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家庭中容易出現哪些心理問題?

家庭中容易出現哪些心理問題?

在很多人心目中,警察都是硬漢。其實警察和普通人壹樣,也會有挫敗感,心理障礙或者心理危機。警察作為壹種特殊的社會職業,具有高壓力、高風險、高強度的特點。這對警察的身心健康構成了直接威脅,使警察容易出現心理健康問題。調查顯示,我國近80%的警察心理壓力過大,心理健康水平明顯低於其他社會群體。據公安部統計,壹線民警平均壽命48歲,比普通人低13歲。Xi安某警察心理測試結果顯示,90%的警察有明顯的抑郁和強迫癥,其中80%的警察有不同程度的敵對和軀體化癥狀。四川警察心理健康狀況調查:68%的警察心理抑郁程度較高,5%的警察患有各種心理疾病。因此,關註警察的心理健康迫在眉睫。認真對待這些問題,對於提高公安民警的戰鬥力,維護社會穩定,構建和諧社會具有重要意義。

壹,警察心理問題的成因

(壹)作品本身。

工作量超負荷:警察的任務很重。隨著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法律的不斷完善,人民警察被法律賦予的職責越來越多,涉及的領域也越來越廣。這使得基層警察不僅要處理危害社會和人民生命的犯罪,還要耐心處理人民日常生活中的瑣事。與警察工作任務的廣泛繁重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警力的捉襟見肘,警力不足導致警察長期超負荷工作。據調查,壹線民警平均每天工作11至15小時,平均三周才能休息壹天。工作負荷過重已經成為警察工作壓力源中最重要的因素。

工作責任心高:犯錯在所難免,每個人都可能犯錯,但對於壹名警察來說,工作中的壹個失誤,可能意味著嫌疑人的逃脫,戰友的鮮血,甚至是職業生涯的終結和法律的制裁。警察所從事的工作要求他們對公安工作有強烈的責任感,強烈的責任感使警察無時無刻不在擔心自己能否做好工作,從而產生心理焦慮。

(2)外部原因

家庭關系的影響:家庭中的夫妻關系和子女是警察生活壓力源的主要表現。警察工作的特殊性使得他們經常執勤,時間不確定,跟不上家人的生活節奏。如果缺乏與家人的良好溝通,必然會導致家庭不和,婚姻生活不和諧,甚至出現婚姻危機。由於缺乏足夠的時間與孩子溝通,他們對孩子的教育感到“疏忽”和“失職”。如果他們的孩子在學習成長中遭遇挫折,他們會有負罪感,會發自內心地自責。如果這個時候不能得到家人的理解,會增加他們的心理負擔。

來自社會的壓力:普通民眾對警察的工作有很高的期望,但由於社會治安工作的復雜性和艱巨性,雖然廣大基層警察在打擊犯罪、維護社會治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付出了辛勤的勞動,但仍會有民眾的誤解或不滿。在解決民間糾紛的過程中,尤其是在處置群體性事件時,警察被圍攻、辱罵、侮辱、毆打的情況時有發生,長期積累的民眾的不理解和怨氣給很多警察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壓力。

壹些新聞媒體為了增加收視率,往往誇大警察在辦案過程中所犯的錯誤,揭露其背後的陰暗面,從而增加人們對警察的偏見。但是,壹些媒體在報道中片面誇大警察的個人形象,好像警察都是“偵探”,警察很容易“把事情辦好”,誤導了群眾對警察的認識。這些不客觀、不真實、不公正的宣傳報道,不僅誤導了人民群眾的思想,而且擾亂了警察執法的視線和思維,無形中增加了警察的心理負擔,造成部分警察被束縛在雙手背後,不知如何操作,反映出抑郁、迷茫、悲傷、消極、焦慮等心理問題。

二,緩解警察心理問題的途徑

警察的心理壓力不僅巨大、特殊、不可避免,而且其職業特點決定了警察的壓力不同於其他職業群體。但通過壹些改進,可以緩解警察的心理壓力。

1.加大財政投入,增加警力,科技強警,解決我國目前警力不足導致警察工作量大的問題,防止警察在壹些高危環境下執行公務。優待警察,切實維護警察合法權益,正確處理從嚴治警和優待警察的關系,積極做好思想引導,幫助他們解決工作中的困難,體察生活中的艱辛,豐富業余生活,建立健全警察醫療保險制度,提高警察工作待遇,嚴厲打擊襲警、惡意投訴等違法行為。

2.正確使用警察。警察的主要職責是打擊犯罪分子,維護社會秩序。警察應當在法律規定的範圍內行使權力,履行職責。地方黨委政府要依法依規、依職權正確使用警力,而不是濫用警力。

3.做好家屬工作,營造和諧的家庭氛圍,解決民警的後顧之憂。家庭因素對警察心理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良好的家庭氛圍可以說是每個警察的避風港。因此,公安機關應積極開展家訪,及時掌握警察家庭生活的晴雨表,取得警察家庭的理解和支持。

4.加強輿論和媒體的正確引導。絕大多數警察都是好的。他們兢兢業業,克己奉公,為人民服務。但壹些媒體往往放大了少數違法亂紀的警察,看不到其他好警察積極工作、不怕疲勞、不怕犧牲的壹面,也看不到警察在執行任務時面臨的危險;警察是人,但不是超人。在這壹點上,社會和公眾對警察有誤解。不是所有的事情警察都能做,警察也不能犯錯。因此,需要加強輿論和媒體的正確引導,讓社會和公眾重新認識。

5.加強心理疏導,提高警察心理健康水平。積極開展心理健康服務活動,建立警察心理健康保健機制。心理學理論認為,心理素質是先天因素和後天環境共同作用的結果,良好的心理素質是心理健康的重要前提。特別是警察職業具有高風險、高壓力、高強度的特點,需要比普通人更好的心理素質,即正確的自我認知、堅強的意誌品質、穩定的情緒狀態、創新的思維能力、健康的人格特征、良好的人際交往心理等。定期進行警察心理健康測試;開展有針對性的警察心理訓練;提供各種心理咨詢;建立固定的心理咨詢室,進行必要的心理治療,可以有效減輕民警的心理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