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凱,副教授,南京師範大學物理化學專業,理學碩士。先後在南京曉莊學院化學系、生物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工作,現為師範學院中學科學教育教研室教師,南京曉莊學院兒童研究所成員,中國化學學會會員,江蘇省化學化工學會會員,中學學科網化學學科站長, 江蘇省化學奧林匹克競賽夏令營教練,核心期刊《化學教育》同行審稿人。 南京曉莊學院教師教育學院職前科學教師工作室(大學生創新工作室)負責人。
個人資料:
陳凱,副教授,南京師範大學物理化學專業,理學碩士。先後在南京曉莊學院化學系、生物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工作,現為師範學院中學科學教育教研室教師,南京曉莊學院兒童研究所成員,中國化學學會會員,江蘇省化學化工學會會員,中學學科網化學學科站長, 江蘇省化學奧林匹克競賽夏令營教練,核心期刊《化學教育》同行審稿人。 南京曉莊學院教師教育學院職前科學教師工作室(大學生創新工作室)負責人。
講座課程:
物理化學(師範類)、微格教學與訓練、教育科學研究方法、中學化學習題研究、計算機輔助化學教學、化學信息學(文獻檢索與論文寫作)。其他通識教育課程包括自然科學與生態倫理(學校與家庭)和美好生活與化學(導論)。
研究領域:
化學教學論(信息技術與化學課程整合、微型化學實驗設計、化學課程資源開發、化學競賽命題與特長生培養、中學化學教學設計)
科學教育(兒童科學教育啟蒙、科學讀寫與科學教學、科學教師職前教育、國內外科學教材比較)
主要成就:
在CSSCI(含加長版)、SCI(含加長版)、中文核心期刊發表論文50余篇(第壹作者或通訊員),省級以上期刊70余篇,有4篇論文被NPC全文轉載。代表作品包括:
(1)信息技術在美國化學教材中的應用特點分析及其啟示——以《化學與社會》為例(CSSCI,中國電化教育,2012.7)
(2)基於Netlogo的化工建模教學案例評價與反思(CSSCI,中國電化教育,2010.1)。
(3)基於維基百科的資源型化學教學(CSSCI,中國電化教育,2009.438+0)。
(4)基於化學師範生信息素養培養的“信息化學工作室”(核心,化學教育,2012.7)
(5)關於開展中學微型化學實驗的幾點思考(核心,化學教育,2010.8)
(6)基於思維導圖的微型化學實驗設計——用技術做實驗研究的新思路(核心,化學教育,2010.4)
(7)基於信息技術的CTS信息獲取(核心,化學教育,2009年8月)
(8)化學教育英語網絡資源分類舉例(核心,化學教育,2011.5)
(9)凝膠中有趣的電解實驗(核心,化學教育,2009年7月)
(10)壹滴紫甘藍汁的微電解實驗(核心,化學教育,2008年8月)
(11)高師化學教育實踐資源庫的開發與思考(核心,化學教育,2009+08)
(12)基於微觀技術的微型化學實驗——壹種新的化學實驗方法介紹(核心,化學教學,2008年5月)
(13)在pH試紙上做壹系列微型化學實驗(核心,化學教學,2008+0438+0)
(14)美國教材科技寫作主題分析(核心,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2.6)
(15)化學習題中的微型化學實驗(核心,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07+08)
(16)基於趣味化學實驗的小學生化學啟蒙教育(核心,化學教育,2010.9)
(17)基於生活情境和微觀實驗表征的“電解池”教學(核心,化學教學,2013.2,NPC全文轉載)
(18)美國小學科學教材中科學寫作的分析與啟示——以材料科學為例(核心,現代中小學教育,2013.8)
(19)美國高中化學教材“科學寫作”分析及啟示——以《化學:概念與應用》為例(核心,化學教育,2013.638+06438+0)。
(20)讓化學借我壹雙眼睛——物質的檢驗與鑒定復習課(中小學教學研究,2013.4,人大全文轉載)
(21)基於生命化學實驗的學科概念啟迪——《化學學什麽》(第壹堂課)的教學設計、反思與評價(教學儀器與實驗,2012.4,NPC全文轉載)
(22)國外中學化學實驗安全教育特點分析及啟示(核心,化學教學,2014.5)
(23)小學科學與初中化學教材知識銜接分析——以南京市使用的教材為例(核心,化學教學,2014.7)
(24)初中化學教材中能量概念的建構(核心,化學教育,2013.5)
(25)虛擬軟件中的真實物理世界PhET交互仿真實驗資源分析(核心,物理老師,2013.3)
(26)美國華盛頓州高中生物試題中的科學寫作(核心,中學生物教學,206438+0438+0)
(27)加強概念變化與化學價值觀的教學設計——以“鎂的提取與應用”的設計為例(化學教學與學習,2013.12,NPC全文轉載)。
出版學術專著或教材:科普文學作品(楊洋楊青青化學歷險記(南師大出版社))。《中學化學培訓班-九年級》(南京出版社)和《迷妳化學DIY》(化學工業出版社)主編。
參加過《化學教學論》(江蘇人民出版社)、《化學教學論》(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學化學課程與教學論》(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敲開高中化學選修門》(世界圖書出版公司)、《中國基礎教育年鑒2009化學卷》2010(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項目研究:
主持江蘇省教育科學“十二五”重點青年資助項目2013,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金項目2012。理科教育專業師範生職前成長》(2012SJD880079)、南京曉莊學院2008年校級教改化學信息學網絡課程、中國化學會化學教育委員會基礎教育“十壹五”規劃重點課題“微型化學實驗的趣味與探究研究”(HJ2008-0006)、南京曉莊學院2006年教改項目。
2008年作為核心成員參與國家教育科學“十壹五”規劃子項目“基礎教育學科資源保護、開發與應用研究”(排名第三);國家教育科學“十壹五”規劃,2007年教育部規劃課題“中學新課程微型化學實驗的研究與實踐”,2009年江蘇省高教改革課題“基於化學專業工作室的導師制下項目驅動教學模式”(排名第二)。2011江蘇省高教改革重點項目“師範生實踐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排名第三);2009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面上研究項目“信息技術幫助初中生提高學習能力的研究”(排名第五),江蘇省教育科學“十二五”重點資助項目2011“基於培養學生主體觀念的科學教學研究”,“江蘇省高等教育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基地”子項目“發展化學教師教學風格的理論與實踐”。
學術講座:
(1)2008年南京師範大學化學教學論研究生講座:網絡資源、實驗設計與化學教育——與學弟學妹談化學教育中的技術研究。
(2)2007年南京市骨幹教師培訓講座:《九年級化學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初中化學競賽輔導與命題研究》
(3)2006年南京教研活動講座“網絡化學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4)2009年南京教研活動講座“微型化學實驗設計及教學應用”
(5)2011“基於教師視角的化學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石楠師範大學附屬教育集團化學教師開班培訓講座。
(6)2012南京市江寧區初中化學骨幹教師培訓班“基於科學探究的國際視野與案例分析”講座。
(7)石楠師範大學附屬中學高中生講座:2006年沸騰化學;2009年化學實驗設計的思維發展:2013化學視角下的生活
(8)2065 438+02,南師大附中江寧分校高三學生主講“燉化學——化學視角下的人生”。
(9)《我的家庭教育之道》,南京曉莊師範學院2011講座,《優秀師範生成長過程分析與啟示》,南京曉莊師範學院2013講座。
個人榮譽:
(1)2006年“無機化學雙語課件”(排名第二)獲南京曉莊學院多媒體課件競賽壹等獎,江蘇省(教育廳)“天空課堂杯”好課件獎,全國高校多媒體課件競賽(教育廳)科學組優秀獎。
(2)2009年獲南京曉莊學院第四屆青年教師教學優秀獎(二等獎);
(3)2008年、2009年連續兩年獲得南京曉莊學院科研先進個人二等獎。
(4)2065 438+00《基於認知學徒制的化學專業實踐創新工作室》(主持人)獲學校教育教學成果獎二等獎。
(5)2065 438+00《化學專業選修課教學模式改革研究與實踐》獲教育教學成果獎三等獎(排名第四)。
(6)獲2011、2012年度優秀青年科技輔導員(由江蘇省教育廳、江蘇省科技廳、江蘇省科協聯合授予)。
(7)2065 438+02獲第三屆全國化學專業師範生教學質量競賽(中國教育學會化學教學專業委員會、中國化學學會化學教育專業委員會)優秀指導教師。
(8)2065 438+02入選南京曉莊學院優秀中青年教師培養對象。
(9)2065 438+03教學視頻《如何在網上獲取CTS資源》獲江蘇省首屆微課大賽三等獎。
(10)2014入選江蘇省高校藍色工程優秀青年教師培養對象。
指導學生贏得獎品
(1)指導08級化學教師班的王璐璐、楊麗君分別獲得中國首屆“遊標”杯化學數字化實驗創新設計大賽(2011)(中國教育學會化學教學專業委員會)二等獎(二等獎)。
(2)指導05級、06級化學師範生陳波、林玲、李菲、王璐璐在南京曉莊學院年度化學師範生技能競賽中分別獲得中學科學組講座壹等獎,其他學生獲得多項二等獎。
(3)09級化學師範生姚遠獲首屆江蘇師範大學基本功大賽壹等獎,09級化學師範生包嬋君獲首屆江蘇師範大學基本功大賽二等獎,10級化學師範生胡萬芳獲第二屆江蘇師範大學基本功大賽二等獎。
(4)指導09級化學教師班姚遠獲得第三屆(2012)全國師範生化學教學質量競賽教學設計競賽壹等獎(全國二等獎3名,其他學生三等獎5名)(中國教育學會化學教學專業委員會)。
(5)指導10級化學師範生胡萬芳獲得全國“復星桂馨科學教育獎學金”二等獎(國內首個科學教育獎學金項目,由復星集團捐贈,北京桂馨慈善基金會實施,與中國教育學會科學教育分會聯合開展)。
(6)2008-2065 438+03期間,趙君若、王璐璐、任寧生、雍中能、胡萬芳、羅德慶指導的6個江蘇省大學生實踐創新訓練項目均為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