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2009年高考語言表達題的命題預測與備考

2009年高考語言表達題的命題預測與備考

近年來,高考語言表達試題中出現了許多新題型,靈活新穎的形式使試卷豐富多彩,富有活力。無論這類題型多種多樣,都是圍繞壹個主題,即結合考生的生活實際,註重對其實際應用能力的考查。通過對歷年考題的梳理和分析,我們認為以下幾個問題在2009年高考中仍會有所體現:

壹、語序調整或句子補充類

典型試題(浙江卷2008年第22期)

將下列編號的句子組合成壹個連貫的段落,並填空。(僅填寫序列號)

奧林匹亞廢墟屬於哪種美?。

①所以廢墟失去了部分構圖,人們很容易通過想象得到。

(2)也許廢墟和斷壁殘垣本身就是美,與整個建築結構的對稱性有關。

(3)無論是帕臺農神廟還是埃爾克提翁神廟,當我們推斷缺失的部分時,不是基於真實的感覺,而是基於這種想象。

看到殘缺的美,我們感動。

⑤想象的快樂不是所謂的烏托邦詩,而是理解的陶醉。

要解決這個問題,必須緊扣反問句,反問句後面的順序應該是“它屬於哪種美?”排列:②和①形成因果關系,從①的想象到推論,再從③的想象到⑤的‘想象的喜悅’,最後從⑤的‘陶醉’到④的‘感動’。答案應該是:21354。

預測題和點題是近幾年高考的熱門話題之壹,極有可能出現在2009年的高考中。它們主要考察學生的語言連貫能力,題型變化往往包括單句排序、鑲嵌句銜接、補充句。備考時要註意:①通讀句子,理解段落大意,把握大體水平。(2)了解句子之間的關系,尤其是關鍵句子和關鍵詞的上下勾連或前後參照。③尋找分組分類的角度。

二、根據情況寫(補)體裁

典型試題(2007年江蘇卷第20期)

“同壹個世界,同壹個夢想”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主題口號。請在下面橫線上填寫適當的句子,作為學校迎接奧運會活動主持人的開場白。

2008年,我們將舉辦壹次盛大的體育賽事。

2008年,我們將歡迎來自五大洲的客人。

我們的口號是:“同壹個世界,同壹個夢想!”

我們來自不同的國家。

乙:①

我們有不同的膚色。

乙:②

h:但我們生活在同壹個世界。

答:同壹個地球孕育了我們的生命。

乙:③

在壹起:我們-有著相同的夢想。

我們都渴望和平與安寧。

乙:④

答:我們珍惜友誼和榮譽。

乙:⑤

讓我們把我們的世界變得更加美麗!

讓我們夢想成真吧!

同壹個世界,同壹個夢想,讓我們歡迎奧運聖火在北京點燃。

這個問題考察的是仿擬的得體性和語言的連貫性。解題時要整體考慮語境,前後呼應,避免語義重復或不連貫。

“預言與指點”這個題目很好地體現了“漢語的延伸等於生命的延伸”這壹大中華觀。具有時代感和生活氣息,有助於考察考生的綜合素質和語文素養,區分度較好。對於提議者來說是壹個非常樂觀的話題。

在回答這類問題時,要註意:①加強審題。在試題中,經常要求根據給定的材料,緊扣主題,緊扣畫面,寫壹段話,作為晚會的主持人,針對這種現象,根據上下文。這些材料、現象、語境都具有鮮明的方向性,只有認真閱讀,把握情境的特點,找準方向,才能準確完整地回答。(2)調動知識儲備,設身處地,合理聯想想象,發揮想象。在細節上,要註意交際環境,如時間、地點、話題、身份、職業、地位、學歷、性格和對象之間的關系,然後運用自己古今中外的文化常識、典籍和歷史、天文地理的子集,與人打交道。③把握文風,用詞準確。

三、圖(表)文本轉換類

典型試題(2008年北京卷21)

2008年5月12日,中國四川汶川發生了震驚世界的8級強烈地震。全國上下團結壹致抗震救災。請為下面的圖片寫幾句話,表達妳真摯的感情。

要求緊扣畫面,生動、連貫、流暢,字數不超過45個字。

要解決這個問題,首先要考察問題的含義,明確要求。題幹信息包括“汶川地震”、“抗震救災”、“團結就是力量”,圖片信息包括“廢墟”、“鐘表”、“14: 28”。通過整合這些信息而產生的感情,可以借助相應的修辭手法生動地表達出來。註意傾註自己真摯的感情。

預測、指點等題型也受到命題人的青睞,重點考察考生的理解能力和語言應用能力。試題形式主要包括描述圖片、解釋表格內容、揭示圖表所反映的更深層次的意義或規律。備考時要加強考試訓練。審題是解題的前提和基礎。只有認真審題,才能理解圖表所包含的主要信息,有針對性地答題。具體來說,要註意以下幾點:①看清圖表標題,準確把握圖表主題。(2)捕捉圖表的信息元素。如果是圖片,就要了解圖片中的人或物融合形成的具體情境,觀察作者想要傳達的主題、態度、價值觀;如果是表格,就要明確信息要素之間的數字數量關系。(3)通過現象挖掘圖表中蘊含的道理或規律。

第四,欣賞和評價類

典型試題(2008年湖北卷第20題)

以下是魯迅小說《藥》中的壹個場景描述。請從表達效果的角度來評論。要求:語言表達準確、簡潔、連貫,不超過40個字。

西關外的地,靠近城根,原是官地;中間有壹條窄窄的路,是人貪人行道造成的,卻成了天然的界限。路的左邊是被處以死刑和斬首的人,右邊是窮人的墳墓。兩邊都被層層埋沒,像有錢人過生日的饅頭。

評論:

本題材料取自教材,考查語言表達的準確性、簡潔性和連貫性。解題時要扣好段落中的對比和比喻,即“左”與“右”的對比,“窮”與“富”的對比和“饅頭”的比喻,從而揭示語言所隱含的深層含義和社會意義。

預測和點題結合了修辭學、文學鑒賞和語言表達,更加全面,在未來的高考命題中有進壹步強化的趨勢。試題形式主要有分析事物、賞析句子、評價觀點等。,側重於思維考查,但更強調語言表達能力。考生備考時要註意以下幾點:①考察題目要求,找出分析對象、鑒賞點、評價點。(2)深入挖掘語言材料提供的場景,根據題目要求,闡明場景中包含的方向性事實,如前因後果、現象與本質、前提與結論、材料與觀點、形式與內容等。,然後科學分析,正確推斷答案。③根據題目要求組織語言。

除了以上幾類試題,近年來壹些省市訂的語言表達試題也很有新意,實用性、開放性、綜合性都很強。這在2009年高考的部分省市卷中會有可能延續,在備考中要做壹定的訓練。比如2007年安徽卷18,對近年來產生的新詞“雪藏”的理解,2008年福建卷15,對含有“明”字的成語進行了解釋,安徽卷19,考察了其中的寓意。這些問題考察考生平時的知識積累,也考察考生在特定語境下對語言的鑒賞和琢磨能力。都是好問題。還有壹些省市把語言表達和修辭(重點是比喻、對仗、排比)、選句、文學鑒賞結合起來做綜合試題。這種命題趨勢對備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容忽視。

從以上分析來看,近年來高考語言表達試題呈現出非常鮮明的實踐性、綜合性、開放性等特點。所謂實用性,壹方面是指最基本的語言表達操作能力,另壹方面是指試題所用材料的現實性;開放性主要表現在試題提供的開放性情境,能很好地激發考生的活躍思維,引發其豐富的聯想和想象,積極調動考生自身的生活經驗和文化積澱,從而寫出符合試題要求的豐富多彩、富有見地的答案。綜合性不僅指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的結合,還指多種語言表達形式的雙重運用。但總的來說,這些特點體現在“變”和“不變”兩個方面。研究2009年的考試大綱和近幾年的考題可以看出,所謂“變”,就是創新求異,主要體現在情境材料、命題角度、載體風格的變化。“不變”是指知識點的考查在本質上始終是穩定的。因此,只有以“不變”為“變”,夯實基礎,適應變化,才能贏得2009年高考語文的“滿堂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