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城過三年春節。臘月二十四(小年),春節和正月上半月(正月十五,元宵節)。
從臘月二十四開始,壹年就進入了。中國新年是中國人最大的節日。各種習俗和當地傳統工藝美術相得益彰,充分烘托了節日的喜慶氣氛。麻城過年有這麽壹句童謠,“喝幾天臘八粥,就二十三裏。”二十三、蜜瓜粘,二十四魚骨啰嗦,二十五磨豆腐腦,二十六燉肉,二十七宰雞,二十八家炸,二十九家有,三十夜熬夜,大年初壹麻花。"
臘月初八,家家戶戶都會熬臘八粥。從這壹天開始,中國新年的大幕就要拉開了。忙碌了壹年的人們會逐漸放松下來,出門在外的人們會陸續回家,開始收拾房子和家具,準備年貨。他們過年吃什麽,穿什麽,用什麽,燒什麽,都很有講究。豬,雞,魚都是自己養的,米酒,豆腐,各種丸子都是自己養的。
臘月二十三,大家基本都放下了手頭的事情,出去的人也大多回家了,因為第二天就是農歷新年,也就是臘月二十四。這裏有個迷信的說法,說是臘月二十四,天上的神仙都要請到家裏來祭拜。第壹,感謝今年天上所有神仙的眷顧,家庭才能和睦。事業順利;第二,為了明年神仙們能繼續保佑家人,驅鬼辟邪,當然要吃壹頓豐盛的飯來祭拜神仙。這頓飯壹般安排在晚上,吃飯有個規矩,就是飯都端上來後,要坐在旁邊等半個小時再吃。
從臘月二十四到大年三十這段時間空前忙碌,因為大家都在忙著準備過年,做年糕,做各種丸子,炒瓜子,炒花生,做很多小時候愛吃的食物。街上擠滿了人,人們忙著買年貨,買新衣服。各種攤販的叫賣聲也此起彼伏,都烘托出節日來臨前的歡騰熱鬧氣氛。因此,人們在臘月二十四之後會感到特別快樂...
除夕早上吃“團圓飯”。這頓團圓飯很精致。據老人們說,誰吃得早,來年肯定發財,所以很多人都是淩晨三四點吃飯(現在很多人不講這個),而且是最豐盛的壹餐,有魚、雞、牛、羊肉、餃子等。,而且過年不供應素菜。首先吃的是餃子,餃子裏很有特色。當壹枚硬幣被包在壹個餃子裏,和其他餃子壹起在鍋裏煮,每個人都開始吃餃子。誰先吃到帶硬幣的餃子,就意味著他明年會發財。其實只是好運的象征。壹家人圍著壹張圓桌團團打轉,品嘗著美味的食物,聊著自己這壹年的工作和生活。小朋友說說自己這壹年的學習。反正大家都得說幾句今年的收獲和來年的工作目標。壹家人其樂融融的吃飯聊天。此時此刻,每個人都充分感受到了家庭的溫暖和親情的可貴。團圓飯後,要祭奠已故的先人,燒香、燒紙錢、磕頭,表達對先人的緬懷和哀悼。
到了下午四五點,家家戶戶都忙著貼對聯、門神、掛燈籠。這種對聯還有壹個規矩:壹般來說,我們用紅紙貼對聯,因為紅色代表著幸福和吉祥,但如果家裏有人去世,貼這種對聯的方法就不壹樣了。死亡第壹年要貼白對聯,門神要和對聯同色。第二年就改成黃色了。守門人也有壹定的含義。守門人的形象壹般以古代壹些著名的士兵、將領或勇武的人物為主,如秦瓊、關羽、張飛、趙子龍等。,其作用是辟邪,保護家庭。
貼對聯、門神之後,大家就進入年夜飯的主題,就是吃“年夜飯”。吃完後,長輩會給孩子壓歲錢,拿出各種糖果和瓜子,壹家人圍著竈臺看春晚,壹邊聊天,每個人都會穿上新衣服,家裏的主人會給祖先上供。30日晚,他會徹夜不眠,這叫:守戲,燒香,獻貢品,直到天明。晚上12,家家戶戶都要在門口放鞭炮,放煙花。鞭炮放的時間越長,聲音越大越好。整個天空五顏六色,美麗的各種煙花。人們期待著明年能像這些鞭炮和煙花壹樣繁榮多彩。
到了大年初壹,天才剛剛破曉,大街小巷早已熱鬧非凡。家家戶戶都出來拜年。大年初壹,壹般是給家人、鄰居、單位同事、領導以及附近的壹些朋友。初二的時候給媽媽的親戚拜年,比如爺爺奶奶,叔叔阿姨等等。初三結婚的給婆婆公公拜年,沒結婚的給阿姨叔叔阿姨拜年。向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等致以新年問候。在第四天,從正月的第五天到第十五天,問候壹些遠方的朋友。新年問候也有壹些規則。去別人家,不能說壹些忌諱的話或詞,比如死,斷等。,不然主人會不高興,下午晚上也不能去拜年,也不能從別人的後門進去。晚輩要跪下來給長輩拜年(現在很多都沒有實行),同輩人只要握拳鞠躬就可以了。
在中國新年期間,有許多活動和娛樂節目。過去有舞獅、排長隊、劃船、木馬(船和木馬是用竹子和紙做的)、踩高橋。但是現在大家普遍簡化了。壹般就是看電視,上網,打牌。他們整天坐在麻將桌上,孩子們玩著鞭炮和煙花。這種情況壹般會持續到月初七,很多在外面找工作的人開始外出回廠。
新年過完,馬上就是元宵節了,也叫正月十五,正月上半月。這是麻城人的第三年。俗話說“三十火,十五燈”,麻城東山區對正月十五的重視程度似乎超過了年三十,年三十只是旺火,而正月十五卻是徹夜燈火通明,直至天明。麻城燈會的獨特習俗是在這壹天接祖先“回家過年”。臘月二十四,臘月三十,我們從來沒有忘記我們的祖先,他們只是祭品。正月十五晚上,也就是過年的“閉幕式”,各家各戶都開門(過年和過年期間門都是關著的),在香案上擺上供品,迎接祖先“回家”。麻城人怕祖先不歸,會拿著香燭到祖墳前,點上,蓋上,怕風吹出來影響行走。所以正月十五晚上,墳山上燈火搖曳,群星閃耀,蔚為壯觀。這是麻城人緬懷祖先的壹種方式,也充分體現了麻城人對親情的重視。
各種產業相繼開業,各地恢復了往日的繁榮與寧靜。農村春播也開始了。大家都處於忙碌的工作狀態,生活井然有序,壹切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