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客戶問“妳賣的東西對我們沒用”怎麽辦?

客戶問“妳賣的東西對我們沒用”怎麽辦?

【職業經驗】做壹個快樂的技術銷售——壹點經驗分享續寫

我自己就是壹個銷售員。最近看了這部分的壹些相關帖子。對萬裏流行的“如何做大區域銷售經理”感覺不錯,也看到很多畢業沒多久的XDJM怯生生的問如何做好銷售。我覺得對於這些XDJM來說,做區域銷售經理似乎太遙遠了,如何做好自己的第壹份工作似乎更實際。想想妳做了八年銷售,不是很成功也很滿足,多多少少有些相關經驗。如果有剛入行或者即將入行的朋友,願意以壹個有經驗的人的角度,多了解壹下這個行業,我願意慢慢和妳分享碼字。

首先簡單介紹壹下我自己。本人大學畢業八年,壹直做銷售工程師。我在國企待過兩年,私企待過四年,外企待過兩年。我是工業企業的現場儀表。至於這個論壇所有朋友關心的收入問題,妳知道銷售業務的收入差異很大,和妳每年完成的業績有很大關系。以去年為例。工資,獎金,補貼之類的加在壹起,具體多少我也不知道。反正除了正常家用,我還有壹輛3.0排量的車,每年賬增近654.38+0.2萬。我知道在上海,這個收入並不高,但我已經覺得很滿足了,因為我沒有野心。希望月入幾萬的大哥們不要鄙視我,呵呵。至於有些朋友眼中可能存在的“炫耀”的嫌疑,我想說明壹下:

1.我想,對於很多XDJM來說,這是壹筆足以養家糊口的收入。妳可以讓他們知道,做壹個推銷員,不壹定要靠卡拉ok小姐的誘拐來伺候妳。沒有這些,妳可以穩定的做那份工作,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

2.我結婚了,就不用炫耀收入結婚了。

近幾年教育產業化,大學擴招。當然大學生和白菜壹樣不值錢。看電視新聞,壹場招聘會人頭攢動,很多大學生都慶幸自己能把簡歷交到HR手裏,沒有當場被退回。我在上海,知道有些大學生在即將畢業的時候找實習的機會,甚至不求工資,就是為了給那些工作努力,實習結束後留下機會更大的用人單位留下好印象。本科還是覺得自己是白菜,專科及以下更沒有安全感,沒有出路。

在這種惡劣的大氣候下,壹些XDJM在多次應聘不到心儀的崗位後,不得不退而求其次,因為很多人認為個人就可以做銷售,不需要什麽專業知識和技能。還有壹些男青年,大概是電視劇看多了,覺得銷售就是陪客戶懷念卡拉ok,風光輕松。好像身邊做銷售的朋友比其他崗位多,所以對這個崗位很向往。因為這些原因和其他不太懂銷售的朋友,我想先給他們潑壹盆冷水。

對於很多職業來說,足夠的智商是先決條件,往往也是充分條件。比如智商小於120,我覺得最好不要做程序員;任何壹個智商超過120,接受過專業訓練的人,都應該有做程序員的基礎――當然,120這個數字是我瞎猜的,可能不太準確。但是,對於銷售來說,足夠的智商是前提,但不是充分條件。想吃這碗飯,必須要有高於人群平均水平的情商,不然就趕緊換工作,不然就做好吃幾年苦繼續這份工作的準備。

怎麽才能知道自己有沒有做銷售的情商?我沒有試卷。我暫時想到幾個問題。妳可以問自己:

1.妳認為妳有能力給大多數有準備的人留下好的第壹印象嗎?

2.當妳在和壹個陌生人說話的時候,妳能在30秒內讓自己放松下來,在5分鐘內讓對方放松下來微笑著和妳說話嗎?(只要他昨晚沒和老婆吵架或者剛被老板罵了_)

3.妳覺得妳有信心做到“不卑不亢”嗎,因為妳做第二項的時候,妳的目標可能是工廠操作工,技術組的工程師,車間主任,甚至是年產值幾十億的廠長。

4.當對方的心理正在發生微妙的變化,比如從警惕到放松,從認同到懷疑,從專註到心不在焉的臨界狀態時,妳是否能及時敏銳地覺察到?

5.對於壹件所有人都期望妳做好的事情,但是妳知道妳的能力必須發揮到120%,妳要花很多私人時間和妳不喜歡的人交流,妳能要求自己壹直做下去嗎?

6.對於那種不喜歡妳,妳也不喜歡他的人,在他對妳冷漠的時候,妳能壹直對他微笑,發自內心的包容他,最後把他變成妳的朋友嗎?

7.妳有被拒絕10次後微笑著走進客戶辦公室的心理素質嗎?

………………

如果這些問題90%以上妳都回答是,我建議妳不要做銷售。但我們應該慶幸的是,情商是可以後天培養的。如果妳肯吃苦,妳還是可以做好這份工作的,只是妳要付出比別人多得多的努力。

好吧,如果XDJM有壹半人被我的問題嚇跑了,我想和我剩下的朋友談談下面這個問題——我們應該賣掉哪個行業_

2.我應該從事哪個行業的銷售?

在國企幹了兩年累了,就面臨找工作的選擇,就像今天很多XDJM壹樣。當時我對原來工作最大的不滿就是國企工資太低_,而且當時在上海沒房沒車沒老婆,整個13處都沒人。所以我壹打開招聘網站,就按照工資高低的順序搜索,不管他什麽業務,只要工資高就行,呵呵。記得看到壹個洪鐘保險的招聘,表格上填寫的銷售人員月薪是65,438+0,000元到99萬元。我忍不住心痛,99萬~ ~ ~ ~盡快發了簡歷郵件。無論如何,發送電子郵件是沒有成本的。那時候我只要有點感覺就會發。如果對方回應了,我會再調查再思考。我當時是這麽想的――為什麽妳這麽了解雇主?妳了解人們,他們重視妳嗎?這麽多企業妳能看懂嗎?等人家對妳有了初步的好感之後再去了解人家更省時間。當然現在找工作已經不是那個心態了。

兩周後,洪鐘保險公司的人打電話給我,讓我去面試。這時,我開始認真考慮這份工作是否適合我。XDJM,不思考不知道,思考震驚。

其實因為沒受過培訓,我也不知道今天做保險銷售到底需要什麽樣的素質,但根據這幾年推銷保險的經驗,我當時的感覺壹點都不差,就是要求情商高就行了。如果妳有強烈的成功欲望,人際交往能力好,精力充沛,身體健康,估計不成功的保險很少。這些我都有,但是,但是好像有很多人都有這些特點。我和他們相比有什麽優勢?這是個大問題。XDJM,如果妳沒有壹個企業所有員工不到30%的優勢,妳會事半功倍,反之亦然。當時雖然知道的很少,但幸運的是,我做到了。換句話說,如果妳是搞保險的,聰明點就行。但我不僅是壹個聰明人,還是壹個16畢業於正規教育的名校工科的聰明人。做保險銷售的人有沒有花那麽大力氣學點專業知識?恐怕很少。那我為什麽要拋棄學過的東西,和別人競爭壹些16不學習也能做的工作呢?那不是太糟糕了嗎?那樣的話,我估計我是沒有機會拿到月薪九九萬的,最高月薪五千左右。但是,如果我在壹個可以充分發揮現有優勢的行業做同樣的工作,也許我的月薪會是10k。人們應該去他們工作能得到更多的地方,不是嗎?就這樣,我拒絕了這份前景無限的99萬/月的工作。當然,我並不是說洪鐘保險公司不好,而是說它不適合我。事實上,我妻子兩年前就為我們家買了洪鐘保險,並成功地賣給了壹個來自洪鐘“精英階層”的小女孩。我對她有好感。這個精英階層號稱都是本科以上學歷,但我覺得他們不吃虧,因為基本都是文科生——而理科生吃虧太大,因為妳有很多其他更有利的選擇。_其實我對保險行業的壹些公司是有好感的,比如友邦,他們兩個銷售跟了我六年,但是都沒有做成。在這種情況下,他們的失敗和洪鐘的成功沒有其他本質區別。其實他們的專業素質也很高。不幸的是,他們犯了壹個致命的錯誤,那就是他們沒有找到合適的人來負責這個項目。在我們家,買保險這種小事都是我老婆管,我也不過問。我只負責大事,就是那個級別能上前三檔新聞聯播的朋友都找到我了,註定失敗;洪鐘找到了我的妻子,註定會成功。以後可以談談找決策者的技巧。

通過否定保險的過程,我發現我應該發揮自己的優勢,就是回歸自己熟悉的儀器行業。我學了四年,幹了兩年的行業,如果不從妳們這找工作,我憑什麽舍易求難?接下來的六年,我繼續在這個我很熟悉的行業裏工作,今天我感覺如魚得水。XDJM,我不是說永遠不要換行業。現實中,確實有很多換行業非常成功的人。但如果妳想更容易成功,更快養家糊口,在妳接受過專業訓練的行業比在壹個陌生的行業成功的可能性要大得多——如果擺在妳面前的兩個選項月收入差距不超過2k,妳就必須做熟悉的那個。這是我的建議。

3.關系銷售和技術銷售

在我看來,在中國做銷售成功的基本上有兩種人。壹個可以叫關系型銷售,壹個可以叫技術型銷售。當然這個劃分比較簡單,但是基本適用於天涯90%以上的XDJM。如果妳賣壹套幾千萬的設備,這是我討論不到的,我覺得沒有硬背景是很難做那種銷售的,背景不是妳努力就能創造出來的。我只想談談我們可以改變的事情。

如果妳賣的東西基本沒有需要人員講解的技術含量,當然就沒有技術銷售,這個領域只能靠關系銷售進入。有時候連關系銷售都沒用。產品的市場份額基本取決於性能價格比,銷售人員所能發揮的作用大打折扣。比如現在的樓市,我們買壹棟樓吧。在售樓小姐開口之前,經過幾十個樓盤的比較和綠化交通,我們基本上在心裏決定了妳想買的那棟樓。售樓小姐的作用主要是答疑解惑,回答妳關心的小問題,比如具體的公交地鐵線路。所以大部分銷售小姐基本不需要什麽專業技能,而且看起來被炒的很快。據我胡亂猜測,鋼鐵、水泥、電風扇、豬飼料大概都是這種類型。我對這個行業的銷售不太熟悉,就不說了。

如果產品有壹點技術含量,它的用戶不是靠手工,甚至不是靠日常經驗就能明白不同品牌的區別,因為性能復雜,所以性價比不是沒有受過專業訓練的人能輕易分辨的。這時候銷售人員的價值就開始體現出來了。優秀的銷售人員可以憑借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溝通能力,在產品和用戶之間架起壹座橋梁,讓用戶更容易、更準確地了解和掌握自己公司的產品,從而獲得滿意的服務。要知道,用戶看似買產品,實質上是想買服務。比如表面上妳想買壹臺空調,實質上妳想買壹個可以隨時制冷制熱的服務。如果沒有專業知識豐富的銷售人員,可以根據自己房間的大小、房型、人口收入等情況推薦動力合適、性價比好的機型。妳不是商場大頭嗎?妳也希望他能讀懂妳的心思,在五分鐘內簡明扼要地給妳講解這臺空調裏妳最有可能用到的高級功能,讓妳不用去翻厚厚的說明書。壹臺美的空調如果配壹個優秀的銷售人員,它的銷量肯定會比旁邊隨便配壹個銷售人員的空調高出壹倍以上吧?因此,銷售人員的職責壹方面是幫助用戶獲得滿意的服務,另壹方面是大大增強用戶的購買欲望,從而提高公司的市場占有率,達到客戶和公司的雙贏效果。

所以壹個銷售人員要兩條腿走路,懂技術,善於與人互動。但是,目前在中國,很多工業品都是卡拉ok小姐賣的。如果妳有壹門技術知識,又和藹可親,如果妳不能和別人分享同樣的臭味相投,妳可能不會贏得合同。所以,壹些公司成功的銷售人員,即使技術上什麽都不懂,只要能拿到客戶,同樣是成功的——只是公司必須給他配備強大的技術支持。這種銷售暫且稱為關系銷售。而壹個不喜歡這壹套的人,靠技術知識和人際交往能力也能做得很好。相應的,我稱之為技術銷售。其實技術銷售也需要很強的人際交往能力,兩條腿走路就行了。我個人不喜歡關系銷售。我覺得這不是我們這些“學者”應該追求的。所以我後面要討論的都是技術銷售面臨的問題。

那麽,什麽樣的人才能成為壹名合格的技術銷售人員呢?當然是有足夠技術背景的人。如果我們覺得有技術基礎做銷售很可惜,那麽這個市場上只會有油膩惡心的關系銷售。如果妳是買家,妳願意和這些家夥打交道嗎?當然不是。大家想法壹致,妳知道,我們的許多客戶也希望有懂得如何與他們合作的人。所以,學理工科,喜歡和人打交道的XDJM同學們,我們的機會來了。卷起妳的袖子

4.銷售人員會不會與技術脫節?

雄鷹7哥之前說過“賣了兩年,技術上的不足更難彌補”。個人認為不完全對,大家可以討論。

首先,我想糾正壹些對DDMM的誤解,認為銷售和技術很容易脫鉤。其實他們不明白,銷售是壹個不斷學習的職業。其實妳學習技術是沒有止境的,尤其是在知識爆炸的IT行業。妳以為學習兩年可以讓妳的基礎更加紮實,但是當妳開始銷售前沿產品的時候,妳會發現這個東西在很多方面已經超越了妳的學習。但妳可以慶幸的是,即使不學習那兩年,只要妳善於持續充電,妳的基礎知識也足以幫助妳跟上行業技術的發展。比如我們公司是美國500強企業。每年總有幾十天的銷售人員培訓,還要在線回答技術問題。如果我們不能回答他們,年底的調薪就會受到影響。我們能不努力學習嗎?對我來說容易嗎?

那為什麽我們可以有時間和精力壹邊賣壹邊學技術呢?不要以為這樣學的東西是“半瓶醋”,還不如技術人員的知識。妳看技術人員整天和技術打交道。如果偶爾讓他們給用戶介紹產品,用戶也不會打哈欠。_這裏的關鍵是大多數技術人員最關心的是自己的技術和產品,並沒有真正了解用戶關心的是什麽。其實銷售人員只是不需要特別關註技術的核心和產品的實現。他們只需要知道用戶關心什麽,掌握這部分知識,用用戶最能理解的方式介紹給他們就行了。比如技術人員做產品介紹的時候,會介紹他的產品技術如何先進,用了什麽前沿技術達到這個性能,目前的測試數據如何,我們在不久的將來會提高多少...他覺得很高明,而用戶卻在用眼皮打架。而壹個優秀的銷售人員,首先要和用戶對話,了解用戶在使用同類產品中存在哪些問題,他們最擔心的是什麽樣的問題,希望盡快解決,然後欣喜地告訴用戶,我們的新產品就是為了解決妳的問題而設計的,並且已經在妳熟悉的同事XX公司成功應用,保證用戶眼界大開,精神百倍。

同理,如果妳是賣軟件的,我覺得妳應該更關心這個軟件的技術細節。應該是妳明天要去拜訪的是壹家什麽樣的公司,它的盈利模式是什麽,它目前發展的障礙是什麽,它為什麽對這樣的產品感興趣,妳的產品如何幫助它在盈利模式上提高競爭力。而這些問題,妳在公司的技術部門是學不到的,只能向用戶學習。

不斷拜訪客戶是壹個不斷學習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它永遠不會與技術脫節,反而會越來越了解用戶真正關心的技術細節。

5.銷售人員的責任和重要性

在壹些XDJM眼裏,銷售好像都是讀書和技能差的人做的。我只能說這是壹個很大的誤會。如果妳連讀好書、學好技術的智商都沒有,做銷售也不過是謀生而已。我認為不可能做好這件事。回想我為什麽做銷售,我在上海最好的大學之壹畢業的時候也是壹等獎學金獲得者。但是我覺得我對技術研究不感興趣。我覺得只適合沈浸其中不覺得無聊反而覺得好玩的同學。而這需要天賦,兄弟們,是培養不出來的。所以我不會考研。“研究”——多麽神聖的壹個詞,我們不要玷汙它。畢竟我也是尖子生,班長。妳總不能說我學習無望,去做銷售吧?哈哈。而且在我現在的公司,銷售的崗位和待遇是所有崗位中最好的,其他同事總會感嘆妳還賣的好好的,但是有人買車什麽的了。事實上,在幾乎所有的公司裏,正常完成任務的銷售人員的工資都高於其他部門,公司的各種政策也會向銷售傾斜。

導致這個結果的原因無非是我們銷售人員的吹噓,這是市場經濟下公司的性質決定的。同學們,公司的目的是什麽?贏得最大利潤。利潤是怎麽來的?銷售收入減去所有成本。沒有銷售收入,哪裏來的利潤?沒有銷售人員,哪裏來的銷售收入?我在這個板塊看到過壹個憤怒的小哥哥發的搞笑帖子,大意是銷售不創造價值,為什麽技術人員那麽努力卻掙不到多少錢。我不是說技術人員不應該有高收入,但技術人員當然應該有高收入,這樣我們的科技才能進步;但是優秀的銷售人員理應得到更高的收入,因為妳以為酒香不怕巷子深,但是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壹個公司如果沒有強大的銷售力量,再前沿的產品也會讓妳爛在倉庫裏!否則就會被別人通過自己優秀的銷售網絡高價賣出。那個說銷售人員不直接創造社會價值的兄弟,完全脫離了這個市場經濟社會。在這種思維方式下,我懷疑他是否認為商業的存在是沒有意義的,因為商業並不直接創造價值。然後我覺得這種家夥不應該在家門口的家樂福買美國手包,應該自己飛去產地買。唉,這個社會還是有很多讀死書的人不明白高效的商業流通是如何大大節約社會成本的。節約成本不就等於創造財富嗎?

那是題外話。拉回來,呵呵。

現在我發現壹個有趣的現象,就是很難招到銷售人員。小私企底薪1k找不到人賣,大壹點的公司底薪3k也找不到人,外企底薪5、6K同樣半年招不到需要的人。另壹方面,大量XDJM找不到公司,或者找到工作也留不住。我覺得是企業制度、溝通、求職者心態有問題。有的哥們覺得自己什麽都懂,花了那麽多機會學了n年。出來做個小買賣不是很容易嗎?雖然現在還沒有訂單,但是老板,妳不應該給我這麽低的工資,讓我在北京上海廣州都過成這樣。所以我覺得自己沒有天賦,為什麽還要努力?兄弟,妳為什麽不設身處地的為別人想想呢?當老板容易嗎?妳要自己承擔開公司的風險。虧了妳們會壹起承擔嗎?不要以為在公司做不好也沒什麽損失。妳知道給妳壹個老客戶妳會損失多少有形無形的損失嗎?如果妳做幾個小訂單,幾十萬的業務尾上天,妳有沒有想過壹個公司要為這些銷售收入承擔的成本?如果是貿易公司,妳大概只知道進貨成本。妳算過各種稅,辦公室租金,差旅費,打印水電,還有市場部,合同部,商務部,財務部甚至行政部,人事部的費用嗎?妳覺得壹年做幾十萬幾百萬的生意,能給公司帶來多少凈利潤?所以,我奉勸剛入職場做銷售的XDJM,不要關註起薪。很少有私企老板在不了解妳有多重的情況下,願意給壹個非常高的底薪。待遇更好的外企壹般都願意招應屆畢業生做其他任何崗位的人才庫,但很少讓妳去嘗試決定公司生死的崗位。

不過還好,雖然銷售方面的畢業生起薪往往比其他崗位低,但只要妳是騾子是馬,妳確實很擅長,為企業創造效益。在可預見的未來,工資肯定會比其他崗位漲得快很多。因為妳的收入必然和妳創造的效益掛鉤,其他崗位很難量化考核,但是銷售是極其直觀的。

6.必要的銷售絕技之壹:“永遠感同身受”

作為壹個業務員,妳接觸的都是各種各樣的客戶,妳面臨的最大困難永遠來自客戶。作為壹個新人,妳常常會驚訝地發現,無論妳的產品多麽先進,妳的公司多麽有名,妳的價格多麽優惠(妳已經盡力向妳的老板要求這個折扣了)——妳以為妳自己買,妳就會選擇妳在賣的品牌,但用戶其實選擇的是妳競爭對手的!為什麽?抑郁吧?妳抑郁嗎?想不通?^_^

XDJM,我們常常不自覺的忘記“產品先進,公司有名,價格優惠”都是從自己的角度考慮的。如果我們和用戶在壹起的時間都花在渲染和強化這樣的優勢上,我們的失敗是註定的。

那麽,我們應該向用戶推廣什麽呢?推動用戶真正關心的問題。有沒有想過用戶真正關心的是什麽?呵呵,其實不同崗位的用戶有不同的關註點!如果妳去用戶辦公室,給不同崗位的幾個人介紹產品,妳說的話80%都是壹樣的,那妳就浪費了寶貴的會議時間。根據我個人的經驗,最多40%是相同的內容,剩下的60%必須根據每個具體客戶的關註點進行闡述和溝通。小於XDJM的這個比值,說明妳還沒有真正為妳的客戶考慮過。

那我怎麽知道每個用戶真正關心的是什麽?讓我們感謝壹件事——人類的感情是相通的。只要我們永遠設身處地為他著想,妳就會知道他會在乎什麽。舉個例子,我們拜訪壹個企業用戶,先拋開需要向采購部門強調妳公司的商業信譽,不需要談什麽產品,因為他們不懂,只是介紹產品,區別對待老板,車間主任,運營人員,對嗎?對於用戶來說,要強調其使用的便利性。第壹,和他們以前習慣的產品很像。其次,為什麽新增加的功能可以大大降低他們的勞動強度,讓他們不費吹灰之力就能掌握這個新寶貝。對於車間主任來說,要強調產品的可靠性為什麽這麽增強,可以幫助他顯著延長設備的無故障運行時間,減少事故的發生,減少被老板罵的幾率。對於企業老板來說,我們集中精力幫他算算,用這種新產品減少設備故障,能節省多少運營成本。最好能引用同行業被采用企業的統計數據,並提出陪他去參觀配件運營成功的企業。當然這是典型,讓大家壹看就懂。具體工作中還有很多細節需要註意。總之,運營的神奇之處就在於壹心壹意其中壹個比較難的點就是用戶往往不會主動提出自己關心的問題,而我們要自己去分析,然後朝著這個目標前進。

因此,永遠不要指望壹篇背下來的演講能應付所有的顧客。在與妳的每壹個客戶交談之前,總是從他的特定角度考慮他會關心什麽。不要指望他會主動提起,妳要巧妙地把話題引向他潛意識裏關心的問題。

7.這家公司的產品報價比競爭對手高30%。如何與客戶打交道?

這是bloom XD的問題之壹。之所以要先說他,是因為我自己公司的產品往往比競爭對手的產品高30%左右,所以我經常要跟用戶解釋為什麽,經常要教我們的經銷商怎麽跟用戶解釋。也許有些XDJM壹聽說要賣的產品比競爭對手貴,就會變大,但其實我真的希望我賣的是這個市場上價格最高的產品。

為什麽?妳可以想壹想,在其他條件都差不多的前提下,價格低的產品比價格高的產品賣得好是很自然的。如果妳是壹個有底價產品的賣家,做壹單有什麽好誇的?妳的價值能在哪裏體現?相反,只有妳成功銷售了高價產品,才能體現出妳基本了解自己公司和產品的優勢,說明妳基本具備了壹個業務員應該具備的專業技能和技巧,證明妳基本具備了在公司做業務員的價值。

另壹方面,我們必須承認貴公司比競爭對手高出30%的價格是合理的,因為如果價格長期不合理,要麽必須適應市場,要麽面臨公司破產。所以,雖然向公司匯報價格高導致的促銷困難是銷售人員的職責之壹,但絕對不是第壹重要的工作,因為定價不是我們的職責,也不是我們能力範圍內可以改變的事情。我們最重要的工作是在當前的價格體系下銷售更多的公司產品。

好了,現在我們斷了自己的後路,面臨最後壹搏的局面。有了這個決心,勝利已經在望

我們現在應該做什麽?就拿銷售的第壹利器屠龍道來說吧――永遠的換位思考。想想吧。如果妳是買家,什麽情況下妳會選擇貴30%的產品?我想舉壹個大家都應該買過的東西的例子——大米。這裏的XDJM沒買過米的請舉手。沒人舉手,我就繼續,呵呵。真的沒買過米的XDJM,最好先去超市挑點米,再回來往下看~ ~ ~ ~ ~

當我們走近家樂福或沃爾瑪的大米櫃臺時,妳看到了什麽?幾十種不同產地、不同公司、不同品牌的大米——就像妳的客戶面對妳賣的同類產品時壹樣暈頭轉向。這個時候妳會做的第壹件事是什麽?必須是掃描所有的價格――就像我們第壹次接觸的客戶經常會在正式交談的十句話內問妳“妳們產品的大概價格”。但是妳最後有沒有買到最便宜的那種米,XD?反正我沒做過這種傻事,最便宜的牌子往往是我第壹個排除的。要知道,絕大多數顧客最後肯定不會選擇最便宜的產品。而且我可以向妳保證,客戶選擇的產品和妳選擇的大米在所有細節上的相似度不會低於70%,絕對值得參考。

那麽,在用戶的詢價和決定購買哪種產品之間,也就是在掃價的過程和決定購買哪種大米之間,發生了什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