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我是壹個中斷了近四年事業的全職媽媽。現在的情況不允許我放下孩子去全職工作。而且,到了這個年紀,再想和年輕人鬥,顯然是力不從心的。於是焦慮感滿滿,壹方面越來越擔心與社會脫節,失去賺錢的能力;另壹方面,孩子需要媽媽的照顧,我不能丟下年幼的孩子去賺錢。
這本書裏說的知識變現,其實就是在移動互聯網大發展和* * *享樂經濟興起的背景下,如何把自己的知識和經驗賣出去,直接變現。新媒體背景下如何做壹個斜杠青年和自由職業者?
在我的生活中,我也是知識的付費消費者。我只是仰望這些知識網絡名人光鮮亮麗的外表,卻不知道他們真正是如何生活的,從普通人到網絡名人,又是如何修煉的。這本書告訴了我答案,也給了我新的啟發:我可以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開辟壹份自由職業。
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的突破口。
有時候,我們覺得自己壹無所獲,但其實只要我們在認真的生活,就壹定有自己擅長的技能。比如工作中的培訓,大到行業格局,小到某項技能;比如廚藝,生活中的育兒經驗,都可以作為自己的優勢。
書中提到了廣西北海的壹位全職媽媽。為了孩子的健康和廚藝的培養,她做了壹款食材上乘、無添加劑、低鹽度的肉醬。受到朋友們的好評後,她開始正式制作和銷售這種醬。後來她擴大了醬料的品種,充分利用北海當地的海鮮,做出了更多種類的醬料。她用女兒的名字給這個醬命名,讓女兒歪歪扭扭卻充滿童真的字,做了壹個品牌。
我自己的阿姨,五十多歲,壹直是家庭主婦,帶大了三個孩子和壹個孫子。現在有空,她參加了月嫂培訓,在朋友介紹下考取了資格證。現在她已經開始了月嫂培訓,每個月都有不少收入。收入和成就感給了她更多的自信和遠見。最近她說她有壹個想法,想開壹個月子會所,讓她六十多歲的時候還能繼續發揮能量。
所以,我們都應該有信心和勇氣去嘗試新的領域,充分開發和挖掘我們獨特的優勢之壹。
找到自己的優勢,然後,妳必須繼續把精力投入到實踐中去,深入挖掘,日記就會成為壹個可以變現的技能或者個人品牌的標簽。
對於我來說,在我做全職媽媽的四年裏,我讀了很多書,積累了很多育兒經驗,還有壹些家庭關系和營養食物的積累,這可以成為我最大的優勢。
了解自己的優勢,確定自己的方向,就要深入練習相應的技能。
如果妳想實現妳的知識或經驗,妳必須有兩種能力:
壹個是基礎能力,包括閱讀、思考、表達能力。這是學習任何知識和技能的必備能力。讀書是知識的輸入,思考是內化的。壹方面表達可以促進知識的吸收,另壹方面知識可以變現。知識如果不表達,能實現什麽?
基礎能力需要通過多看書,學習別人的經驗,經常練習來獲得。
作者還推薦了壹些關於這些基本能力的書籍:
1.最經典的閱讀技巧是如何閱讀壹本書,趙舟的“打開書”系列:《這樣讀就夠了》、《打開妳的溝通技巧》。
2.麥肯錫入職培訓第壹課,輕松學會思考,思考技術,思考,快與慢,超過知識等。都是思維能力的鍛煉。
3、提高表達能力,本書側重於寫作能力,不推薦具體的書籍,而且我看過劉洋的《學會寫作》,對如何寫作,如何在新媒體中寫作闡述的非常透徹。
知道了技巧,最重要的是多練習。我是閱讀新手,今年才開始定閱讀目標。短短三個月,前兩周只能看完壹本書。現在,我壹周可以輕松看幾本書,有些書壹天就能看完。這是因為我在閱讀的過程中積累的經驗,可以很快從書中提取出最有用的信息。還有就是因為知識的積累,理解的能力變強了,停下來思考的次數會越來越少,對書中觀點的理解也會變得深刻。
另壹方面,專業能力是指特定領域有針對性的知識和技能。要積累專業能力,書中給出的建議是:
1.構建專業知識圖譜。每個領域和崗位都有自己的專業知識,比如消費者分析、經濟學、溝通技巧等等。
2.取得相關資質。很多領域都會有相應的資格認證,比如註冊會計師、心理咨詢師、廚師證等。考證可以成為進入這個領域的敲門磚,同時在備考的過程中可以提高專業能力。
3.不斷積累案例。指的是在實際工作中積累經驗。
4.盡量寫專業書。在寫書的過程中,要進行大量的閱讀,還要對作品本身進行觀察和分析。書不壹定要出版,過程本身就能系統梳理自己的知識。而如果有機會發表,就會成為自己的壹個有力亮點。
選擇壹個領域或方向後,要確定具體的目標。妳可以看看目標領域的牛人都取得了哪些成就,是怎麽做到的。妳是否也有牛的優點,或者有什麽不壹樣的優點。根據自己的條件制定自己的目標和計劃。
書中舉了壹個秋葉大叔的例子。在2009年決定切入PPT領域之前,他看了當時國內PPT做得比較好的30多人的博客,對這個領域的發展有了壹個宏觀的了解。並且通過分析評估發現,在PPT設計、邏輯構思、話題制造能力等方面。,個別項目可能不如別人,但綜合起來,總分會比別人高。於是他從這個角度切入,用PPT思維寫了壹本書,幫助他打開了個人品牌。
找牛人對標,效率管理專家張萌的《生活效率手冊》裏也有提到:列出七個妳想成為的人,其中兩個是妳的終極目標,兩三個是妳可能需要五年才能趕上的榜樣,剩下的兩三個是妳身邊努力壹兩年就能趕上的人。然後,看看他們都有什麽優勢,他們的優勢是怎麽培養出來的,比較起來妳的優勢是什麽,或者妳需要付出什麽努力才能趕上他們甚至超越他們。
書中提到,五到七年建立壹個個人品牌是非常快的。但是,很多人不知道實現夢想是壹個什麽樣的過程,怎麽走。所以大家很難有耐心做這麽長的規劃。而且在執行的過程中,壹旦遇到挫折或者沒有達到預期,就會懷疑自己是否找到了正確的方法,花大量的時間去驗證目標的正確性。
壹旦明確了路徑和目標,就不要輕易改變。但是,該計劃可以根據實施情況進行調整。快的話可以加速,慢的話可以減速,然後加速。別人用五年出名,我用七年,七年不行,我用九年。從壹生的角度來看,早兩年和晚兩年不會有太大區別。
做壹個有方向的人,也要做壹個有耐心的人;做壹個有激情的人,也要做壹個循規蹈矩的人。
這是最讓我受益的部分。作為壹個全職媽媽,我的社會交往非常有限,因為我的自卑和焦慮,我逐漸回避它。書中對社交網絡的描述給我帶來了改變的動力和方法。
在當今這個互聯互通越來越緊密的時代,壹個人做壹件事會非常困難。所以,我們要構建壹個高質量的社交網絡,這個網絡必須包含精準的、多元化的人群,同時它必須跨越階級、組織、智力、地域的界限。
這本書的另壹個作者是壹只兇猛的貓,他的人脈很廣。每到壹個地方,他都會和當地很有勢力的人交往。如果不認識他們,他會問這個人有沒有收費的渠道,比如預約。他毫不猶豫地在微信群裏贊了很多公眾號文章,發了紅包。他官方文章裏的每壹條消息都會回復。就算粉絲說了壞話,他也不會罵回去,而是會給罵他的人發紅包,讓罵他的人尷尬。
大家對他印象都非常好,願意幫他做宣傳。所以他能夠在半年的時間裏達到50萬的微信粉絲,不僅有過人的努力,還有大家的幫助。但是,歸根結底,還是因為他在社會生活中的個人魅力。
建立壹個高質量的社交網絡,
首先妳要把自己培養成某方面優秀的人,互相幫助,這樣別人才會願意和妳交往。
其次,要有意識地擴大和培養多元化的社交圈,可以借鑒上面提到的方式,擴大與壹只兇貓的交往範圍。
第三,用ABC對朋友圈進行分類。最重要的朋友是a類,這樣的朋友需要經常交流,記住生日等重要的日期,送禮物。b類朋友可以偶爾聯系壹下,生日發個祝福就好;C類朋友可能交流比較少,但至少有壹些了解。
第四,學會經營社交網絡。了解好朋友的各種信息,尤其是A類朋友,可能不是問就能得到的。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仔細觀察,細心發現他人的需求,提供幫助。比如作者提到,有壹次壹個朋友來她家做客,稱贊她的坐墊很舒服,作者馬上在網上給她朋友訂購了。經營社交圈還有壹個很重要的方法,就是及時向別人求助,給別人提供幫助自己的機會,讓他們感受到幫助妳的成就感,這樣他們會更享受和妳交往的過程。
書中給出了壹個工具,叫做“九宮格黃金網絡圖”。我們可以從中了解朋友的性格特征、個人目標、關註點、擔憂點、重要經歷、專業領域、興趣愛好、家庭狀況等等。對於a類朋友來說,壹定要知道這些信息。
其實壹年多前,我就想轉型到兒童教育和心理健康領域。以後從事時間相對自由的職業,既能幫助孩子和家庭,也能給自己壹個發展的空間。
於是,我選擇了考北師大的心理學研究生作為轉型的第壹步。學了壹年,年底考研。我剛剛得到消息,我被錄取了。
今年9月份上學之前,我把閱讀和寫作作為首要目標,提高自己的輸入輸出能力。開學後,我會利用學校的各種資源,更加努力的積累行業知識,實踐和擴大自己的人脈圈子,壹步步向著自己獲得新生的目標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