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杭州有哪些傳說?

杭州有哪些傳說?

金牛出水

西湖自古有“金牛湖”之稱,源於壹個美麗的西湖神話。相傳在漢代,有壹頭金牛潛伏在西湖的湖底。當湖水幹涸時,奶牛出現並吐水註滿湖水。當地官員為了討皇帝歡心,命令百姓排幹湖水。水幹了,他們看到了金牛,官員們趕到湖邊抓牛。金牛咆哮著張口吐水,瞬間把所有的官員都淹死了!從此,西湖的水再也沒有幹涸過,金牛也再也沒有出現過。

八卦田

爬上玉皇山半山腰的自來洞,往下看,可以看到山腳下的壹片八卦田。八卦田有八個角,把田地分成八個山頭。八種不同的作物被種植在八丘地裏。壹年四季,八種作物呈現八種不同的顏色。在八丘場的中間,有壹個圓丘,這是半陰半陽的阿泰太極圖。傳說這塊八卦田是南宋年間開辟的“家鄉田”。

那壹年,沒出息的南宋皇帝丟掉了汴梁,帶著壹大群皇親國戚逃到杭州。看了西湖的美景後,他們留下來,在鳳凰山腳下建造了宮殿和花園。他們依舊吃喝玩樂,盡情享樂,過著奢華頹廢的生活。杭州人民看到皇帝的昏庸大為不滿,大街小巷議論紛紛。風聲傳了壹遍兩遍,傳到皇帝耳朵裏。皇帝怕百姓鬧事,有點慌,就召集文武百官商量。文武百官商議,壹時想不出應對之策。後來,壹個公務員想出了壹個主意。他說:“陛下,百姓的閑言碎語無非是抱怨朝廷生活太安逸了。只要皇帝開辟壹片故土,說是他親自領耕,百姓知道了就服氣了。”皇帝聽了真相,立即下詔說:“我知道人民的疾苦,很不安。”今後,我們將開拓我們的故土,努力工作,與庶民共嘗苦果..."

幾天後,玉皇山下,開出了壹片故土。在吉田周圍,整齊地鋪設了八大樁,豎起了八根粗大的柱子,柱子之間圍起了厚厚的牛皮簾。規定皇帝在裏面耕種土地,普通人不得觀看。過了幾天,故土開了。裏面有八座小山,八種作物:稻、麥、粟、黍、豆。在八丘場的中間,有壹個圓形的土堆。

人們知道皇帝也和他們壹樣耕田種地,議論也漸漸少了。在莊稼該割草施肥的季節,皇帝會出宮“耕田”。照例先貼壹張告示,貼遍天下,然後在八根粗柱子上掛上牛皮簾子。在方圓十裏路上,有保鏢,不允許人們再往前走。那時,有壹個種莊稼的老人。他不相信皇帝真的會親自耕田。這壹天,他半夜起床,趁著黑暗,悄悄避過貼身護衛,三步五步摔了下去,爬上玉皇山,躲進半山腰的自來洞。

等,等,等,慢慢的,天亮了,太陽升起來了,老漢朝山下望著,所有的人都下地幹活了,可這牛皮簾子裏還是沒有壹個人。直到太陽升到三根竹竿的高度,壹群人才出宮,到了玉皇山,走進牛皮簾。不久,他看見有人在除草。老人再次睜開眼睛,仔細看了看。原來只有幾個太監在那裏鋤草,而皇帝和他的妃子坐在中間的土堆上喝酒取樂!老人見了,捂著肚子生悶氣,他好不容易熬過了黑暗,依舊悄悄摸下山。

第二天,他告訴人們他親眼所見。從此壹字傳十,十字傳百,壹下子,滿城的老姓都知道了。皇帝見自己的詭計被揭穿,後來幹脆不再“耕田”了。然而,這片整潔的“八卦田”卻被保留了下來。

鳳凰山

很久以前,在西湖南邊的壹座山腳下,住著兩兄弟姐妹。哥哥是春生,姐姐是秋谷。他們的父母去世後,留給他們三英畝祖傳的田地和壹所破草房。我的哥哥和姐姐從午夜開始就在這塊地裏耕作,總是試圖獲得更多的食物。但是正當秋粟成熟的時候,財主收了房租。付完房租,剩下的不多了。無法可想,姐弟倆只好喝湯喝粥,過著艱苦的生活。

今年的除夕是壹個下雪天。富人家裏養滿了雞鴨魚。春生的家人呢?只剩下壹小杯米飯了。秋姑為她哥哥煮了壹碗粥。春生道:“我不餓,妹子,喝了吧!””邱姑說,“我不餓,哥哥請喝酒!”“哥哥姐姐,妳推我,誰也不喝。

此時鵝毛大雪漫天飛舞,北風恐懼地咆哮。壹個老乞丐來到風雪裏。頭發花白、衣衫襤褸的她拄著拐杖壹步壹步地走著,壹邊喊著:“天哪,北風下雪了!”善良的人們,可憐可憐我的老太婆吧,幫幫我!”沙啞的聲音傳到破茅屋裏,兄妹聽得清清楚楚。秋姑道:“兄弟,妳真可憐!春生道:“姐姐,咱們請她進來避避風雪吧。”。”說完,他迅速打開門,出去扶老婆婆進屋。秋姑忙著替她撣雪,春生端起那碗粥給她喝。就這樣,老婆婆在他們家靜靜地過了壹夜。

第二天,雪停了,天空放晴了,老婆婆起身告別。臨走時,老婆婆拿出壹塊白綾,交給秋姑。她說:“姑娘,用妳靈巧的雙手把這塊白綢繡好。妳這麽勤勞善良,壹定會幸福的。”秋姑接過來,只見白絹上淡淡地畫著壹個風凰。於是秋谷沒日沒夜地繡著這條白綾。她用紅色絲線繡出鳳頭,用黑色絲線繡出鳳眼,用金色絲線繡出鳳翼,用彩色絲線繡出鳳尾。繡著繡著,繡花針紮進了她的手指,血沾在了白綾上,她在血上繡出了火紅的太陽和雲彩。她從立春繡到長夏,終於繡出了這只鳳凰。這張鳳凰的照片真漂亮。鳳凰仰頭看著天空中火紅的太陽,五顏六色,光彩奪目,就像活著壹樣。哥哥姐姐把它掛在屋裏。越看越開心,越看越喜歡。

晚上,奇怪的事情發生了。秋谷半夜醒來,看見房間裏壹片金光。當她仔細看時,那只鳳凰從照片上飛了下來。她叫醒了弟弟,姐弟倆靜靜地看著。只見鳳凰繞著房間走了幾圈,又回到了白絹那裏,金光消失了。第二天早上,秋姑起床掃地,發現地上有壹個金鳳凰蛋。兄弟姐妹賣了,買了幾畝地和壹個黃牛。

俗話說,好消息傳千裏。鳳凰圖的故事像鳳凰壹樣傳到了縣令的耳朵裏。縣長心想:這幅畫上的鳳凰會下金蛋。真是稀世珍寶。我必須得到它!於是,他把春生遞過去,說:“老爺擡舉妳了,願意出三百兩銀子買妳的鳳凰圖。”春生答道:“鳳凰圖是我姐姐辛辛苦苦繡出來的。我們不賣!””縣長壹聽,臉壹沈,拍了壹下驚堂木,喊道,“呸!那是皇帝的寶貝,壹個窮人家怎麽能繡出這樣的藏寶圖!他不由分說,加了壹條“盜竊國寶”的罪名,把春生關進了監獄。又命頭領去春生家搶鳳凰圖。

縣令拿到鳳凰圖的時候好得意。他左看,好,右看,好,連吃飯都忘了,樂得哈哈大笑。那天晚上,他坐在太師椅上,等著鳳凰下金蛋。半夜,突然,鳳凰圖射出壹道耀眼的光,金光灑滿了房間,鳳凰真的從圖上下來了。他以為鳳凰要下蛋了,就蹲下來看。不料鳳凰怒氣沖沖地向他撲來,沒頭沒腦地啄他,弄得他疼得直打滾,大叫:“來人啊!救命啊!”當朝臣們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那只鳳凰已經從窗口沖了出來,“哇”的壹聲朝山上飛去。酋長把縣令從地上扶起來,卻發現他滿臉是血,左眼被啄瞎了。

縣長吃了這個虧,不死心。他想,那姑娘能繡出這幅鳳凰圖,也壹定能繡出第二幅來。於是他把秋姑交給身邊的人,告訴她,如果他能再繡壹幅鳳凰,他就把春生放出來。為了救哥哥,秋姑答應了。她從縣令手裏接過那塊白綢子,壹針壹針地繡了三個月。又繡了彩鳳,卻留了壹副沒繡的程。她跟縣長說,讓她哥哥先走,然後對鳳凰使眼色。

縣令請頭領放春生出來。秋姑遇到哥哥,壹針就成了丹鳳眼。鳳凰有了眼睛,就展開翅膀,飛了下來,載著兩個兄弟姐妹到了他們居住的山上。壹眨眼就沒了。後來,人們把鳳凰飛過的那座山叫做“鳳凰山”。

靈隱寺康熙碑刻

康熙皇帝下江南,來到杭州。他周遊西湖,吟詩題詞,自稱儒雅皇帝。

總有壹天,他會來靈隱耍把戲。靈隱寺的老和尚得知這個消息,真是又驚又喜。他趕緊敲鐘打鼓,召集全寺300多名僧人。僧人穿上嶄新的袈裟,頭戴檀香,手敲法器,念“南無阿彌陀佛”。大家跟著老和尚,趕到壹裏外的石蓮閣,帶康熙皇帝去靈隱。

老和尚陪著康熙皇帝在殿前殿後、山上、山下玩耍。康熙帝看到靈隱,峰巒高聳,泉水清澈,山上綠樹成蔭,地下紅花遍地。多好的地方啊!他壹高興,就命人在廟裏喝酒吃飯,希望能多玩壹會兒。皇帝的宴會很熱鬧!吹啊,彈啊,唱啊,壹時間,把這片佛國土地變成了帝王之家!康熙帝壹手拿著山羊胡子,壹手拿著酒燈,黃湯和詩詞。

老和尚早就聽說康熙皇帝喜歡吟詩題字。這時,見他搖頭,悄悄跑去找壹個跟隨康熙皇帝的地方官,說:“大人,我想請皇上為我們的山寺題個匾。妳覺得可能嗎?”

杭州知府壹聽,點頭稱是:“不錯。要是皇上為靈隱寺題匾,連我杭州府都沾光了!”"

錢塘郡官也接了過來,說:“皇上酒意正濃。如果妳去辰光找他要牌匾,我想妳壹定會同意的。”

老和尚膽子大了,走到康熙跟前,跪下磕頭,說:“皇上,看在靈隱寺大菩薩的份上,給山寺寫個匾,讓我們賞個風景吧!”

老和尚的要求正好撓到了康熙皇帝的癢處。他點點頭,命令部下整理紙筆,抓起筆“刷”了幾下,然後寫了壹個歪歪扭扭的字“雨”。這個辰光,他幾乎喝醉了,他的手腕有點顫抖,他寫得太快了。這個“雨”字居然占了壹大半紙!靈隱寺的“靈”字是用老辦法寫的,“雨”下面有三個“口”和壹個“巫”。現在只有這張小紙片的空間,妳無論如何都放不下。寫壹個新的,真可惜!康熙皇帝壹手抓著筆,壹手刷著山羊胡子,卻無能為力。周圍的官員都知道康熙皇帝不能退臺,但沒人敢這麽說,只是站在壹旁擔心。

幸運的是,壹個名叫高江村的大學生想出了壹個主意。他先在手掌上寫下“雲林”二字,假裝磨墨,走近康熙帝,偷偷把手掌朝康熙帝攤開。康熙皇帝看了看,說,哎呀,這兩個字真是救王菩薩啊!我高興得酒醒了壹半,趕緊寫下“雲林寺”四個大字。寫完後,舉手把毛筆扔得遠遠的。

老和尚,快來拍張照,不對!靈隱寺怎麽寫成雲林寺?沒看風景,結結巴巴道:“我們叫靈隱寺,不叫雲林寺!皇帝落筆有錯嗎?”

康熙帝盯著這個大叫:“放屁!”

老和尚哪裏敢再說話,只好畢恭畢敬地站在他身邊。

康熙帝轉身問官員:“此地天上有雲,地下有林。妳說呢,叫雲林寺?”

“是,是,陛下!”

聽到仙人七嘴八舌地奉承他,康熙帝開心地笑了,下令趕緊刻匾。

皇帝說了壹句話,官員們卻忙個不停。他們壹面請人更換靈隱寺的原碑,壹面又請雕工將康熙皇帝親筆書寫的“雲林寺”四個大字刻在壹塊紅木碑上,金底黑漆字。另外,他們把它們掛在山門上。

從此,靈隱寺就掛著壹塊光怪陸離的“雲林寺”牌匾。但是,杭州的老百姓並不買他的賬。雖然“雲林寺”的牌匾已經掛了300年了,大家還是叫它“靈隱寺”。

蘇堤劉吊橋

北宋時,著名詩人蘇東坡第壹次以地方官的身份來到杭州。他被杭州的山水迷住了,認為西湖比古代美女石更美,於是寫下了壹首絕妙的詩,“欲比西湖者,淡妝總相宜。”然而,15年後,蘇東坡再次來杭州當太守時,發現西湖早已死寂,湖泥淤塞,雜草叢生。他感慨地寫道“杭州有西湖,如人有眉”,決定向唐代詩人白居易學習,疏浚西湖,為杭州人民做壹件好事。

疏浚西湖的通告貼出來了,蘇東坡卻被壹件事難倒了:疏浚出來的沼泥堆在哪裏?如果堆在西湖四岸,不僅阻礙交通,還會汙染環境;如果要費很大的力氣和麻煩運到很遠的地方,西湖什麽時候什麽時候能疏浚出來?蘇東坡擔心得三天三夜吃不好,睡不好。第四天,他決定繞西湖走壹圈,看看怎麽處理比較好。

蘇東坡帶著隨從,先騎馬到了北山棲霞嶺。乍壹看,這是通靈隱居和天竺的主幹道,顯然不宜堆泥。所以,我想去南平凈慈寺看看。他站在西陵渡口,想登上渡船,突然聽到柳林深處傳來壹聲漁鳴:

南山女,北山男,

很難跨銀行上訴。

天上的橋什麽時候會塌?

沿著湖走三十三步。

蘇東坡聽了,心裏樂滋滋的:這不是給我提建議嗎?可以,天上可以有“鵲橋”,但湖上不能有長堤嗎?這樣既解決了倒湖泥的問題,又方便了南北雙方的交通。簡直是壹舉兩得!

蘇東坡高興地大叫:“好!再到湖那邊去。”這時,壹只小船從柳樹林裏飛了出來。壹個年輕的漁夫站在船頭,鞠了壹躬,對蘇東坡說:“王在這裏等了很久了。請上船!”

蘇東坡又驚又喜,問:“妳怎麽知道我要來湖邊?”年輕人回答道:“聽說府尹要疏浚西湖,自然要來湖邊親眼看看,所以我等著妳。”蘇東坡道:“嗯,剛才那漁歌壹定是妳唱的!”"年輕人笑著說,"是的,這是我們西湖南北山人民的願望!" "

蘇東坡登上漁船,來到南山。楊柳中又拖出壹只小船,飛起壹首清脆的歌:

南山女,北山男,

23歲以上。

很難說妳們有多愛對方,

《牛郎織女》期待大堤。

蘇東坡哈哈大笑,說:“好歌聲,好歌聲,南山姑娘和北山漢子,讓我在湖上築起壹道長長的堤岸,來成全妳們的良緣吧!”

西湖將建堤壩的消息不脛而走。南北山的漁民、農民、市民都趕到現場,義務勞動。蘇東坡說:“謝謝鄉親們。妳年年遭受水災,生活艱難。我已向朝廷報告,決定調撥壹批大米,用於賑濟。”當村民們聽說有糧食和大米要分發時,他們更加熱情了。從夏天到秋天,從北山到南山終於築起了七條長長的堤防,其間還留有六條水道。然而,由於缺乏資金,這座橋暫時無法修建。湖北省岸邊的壹個年輕樵夫有了壹個好主意。他砍倒了壹批樹,把它們組裝成木板,建造了六座吊橋。平時拉起吊橋讓內外湖船只通行,早晚放下吊橋讓兩岸鄉親通行。長堤兩側種植桃柳,壹是護堤,二是春色粉綠,為西湖增添了壹道亮麗的風景。

為了懷念蘇東坡疏湖築堤的功績,後人把這條南北長堤稱為蘇堤。春天的早晨,柳橋煙柳籠紗,幾聲啾啾,報了蘇堤的初春,還有壹首民間的桑松:“西湖六吊橋,壹柳壹桃。”“西湖十景”中的蘇堤肖春就是以此命名的。

龍井茶與虎跑泉的傳說

傳說乾隆皇帝下江南時,來到杭州龍井石峰山腳下,看著鄉下姑娘采茶,以示情意。這壹天,乾隆皇帝看到幾個鄉下姑娘在十多個背陰的茶臺前采茶,他很高興,也學會了采茶。剛摘了壹個,忽太監來報:“太後病了,請速回京。”乾隆皇帝聽說皇太後病了,就把壹把茶葉裝進袋子裏,沒日沒夜地回京。其實王太後並不是因為吃了太多山珍海味而大病,壹時火氣上來,眼睛紅腫,腸胃不適。這時候看到皇子的到來,感覺壹股淡淡的香味撲面而來,問帶了什麽好東西。皇帝也很驚訝。香味是從哪裏來的?他隨便摸了壹下。啊,原來是杭州石峰山的壹把茶。過了幾天已經幹了,濃郁的香氣就出來了。太後想嘗嘗這茶。宮女泡了茶,送到太後面前。果然,香味撲鼻。太後喝了壹口,眼睛舒服多了。喝了茶之後,紅腫消失了,她的肚子也沒有脹大。太後高興地說:“杭州龍井茶真是靈丹妙藥。”乾隆皇帝見太後如此高興,當即下令將杭州龍井石峰山下公戶廟前的十八棵茶樹封為禦茶,每年采摘新茶進貢太後。至今,這十八種禦茶仍保存在杭州龍井村的公戶廟前,許多杭州的遊客專程來參觀並拍照留念。

龍井茶(中國十大名茶之壹)和虎跑泉被譽為“杭州兩絕”。虎跑泉是怎麽來的?據說很久以前有兩兄弟。哥哥名叫胡大和二胡。兩個人很厲害,有壹年來到杭州,想在現在老虎橫行的小廟裏定居。和尚告訴他們,這裏很難打水,要過幾道坎才能挑水。兄弟倆說只要能活著,我們就負責挑水,於是和尚收留了兄弟倆。有壹年夏天,沒有下雨,小溪幹涸了,打水更加困難。有壹天,兩兄弟想起了在南嶽衡山遊蕩的“童子泉”。要是他們能把童子泉搬到杭州就好了。兄弟倆決定去衡山,搬到童子泉。他們壹路狂奔,到了衡山腳下就暈倒了。暴風雨爆發,風停雨停後,他們醒來,看到壹個孩子,面前有壹根柳枝。這是管理童子泉的仙女。聽完他們的故事,仙女用壹根柳枝指著他們,水灑在他們身上。瞬間,兩兄弟變成了兩只彩色的老虎,孩子跳到了老虎背上。虎吼沖天,帶著“童子春”直奔杭州。老和尚和村民晚上做了壹個夢,夢見大老虎和二老虎變成了兩只老虎,把“童子泉”搬到了杭州。天亮了,有壹股泉水。第二天,天空充滿陽光,兩只老虎從天而降。老虎們正在寺廟旁邊的竹園裏挖地,很快就挖了壹個深坑。突然,暴風雨肆虐,雨停後,他們看到壹股清泉從深坑中湧出。大家都明白了,那壹定是大老虎和二老虎帶給他們的泉水。為了紀念大虎和二虎,他們把這個泉命名為“虎刨泉”。後來為了流暢,就叫“虎跑泉”。虎跑泉泡龍井茶,色香味俱佳。今天,妳可以在老虎潤茶室品嘗這種“雙絕”飲品。

斷橋的典故

西湖是壹座斷橋,最初被稱為段家橋。

很久以前,西湖的白沙堤從孤山蜿蜒到這裏,只有壹座沒有名字的小木橋,與湖岸緊緊相連。遊客要遊覽孤山,必須經過這座小木橋,由於日曬雨淋,木橋經常斷裂,給遊客帶來很大不便。

橋旁有壹間簡陋的小屋,住著壹對名叫段的夫婦。兩個人都很善良,也很努力。男的在湖裏打魚為生,女的在門口擺酒攤,賣的是當地的酒。因為酒的味道不好,顧客很少上門,生意清淡。

壹天,夕陽西下,夫妻倆正要關門時,來了壹個白發蒼蒼、衣衫襤褸的老人,說自己壹路趕來,身無分文,要求留宿。看到他又老又可憐,段家和他的妻子熱情地請他留下來。他們還燒了壹條剛從西湖抓來的鯉魚,打了壹碗當地自釀的酒招待老人。不客氣,老頭壹連喝了三碗,然後倒在床上睡著了。

當白發老人第二天早上離開時,他說:“謝謝妳的盛情款待。我這裏有三種酒藥,可以幫妳釀好酒。”說罷,取出三顆紅酒藥,道別。

段家和他的妻子把老人的三種酒藥放在釀酒罐裏,釀出的酒顏色鮮紅,極其香甜。從此,每天顧客盈門,段家猩紅酒在杭城小有名氣,生意壹天比壹天興隆。段家和他的妻子拆掉了小屋,建了壹個餐館。為了感謝白發老人,他們存了壹筆錢,準備好好感謝他。

歲月流逝,又過了三年。這個冬天,西湖下著大雪,白發老人冒著大雪來到段家飯店。夫妻倆見恩人來了,喜出望外,請老人在他家住久壹點。然而第二天老人就要說再見了。臨走時,段家夫婦拿出三百兩銀子給了老人。老人笑著謝絕了,說:“謝謝妳的好意。我是壹個孤獨的老人。要這麽多錢有什麽用?”妳還用在最重要的地方!”之後,他穿過雪地向橋走去。段家和他的妻子站在門口為對方送行。他們看到老人剛走上小木橋,腳壹滑,橋斷了,老人掉進了湖裏。夫妻倆趕忙去救,突然看到白發老人站在湖面上,走在地上,微笑著向他們揮手,漸行漸遠。

段家和他的妻子意識到這個白發老人不是凡人。想起老人臨走時說的話,他用這筆錢建了壹座高高的青石拱橋,並在橋頭建了壹座亭子。從此,遊西湖的人再也不怕路滑斷橋了。

民間懷念段家夫婦建橋的善行,所以他們把這座橋叫做段家橋。後來因為“段”和“段”是諧音,所以叫斷橋。

西湖明珠

傳說古時候,在天河東邊的石窟裏,住著壹條雪白的玉龍,在天河西邊的大森林裏,住著壹只彩色的金鳳凰。

玉龍和金鳳是鄰居。每天早上,它們壹個鉆出石窟,壹個飛出樹林,各自忙著自己的事情。有壹天,他們壹個在天上飛,壹個在天河遊,飛著遊著,不知不覺來到了壹個仙島,在那裏發現了壹塊閃閃發光的石頭。金鳳很喜歡,對玉龍說:“玉龍玉龍,妳看這塊石頭多漂亮啊!”玉龍也很喜歡它,於是他對金鳳說:“金鳳,金鳳,我們把它打磨成壹顆珠子好嗎?”"

金鳳點頭答應,他們開始工作。玉龍用爪子抓,金鳳用嘴啄。壹天又壹天,壹年又壹年過去了,他們真的把石頭切割成了壹顆圓珠。金鳳高興地飛到仙山,給珠子帶來許多露珠;玉龍高興地遊到天河邊,抽了很多清水噴在珠子上。滴,滴,噴,噴,慢慢的這個珠子就變得明亮有光澤了。

從此,玉龍喜歡金鳳,金鳳也喜歡玉龍;玉龍和金鳳都喜歡他們的珍珠。玉龍不想回天河東邊的石窟,金鳳也不想回天河西邊的樹林。他們去天河的仙道,日夜守護著他們的珍珠。

這顆珍珠真是寶貝。哪裏陽光普照,那裏樹常青,花盛開,山清水秀,莊稼豐收。

太後走出宮門,壹下子就看到了這顆珍珠的寶光,非常羨慕。到了辰光的午夜時分,她派了壹個貼身的山兵,趁玉龍和金鳳睡著的時候,悄悄地把這顆珍珠帶走了。王太後非常喜歡這顆珍珠,甚至都不想給別人看。她躲在仙宮裏,關上九扇門,在外面鎖上九把鎖。

玉龍和金鳳醒來時,發現珍珠不見了。他們真的很焦慮!玉龍東找西找,找遍了天河下的每壹個石窟,都沒找到。金鳳找遍了仙女山的每個角落,都沒找到。他們非常傷心,但他們仍然不分晝夜地到處尋找,希望能找回他們心愛的珍珠。

太後生日那天,四面八方的神仙都趕到仙宮為其祝壽。王太後安排了壹個盛大的蟠桃會,邀請所有的神仙。神仙們喝了酒,吃了蟠桃,恭賀太後:福壽似東海,壽比南山。王母娘娘高興了,就對神仙們說:“親愛的神仙們,我請妳們去看壹顆珍貴的珍珠,天上地下都很難找到的!”

他壹邊說著,壹邊從腰帶上解下九把鑰匙,打開九把鎖,走進九道門,從裏面取出珍珠,用金盤放在大廳中央。珍珠鋥亮鋥亮,神仙拍手叫好。

這時,玉龍和金鳳正在到處尋找他們的珍珠。金鳳發現了珍珠發出的光,叫玉龍:“玉龍玉龍,妳來看看,這不是我們珍珠發出的光嗎?”玉龍從天河裏探出頭來,看見了:“是的,壹定是我們的珍珠。趕緊拿回來!”"

玉龍和金鳳立即朝著珍珠的亮光走去,直到找到了太後的仙宮。神仙們在珍珠周圍探頭鼓掌。玉龍上前說:“這顆珍珠是我們的!”金鳳也說:“這顆珍珠是我們的!"王太後壹聽火了,就沖著玉龍大喊,金鳳張口就罵:"胡說八道!我是玉皇大帝的母親,天上的財寶都是我的。"

玉龍和金鳳聽了很生氣。他們壹起對王太後說:“這顆珍珠不是天上生的,也不是地下長的。是我們辛辛苦苦,日復壹日,年復壹年!”

太後壹聽,又羞又急。她伸手用珍珠護住金盤,叫天兵天將把玉龍和金鳳趕出去。金鳳見太後不可理喻,沖上去搶珍珠;玉龍見太後不可理喻,急忙去搶珍珠。三只手拿著金盤,誰也不會放松。妳拉著我,金盤壹抖,珍珠就滾了下來,滾到臺階邊上,從天上掉到地上。

玉龍和金鳳看到珍珠掉下來了,趕緊翻身護住。玉龍遊泳,金鳳飛翔。他們壹會兒在前,壹會兒在後,壹會兒在左,壹會兒在右,保護著這顆珍珠,慢慢地從天上降到地上。這顆珍珠壹落地,立刻變成了清澈的西湖。玉龍舍不得離開自己的珍珠,變成了雄偉的玉龍山保護它。金鳳舍不得她的珍珠,就化作壹座青翠的鳳凰山來保護它。

從此,鳳凰山和玉龍山靜靜地佇立在西湖邊。直到現在,杭州還流傳著兩個古老的歌謠:西湖明珠從天而降,龍鳳舞到錢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