中創造了獨特的建築技術和風格,並巧妙地運用“錯層、錯位、吊樓、吊腳、挑樓、擡地基、貼巖(脊)”等建築手法,創造了獨特的吊腳居住群體。
②整個建築充分利用了巴渝地區的杉木、竹子等廉價建材。在低成本的情況下,建築可以上下左右懸掛,所有樓層可以自由折疊。陽臺進出走廊,屋檐挑檐交錯。
(3)吊腳樓民居建築古樸典雅,樓閣重疊,柱腳懸掛,遊廊懸掛,古道盤旋,榕樹掩映,增強了山地建築特有的空間層次感。
動詞 (verb的縮寫)分析問題
試比較巴渝文化和蜀文化的異同。P211-213
巴渝文化和蜀文化同屬壹個文化體系。
蜀文化起源於四川盆地西部的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巴文化起源於長江三峽地區新石器時代晚期的紀家湖文化(型)。雖然巴渝文化和蜀文化是獨立的,但從大的地域來看,巴渝文化屬於壹個大的文化區域。
(1)這首先可以從考古發現中找到證據;
其次,從文化互動來看,巴蜀與四川距離較近,政治、經濟、文化交流頻繁,這也是人們經常將巴蜀並稱為巴蜀的壹個原因。
巴渝文化與蜀文化的差異;
(1)蜀文化重商,民風尚文明;巴渝文化崇武,民風濃厚。
②巴渝文化受楚文化影響較大,蜀文化受文化影響較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