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汽車產業新能源轉型進程被按下快進鍵。
65438年10月9日,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會上通過了《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距離上壹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誕生已經八年了。
《規劃》明確指出,要強化企業在技術路線選擇中的主體地位;加大關鍵技術研究;加強充換電、加氫等基礎設施建設;鼓勵加強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國際合作;加大對公共服務領域使用新能源汽車的政策支持。其中,換電和加氫再次成為熱點。
眾所周知,在之前的八年裏,中國新能源市場在政策扶持與補貼、技術發展與企業造假的交織中快速發展。截至目前,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已經連續四年保持第壹,整體份額也占到全球市場的50%左右。
今年,情況又發生了變化。2020年將是整個汽車行業從技術觀望到全面轉型發展的關鍵節點。大眾、奔馳、寶馬、豐田等。在傳統汽車陣營發起了新能源汽車產品的攻勢,類似的大眾ID.4和寶馬iX3都相繼進入中國市場。在這樣的背景下,這個新《規劃》的誕生可謂是承上啟下。
為期10天的北京車展落下帷幕,除了緊隨其後的“策劃”,還有哪些熱點事件也在承上啟下?在今年這個關鍵的時候,他們會有怎樣的“蝴蝶效應”?
讓“博格華納收購德爾福”飛壹會兒?
汽車產業轉型時代,汽車供應鏈改革的大幕正在徐徐拉開。
壹方面,汽車核心零部件公司終於從產業發展的“隱蔽角落”走到了產業轉型的前臺。今年北京車展,華為、博世、地平線撐起了天竺新館汽車供應商陣營的門面。
另壹方面,在供應鏈改革的過程中,不僅有車展上的技術推廣,還有各種各樣的“合縱連橫”。65438年10月2日,在協議達成8個多月後,博格華納宣布以33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21億元)完成對德爾福科技的收購。
對於汽車零部件行業來說,這樣的並購並不是孤例。據不完全統計,2019年,全球零部件企業的並購約有20起,其中包括壹筆交易金額超過70億美元的大交易——ZF收購商用車安全與效率控制系統供應商韋貝克。
可見,在市場和疫情的影響下,全球汽車企業和零部件供應商的壓力進壹步加大。除了加速轉型,汽車零部件企業也期待通過收購實現抱團取暖。
當然,拋開企業並購的大交易,新興汽車零部件供應商不斷加碼,與傳統供應商達成“新老合作”。
比如華為表示,2020年將對華為汽車BU投資超過5億美元,短期內不考慮盈利。而且,華為即將發布搭載華為鴻蒙系統的車載智能屏?OS?系統。此外,地平線還與大陸集團(Continental)正式簽署合作備忘錄,雙方將在高級駕駛輔助系統(ADAS)和高級自動駕駛等領域開展深度合作。
整體來看,各大零部件供應商正在編制壹張現在與未來、技術與合作相交的立體網絡。這背後隱藏著汽車零部件企業發展的基本規律:
汽車產業變革的浪潮,在新興汽車企業的熱情之後,終於到了基礎零部件企業實施和撬動的階段。其中,傳統零部件供應商試圖以並購的方式實現成本、技術和未來發展的平衡,而新興零部件供應商則不斷出擊,以更快的速度和更大的資本獲得撬動行業變革的支點和杠桿。
奔馳“放手”
奔馳從來不缺話題。
在今年的北京車展上,奔馳展臺是最受歡迎的明星展臺。無論是全新的S級,中期改款的E級,還是單獨展出的騰勢X車型,都吸引了觀眾駐足嘗試。然而,奔馳的計劃不止於此。
10年10月6日,奔馳發布全新戰略,搶著為下壹階段發展延續熱度和火力。
在新戰略中,奔馳表示將加大對電動汽車和軟件的投資,並加強豪華品牌的定位,以提升盈利能力。具體來說,奔馳將推動四個子品牌的增長,致力於所有產品和細分市場的電動化,完善電動產品陣容。其中,四大子品牌包括?AMG,Maibakh和?情商?系列,值得關註的是奔馳有了很大的提升?g?地位,放?g?作為子品牌對外推廣。
為此,奔馳將推出壹個平臺(EVA?),自2021起,基於EVA平臺的四款純電動汽車新品將陸續上市。同時,奔馳將開發自己的操作系統MB。OS,將於2024年上市。
總的來說,奔馳全新的戰略規劃圍繞著電動化和軟件系統布局,最終落地在眼前最重要的盈利上,頗有點左手未來,右手現實的味道。已經在汽車時代的變遷下徹底轉型,徹底布局。
然而,作為壹家中型跨國汽車公司,奔馳新戰略的核心仍然是回歸目前的運營。數據顯示,2019年,奔馳息稅前盈利下降53%,至33.59億歐元,而同期乘用車業務保持增長,達到238.54萬輛的歷史新高。2020年第二季度,奔馳乘用車業務調整後,息稅前盈利僅為-2.84億歐元。
對於現任CEO?對於康宋林來說,上任剛壹年,就要在德系車企管理層頻繁交替的情況下,交出壹份自己剩余任期乃至下壹任期的實際行動路線圖。
另壹方面,寶馬此前宣布,到2030年,該集團的目標是交付超過700萬輛新能源汽車,其中三分之二是純電動汽車。相比之下,奔馳的目標更加保守:到2030年,奔馳電動車銷量占比超過50%。奧迪的新能源銷售僅規劃到2025年。
那麽問題來了,在接下來的10年,奔馳能否平衡好電動化和盈利的關系,實現2030年奔馳電動車銷量占比超過50%的既定目標?而奔馳能否擺脫銷量與利潤的負相關?在保守的目標導向下,未來十年會是奔馳、寶馬、奧迪發展的分水嶺嗎?
或許,各種疑問,只能用時間和市場來回答。
馬斯克:美國董明珠?
奔馳的熱度敵不過特斯拉的囂張。
根據?Electrek?據悉,特斯拉近日解散了其在美國的公關部。在此之前,特斯拉全球傳播總監基利??Suprezio (Keely?Sulprizio),特斯拉美國公司最後壹個為人所知的公關和傳播人員,已經在?2019?年份?12?六月出發。
也許在馬斯克眼裏,好的產品會自己公關。然而,其他方面的援助是不可或缺的。在美國市場,馬斯克可以通過推特吸引眾多粉絲,就像“特斯拉大師”壹樣,這種偶像光環無可替代。
在中國市場這壹波膜拜,有了馬斯克吃雞的“諜照”,Model?3的下線達到頂峰,而用Model?價格的下跌在吐槽派和挺轉派之間來回搖擺。
但也有業內人士指出,公關的本質是壹種品牌形象的公共傳播。馬斯克在推特上與網友的高強度互動,確實部分取代了特斯拉公關部的職責和職能,但完全取消公關部的條件還不成熟,就像線下門店不能完全取消壹樣。
在中國,有壹家類似的公司。比如格力電器在公關上的花費很少,董明珠幾乎代言了格力電器的大部分公關活動,親自出現為自己的產品打電話帶貨。
馬斯克和董明珠可能都是深諳公關精髓的同道中人。
然而,壹向追隨特斯拉的中國造車新勢力這次真的敢學了嗎?或許,我敢學卻不敢全學。
比如壹向低調的威馬汽車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沈暉,也試圖用威馬的壹封信來打破威馬已死的謠言,以穩固其創始人身份為企業發展增添的光環。從效果來看,這種傳播形式遠非壹般公關活動可比。
就像互聯網公司倡導的扁平化管理壹樣,新的溝通渠道、溝通方式、溝通話語,確實可能帶來新的公關模式。借用壹句流行的廣告口號來展望未來的公關生態,那就是“創始人直接說話,沒有中間公關部門打斷。”
本文來自車家作者汽車之家,不代表汽車之家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