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蘭國際機場的主要經營範圍是:為國內外航空運輸企業、中轉旅客和中轉旅客提供跨口岸和地面運輸服務;出租航站樓內的航空業務用房、商業和辦公用房,提供綜合服務;機場航空及其輔助投資業務;貨物倉儲、包裝和裝卸業務;電力、電子產品及通訊設備、針織紡織品、工藝品、副食品及土特產、其他食品及雜誌的銷售。
美蘭國際機場目前是國內幹線機場,占地583公頃。飛行區等級按照國際民航組織制定的4E等級標準建設,可滿足波音747-400等大型飛機的起降要求。跑道配有二級助航燈光系統、二級儀表著陸系統的通信導航設備,其他空管和機場服務設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美蘭國際機場於5月25日正式通航,1999,航線95條,其中國內航線84條,地區航線2條,國際航線9條,服務56個城市。2005年旅客吞吐量達702.74萬人次,躋身中國民用機場十強。2011,旅客吞吐量緊隨三亞鳳凰國際機場。至此,海南兩大機場旅客吞吐量均超過1000000,其中海口美蘭國際機場達到10167000。
美蘭機場的組織架構實行CEO團隊管理制度,首席官團隊由六名首席官組成:首席執行官(CEO)、首席財務官(CFO)、首席運營官(首席運營官)、首席安全官(CSO)、首席商業運營官(CCO)、首席人員培訓官(CHO)。
美蘭機場是“花園式機場”,空氣清新,景色宜人。機場綠地綠化率達到99.6%。2000年8月,美蘭機場作為中國民航機場現代企業制度改革試點單位,全面進行各項改革。美蘭機場以現代企業制度改革為載體,以資本運營為紐帶,改制以來成效顯著。2002年6月165438+10月18日,海南美蘭機場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聯交所成功上市,標誌著改革試點成功。海南省人民政府和民航總局高度評價美蘭國際機場改革取得的成績。
近年來,美蘭國際機場在加強硬件建設的同時,不斷提升機場各項服務水平,致力於服務滿意率的持續提升。2004年,海口美蘭國際機場旅客和航空公司綜合滿意率達90%,航班正常放行率達99%。被全國文明委授予“全國創建精神文明行業先進單位”,被全國綠化委員會授予“全國綠化模範單位”,連續兩年在《亞洲貨運新聞》雜誌組織的評選中獲得“最佳新興機場”提名獎,連續三年榮獲“民航為客”全國桂冠,被海南省9家銀行授予“誠信企業”榮譽稱號。2005年4月1日,經過世界衛生組織(世衛組織)專家的嚴格檢查和驗收,海口美蘭國際機場各項衛生指標均達到了《國際衛生條例》的要求,被認證為國際衛生機場,成為中國第四個獲此殊榮的機場。
隨著海南第三、四、五航權對外開放的深入,海口美蘭國際機場必將迎來難得的發展機遇。借助海航集團的品牌和資本優勢,以打造國際化、人性化管理品牌為目標,將美蘭國際機場建設成為以現代企業制度為框架、以雄厚資本為特色、具有國際中轉能力的壹流機場。
碼頭概況
航站樓是機場的標誌性建築。美蘭機場航站樓由加拿大B+H國際建築事務所通過國際招標設計,施工圖由中南建築設計院海南分院設計。占地面積270× 100m2,地下壹層,地上三層,分別供國際和國內旅客進出港使用,總建築面積6.02萬平方米。
建築采用模塊化布局,頂層理念源於海南黎村的四個塔帽建築造型,富有民族和地方特色。航站樓的裝飾突出了沿海城市的熱帶風情,簡單明快的色彩、室外庭院、流水、小品,充分凸顯了海南鮮花盛開、四季常青的特色,人與自然齊頭並進。
大樓內設有航班動態顯示、閉路電視監控、值機引導、綜合布線、火災自動報警及消防聯動、廣播、時鐘等弱電系統及電梯、自動扶梯、行李分揀等機電設備。
643米長的高架橋直接將乘客運送到出發大廳。航站樓前停車場占地5萬多平方米,高架橋東西兩側設備中心和制冷站建築面積分別達到1.629平方米和3243平方米,充分考慮了環保和綠化的要求,與航站樓布局形成互補。整個航站區環境舒適優美,從設計到管理的每壹個細節都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理念。
2003年6月26日,美蘭機場航站樓二期工程繼續施工,2005年6月36日竣工,2005年2月36日零時投入使用。本次續建工程新建航站樓面積為3965438+25萬平方米,使美蘭機場航站樓總面積達到9.93萬平方米。
航站樓擴建的壹些特點
工程設計充分融合了國際流行的節能環保建築特色,突出了海南熱島風情和旅遊文化特色,體現了政府和海航集團倡導的建設和諧、健康、簡約社會的人文理念,營造了壹種人與自然的融合與交流,給人以新鮮感和時尚感。
計劃
航站樓擴建部分在原規劃位置向東連接,符合航站樓區域整體規劃布局;延續了原航站樓獨特的塔帽建築風格,增加了壹個出發廳主塔帽和兩個在斜廊兩端呼應的小塔帽。因此,整個航站樓的主題是和諧統壹,渾然天成;采用在候車走廊周圍布置登機座位的方案,大幅提高旅客利用率和單位面積運營生產能力;提高建築高度,高邊開窗采光,營造寬敞明亮的候車大廳;打開候車大廳和旅客登機橋的外窗,打開旅客到達夾層的通道,充分利用海南熱帶季風氣候特點,實行自然通風,基本實現零運營成本。
特性
為旅客完全開放夾層,並設置熱帶花草,讓旅客沐浴海南舒適的椰風,領略南國風情;下車到達夾層扶梯後,映入眼簾的是集中的熱島園藝和海洋水族館景觀,讓乘客仿佛置身海洋世界;壹樓的進出道路用低矮的玻璃隔斷,既能充分采光,又能實現空間和視覺的和諧流暢。通道頂部設置貝殼造型的彩色裝飾燈,營造人與自然相互呼應的主題;椰樹、大王棕櫚等熱帶植物被采集,巧妙地融入佛教理念,新建成的出發大廳被裝飾壹新,給遊客耳目壹新的感覺;突破國內候車區全封閉的傳統做法,全面開放第六小塔帽區,立面采用木質百葉窗,為旅客營造獨特、和諧、自然的休閑候車環境;貴賓廳的裝飾充分運用了具有海南當地苗族、黎族特色的銀飾、服飾、陶器、藤編、織錦、圖騰、雕塑等元素,突出了海南的熱帶海島風情和當地旅遊文化特色;用大量原住民狩獵、捕魚、稻作的生活圖片裝飾貴賓通道,給人壹種回歸自然的感覺;室外景觀充滿東南亞熱帶雨林,讓客人步步驚心,讓人流連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