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落開頭的小標題和中心句可以壹起用在作文裏嗎?
作文開頭,賈寶玉在評論大觀園時說了壹句頗有見地的話:壹切美都必須是“自然的、有趣的”。全國百萬考生的優秀高考作文,離不開壹個“理”和壹個“趣”。高考雜誌收集整理了近幾年的高考優秀作文,發現有很多可圈可點的地方,但都妙趣橫生。光是看這些文章的開頭和結尾,就足以讓我們感到欣慰和鼓舞。讓我們把它們分類,獻給妳。也許妳可以向他們學習。壹、看開篇最忌諱的就是給人用筆離題的感覺。它直接告訴閱卷老師,作者沒有仔細判斷問題的意思,作文分數會大打折扣。請看2004年廣東高考的幾篇作文開頭。例1《被語言和交流記住》:“看花開花落,雲卷雲舒。初春明媚的陽光透露著夏天的氣息;盛夏郁郁蔥蔥的綠衣預示著秋天的收獲;金秋的果實展現了蕭瑟的冬天。四季循環,秋去冬來,自然界萬物皆妙。如果沒有經過嚴冬的洗禮,怎麽能期待早春的希望呢?我們人類社會也像大自然壹樣。沒有語言的連接,沒有相同的生活方式,如何將世界連接成壹個整體,搭建起溝通的橋梁?”開頭的比喻不恰當,前面的比喻部分也沒有為相似之處做鋪墊。為什麽這麽說?語言和交流是前提和結果的關系,但這種“綠裝”和“豐收”、“果實”和“蕭瑟”的關系在哪裏?尤其是“沒有經過嚴冬的洗禮,我們怎麽能希望早春”這樣的反問,更是與題目毫不相幹。例二“心靈互動”:“樹從不嘲笑草的軟弱,草雖弱,卻增添了草原的綠色;牡丹從不嘲笑野花的簡單,野花雖然簡單,卻給大地帶來無限生機。樹與草、牡丹與野花之所以能和諧相處,是因為它們有共同的語言、相互的交流和心靈的互動。”這個開頭在貼近題目的時候,也找不到相似點,顯得牽強。例3《語言與交際》:“語言是壹棵小草,而交際是壹片綠蔭;語言是白雲,交流是浮雲。語言是花,交流是花的海洋。”這個開頭把“語言”和“交流”當作個體與整體的關系,也未能理解它們之間的關系。以上三種情況都是用比喻的方式來增加文采,這也是很多考生慣用的寫法。如果考生對題目沒有準確的把握,壹開始就會拐錯彎,嚴重影響分數。下面的例子更加準確生動地說明了語言的作用。例4“交流始於語言”:“語言是橋梁,連接此岸與彼岸;語言是瀑布,連接小溪和深潭;語言是壹道彩虹,連接著天空和大地。只有語言表達準確,交流才能成功。如果語言錯誤,可能會產生無法預料的後果。那怎麽才能讓語言表達準確,促進交流成功呢?”所以,開篇寫得好不好,核心問題還是在考試;判斷壹個問題的意思時,先求準確,再求形象。下面開頭介紹很多方法。1,引用名言①問世間情為何物,教人生相互委身。袁浩文真的很會提問,他也很會提問。他的問題可以說是問了很久了。這些年來,有多少人在這個問題上徘徊,又有多少人在付出巨大的代價後,做出了人生中的最終答案。但是每家的話就像每個人的臉壹樣不壹樣。史說,“愛情是壹種工具。..... "(《人世間的愛是什麽》)2在壹座中世紀的教堂裏,壹位聖人開始了他的演講:“我成為聖人是因為我看透了金錢,我所擁有的是所有人的。”漫長的歲月,彈指壹揮間。在壹座跨世紀的監獄裏,壹個小偷開始了他的獨白:“我成為小偷是因為我看透了錢,所有人的都是我的。”(聖與賊)美學大師羅丹曾說:“美無處不在。對我們的眼睛來說,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今天,受到這位創新學者的啟發,我想說:“答案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對於我們的大腦來說,不是缺乏思考,而是缺乏視角。”很多時候,我們被問題迷惑,或者徘徊在多個解決方案的十字路口。怎麽走成了我們心中的壹個謎,常常舉棋不定。這時候就要換個角度考慮了,會給妳帶來成功的機會。(“旋轉這個萬花筒”)2。信函格式的巧妙運用1尊敬的孔子爺爺:您好!我是妳的普通後代。千百年後,我還敢寫信打擾妳,不僅僅是向妳致敬,還帶著幾個難題等妳指教。(《致孔子的壹封信》)2可恨的標準答案:看到妳我真是義憤填膺。因此,在憤怒的火焰的驅使下,我寫了這封信來譴責妳。答案五顏六色,但妳得戴上“標準”的帽子。要知道,因為“標”字,發生了無數的悲劇。以下是妳的三大罪狀:...(《致標準答案的壹封信》)3。借用張輝小說風格①“都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分久必合。”當初魏、蜀、吳鼎立的時代已經不存在了。在《不歸之河》中,海浪沖走了昔日的英雄。而前蜀繼承人,也變成了“樂不思蜀”,天下成了司馬氏的天下。(《三國誌英雄會》)梁山伯的聚義堂現在燈火通明,人聲鼎沸。壹百個人八個人都聚集在這裏,大家都在吵架。他們在爭論什麽?原來梁山伯最近要評選打虎英雄。被授予這個榮譽稱號太棒了,誰被授予誰就能坐水滸第二把交椅。這就是為什麽所有的英雄聚集在這裏,爭論不休。(《打死老虎的英雄是誰》)4。巧妙運用修辭從修辭入手,容易表達作者的感情,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比如2002年《心的選擇》的開頭寫道:“如果妳選擇了翅膀,妳將擁抱整個藍天;如果妳選擇鰭,妳將親吻浩瀚的藍色大海;如果妳選擇四足動物,妳會欣賞廣闊的綠色森林。而我的選擇是壹個籠子。”以排比句開頭,句式工整,語言勢鏗鏘,前後形成對比,既點出話題又設置懸念,促進人們欣賞。此外,2001高考優秀作文《誠信——永遠的綠卡》壹文開篇寫道:“誠信如春天的第壹縷陽光,令人向往;如夏天的壹個甜西瓜,含在嘴裏,甜在心裏;比如秋風從遠處送來壹片火紅的楓葉,引起無限關註;如冬天飛舞的雪花,給麥田蓋上厚厚的棉被。”壹開始,用比喻和排比來描述誠實的價值和意義,表達對誠實的渴望。5.抒情法。也就是在文章開頭直接傾吐自己的真實感受,來指出文章的主旨。常用的抒情方式有三種:假設抒情、比較抒情、對比抒情。比如2001高考巨著《背起誠信的背包》開篇就寫道:“如果人生是壹輛奔馳的火車,那麽誠信就是不可或缺的車輪;如果人生是壹艘遠航的大船,那麽誠信就是壹個不可或缺的背包,它會伴隨妳壹生。”作者用比喻和對比從對比中說明誠實的重要性。再比如2002年高考優秀作文《選擇的腳步》的開頭:“是什麽突然劃過我的腦海,留下了瞬間的輝煌?是什麽,悄悄澆灌心田,培養甜蜜回憶?是什麽輕輕叩擊心靈,帶來永恒的美麗?是什麽讓妳的心,我的心和他的心壹起奏出那壯麗的樂章?壹個個都是震撼的選擇,壹次次艱難而美好的選擇,壹首首自己選擇的歌……”開篇四個平行的問題引起人們的深思,表達了選擇對人生的價值和意義,從而表達了作者的感受。6.開門見山。因為這種開頭直截了當,可以直奔主題,壹下子進入作家敘述的場景,或者壹下子抓住討論的實質,所以適合很多文體。比如2002年高考優秀作文《選擇中華魂》,開頭是“翻看過往歷史,尋找靈魂無悔的選擇”,副標題是:1,英雄的選擇。2.國王的選擇。3.科學家的選擇。就這樣,幾句話直接引入下文。又如2002年高考初寫的優秀作文《智慧與思想——我的選擇》:“讀完中學,收到三所大學的招生簡章,我必須做出神聖的選擇。”作者直截了當,言簡意賅,以壹個概括性的介紹引出下文,對如何在“財富大學”、“權力大學”、“智慧大學”之間選擇做壹個概括性的介紹。7.描述性方法。描寫法就是用壹些修辭手法或壹些描寫手法來描繪景物,渲染氣氛,烘托氣氛,為後面的人物或事物的開頭做鋪墊。這種方法對記敘文、散文、議論文特別有效。比如2002年高考優秀作文《昭君的選擇》壹文,開篇就寫道:“深深的墻壁,明眸的宮女,沈默的蝴蝶,慵懶的打扮,就像宮廷的車輪,緩緩碾過昭君的心。”文章開頭用了四個正式的詞組,形式工整,用詞優雅,修飾詞來描述人物的特點。圖像準確地揭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渲染和烘托了下面趙軍明智的精神選擇,使開頭的描述與文章中的事件形成了很好的對比。再比如1997的民族構成。有人在《白雲,水滴》壹文中寫道:“藍天上飄著壹朵白雲,白雲裏有小水滴。誰讓白雲飄得高?就是那些小水滴,妳抱著我,我抱著妳,共同創造了那份自由和優雅。”文章以壹個比喻開頭,擬人化對方,提出問題。這壹段很有詩意。對於下面的比喻,我們的社會是壹朵白雲,每壹個成員都是白雲中的壹個分子,激勵著我們壹起創造美好的環境。8.承擔題目法。即文章的開頭是沿著題目材料和題目提供的思路合理想象和延伸的。這種承接可以從題目背景語結尾繼續,也可以從原材料截取。比如2001的優秀作文《誠實的采訪》開頭就寫道:“好無聊。‘老實’壹直都很討厭,所以我時不時的嘆了口氣。妳為什麽拋棄我?我跟著時代走沒用嗎?不,我要去找我的好朋友,讓他們評判!”隨後,文章編撰了“誠”訪“錢”的故事,揭示了現實生活中存在著大量的金錢交易和權錢交易,就連文明的純文化之地也出現了“文錢交易”。開篇的巧妙設計為後面的故事做了科學細致的介紹。9.人物外貌法。在寫記敘文時,為了吸引讀者,有時可以用特寫鏡頭,讓人物自己出現,以便在人物動手前先睹為快,吸引讀者的註意力。比如2001的優秀高考開頭的《能不能拋棄我——誠實自述》寫道:“我的名字叫真誠,我不作弊。與宇宙同生,取決於人心。可以追溯到古代,也可以在今天大放異彩。可以幫助外交關系,親近朋友和朋友。”文章開頭自我介紹,說明自己的姓氏、出身背景、獨特個性,拉近作者與讀者的距離,通過白字表達自己的心聲,指出文章主旨。10,巧妙運用寓言①龔宇家世代居住於此,門口的吳王和太行兩座大山擋住了去路。人生可悲!這裏似乎與世隔絕。這個城市的新鮮事早已成為舊聞。這種生活真的需要改變了。愚公心想:我得想辦法移動太行山和吳王。喜鵲貼出大幅廣告:“為了適應時代的需要,我校將進行全方位的素質教育,什麽都學,什麽都教,讓您的孩子成為全能的通才,在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學費,每學期3000元;培訓費,2000元;贊助費,15000元。”(“全能學校”)11。巧妙運用揭示主題的題詞①沒有樹的偉岸,但可以有草的翠綠;沒有牡丹的美麗,卻可以擁有小野菊的自由...人生不壹定輝煌,但壹定偉大!銘蝶曾經是壹個美麗而會跳舞的女孩。她披肩長發,舞姿溫婉,為她帶來了雷鳴般的掌聲和數不清的鮮花。她被其他人譽為中國未來的鄧肯...然而壹切都結束了,命運會讓她永遠坐在輪椅上。生活暗淡無聲,“白天鵝”成了無人問津的醜小鴨。多少次,她夢見自己穿上玻璃鞋,繼續自己的追求,但醒來時,只聽見冰冷的秋風。(《星辰之夜》)2如果妳虧了,妳只是虧了壹小部分;如果妳失去了健康,妳只是失去了壹小部分;如果妳失去了誠信,妳就幾乎破產了。題記什麽是“誠”,誠實守信也是真。縱觀歷史,“誠”字浸透了很多人的血淚。(《誰在贊美皇帝的新衣》)12。巧妙運用解題的形式從前,有個朋友給我出了這樣壹個問題:妳最喜歡以下哪壹種美麗的風景?壹片潔白的羽毛在金色的陽光下悠閑地飄落。b .壹片花瓣落紅,漂浮在靜謐幽深的池水中。壹顆流星,在深藍色的天空中,轉瞬即逝。d .壹滴晶瑩的露珠悄悄滑落在綠草的尖端。看完這個問題,我突然楞住了。千變萬化的大自然,旭日東升,潮起潮落,多少美景令人心動,令人神往。.....(《無限可能無限美好》)13。巧妙利用名人進行問答①有人問:幸福是什麽?答案是豐富多彩的。尼采認為:“能把蜈蚣、碎玻璃、肉蟲、石頭壹起吞下去,卻不惡心的人,才是最幸福的。”而斯多葛派則認為“擁有無限的財富和權力,能夠冷靜地處理事情,那才是真正的幸福。”阿基米德說:“給我壹個支點,我可以把地球撬起來!”我說:“給我壹個支點,我就能撐起我的靈魂!”(《給靈魂壹個支點》)14。巧用詩詞傳情(1)翻開唐宋詩詞,無數詩詞可視為離別詩。王勃莊大聲唱道:何必在岔路口徘徊,孩子* * *沾毛巾。柳永哀怨:今夜酒後何處醒?楊柳岸有小風和殘月。江淹則相反,千帆說過壹句話:那些欣喜若狂的人,就不要了。有人捶胸頓足:鞭子怎麽能急!今天有汪國真的低吟:人生百年,怎能去而復返?不管妳在哪裏,只要像水壹樣,像船壹樣祈禱。席慕蓉溫柔的警告來了:如果離別能勾起我們因相聚而疏忽的細節,那麽離開真的不好嗎?這樣的感情真的很美好。吟誦不同時代不同人生的感受,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萬象人生堅持自己》)2什麽是美?我知道美是地平線上升起的第壹道光。美是秋天比火還熱的楓葉,是黃昏沙灘上飛奔的丹頂鶴,是草原上飛奔的梅花鹿...鮑姆·童嘉同意我的觀點,並補充說:“美是感性認識,研究美學是研究感性認識的科學。”但康德生氣地瞪了我壹眼說:“片面,美是人類純粹的主觀感受,與事物本身無關。”我建議妳看看我的判斷批評。“我虛心而仔細地研究了他關於情感的美學著作。當我為自己的神秘性沾沾自喜的時候,黑格爾給我潑了壹盆冷水:“不,美應該是人性的外化。”接著,他驕傲地談起了他的美學理論。就在我第二個和尚不知所措的時候,馬克思在我旁邊小聲說:“別聽他的。他已經顛倒是非了,不要掉進理想主義的泥坑。"美實際上應該是人性和自由形式的統壹. "什麽是美?我決定離開歐洲,去東方文明古國尋找壹個美麗的答案。(《美是什麽》)③當浩瀚的天空被染成壹片漆黑的背景,蒼茫的天空被新月初起的繁星所覆蓋,我不禁思緒萬千。我問遠處天上的月亮:什麽是孤獨?曾幾何時,有李白的“直到,舉起我的杯子,我問明月,給我帶來我的影子,使我們三個”。也許,孤獨就是那種天上明月,風如水,萬籟俱寂,我們形影不離的感覺吧!曾幾何時,李後主覺得“明月如鉤,孤梧桐深院鎖清秋”。或許,孤獨是深宮庭院,國憂家憂民。曾幾何時,陳子昂哀嘆道:“在我之前,那些逝去的時代都到哪裏去了?在我身後,未來的世代在哪裏?,我想到天地,沒有限制,沒有盡頭,我獨自壹人,我的眼淚掉了下來”。也許,孤獨是壹種草不變,天涯不變,物是人非的空虛心境吧!於是,我問月,廣寒宮的嫦娥告訴我,孤獨是“雲母屏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的“青天清夜心”。什麽是孤獨?我無法回答這個問題。(《孤獨之韻》)4是什麽東西悄無聲息的來,不留痕跡,卻激起萬色輕舞?是什麽,不留痕跡,悄無聲息的來,留下壹季的歌唱?是什麽輕輕的來,悄悄的去,在收獲的季節留下金黃?是什麽,悄無聲息的離去又輕輕的到來,為寂靜的大地紡壹個白色的夢?哲學家對著藍天微笑:“是時候了。”小朋友拿著風箏拍手:“是風。”流浪者說:“這不過是壹場夢。”(《有答案的幸福》)15。巧用講稿時間:2000年9月15。目的:以小學二年級學生為例,研究和探討“做人要誠實”,教育孩子要誠實。講座內容:...?(《講座實錄》)下面我們來重點討論壹下如何進入高考議論文的題目。近幾年的高考作文都是題目作文的形式。題目作文是開放式的,為考生展示才華提供了自由的寫作空間。每年高考都有很多優秀的作文,各種文體中最突出的是議論文。議論文可以包含豐富的內容,表達真摯的感情,表達深刻的思想,展現更深的文化底蘊,最容易贏得閱卷老師的青睞。然而,寫好議論文並不容易。很多考生在寫這類文章的時候最常見的問題就是入題慢。當然,慢慢進入正題不是題外話,但往往會讓整篇文章顯得松散,中心不夠突出,這樣的作文自然不容易得高分。圍繞“情感的親近與對事物的認知”這壹話題,選取2003年全國高考優秀作文中幾篇典型議論文的開頭,簡單介紹幾種快速入題的方法。1,從小說形象比喻入題,直接演繹題目“理智和情感是人類生命中的兩個腳印,人類在認知事物的道路上的每壹次成長都與其理智和情感有關。”(江蘇考生《天平與七弦琴》)把理智與情感比作人類生活中的兩個腳印,第壹句話就指出了情感與理智的內在聯系——情感與理智對認知有著重要的影響。這樣的開頭,迅速進入正題,閃爍著思辨的色彩,令人耳目壹新。2、從生動恰當的擬人化來激發想象力“在蝴蝶的眼裏,花是天使,因為花給了她生命的甘露;在花的眼裏,蜜蜂是親密的朋友,因為蜜蜂給了她生命的延續。然而,在蝴蝶眼裏,蜜蜂只是勤奮的白癡,而在蜜蜂眼裏,蝴蝶只是遊戲花中的浪子。”(湖北考生《學會看歷史》)文章開頭,蝴蝶、蜜蜂、花朵都被賦予了人類的氣質,連事物都會用感性的眼光去評價和認識事物,何況是情感豐富的人?通過生動恰當的擬人,巧妙地指出了題目的內在含義,既喚起了人們對美好事物的聯想,又體現了作者的智慧。3、從精彩深刻的提問進入正題,令人深思的是“人有七情,各有好惡。但是,當這種好惡摻雜了對真理的認識,會產生什麽影響呢?”(山東考生《不要以好惡來判斷》)用筆,用壹個假設把讀者的思維引向本質問題的思考,文章的立意很深刻。這種入題方式會充分發揮提問的修辭功能,簡潔但又很有分量。4、從美麗的排比句進入正題,帶頭“妳會因為愛北方的雪而不屑南方的椰樹海風嗎?”妳會因為沈迷於江南的小橋流水和青瓦白墻而否定西北的壯美嗎?妳介意林黛玉的“脾氣”而不去讀經典的《紅樓夢》嗎?妳喜歡流行音樂,討厭‘無聊’的古典音樂嗎?——古希臘哲學家曾說,人是有感情的動物。所以,面對這個世界,情感的親近,好惡,往往會影響對人對事的看法。我相信每個人心裏都會有壹個天平,都會有自己的標準去衡量身邊的壹切。”(湖北考生《心中的平衡》)優雅的語言,和諧的音節,豐富的意象,還不足以觸動妳的情感?妳在《美的滋味》中突然領悟到“原來對美的感知,對人對事的看法,都是受妳心中平衡的影響”,這還不夠嗎?5、從抒情討論到正題,進入感情,“往往是親人的生命如流星般隕落,我們為上帝的無情而痛心;往往是與病魔抗爭的朋友,我們詛咒肆虐的病魔;往往是我們自己的利益受到了侵害,我們才正視社會的毒瘤...”(江蘇考生《放下感情的葉子》)容易喚起妳的* * *聲嗎?這樣的開頭充滿了深情,體現了理性的色彩。如此感性的話語,引導我們觸摸到感性的樹葉往往會擋住我們理性的眼睛的本質。6、從名言警句進入正題,突出內幕“人是有感情的,古語說‘人非草木,焉能無情’。所以我們在認知事物的時候,會不自覺地附加強烈的個人情感。於是就有了“情人眼裏出西施”的纏綿和“花瓣如淚流過”的傷感。”(山東考生《如何得壹個“愛”字》)文章開頭“愛”字環環相扣,三句話中嵌入三句關於情感的名句,可見考生寫作功底之紮實。說白了,底蘊就是積累。上了考場,妳應該積累了很多名言警句,而妳積累的,不僅僅是為了那句只值4分的名句。7.對比進入主題,表明立場。“有時候,感情是壹種善變的良藥。如果融進愛人的酒杯,也能在苦澀中嘗到甜蜜;有時候,感情是壹把雙刃劍。如果妳把它們握在敵人手裏,即使妳輕輕地揮動它們,妳也會感到傷痕累累。”(浙江考生《真情可貴,理智更貴》)情感既是可以化苦為甜的“薄情藥”,也是可以帶來無數傷痕的“雙刃劍”。精妙的比喻揭示了情感的兩重性,形成了巧妙的對比,形象地指出了文章的中心:真情誠可貴,理更貴。8.從假設情境到題目,鋪墊。“如果妳很著急,但是走到路口,卻被告知過不去。如果這個人是妳認識的人,妳會怎麽做?如果這個人是陌生人妳會怎麽做?”(江西考生“不要和陌生人說話”)是啊,遇到這樣的情況怎麽辦?妳是更相信妳認識的人,更不相信妳不認識的人,還是相反?如果還有其他類似的場景呢?自然,我們就順著作者的思路,看看作者預設的答案是什麽。9、從評價時事進入話題,追蹤本質“APEC引起了全世界刮起的”唐裝熱。“看著不同膚色、不同民族的人穿著同樣的唐裝,我不禁大喊,我愛唐裝!曾經,這樣的傳統服裝讓中國人排斥,也沒有外國的禮服輕便舒適。人們抱怨,人們批評他們,甚至讓他們羞於穿這樣的衣服。我不禁要問:壹件衣服有這麽多毛病嗎?”(湖北考生《我愛唐裝》)直接從APEC會議引發的“唐裝熱”入手,將唐裝前後不同的情感態度聯系起來,引出了對本質的質疑——衣服自然不可能對錯,而是人的情感和認知。如果在入題時能以時事素材緊扣題目,通過評論時事追溯本質,妳的作文開頭是不是能有些清新,閃耀幾縷靈光?編者按:其實壹篇作文在高考中脫穎而出是不夠的。從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這些別出心裁的開頭,並不僅僅是簡單的應用壹些技巧來展現新的想法,而是幾種或多種技巧的組合。而且從優秀試卷的開頭就能感覺到,這些考生有語言的掌握能力和良好的語文素養,這是他們取得高分的根本原因。所以希望同學們在備考過程中,要有意識地借鑒別人的成功經驗,豐富自己的知識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