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余世維的成長和職業經歷是怎樣的?

余世維的成長和職業經歷是怎樣的?

余世維訪談錄——與大師談管理人生

在舞臺上風光無限,是目前兩岸三地最受歡迎的培訓師。臺下的他謙虛善良,卻是壹位幽默睿智的長者。他表示,在有生之年,他真誠地希望將自己壹生積累的各種資源與自己搭建的“匯泉咨詢”平臺進行整合,集團團隊的智慧將為發展中的中國企業提供源源不斷的智慧。前幾天,在常熟國際會議中心“打造高績效團隊”報告廳,我有幸走進了他的報告廳,聽了他的故事...

妳好,余先生!聽說妳壹開始不做培訓。但現在妳已經成為知名的企業顧問,最受歡迎的培訓師。起源是什麽?

余世維:我的專業是經濟學。我在很多國際知名大學學習過,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了壹些榮譽。我在很多知名企業工作過。所到之處,都希望能學到東西,期待更高的發展。這些經歷給了我無盡的財富和人生經驗,真的很想和大家分享。也許我走過的路會給別人帶來指引和幫助。我剛入行的時候確實受了很多挫折,也在不斷的懷疑和否定自己。然而,幸運的是,我從未放棄,努力學習。漸漸的,我順利通過了體力和語言能力的考驗。之後積極鍛煉自己的人際交往和表達能力,尤其是性格方面,敢於說話,變得更加自信開朗,充滿活力。這是我偶然發現的興趣,結果通過不斷的積累,成就了現在的我。

妳是如何定義自己的?妳在途中經歷了怎樣的人生變化?

余世維:首先,豐富我自己的條件。然後長大後會認識到自己的優點,分析自己的不足。在成長的過程中,我會挖掘自己的長處,找準自己的人生定位。我該怎麽辦?如果我想當老板,我會自己創業。如果我想當將軍,我會學習如何帶兵打仗。我必須實踐而不是思考。動力不是我嘴裏說出來的。人生中有三次機會我及時抓住了。首先是我讀完大學後可以在英美等先進國家接受最先進的教育。然後我有機會在壹流企業工作,最後我40歲以後成為了鋼鐵集團的領導。所有這些機會給我帶來了人生中難得的財富。其實人的壹生機會不多,平均七年壹次,就看機會來的時候妳有沒有準備好,以免錯過機會。

妳經常指導別人如何經營他們的事業和生活。妳是如何經營自己的企業的?

余世維:到目前為止,我實際上看不起很多東西,因為他們中的很多人已經有了自己的東西。其實性格並不能改變他們的命運。人沒有優點和缺點,只有特點或性格。盡量避免自己不好的方面。其實說到底就是揚長避短。其實我對人很嚴格很嚴格,所以我希望壹切都完美。

妳的培訓課程似乎以體驗式學習而非傳統教學為特點。是出於什麽考慮?

余世維:首先,我在做成人培訓。受訓者具有豐富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在這種情況下,交流、分享、學習、討論、體驗只是更有效的訓練方式。用許多互動遊戲和討論來啟發和討論壹些問題。我真的很喜歡和學生分享的過程。我不是來告訴他們妳應該做什麽和妳必須做什麽的。我在這裏啟發妳去思考和反思,去體驗工作中遇到的壹些問題,並找到有效的解決方法。

在我自己的培訓生涯中,我非常需要客戶告訴我他的行業、管理和解決問題的方法。這些經歷雖然是間接的,但是特別有價值。所以現在如果我收到以前學生的反饋,說我以前的訓練在今天得到了有效的驗證和幫助,這就是我的價值。

作為領導者,妳如何管理妳的團隊?溝通順暢的秘訣是什麽?

余世維:的確,溝通的準確性和有效性經常因為他們的目標、立場、地位、語言、興趣、性格、感情、價值觀和信息的對稱性而受到幹擾。但是溝通技巧可以幫助妳盡可能地消除障礙。我認為溝通的基本原則是主動、尊重對方、充分準備、簡潔、開放。要保證溝通順暢,有壹些竅門,比如解釋信息的背景,保持信息中的關鍵點壹致,利用書面和口頭溝通來強化信息,建立反饋渠道和機會,確保信息盡快傳遞給主要受眾,定期監控信息傳遞。但對於企業來說,溝通和效率有時會受到流程中問題的幹擾,所以部門間有效溝通的解決方案也很重要。我的建議是:凡事站在對方的立場思考;盡可能發展相互的夥伴關系;盡量減少使用專業術語,即使妳認為他應該知道;知道如何運用尊重、感激和贊美的力量。

這些方法聽起來可能並不新鮮,但只有真正做到並形成這樣壹種價值觀和行為方式的人才是真正有效的。對於整個企業來說,只有建立積極順暢的溝通文化,在相應的流程和制度的支持下,才能最大限度地實現員工和部門之間的合作,為企業創造價值,為客戶提供服務。

接下來能不能從妳主要從事的培訓課程方向談談培訓未來的發展方向?

余世維:我主要從事管理培訓和客戶培訓。領導、溝通、談判培訓等管理培訓;去年還參加了“壓力管理”、“有效溝通”等壹系列培訓課程,比如銷售、服務、大客戶管理等客戶培訓。近年來,我為飛利浦、柯達、朗訊、西門子、ABB、三得利、聯華超市、中國電信、摩托羅拉等知名企業培訓過人才。主要是為了幫助企業打造內部培訓師,培訓師的基本素質是專業知識和技能、培訓技能、敬業精神和職業道德。企業中的中高層管理者必須具備專業知識和技能,但他們可能缺乏的是技能。通過培訓他們,企業可以真正享受到知識和經驗,從而有效地培訓下屬。我認為只要企業高層重視並支持學習和分享,培養自己的培訓師是壹種重要的、廉價的、高效的方式。

下壹步的新計劃是什麽?

余世維:我現在正慢慢離開軍隊。雖然沒想過要多久,但這樣打下去也不是辦法。現在在培養壹些接班人。前年最忙,壹天至少要花五天。我的家人對我有很多意見。老婆說我以為我該退休陪陪家人了,沒想到更忙了。其實我以前也是有點生活質量的。我喜歡喝下午茶,收集文物,喝咖啡,聽音樂和歌劇來調整和豐富我的生活。現在除了上課就是睡覺,不能只靠聽課。壹方面,我努力拓展渠道,通過網絡、光盤、書籍等更廣泛的傳播。現在馬方也有意邀請我參加培訓。考慮到需要教育的海外華人有800多萬,看來這需要壹段時間才能把老骨頭拼起來(笑)。

在妳上培訓班的過程中,經常舉例說明生活中的小事。這是妳的訓練特色嗎?

余世維:就是這些人們經常忽略的生活中的小事,卻蘊含著大智慧。壹般來說,很多學生沒有受過很多教育。他們喜歡從傾聽中獲得壹些東西。許多深奧的道理對壹些人來說聽起來很難。我希望我的課程是多元文化的,容易理解的。作為壹個培訓師,妳要很有見識,很有氣度,所以學習各種文化是非常有必要的,最好是能夠做到雅俗共賞。

所謂臺上壹分鐘臺下十年,妳是怎麽把自己訓練成培訓師的?

余世維:實際上是資料收集、案例分析和課程編寫。很多都是平時積累的,我也養成了平時認真收藏的習慣。其實剛開始的時候,我的助手把這節課的主題傳達給我是錯誤的,但是我還能說到這節課“打造高績效團隊”,可見平時的積累和準備是很重要的。同時要與時俱進,把握最近的動向和趨勢,了解人們最關心的問題。至於成長,漫長而艱辛。有壹個故事說,三個石匠正在把大石頭切成磚塊。問第壹個石匠在幹什麽,他會擦汗瞇眼,委屈地回答:“砌磚!”問第二個石匠,他平淡地說:“建壹面墻。”去問第三個石匠,他會告訴妳:“我在建新的豪宅!未來將坐落於此,山的背面面向大海。這美景在客廳的大窗戶裏會壹覽無余……”我能堅持下來,是因為我壹直把它當成壹份事業,認為這是我人生中很有意義的壹件事,所以我會覺得很滿足,很有收獲,不怕辛苦,不怕辛苦。

經歷了這麽多苦難,妳是怎麽堅持下來並堅信自己走在正確的道路上的?

余世維:的確,我受了很多苦。然而,障礙往往是成功的基石。很多時候放棄都是在安慰自己,欺騙自己,推卸責任。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人的潛力是巨大的。但是,如果沒有動力和上進心,在確定目標後堅持不懈的學習和實踐,不斷突破自己的束縛和慣性,我們可能很難發揮自己的潛力,獲得持續的成長和成熟。不過話又說回來,我覺得堅持和上進心並不意味著壹個人要盲目追求魯莽。相反,計劃很重要。做壹個職業規劃,畫壹個坐標,找出自己的近期、中期、長期目標。然後做三件事:

1.自我分析。妳是壹個什麽樣的人,有什麽樣的性格,有什麽優點和缺點,如果能用科學的評價和衡量,那自然更好。

2.確定妳的目標。這些包括短期的,比如妳現在在什麽崗位,妳希望妳能做好什麽工作,妳能有什麽能力。中期目標,比如3-5年內妳想做到什麽位置,想做什麽工作?然後是長期目標,比如妳想成為壹名高級顧問或者自己創業。列表越詳細越好。

3.目標確定後,妳填上實現這些目標需要付出的努力和成本。比如想做經理,為此需要積累哪些知識、信息、人際關系和經驗?妳想多長時間切入新的領域,想從什麽層面切入?

那麽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我們應該如何應對各種挫折和失敗呢?

余世維:永遠對等待別人抱有希望。首先是心態的問題。正如我剛才所說,人的潛力是無限的,但我們缺乏的是開發和發揮潛力的勇氣和毅力。不要給自己逃避挫折的借口,蜷縮在沒有壓力的溫床裏。同時,勤奮是我們進步的法寶,訓練是幫助我們進步的捷徑。

作為壹名培訓師,妳的工作會滲透到方方面面。妳是如何平衡生活和工作的?

余世維:我喜歡尋找具有我所缺乏的特質的人作為我的員工,以達到最大化的效果。這是壹個關鍵問題。其實每個人都有性格,人天生不同,血型星座都是固定的。我是A型人,做事細心嚴謹,而我老婆是b型,而且我的員工要和我互補。其實只要有壹點閑暇時間,我都是壹個很註重生活質量的人。健康的身體對我們這個年齡的人來說是壹個難題,我們應該知道如何保持健康。多吃豆類、魚類等。,而且不喝酸酒。只有擁有健康的身體,才會有充沛的激情。妳看,我現在60歲了,但我可能看起來像50歲,心態也快40了。享受,認識生活,熱愛生活,熱愛壹切美好的事物,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很充實,這是我的原則。

其實人生也是壹所大學。妳給了別人很多啟發。妳是如何管理自己的生活的?

余世維:事實上,我只是按照自己的管理理念來安排生活,努力工作,享受生活。其實我很羨慕妳們這壹代人。不像我們,他們都經歷了漫長的苦難。我記得最清楚的是小學時的畢業照。我站在第三排,因為第壹排穿著鞋,最後兩排光著腳。但值得慶幸的是,這些苦難給了我們很多財富,也給了我們很多韌性。後來我們班出了17個博士,很多都是窮人家的孩子。現在我年近60,壹天到晚講課還是精神飽滿,可能是因為苦難吧。

經過多年的奮鬥,妳已經自己創業,並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在這個過程中妳最看重什麽?

余世維:實際上,這是壹個價值觀的問題。我把我的生活分為三個層次:

1不是別人的負擔,不是父母小時候的負擔,不是老師學生時候的負擔,不是老板員工時候的負擔,不是孩子老了的負擔。我從18歲開始獨立,從那以後家裏壹毛錢都沒用過。

這個社會不管有什麽貢獻,總有壹個是給妳的,有妳自己的辛苦和血淚在裏面。我的公司在中國大陸和臺灣省也培養了很多人,在我當了幾十年老師之後,大約有65438+萬人直接接受了我的教育。至於具體有多少人在咨詢和培訓課程中受到過我的影響,我不知道,也可以說我做到了。

最高的境界是別人不必承受妳所承受的。這只有胰島素的發明者才能做到。偉大的科學家大概都有這種能力,這已經上升到了壹個完整的精神層面。我會盡力朝這個方向努力。哈哈。

最後,妳如何評價目前個人職業的自我價值?

余世維:我認為對人們來說最重要的是妳能為這個世界做些什麽。如果能給別人帶來壹些感悟和收獲,那是很欣慰的,最好能再幫壹次。自我價值取向越高,成就動機越強,越容易抓住學習和進步的機會實現自我價值。這也是我給自己職業發展的動力。最欣慰的是看到自己的學生提升了自我價值,獲得了成長。希望能壹直培養新人,看到自己的學生成為人才,也就是我們的自我價值得到了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