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妳在房地產市場贏過幾招?不要踩這些坑。

妳在房地產市場贏過幾招?不要踩這些坑。

買房也是個技術活。能買得起房,買對房,很大程度上證明了購房者的“本事”。買房交房年,在市場時代,房企規避交房風險、抵制業主權利的能力越來越強。

那麽,如今樓市的置業維權難在哪裏?連日來,山西晚報記者深入壹線,發回調查報道——

壹個項目不規範,遲遲不出證。

在各類樓市投訴中,房產證長期無法辦理的維權事件居高不下。微信官方賬號山西晚報房地產行業專屬微信“榮傑家政”後臺經常會收到業主關於自己小區未辦完產權證的詢問。

壹位粉絲說:“我在小區住了六年,壹直拿不到房產證。打電話給開發商理論,開發商總是有很好的理由把業主送走,很有道理,讓業主等著。業主們壹到小學入學季,鍋就炸了。沒有房產證,很多之前不是太原戶籍的業主無法落戶,孩子上學成了最大的麻煩。不知道什麽時候能辦房產證。”另壹位粉絲說,“2065438+2006七月底交房,已經入住三年多了,卻壹直沒有妥善管理。最近聽說開發商註銷了公司,業主急得拿不到房產證,意味著房子沒有‘身份證’,無法合法轉讓、贈與和作為遺產使用,價值大打折扣。我辛辛苦苦買了多年的房子是不是縮水了,甚至打到水漂了?”

這樣的抱怨很多。投訴的業主無壹例外的表示,買房時,房地產企業承諾房屋產權沒有問題。產權證為什麽遲遲不辦?至少兩三年,至少五年甚至更長,有哪些環節?

對此,業內從事房產證手續辦理的劉先生告訴山西晚報記者,“不動產權利登記證的辦理涉及很多環節,卡在任何壹個環節都會耽誤時間。有的樓已經十年甚至更久無法辦理產權,主要是歷史原因。主要問題是,這些物業往往不符合最初的項目規劃,建設或土地手續。房企采取“先上車後補票”的方式違規預售,可能是集體土地上的違章建築,也可能是開發建設時違反了初期規劃。這些房屋竣工後可以交房、入住,但沒有整改或按規定繳納罰款、稅款,即不符合程序,不能辦理房產證。”

開發商施工不規範導致房產證遲遲不能辦理的情況還有很多。這兩年,太原對於房地產開發建設的行業規範越來越細化。很多項目不具備竣工驗收條件,涉及規劃驗收、消防驗收、人防驗收、節能鑒定等。任何壹項不合格都會影響房產證的辦理。據悉,近年來,太原每年都會對全市無手續的項目進行統計,逐步規範這些開發商的開發建設行為。"

業內人士表示,這種情況下,購房者只能自認倒黴,維權難度極大,項目整改也特別困難。有些流程辦理的時候,需要繳納罰款和相應的稅費。這部分費用通常包含在房款中,但房企為何沒有辦理,其他人不得而知。還有違反規劃占地的,房企擅自改變部分區域功能的。按規定應該拆除恢復原狀,但這涉及到開發商和業主的切身利益。實施這項工作並不容易。這種辦不好房產證的房子,只能自住和出租,不能上市交易。避免這種情況的唯壹辦法就是多關註開發商的實力和信譽,選擇上市品牌和中國巨頭房企的項目,比中小房企的項目更有保障。

b .藍圖很美,交付遠非完美。

省會樓市進入大規模市場時代,樓市品質不斷提升,配套越來越豐富。營銷廣告不再只關註“價格”和“位置”,而開始銷售生活方式。然而,很多業主收房的時候,卻覺得與項目推銷中描繪的生活藍圖相去甚遠。

省城某知名品牌業主王先生告訴山西晚報記者:“當初買這套房是為了改善居住環境。當時房價比同期其他樓盤高出2000多元。但為了開發商在業內赫赫有名的‘精裝豪宅、高檔小區’,我們也非常願意多花點錢住上好房子。但是項目移交的時候,我和家人都很失望。先說外部環境。壹個單元只有壹部電梯,門廳矮而生硬,卻沒有高檔住宅的氛圍。除此之外,室內裝修,無論是外觀質感、建材質量、品牌檔次,也與置業顧問賣房時承諾的材料相差甚遠,施工工藝質量也與樣板房相差甚遠。”

壹個在省城北部買了壹個大市場的業主,最近在到處維權。他向媒體提供的圖片顯示,他的房子位於壹樓,窗戶高度與窗外地面高度相同,相當於買了地下室的房子。墻和建築物之間的距離不到壹米。打開窗戶就能摸到墻。買房時,售樓處展示的沙盤綠化很吸引人,也沒有明確顯示房屋與小區墻面的關系,綠化和景觀大打折扣。

某品牌房企開發小區業主表示,買房時銷售說小區配有小學,為業主孩子就近上學提供了方便。但交房後,業主子女入學並不順利。業主們都在質疑樓盤的品牌誠信,卻沒有得到明確的答案。相比開發商的不斷扯皮,業主們更期待孩子上學問題能盡快得到合理解決。

此類糾紛在房屋交付後時有發生。相關部門工作人員表示,房屋交付前,購房人有權先行驗收房屋。如有質量問題,開發商應限期修復,導致購房人逾期入住,開發商應承擔違約責任。房屋主體結構質量不合格不能交付使用的,或者房屋交付使用後,經核實房屋主體結構質量確實不合格的,購房人可以要求解除合同並賠償損失。

但讓業主感到無奈的是,建安、消防、物業服務質量的技術標準有章可循,權益有保障。但如果開發商賣房時描述的完美生活場景無法落地,業主就會投訴維權無門,開發商也不會明確承諾在購房合同中註明這些理想生活場景。很多大牌項目在營銷推廣期都透支了項目和區域的預期價值。但業主維權事件頻發,證明交付和營銷的區別壹直存在,買現房的安全系數遠高於買拍賣行。

c手續不全,全屋損失大。

在眾多購房選擇中,選房手續不全、開發商實力弱的項目業主受害最深。

太原某小區賣房時宣傳五證齊全大紅色,然後爛尾。2013,老板說要退房退款,但後來老板違法被判刑,100多業主投訴無門。另壹個小區,2008年無手續違規開工建設,後來被叫停,經過多年手續不全終於爆破拆除。另壹個項目在違規預售時向業主聲稱該項目是城中村改造項目,導致很多市民低價支付首付或全款。但該項目已經爛了很久,最終被政府沒收。時至今日,仍有不少業主貪圖低價房,被房企的各種“承諾”所迷惑。

根據太原市政府關於城中村改造的相關規定,納入城中村改造的項目、規劃、建設必須符合城市總體規劃,經規劃、國土、城建部門批準後方可實施。已建成的項目首先要安置村民,多余的房屋要依法辦理預售手續後才能向社會公開出售。

據悉,違法建設主要有三種:壹是未從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取得土地使用證(用地性質不符,或用地性質相符但未取得土地使用證);其次,規劃區內未依法取得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或者未按照許可證規定進行建設的;也有未取得建設工程規劃許可或者未按照許可規定進行建設的。這些建築壹旦被查處,按照規定,將會受到改正、拆除、沒收三種選擇的處罰。屆時,購買這些房屋的業主將損失慘重。

這樣的房子即使如期交付,在以後的使用過程中也會有無窮無盡的煩惱。比如這樣的房子不能落戶,孩子的教育問題不能解決;涉及拆遷的,不能受法律保護;無法辦理正規的產權手續,無法上市流通,無法申請銀行按揭,無法申請二手房貸款,無法擔保購買和繼承。

d部分款項在房屋關閉時支付。

壹位讀者說:“我住小區,每戶收3500元天然氣初裝費。買房時開發商承諾交房前通天然氣,鋪地暖,但實際沒通天然氣,沒鋪地暖,交房時我還是要交錢。還收了500元水網初裝費,500元電網初裝費。現在只有壹根水管接在門上,家裏沒有安裝電纜和燈泡。為什麽要收業主的錢?開發商是不是只蓋房子不蓋別的?“有業主說,物業還收了450元的有線電視安裝費。這合理嗎?

山西晚報記者了解到,在所有購房、收房繳納的費用中,有壹部分費用是可以收的,比如天然氣初裝費、有線電視初裝費等。讓業主不高興的是,目前很多家庭通過網絡看電視,有線電視初裝費都要交。

盡管壹些收費已經被禁止,但壹些社區仍然非法收費。比如供暖配套費,某小區物業強行收取2500元/戶,山西晚報記者了解到,該費用已被明確取消。此外,蓉姐還接到壹位粉絲投訴,某公寓項目在銷售時作為住宅項目進行營銷,但並未明確告知業主供暖和水電費用按商業標準收取,使得業主大大低估了養房成本。如此高的生活成本甚至影響了房子的二次轉讓和出租。

山西晚報記者了解到,交房時壹般有三部分費用,包括開發商收取的費用、物業收取的費用和相關稅費。

壹般來說,開發商收取的費用包括房屋的尾款,尾款壹般是按照購房者之間的合同或補充協議在房屋交付時支付。房屋面積差價補償:購房時,購房人按照合同約定的面積交錢;交房時,房管局相關部門會按實際面積計算,購房者按面積差額多退少補。

物業收取的費用包括:預付部分水電費、物業裝修押金、垃圾清運費,後期裝修完成驗收合格後可退還裝修押金;垃圾清理費沒有明文規定,每個小區物業標準不壹樣。相關稅費包括:非普通住房契稅按4%征收;普通住宅,90平米以下首套房按1%收取,90-144平米按1.5%收取,144平米以上按3%收取;二套房為3%。

買房時,開發商壹般會提前繳納維修基金。目前太原的維修基金壹般是五九十元/平方米。業主需要特別註意的是,這筆錢是開發商代收的,屬於全體業主,不計入住宅銷售收入。不動產登記費,住宅80元/套房。《不動產權利登記證》費用為10元/份。按照規定,入住時要繳納公共維修基金,辦理不動產權利登記證時要繳納契稅。如果開發商要求提前支付或者強行收取,可以拒絕。這些費用可以由業主自己向有關部門繳納。

需要提醒業主的是,在買房之前,要清楚了解項目的性質和生活費用,包括物業、水、電、暖氣、有線、車庫出租及管理、電梯、生活維護等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