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主體育場——“鳥巢”
——北京國家體育場(鳥巢/奧林匹克體育場)
“鳥巢”位於北京奧林匹克公園內,位於北京中軸線北端的東側,建築面積25.8萬平方米。除了承辦奧運會的開閉幕式,田徑、男足決賽等重要的奧運會比賽都會在這裏舉行。該體育場可容納65438+萬觀眾,包括20000個臨時座位。奧運會後可承辦重大體育比賽、各類常規賽事和非競賽賽事。它是北京奧運會的標誌性建築,是北京奧運會留下的寶貴遺產。同時,它將成為北京市民參與體育活動、享受體育和娛樂的大型專業場所。
英文介紹
北京國家體育場,也就是眾所周知的鳥巢,將是2008年夏季奧運會的主要田徑場,也將是開幕式和閉幕式的舉辦地。2002年,政府官員邀請世界各地的建築師參加設計競賽。普利茲克獎獲獎建築師赫爾佐格·德梅隆與ArupSport和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集團合作贏得了競賽。在奧運會期間,這座體育場將容納多達100,000名觀眾,但在奧運會結束後,這個數字將減少到80,000。它取代了廣東奧林匹克體育場的原定場地。這個體育場長330米,寬220米,高69.2米。這座占地250,00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的體育場將使用36公裏長的未包裝鋼材建造,總重量為45,000噸。這座體育場將耗資35億元人民幣(422,873,850美元/ 325,395,593歐元)。2003年12月破土動工,2004年3月開工建設,但2004年8月因建設成本高而停工。
在新的設計中,體育場的屋頂被忽略了。專家表示,這將使體育場更加安全,同時降低建設成本。奧運建築的建設將在2005年初再次繼續。
全面地
體育場的外觀是壹個協同效應,沒有區分立面和上層建築。這些結構元素相互支撐,匯聚成壹個網格狀的結構——幾乎就像壹個樹枝交織的鳥巢。體育場的空間效果是新穎和激進的,然而簡單和幾乎古老的直接性,從而為2008年奧運會創造了壹個獨特的歷史裏程碑。
這座體育場被設計成壹艘大型集體船只,無論從遠處看還是從近處看,都給人留下了獨特而鮮明的印象。它滿足了奧林匹克國家體育場的所有功能和技術要求,但沒有傳達由大跨度和數字屏幕主導的技術官僚建築的壹致性。
參觀者穿過這種結構,進入繞著看臺轉壹圈的寬敞的走廊。從那裏,人們可以觀察整個區域的循環,包括通往三層看臺的樓梯。大堂的功能就像壹個拱廊,是壹個有蓋的城市空間,有餐廳和商店,邀請遊客四處逛逛。就像鳥兒用柔軟的填充物填充它們巢的編織樹枝之間的空間壹樣,體育場結構中的空間將被充氣的ETFE墊子填充。最初,在屋頂上,墊子被安裝在結構的外部,以使屋頂完全不受天氣影響,但屋頂在2004年的設計中被省略了。
鳥巢的英文介紹
北京國家體育場也被稱為國家體育場,或俗稱鳥巢,是中國北京的壹個體育場。這座體育場被設計為在2008年夏季奧運會和殘奧會期間使用。這座耗資4.23億美元的體育場位於奧林匹克公園內,是世界上最大的鋼結構建築。該設計於2003年4月授予瑞士建築公司Herzog de Me uron,經過包括13份最終提交的投標過程。
鳥巢的英文名稱及介紹
國家體育場位於北京奧林匹克公園中心區的南部,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主體育場。項目總占地面積265,438+0公頃,觀眾座位約965,438+0,000個。
舉行了奧運會和殘奧會的開閉幕式、田徑比賽和足球決賽。奧運會後成為北京市民參與體育活動、享受體育娛樂的大型專業場所,成為標誌性體育建築和奧運遺產。
該體育場由雅克·赫爾佐格、德·梅隆、艾未未和李興鋼設計,由北京城建集團承建。體育場的造型就像孕育生命的“鳥巢”和搖籃,寄托著人類對未來的希望。設計師沒有對場地做任何不必要的處理,暴露結構,從而自然形成了建築的外觀。
擴展數據
鳥巢體育場結構:
1,基數
基地和體育場的幾何形狀融為壹體,就像根和樹壹樣。行人走在平緩的格子石走道上,延續了體育場的結構質感。步道之間的空間為體育場遊客提供服務設施。
2、屋頂
球場的空間效果新穎激進,但又簡單樸素。球場外觀是純結構,立面和結構是統壹的。結構元素相互支撐,匯聚成網格,就像編織壹樣,將建築的立面、樓梯、碗形看臺、屋頂融為壹體。
3、盒子
舒適豪華的裝修,優質周到的配套服務,清晰良好的觀看視野,是國家體育場包廂質量的保證。不僅提供了參觀其領地的最佳場地,也為社會企業和各界名人搭建了壹個交流、公關、答謝客戶的社交平臺。
百度百科-鳥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