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創建穩定可靠的計算機網絡服務是系統管理員的壹項重要工作。這裏我將分析壹下計算機網絡中服務的概念,歡迎大家來閱讀!
摘要:由系統管理員管理的結構化計算機環境和只由壹臺或幾臺孤立的計算機組成的計算機環境之間的主要區別是服務。闡述了計算機網絡中服務的概念。
關鍵詞:計算機;網絡;服務。
由系統管理員管理的結構化計算機環境與僅由壹臺或幾臺孤立的計算機組成的計算機環境之間的主要區別在於服務。只有幾臺孤立的計算機的典型環境是家庭和那些小型的非技術辦公室,而典型的結構化計算機環境是技術人員操作大量的計算機,並通過方便的通信、優化的資源和其他服務相互連接。當家用計算機通過互聯網或通過ISP連接到互聯網時,它只有通過使用ISP或其他人提供的服務才能進入網絡。
提供服務不僅僅是簡單地將硬件和軟件相加。它包括服務可靠性、服務標準化、服務監控、維護和技術支持。只有滿足這些方面要求的服務才是真正的服務。
1服務的基本問題。
創建穩定可靠的服務是系統管理員的壹項重要工作。在這項工作中,系統管理員必須考慮許多基本要素,其中最重要的是在設計和開發的各個階段考慮用戶的需求。我們要和用戶溝通,了解他們對服務的要求和期望,然後把其他需求列壹個清單,比如管理需求,只有系統管理員團隊才能看到。
服務應該建立在服務器級的機器上,並且機器應該放置在合適的環境中。作為服務器,機器應該具有適當的可靠性。應該監控服務和服務所依賴的機器,在出現故障時會給出警報或生成故障記錄列表。
作為服務的壹部分,機器和軟件應該依賴於那些基於相同或更高標準的主機和軟件。服務的可靠性相當於它所依賴的服務鏈中最薄弱環節的可靠性。服務不應該無緣無故地依賴不屬於該服務的主機。服務壹旦搭建完成並經過測試,就會逐漸轉向用戶的角度進行進壹步的測試和調試。
1.1用戶需求。
構建壹個新的服務應該從用戶的需求出發,用戶是妳構建壹個服務的根本原因。如果建立的服務不能滿足用戶的需求,那就是浪費精力。
收集用戶的需求應該包括以下內容:他們希望如何使用這些新服務,他們需要什麽功能,他們喜歡什麽功能,這些服務對他們有多重要,他們需要這些服務的可用性和技術支持達到什麽水平。如果可能,讓用戶嘗試該服務的試用版。不要讓用戶使用那些麻煩或者不成功的系統和項目。想辦法搞清楚用戶基數有多大,需要什麽樣的性能,希望得到什麽樣的性能,這樣才能正確計算。
1.2操作要求。
對於系統管理員來說,新服務的壹些需求對用戶來說不是直接可見的。例如,系統管理員要考慮新服務的管理接口,是否能與現有服務協作,新服務是否能與認證服務、目錄服務等核心服務集成。
從用戶期望的可靠性水平和系統管理員對系統未來可靠性的期望,系統管理員可以建立壹個用戶期望的功能列表,包括集群、從設備、備份服務器或高可用性的硬件和操作系統。
1.3開放式架構。
有時候廠商使用私有協議只是為了和其他廠商達成明確的許可協議,但是壹個廠商使用的新版本和另壹個廠商使用的兼容版本之間會有明顯的延遲,兩個廠商使用的版本之間會有中斷,兩個產品之間沒有接口。這種情況對於那些依賴其界面同時使用兩種產品的人來說是壹場噩夢。
壹個好的解決方案是選擇基於開放標準的協議,這樣雙方可以選擇自己的軟件。這將客戶端應用程序的選擇與服務器平臺的選擇分開。用戶可以自由選擇最符合自己需求、偏好甚至平臺的軟件,系統管理員可以根據自己的可靠性、可擴展性和可管理性需求自主選擇服務器解決方案。系統管理員可以從壹些競爭服務器產品中進行選擇,而不局限於適用於某些客戶端應用程序的服務器軟件和平臺。
在許多情況下,如果軟件供應商支持多種硬件平臺,系統管理員甚至可以獨立選擇服務器硬件和軟件。
我們稱之為將用戶選擇與服務器選擇分開的能力。開放協議提供了壹個公平的競爭環境,並刺激了供應商之間的競爭,這最終將使我們受益。
開放的協議和文件格式相當穩定,不會頻繁更改(即使更改,也是向上兼容的),也有廣泛的支持,可以給妳最大的產品獨立性,最大的機會獲得可靠兼容的產品。
2 .其他需要考慮的問題。
除了可靠性、監控、易於維護和支持,以及滿足我們所有的基本要求和用戶的要求之外,服務的建立還應該考慮壹些特殊的事情。如果可能的話,妳應該讓每個服務使用壹個專門的機器,這樣可以讓服務更容易支持和維護,也可以減少忘記服務器機器上壹些小服務的機會。在壹些大公司,使用專用機器是基本原則,但在小公司,由於成本問題,壹般達不到這個要求。
另壹個想法是在建立服務時使服務完全冗余。無論公司規模有多大,壹些重要的服務都需要完全冗余。隨著公司規模的擴大,妳的目標應該是讓所有的服務完全冗余。
2.1使用專用機器。
理想情況下,服務應該建立在專門的機器上。
大型網站應該可以根據服務需求調整到這種結構,而小型網站很難做到。每個服務都有專門的機器,這樣會使服務更加可靠,在可靠性出現問題時易於調試,故障範圍更小,易於升級和規劃容量。
從小公司成長起來的大型網站,壹般都有壹個集中管理機作為所有重要服務的核心,提供名稱服務、認證服務、打印服務、郵件服務等等。最後,由於負載增加,不得不將機器分開,並將服務擴展到其他服務器。往往在此之前,系統管理員已經獲得資金購買更多的管理機,但又覺得太麻煩,因為依賴這臺機器的服務實在太多了,分離出來太難。當從機器中分離服務時,對IP地址的依賴是最難處理的。有些服務如名稱服務的IP地址已經被用戶牢牢記住,有些IP地址被路由器、防火墻等安全系統使用。
很難將壹臺中央主機分解成許多不同的主機。構建的時間越長,服務就越多,分解的難度就越大。使用基於服務的名稱有所幫助,但整個公司必須使用標準化、統壹和壹致的名稱。
2.2足夠的冗余。
足夠的冗余是指擁有壹個或壹系列復制的服務器,在出現故障時可以接管主要的故障設備。冗余系統應能作為備份服務器連續運行,並能在主服務器出現故障時自動連接,或者在幾乎不需要人工幹預的情況下接管提供服務的故障系統。
您選擇的冗余取決於服務。壹些服務,比如web服務器和計算區域,可以在克隆的機器上很好地運行。其他服務,比如大型數據庫,就不行了。他們需要壹個更強大的崩潰恢復系統。妳正在使用的提供服務的軟件可能會告訴妳,冗余是以壹個有效的、被動的、從服務器的形式存在的,冗余系統只有在主服務器出現故障並發出請求時才會做出響應。在任何情況下,冗余機制必須確保數據同步並保持數據完整性。
如果冗余服務器與主服務器連續同步運行,那麽可以利用冗余服務器分擔正常運行負載,提高性能。如果使用這種方法,必須小心不要讓負載超過不可接受的性能臨界點,以防止服務器出現故障。在達到臨界點之前,應該在現有系統中添加更多的並行服務器。
冗余的另壹個優點是易於升級。可以滾動升級。壹次斷開壹臺主機的連接、升級、測試,然後重新啟動。單個主機的故障不會停止整個服務,盡管它可能會影響性能。如果妳真的搞砸了壹次升級,那就關掉電源,等妳冷靜下來再修復。
參考資料:
【1】莫衛東。計算機網絡技術與應用[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9,4。
[2]吳儀。計算機網絡配置、管理與應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