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是壹個“富民強省”的夢想,它的申辦成功必將助推全省的跨越式發展。
為“兩型社會”建設插上騰飛的翅膀
如果申辦全運會成功,我省不僅將豎起中部崛起的新標桿,也將為長株潭城市群“兩型社會”建設插上騰飛的翅膀,從而推動我省率先在中部崛起。
為中部崛起樹立新標桿
省體育局局長李順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我省作為中部地區競技體育水平較高的省份,申辦第十三屆全運會有很大優勢。
我省體育成績在近四屆全運會中均在中部地區名列前茅,湧現出、熊倪、李、、龔智超、楊霞、龍清泉等7位奧運冠軍和唐、李靜、淩捷等41世界冠軍。2003年在長沙舉辦的第五屆全國城市運動會影響深遠,為我省積累了舉辦大型綜合性運動會的豐富經驗,留下了賀龍體育場、省遊泳跳水中心、省人民體育場等可觀的體育“遺產”。目前,長株潭三市都有國際標準的體育中心和比賽場館,湘潭奧體中心正在建設中,長株潭多所高校如中南大學、湖南大學也有比較完善的體育場館。李順介紹,長株潭現有體育場館可滿足舉辦全運會所需場館的70%,為我省申辦和舉辦全運會提供了硬件保障。如果申辦成功,我省只需在長株潭中心新建壹個體育中心(包括壹個大型體育場和壹個萬人體育場)和少數自行車、馬術等場館。
李順表示,目前全運會已經從京滬粵到江蘇、山東、遼寧等沿海發達省市輪流舉辦,現在很可能在內陸省份舉辦。在我國實施“中部崛起”戰略的過程中,湖南積極申辦全運會,無疑將率先打破以往的區域格局,對全面普及全運會,促進我國競技體育和全民健身的全面發展具有深遠的戰略意義。
2008年,我省經濟總量跨過萬億元大關,GDP增速首次躋身全國前十。在國際金融危機中,我省抓住機遇“彎道超車”。今年上半年,全省生產總值增長12.8%,位居全國第五,中部領先,為我省申辦和舉辦第十三屆全運會奠定了重要的經濟基礎。
如果申辦成功,湖南無疑將豎起中部崛起的新標桿。在“湖南引擎”的帶動下,中部地區將成為繼珠三角、長三角、京津冀經濟圈之後,中國經濟發展的新“龍頭”。
打造“兩型社會”新壹極
經濟興則國家興,國家興則體育興。在我省全力“彎道超車”,全面建設“富民強省”的時候,申辦第十三屆全運會恰逢其時。
全運會不僅是壹項體育賽事,更是壹項具有巨大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綜合效應的盛典,對舉辦地區的經濟增長有著顯著的拉動作用。根據省體育局提供的數據,即將舉行的第十壹屆全運會成為濟南新壹輪發展的重大戰略步驟。140多億元的城市建設,改變了濟南的城市面貌,創造了30多萬個就業崗位。
申辦第十三屆全運會將極大推動長株潭城市群“兩型社會”建設。全運會的籌備和舉辦將為“兩型社會”建設插上騰飛的翅膀。
法國經濟學家秘魯認為,經濟增長的動力往往集中在壹些主導部門和創新產業,這些部門和產業往往集中在大城市的中心,形成經濟的發展極。如果贏得全運會主辦權,我省將加速提升長株潭城市群的經濟功能,長株潭完全可以成為中部崛起的發展極。
全運會的“綠色、科技、人文”三大理念與長株潭“兩型社會”建設相壹致,將被賦予新的內涵,從而推動長株潭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生態環境改善和城鄉協調發展,使“兩型社會”建設蓬勃發展。
打造長株潭新城
申辦和籌辦全運會將加快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城市功能。根據省體育局提供的數據,南京在籌備十運會的幾年中,在城市新區建設、舊城保護與改造、城市基礎設施完善和環境綜合整治等方面投入超過100億元,城市現代化水平提前了10年;長沙在籌備五城會期間投入235億元用於城市建設,五城會的投資效應呈幾何級數增長。專家估計,這五個城市將加快長沙城市建設的步伐,至少提前15年。
我省申辦全運會,將進壹步加強長株潭城市群基礎設施建設和環境改善,加快三市交通網絡、環境治理、生態建設、能源共享和信息共享,推進三市“金融城”進程,促進區域內經濟資源無障礙流通,建設全新的長株潭城市群。
目前,長沙地鐵2號線室外勘探工作已全部結束,壹期工程即將開工建設。地鐵建設中,廣州線1用了12年,上海線16年。在十運會的帶動下,南京地鐵2號線只用了4年半。如果全運會申辦成功,長沙地鐵和長株潭城際軌道連接的建設將會加快,對城市生態環境的保護將會有很大的促進作用。長株潭重點汙染源將得到有效控制,空氣質量大幅改善,人均公共綠地快速擴大。風景如畫的湘江風光帶將成為長株潭“生態圈”,湘江流域將呈現“東方萊茵河”的醉人美景。高科技產業和生態宜居將成為長株潭城市群的生動註腳。
挑起“3+5”的新支點
李順介紹,廣東省在承辦九運會時首次引入了“分賽區”的概念,江蘇省在承辦十運會時設立了28個分賽區,山東省在承辦十壹運會時設立了17個分賽區。分賽區的設立將進壹步輻射全運會對城市經濟的拉動作用。
如果把全運會舉辦城市看作“中心”,把區域內其他城市看作“外圍”,那麽長株潭無疑是我省其他城市的經濟發展極。以長株潭為中心,覆蓋嶽陽、常德、益陽、婁底、衡陽6.5438+0半小時通勤半徑,形成“3+5”泛長株潭城市群,加快中心城市與周邊城市經濟壹體化發展進程。全運會分會場的設置將進壹步強化這種輻射效應,成為我省撬動“3+5”城市群發展的新支點。2003年,我省承辦了全國五城運動會。除了長沙的主體育場,還有八個分體育場,包括株洲,湘潭,婁底和張家界。城運會對湖南的輻射是省級的。全運會的輻射效應將是深遠的。從籌備到舉辦的四五年間,每年數百億的投資,城際幹道的拉伸,高速公路網的擴張,城市建設的加速,體育場館的擴建,第三產業的拉動,都會給各個次區域,尤其是“3+5”城市群,打上新的發展“引擎”。
推動湖南體育騰飛。
全運會是我國競技體育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備戰奧運會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也是對我國競技體育發展水平和體育人才儲備的壹次大檢閱。舉辦全運會將極大地促進我省競技體育和群眾體育的全面發展。
推動競技體育快速發展
如果全運會申辦成功,將為湖南競技體育發展帶來重大機遇,有助於我省實現從體育大省向體育強省跨越的目標。
省體育局局長李順表示,我省將以全運會為契機,進壹步提高體育項目設置的科學性和廣泛性,在舉重、體操、羽毛球等傳統精品項目的基礎上,建設壹批遊泳、皮劃艇、賽艇、射擊、摔跤等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項目。同時,作為東道主,我省將組建湖南省全運會歷史上最大的體育代表團,大膽起用有潛力的年輕運動員,加大省內外、國內外交流,提高整體競爭力,實現湖南競技體育的真正騰飛。
李順認為,要持續快速發展競技體育,我省還需要壹支高素質的教練員和裁判員隊伍。全運會高水平的競技比賽將激勵我省教練員不斷學習,提高專業素質和教學水平。全運會的舉辦也為我省裁判員提高專業水平提供了很好的機會。
將為湖南留下寶貴的遺產。
申辦和承辦全運會將為湖南留下寶貴的體育遺產,全省人民將充分參與和分享全運會成果,全民健身將向縱深發展。
李順表示,全運會將直接推動我省體育場館的建設、改造和完善。五城會籌辦期間,我省投資近20億元新建了壹批體育場館,是五城會籌辦前體育場館總投資的近10倍。隨著壹批現代化體育設施的建成,全省體育設施的布局、數量和質量將得到跨越式發展,為社區居民和大中小學學生開展訓練和健身活動提供保障。
全運會的申辦和舉辦也將吸引人們的廣泛關註和參與,擴大體育的影響力,使人們加深對體育的理解,同時受到體育精神的熏陶,逐漸接受現代體育所表達的理念和價值觀,成為忠實的體育實踐者。李順說:“全運會將在我省所有社區,甚至在廣大農村掀起持久的全民健身高潮,全省體育人口也將從目前的近30%上升到40%以上。”
極大地豐富了湖湘的文化內涵。
湖湘文化在歷史發展過程中,吸收了百家之長,融合了百家之長。經過代代相傳和發展,逐漸形成了獨特的文化內涵。申辦和舉辦全運會將極大地豐富湖湘文化。
李順表示,通過征集全運會會徽、會歌、吉祥物,發行全運會紀念郵票,組織火炬傳遞,在全運會開幕式上安排大型文藝演出,將極大地豐富和繁榮湖南文化市場,樹立湖南文化大省的良好形象。
同時,湖湘文化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與在全運會盛典中弘揚愛國情懷、增進愛國情懷是壹致的。湖湘文化的融合精神體現了奧林匹克文化的開放性。湖湘文化“堅忍不拔”的高尚品格,融合了奧林匹克“更快、更高、更強”的追求。全運會所詮釋的體育精神,永遠激勵著運動員超越自我,超越對手,這無疑是湖湘文化中“為先”思想的體現和發展。在全運會文化的影響和激勵下,湖湘文化將更加充滿活力,其文化內涵也將豐富全運會文化。
讓我們展望未來,為實現這個湖南人的體育夢而不懈努力。
擦亮湖南新名片
從空中俯瞰,湘江如彩帶,青山如綠幕。兩岸熙熙攘攘的城市社區散落在青山綠水之間。這是湘江、長株潭中間最密集、最繁華的城市群,也是湖南最繁華的旅遊中心。
2008年,我省旅遊總收入8565438+7500萬元,在全國排名12。申辦全運會將為湖南旅遊業的發展帶來歷史性的機遇。在其巨大推動下,我省將加速向旅遊強省跨越。
引發湖南旅遊“井噴”
旅遊業與汽車工業和石油工業壹起構成了當代世界經濟的三大支柱產業。2007年,省委、省政府將旅遊業確定為我省的支柱產業。根據省旅遊局提供的數據,2009年湖南旅遊業的目標是突破1000億元。2010起,通過5年的努力,力爭“總量翻壹番,躋身全國前十”,實現由旅遊資源大省向旅遊產業強省的跨越。
運動會周邊旅遊是近年來興起的壹種新的旅遊形式。它將觀看體育比賽與旅遊有機地結合起來,使體育與旅遊相互促進,和諧發展。全運會作為壹個超大型的“人文旅遊品牌”,比目前國內任何大型活動都更能吸引遊客。記者在省旅遊局采訪時了解到,十運會對南京的旅遊經濟起到了巨大而深遠的推動作用。賽會期間,南京日均客流量超過30萬人次,接待國內外遊客350萬人次,旅遊總收入近20億元。
全運會申辦成功,還將引發湖南旅遊“井噴”,有效推動湖南入境遊客持續激增。
提升旅遊品牌形象
全運會籌辦期間,主辦城市將成為全國的焦點,具有巨大的聚焦效應,成為主辦省市政治、經濟、文化發展的最佳傳播載體,能夠快速提升當地旅遊品牌形象。
湖南旅遊資源豐富,世界自然遺產張家界、南嶽衡山、清新秀麗的古城鳳凰等著名景點早已名揚天下。然而,仍然有許多旅遊資源孕育在壹個內室裏,沒有人知道她。酒香也怕巷子深。沒有傳播和推廣,再好的旅遊資源也只能局限在狹小的圈子裏,不為大家所知。
申辦全運會將為湖南旅遊業提升品牌形象提供千載難逢的機遇。全運會“綠色、科技、人文”的理念將賦予湖南旅遊品牌形象更豐富的內涵,使湖南旅遊品牌更加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