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滇國軍閥滇軍的歷史

滇國軍閥滇軍的歷史

1911 10 10月30日(農歷九月初九),武昌起義勝利後,蔡鍔、唐決定在昆明舉行武裝起義,宣布雲南獨立。起義部隊以講武堂師生為內力,從北校場攻城。蔡鍔等部從東南進攻。經過壹夜鏖戰,第二天早上就完全占領了這座城市,活捉了巡撫李景熙,推翻了清朝在雲南的統治。起義成功後,建立雲南都督府,任命蔡鍔為巡撫。

雲南是武昌起義後最早宣布“獨立”的省份之壹。起義的勝利支持了武昌,促進了貴州、四川和部分省份的獨立。雲南人民的“重陽”武裝起義是辛亥革命的組成部分。雲南各族人民的鬥爭結束了清朝在雲南的統治,促進了國民革命的到來。在袁準備稱帝期間,孫中山的中國革命黨和梁啟超的進步黨派人到雲南策動武裝起義。原雲南巡撫蔡鍔、雲南將軍唐於1915年2月25日在昆明宣布雲南獨立,隨即建立雲南都督府,組織約2萬人保衛國家不受袁侵犯。因此,護國運動也被稱為“雲南起義”。1915、15二月,滇軍將領唐、蔡鍔、李烈鈞在雲南宣布獨立,出兵討袁。袁世凱軍隊受挫,南方其他省份後來宣布獨立。袁世凱在內外壓迫下宣布廢除帝制,幾個月後去世。保家衛國運動是全國第壹的意義,支持* * *天下聞名。

1965438+2007年7月初,張勛支持恢復被廢除的溥儀皇帝,孫中山極為憤怒。即廖、、何香凝、章太炎等人乘海晨號戰船從上海南下,準備在南方組織軍事討伐[1]。但在孫中山抵穗之前,復辟鬧劇已經結束,而重掌北京政府大權的段卻在憲法學研究會[1]的鼓噪下,頑固拒絕恢復臨時憲法和召開國民大會。在這種情況下,孫中山把矛頭指向了以段為代表的北洋軍閥[1]。17日,孫中山抵達廣州,當晚發表講話,明確提出護法的目的是推翻假* * *建立新* * *並號召各界揭竿而起,為護法而戰。滇軍將領蔡鍔、唐、與西南軍閥聯合,在全國率先反對北洋軍閥的獨裁統治。65438年2月26日,雲南宣布獨立的第二天,護國軍第壹軍總指揮部在昆明成立。總指揮蔡鍔,參謀長羅培金,參謀長尹成友,書記李月友,副官何,軍需官、、趙、為壹、二、三階梯團團長,鄧太忠、楊毅、董洪勛、何、盧國藩、朱德各壹人。

1916年初,蔡鍔率第壹軍經貴州畢節入川,取納溪、瀘州。

65438年10月5日,袁世凱命令曹錕、張征滇軍,進攻四川的護國軍,以張為首領。國防軍順利入川,先後攻占燕子坡、橫江、安邊。

二月二日,川軍某師劉存厚在納溪投奔袁,劉子任川軍總司令,保家衛國,迎請蔡鄂軍入納溪。

二月五日,滇川國防軍攻瀘州,二月七日,張引滇軍殺之。國防軍退回納溪,北洋軍追擊。國防軍攻瀘西之戰變成了保衛納西之戰,在北至長江,南至永寧的廣闊戰場上頑強戰鬥,戰況異常慘烈。

2月28日,國民自衛軍總攻反攻,朱德率部向吳本部的陶瓦房進發。張大敗,吳不知所措。但由於國防軍小夜曲彈藥不足,未能扭轉危機。3月7日,被迫退守永寧大洲哨所。

3月17日,國防軍在熊克武、丹毛鑫等四川義軍的配合下,再次進行了總攻,進攻勢如破竹。沒過幾天,克納希、江安和張包圍了瀘州城。5月22日,四川將軍陳歡宣布獨立。同壹天,蔡鍔發了壹封電報,敦促張叛變反對袁。不久,又去蘆州勸說張。張把北洋軍剩余的軍械、子彈、馬匹和給養送到,離開了四川。

13年6月,國防軍進駐瀘州。1916 1,護國軍第二軍總指揮部在昆明成立。第二軍總指揮為李烈鈞,參謀長為郭俊,第壹、二梯隊團長分別為張開儒、方聖陶。二方面軍的戰略目標是離開東部的廣西、廣東,轉向江西。唐將準備向湘西進軍的第三軍團的壹部分調往桂粵方向,以增加第二軍團的兵力,保證攻粵計劃的完成。袁世凱令粵軍第壹師師長、龍繼光之弟龍調查,並使雲南特使,率粵軍至南寧,準備經百色、西林進攻雲南。於是,雙方軍隊在滇桂交界的福州、廣南壹帶展開圍殲。

2月底3月初,雙方處於膠著狀態。

3月15日,廣西將軍盧榮廷宣布獨立,極大地鼓舞了國防軍的士氣。

3月16,方勝濤舉行反攻收復龍潭。這時,另壹支護國軍從貴州興義進入桂西隴,然後抄黃部的後路,迫使黃領兵逃跑。龍在百色時,被率領的馬季、盧毓光包圍,投降並接受改編。龍軍右翼軍隊指揮官李文甫也前來投降。自此,保家第二軍進入廣東,成為軍政府保家的重要支柱。滇桂之戰粉碎了袁世凱迂回進攻雲南的計劃,保證了國防軍大後方的安全。

護國戰爭爆發後,貴州、廣西、浙江等省也相繼宣布獨立。在內外壓力下,袁世凱被迫於1916年3月22日宣布廢除帝制,但仍想當大總統,結果遭到各方反對。廣東、陜西、四川、湖南等省相繼宣布獨立。5月8日,西南各省在廣東肇慶組織國防軍務院,選舉唐為軍務院撫軍總長。蔡鍔、羅培進等雲南將領也曾擔任福軍。但由於唐在昆,軍務所實際由廣西岑春煊、盧榮廷控制。

6月6日,袁世凱病逝,保家衛國戰爭勝利結束。很快,南北和談,國保軍醫院也宣布取消7月14。滇軍憑借保家衛國的戰爭,將勢力擴大到四川。袁世凱病逝,保家衛國戰爭結束後,以唐為首的滇系軍閥正式形成。

保家衛國戰爭結束後,以梁啟超為首的進步人士希望在西南建立自己的根據地。梁啟超盡最大努力聯系段政府,為他的學生蔡鍔在四川謀得壹個職位。7月6日,北京政府任命蔡鍔為四川總督、巡撫。

蔡鍔出任四川巡撫後不久,病情越來越嚴重,請求北京政府準假養病。

8月7日,北京政府批準蔡鍔離職休養。

8月9日,蔡鍔離開成都,前往瀘州等地休息治療。但蔡鍔的病情越來越嚴重,8月底不得不離開四川去日本治療。蔡鍔出川前,推薦川滇軍參謀長羅培進暫任四川督軍,川黔軍總司令戴昆任四川巡撫兼軍務處。蔡鍔於165438年十月八日卒於日本,享年三十四歲。

蔡鍔死後,羅培進成為四川督軍。由於羅培金長期傾向於唐,唐得以遙控滇軍入川。

當時進入川滇黔的部隊占領了四川省的大片地區和成都、重慶等重要城鎮。羅培金徹底放棄了蔡鍔“重建四川”的計劃,遵從唐的意誌,竭力掠奪四川的財富,搜刮鹽稅,強迫四川人民負擔入川滇黔軍隊的軍餉,從而與四川軍民的矛盾越來越深。羅培金推行“強滇弱川”政策,向川滇軍擴張,壓制川軍。1916年冬,羅培金召開復員會議,裁減川軍,激起川軍五師聯名上書。

1917年3月,羅培進武力解散川軍第四師。川軍將領深受災情影響,二師師長劉存厚乘機聯絡川軍各部門,尋求驅羅。1917 4月18日,劉存厚率部圍攻成都皇城羅培進部,劉、羅之戰爆發。雲南軍用煤油噴向周圍民房,號稱“光明城”,防止川軍憑借民房伏擊。劉存厚也用大炮和地雷攻擊,許多炮彈落在居民區。雙方的巷戰持續了七晝夜,傷亡慘重。由於滇軍援軍趙心有在紫陽、內江被川軍第二師封鎖,羅培進孤立無援,被迫交出印信。4月24日,從成都領兵至簡陽、自貢。戰爭期間,北京政府下令免去羅培進的四川軍事督察官職務,調到將軍府。免去劉存厚川軍第二師師長職務,調往崇武辦公廳。這兩個人停止了戰爭,去北京工作。同時,劉雲峰被任命為川軍第二師師長,戴昆被任命為四川督軍。劉、羅之戰是西南軍閥史上第壹次軍閥混戰。戰役中,成都3000多間房屋被毀,8000多人死傷,財產損失不計其數。

劉、羅之戰後,川軍劉存厚與黔軍之間爆發了戰鬥。結果,黔軍被趕出成都,全軍覆沒,戴昆死了。唐對雲貴聯軍在與川軍的戰鬥中屢戰屢敗,退守已脫離雲南軍閥控制的川南感到非常氣憤和失望。1917年7月,鑒於復辟,段,解散國民議會,孫中山南下廣州,領導護國運動,反對北洋軍閥。唐認為有機會,決定利用護法重新讓滇軍入川,於是通電護法。但唐並沒有站在孫中山保護的旗幟下,而是與眾不同,宣布“郭靖”,將雲貴八軍收編為軍,史稱“雲貴郭靖聯軍”。唐任命為總司令,為參謀長,、趙、、顏恩、黃玉成、張開儒、方。

114年10月14日,唐率雲貴聯軍宣誓效忠,發動了川荊戰爭。

1920年65438+2月,先返回雲南的葉權,計劃進攻昆明。沒想到,唐得知葉權的人已經告發了他,於是調動重兵迎敵。葉軍被打敗了,幾乎全軍覆沒。葉軍退守玉溪後,唐軍也緊隨其後。顧品珍趁唐軍兵力分散,遠離省城之機,於1921年2月初突然進兵昆明。唐被打了個措手不及,無力反抗。2月7日除夕,他匆匆逃往蒙自,企圖收兵反攻。

2月8日,顧品珍領兵進昆。壹邊派遣輿論代表去“勸說”唐出國旅行,壹邊派兵推進。唐只好任命李為第二警備司令,龍雲為警衛隊長,駐守蒙自地區作為日後東山再起的力量,然後帶領少數親信乘滇越鐵路列車南下,居港。顧品珍以滇軍總司令的名義主管軍政。作為反唐鬥爭的結果,取代了唐在雲南的統治地位。

顧品珍執掌雲南軍政大權後,起用了雲南軍中的壹些老將領。比如羅培進,1917年劉羅戰爭失敗後回到雲南,顧品珍任命他為南巡的閱使。然而,顧品珍也與壹些將軍不和,比如葉泉(雲南雲州人),他後來離開廣州,成為孫中山大本營的陸軍總司令。又如原第三警備司令部司令(昆明人),也不同意顧的意見,被流放到廣東。唐是的親信,更是處處防範和打擊。

唐到香港後,積極策劃回滇奪權,回滇戰爭隨即打響。

1921年秋,唐的親信李、龍雲為響應孫中山討伐廣西軍閥盧榮廷,入侵廣西,攻占柳州。這時,唐甚至兩廣所有的滇軍迅速離開北伐大本營,直奔龍城與李和龍雲會合。

1922年2月,唐組織4000余人集中在柳州編成第壹、二、三、四軍。李任第壹方面軍軍長,龍雲任第壹方面軍前敵軍長,率部回滇攻。在回滇途中,李被桂自軍殺死,龍雲擔任第壹軍軍長,繼續攻打。顧品珍領導了滇東的抵抗運動。三月,顧品珍死於路南天生關鵝絨寨,其余皆散。第八旅的範、和第壹梯隊的團長去廣東投孫中山..羅培金逃到屯溪,五月三日被土匪蒲小紅殺害。

1922年3月,唐返回昆明,重新控制了雲南軍政大權。唐將他指揮的滇軍擴充為“開國軍”,成為川、滇、黔、鄂、豫、陜五省的“開國聯軍總司令”。

四鎮守使亂雲南

滇軍從廣西返回雲南後,雲南各界反唐瑤姬的呼聲越來越高。當時國民革命洪流洶湧,國民政府於1925年7月在廣州成立。

1926年7月,廣州國民政府舉行北伐,席卷兩湖及浙贛兩省,北洋軍閥統治接近尾聲。雲南人民對唐的好戰和與北洋軍閥的勾結非常不滿。此外,自第壹次滇桂戰爭以來,唐趁機取消各軍稱號,加強親友團和禁衛軍,優待親屬,排斥異己,也引起了不自覺的滇軍將領的強烈不滿。

1927年2月6日,蒙自、昭通、大理司令胡若愚、龍雲、張如濟、李宣亭分別在雲南發動了二月六日政變(又稱雲南四司令倒臺)。2月6日,四方面軍司令聯名發電報,要求唐開除蕭、、、、、白、、的黨籍。與此同時,胡若愚、張如濟兩軍向昆明進發。在各路軍隊的軍事壓力下,唐被迫同意這些要求,這導致唐等人離開並同意改組省政府。

二月四日雲南守唐事件,被稱為“兵諫”,是真正的政變。唐·成了有名無實的“總統”,結束了他在雲南長達14年的統治。四大將,尤其是胡若愚、龍雲,都是唐壹手提拔起來的,這次又反目成仇,讓他很生氣。兩個月後,5月23日,唐·瑤姬逝世,享年44歲。唐死後,舊滇軍閥也走到了盡頭。

二·六政變後,蔣介石任命龍雲為國民革命軍第38軍軍長,胡若愚為第39軍軍長,張汝吉為第8獨立師師長。雲南的實際權力掌握在胡若愚和龍雲手中。張如吉倒在了胡若愚的身邊;而李玄庭只有壹個團,只求自保,不敢參與鬥爭。唐死後,胡若愚、龍雲、張如濟三人各懷野心,為爭奪雲南主權而矛盾日益尖銳。不久,發生了6月14日政變,龍雲被監禁。

6月1927日夜,胡若愚夥同張汝吉,突然出兵攻打龍雲在昆明翠湖東路的住處和38軍司令部。壹顆小炮彈在龍雲家的花園裏爆炸,砸壞了門窗。龍雲的眼睛被壹塊玻璃砸傷了,頓時血流如註。因為害怕自己的武功,龍雲被胡若愚關進鐵籠子裏。由於沒有得到及時治療,龍雲的眼睛成了永久性殘疾。這是雲南的六四政變。

6·14政變誕生時,龍雲部主要乘亂逃往滇西,有鹿晗、朱序、高銀懷、周聞等,並邀請滇軍老將胡穎擔任第30集團軍軍長,指揮部隊反攻昆明,在祥雲、祿豐等地展開激戰,擊潰胡若愚軍,向昆明推進。7月24日,胡若愚被迫綁架龍雲撤離,並把省主席的印信交給,要求周轉告38軍不要追擊,並保證龍雲的人身安全。

7月25日,胡穎率38軍進入昆明,當胡若愚退到昆明東郊大板橋時,我怕38軍追擊,於是向龍雲提出和解,雙方達成《板橋協定》,約定龍雲回昆明主持省政府,胡若愚、張如吉去北伐,龍雲在後方補充餉械。

13年8月,龍雲回到昆明,接任38軍軍長,代理雲南省政府主席,改造雲南省政府。

龍雲重新掌權後,不遵守板橋協議,命令鹿晗、朱序等部在曲靖包圍胡若愚、張如濟,準備消滅他們。但就在此時,逃離大理的唐乘昆明城防空虛,出兵攻打昆明,危在旦夕。龍雲壹邊指揮部隊堅守,壹邊派代表疏通胡、張,表示不再為難,維護“板橋協定”。之後,朱序被調回昆明擊退唐。

胡若愚、張如濟被清剿後,並沒有執行《板橋協定》,而是與貴州周西成勾結,與貴州軍隊聯手,對昆進行反擊。龍雲任命胡穎為38軍前敵總指揮,雙方在曲靖、宣威等地多次混戰。龍雲擊退了的黔軍,又把胡、張趕到川滇黔交界。

1928 1、龍雲被蔣介石任命為雲南省政府主席,兼任國民革命軍第十三路軍總司令,從而逐步鞏固了他在雲南的地位。龍雲最終消滅了對手,統壹了雲南,確立了自己在雲南的統治地位,成為“雲南王”,雲南從此進入了新雲南軍閥的統治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