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江蘇芯片的突破:從局部趕超到產業鏈協同

江蘇芯片的突破:從局部趕超到產業鏈協同

目前中國芯片產業的發展始終離不開壹個關鍵詞——“卡脖子”。近日,記者走訪了多家江蘇芯片企業,發現了壹些可喜的變化。比如有的公司在某些細分領域成功實現了“彎道超車”。同時,國內壹些公司聯手,形成全產業鏈發展的合力。

然而,關鍵領域尤其是高端芯片制造被人控制的局面依然存在,而且隨著芯片產業被推到“風口”,越來越多的芯片企業面臨人才短缺等現實問題。擺脫芯片領域的“卡脖子”局面,任重道遠,仍需努力。

1.

自主研發點亮“星星之火”

我來到了蘇州國際科技園的納新微電子,壹家成立於2013的年輕公司。目前已成長為國內領先的信號鏈芯片及其解決方案供應商,致力於成為傳感器、功率驅動器和接口芯片的行業領導者和國內領先的汽車芯片供應商。

在165438+10月初的壹次全國專業評測中,納芯微電子研發的“高精度雙引腳數字脈沖輸出溫度傳感器”憑借優異的產品性能和優異的市場表現,壹舉獲得“2020年最佳國產傳感器芯片產品獎”。“通過我們的創新設計,該產品具有引腳少、精度高、線性度好、外圍電路簡單等優點。是室溫下傳統NTC的理想替代品,主要應用於白色家電、工業物聯網、智能穿戴等諸多領域。”納芯微電子CEO王勝陽告訴記者,這款產品不僅是國內同行中的“首發”,也是全球範圍內極具創新性的產品。

行業的領先地位來自於研發的高強度投入。據王勝陽介紹,自成立以來,納新微電子的R&D比例壹直高於20%,公司也因此推出了不少重磅產品。以備受關註的5G網絡為例。隨著高頻導致覆蓋區域變小,5G時代全球站點數量翻倍,站點能耗翻倍,電源功率密度成為5G電源的迫切需求。為此,納芯微電子推出了“5G電源隔離IC壹站式解決方案,滿足國內需求”,以“更小尺寸、更高性能、更可靠”的特點解決了行業發展的“痛點”。

也是國內領先的網絡通信核心芯片及解決方案創新型企業。蘇州李雄科技包攬了2020年國家重大集成電路芯片研制項目中的全部網絡芯片研制項目,中標金額超過3億元。

“李雄科技已經在網絡芯片設計的軌道上運行了12年。目前公司最高端的產品已經開始了14納米的研發設計。”李雄科技創始人熊兵告訴記者,該公司自主研發的“ISE”系列網絡搜索處理器芯片,打破了全球同類TCAM芯片被美國公司壟斷的格局,成為中國唯壹、全球第二家有能力研發並量產此類芯片的半導體企業。目前,“ISE”產品已廣泛應用於核心路由器、三層交換機等網絡安全設備。

2.

只有不斷修煉,才能“仰望星空”

“芯片的國產替代已經成為剛需,而要想從眾多同行中脫穎而出‘仰望星空’,就必須是壹個深耕行業的‘腳踏實地’的人。”國內芯片行業分析師王能告訴記者,中國芯片行業正處於高速增長階段,過去十年年均復合增長率超過20%,這為正在細分領域打拼的公司提供了成長土壤。

9月21日,來自江蘇的芯片公司思瑞普在科技創新板上市。其成功登陸資本市場的背後,是公司在模擬電路芯片設計行業的持續深耕。據思瑞普產品經理高博介紹,公司主要以信號鏈產品為主,逐步向電源管理芯片拓展。目前已有900多個產品型號可供銷售,涵蓋通信、工控、監控、醫療健康、儀器儀表、家用電器等多個領域。目前,公司的產品體系和品類仍在不斷豐富。

與之相對應的是,思瑞普發布的2020年第三季度報告顯示,公司前三季度總營收為4.55億元,同比增長65,438+045.17%;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654.38+630億元,同比增長285.22%。“Siripu在信號鏈領域有著深厚的積累,在放大器和比較器領域有著相對穩定的市場地位。在當前國內替代趨勢下,公司將享受行業增長和份額擴張的雙重紅利。”國源證券分析師何茂非認為。

近日,2020 MEMS創業大賽受到了眾多行業的關註。經過近三個月的角逐,20余家企業入圍決賽,角逐MEMS行業“創新產品獎”和“最具投資價值獎”。其中,來自江蘇的中科融和獲得了本次大賽“最具投資價值獎”壹等獎。

中科融合聯合創始人兼CTO劉鑫認為,之所以能贏得市場參與者的認可,是因為“公司深耕3D視覺市場,更貼近3D視覺廠商的高精度、安全性和成本控制要求。”

據劉鑫介紹,現有的基於DLP的高精度3D相機技術價格昂貴,體積龐大。小TOF和散斑結構光價格便宜,體積小,但精度低。中科融合致力於研發和銷售新壹代高精度、小型化、低成本的3D智能視覺模塊,依托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3D高精度傳感器芯片”和“3D智能處理器芯片”等核心技術,將底層芯片與3D智能算法集成,目前,中科融合已經與國內多家知名廠商在3D視覺方面展開合作,模組的國產替代表現良好,客戶產品成本快速下降。

3.

縮小差距仍需“迎頭趕上”

“面對巨大的差距,需要全行業的努力,也需要全社會的努力。”王能指出,從地方政府的角度來看,更重要的是為科學家創業創造良好的氛圍。江蘇作為全國集成電路產業鏈最完整、產業集中度最高、人才最集中的地區之壹,應該是這方面的標桿。

事實上,王勝陽在提到納芯微電子的快速發展時,就認可了公司所在地蘇州國際科技園所營造的營商環境。“我們很少需要找公園的管理者,因為公園已經先把事情做了。”熊兵告訴記者,在當地政府提供的寬容環境的幫助下,李雄科技將繼續“挖井”。“只要方向對,就壹定能出水。”

圖片:視覺中國。

來源:江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