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心理成長咨詢師論文

心理成長咨詢師論文

心理成長咨詢師論文

心理咨詢師的職業成長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以下是我的心理成長咨詢師的論文,歡迎參考!

摘要

隨著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心理壓力越來越大;由此,心理咨詢行業蓬勃發展。在心理咨詢過程中,咨詢師自身的人格特征會對咨詢的過程和效果起到決定性的作用。本文試圖總結心理咨詢師人格的主要方面,並提出其人格成長的途徑,以促進咨詢師與來訪者良好關系的構建,更好地幫助來訪者。

心理咨詢師;性格;個性成長

心理咨詢可以說是壹項以生命影響生命,以人格影響人格的崇高事業。輔導員自身的人格及其成長是心理咨詢的重要環節。美國著名心理咨詢師斯科特·帕克在他的著作《少有人走的路》中提到:“妳能帶領別人走多遠,主要取決於妳能走多遠。”

壹、概念定義

(1)心理咨詢師

心理咨詢是指為他人提供幫助的人與尋求幫助的人之間的關系:在這種關系中,幫助他人的手段及其營造的氛圍使人逐漸學會以更積極的方式對待自己和他人,這是美國心理學家卡內爾對咨詢的壹個定義。在我國《心理咨詢師國家職業標準》中,明確規定心理咨詢師是從事心理咨詢的人員,其職業定義為“心理咨詢師是運用心理學及相關知識,遵循心理學原理,通過心理咨詢技術和方法,幫助來訪者解決心理問題的專業人員”。

(2)個性

人格的定義壹直以來都有不同的表達方式。在1937中,G.W. allport列出了人格的50個定義,所以本文只列出了作者最支持的兩個‘人格’定義。

人格是指個體行為的內在傾向,表現為個體在適應環境過程中的能力、情感、需要、動機、興趣、態度、價值觀、氣質、性格、體質等方面的整合。所謂性格特征,從字面上講,就是自己的性格,自己的行為,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思想,是指人與人之間在心理和行為上的個體差異。

人格是指個體在社會適應中對人、事和自身的內在傾向和心理特征。表現為能力、氣質、性格、需要、動機、興趣、理想、價值觀、體質的整合。它是具有動態壹致性和連續性的自我,是個體在社會化過程中形成的獨特的心身組織。整體性、穩定性、獨特性和社會性是人格的基本特征。

二、心理咨詢師人格特質的研究

心理咨詢師應該具備哪些人格特質才能勝任心理咨詢工作?對此,許多學者也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本文總結了心理咨詢師績效水平的特征,即:有愛心、幽默、良好的傾聽能力、寬容、咨詢經驗、必要的生活經驗、洞察力、敏感性、適應性、激情、強大的感召力、較強的親和力、奉獻精神、明確的自我角色定位、個人魅力、主動學習能力、責任感、關愛、寬容、自覺。

認為心理成長應該只包括自我概念澄清、價值提升、情緒治療和工作倦怠。

采用半結構式訪談和問卷調查,發現以下15個人特征詞的選擇率為100%:真誠、細心、機智、尊重、* *親情、寬容、耐心、親和、溫暖、創意、樂觀、接納、理智、禮貌、專註。

通過對優秀心理咨詢師群體與壹般群體的比較,得出結論:優秀心理咨詢師群體在基本態度、人際理解與洞察、靈活性、影響力、自我意識、自我控制、健全完善人格等方面存在差異。

經過多次分析,對內容相似的個人成長分析進行歸類,最終得出人格特征包括自信、能夠客觀認識自己、接受身邊不同的意見、對他人的能力和潛力有積極的期待、能夠坦誠表達自己失敗的感受、善於傾聽、有耐心、有親和力,讓人感到溫暖。

指出成功的心理咨詢需要心理咨詢師具備以下人格特征:樂觀、積極、理解、寬容、接納、親情、尊重、熱情、強烈的幸福感、客觀性和較高的道德水準。

心理咨詢師的人格特質要求壹直是學者們討論的話題。有壹些得到了認可,但更多的是人格詞被提及。鑒於此,筆者惶恐不安,也提出了自己心目中心理咨詢師的人格標準:有自知之明、有洞察力、心態健康、尊重、價值中立、自知人性、樂觀、積極、真誠。

三、心理咨詢師人格成長的途徑

作為心理咨詢師,不能只關註專業成長。人格的完善不容忽視。只有采取兩種措施,心理咨詢師才能更好地為來訪者服務。正如魏耀陽所說,人格成長是心理咨詢師幫助他人幫助自己的必要前提。心理咨詢師有哪些方法可以促進自己的人格成長?筆者從以下幾個方面提出自己的看法。

自我意識

心理咨詢師實現自我的途徑主要有:自己提問、寫咨詢日記、填寫個案評估、觀看咨詢視頻、參加培訓和學術研討會、接受相互咨詢和同伴輔導、尋求專業監督、收集來訪者反饋和分析他人對其言行的模仿。自我認知可以幫助咨詢師積累經驗,提高咨詢技巧,減少挫敗感。這對於前期的心理咨詢是非常必要的,也是保持心理平衡的壹種方式。

(2)洞察力

自我意識主要是指心理咨詢師對自我輔導工作的認識,是如何更好地幫助求助者自助,更好地完成心理輔導工作的意識。洞察是指對其他人的洞察,尤其對於心理咨詢師來說,是對來訪者的洞察。在這方面,心理咨詢師可以循序漸進的訓練,從壹系列的視頻資料開始,分析人物的表情和行為;“訓練”身邊的人,直到妳足夠熟練,可以直接和親朋好友交流,這是完全正確的。

(3)尊重

真正的尊重是平等對待來訪者,也是對來訪者人格和價值的充分肯定。壹個真正懂得尊重來訪者的咨詢師,必然會以平等的態度面對他的來訪者,無論他是幸運還是不幸,成功還是不成功。心理咨詢師可以盡量尊重自己,不要低估自己和自己的職業;尊重生活中的每壹個人。每個人都是平等的,這是心理咨詢師應該牢記的。即使是來訪者,他被壹些事情困擾,也改變不了他和妳壹樣有個性的事實。

價值觀

在心理咨詢中,咨詢師的個人價值觀會影響來訪者,咨詢師甚至會陷入用自己的價值觀去判斷和教育來訪者的黑洞。關於輩分順序,關於自私還是奉獻,關於公平,關於性別角色,關於重要人際關系中的權力關系,關於進取,努力還是退縮,舒服,這些都是中國心理咨詢師經常面對的壹些價值主題。面對來訪者的問題,正確的做法應該是事後了解他們的想法和所有的情緒,而不是指責他們的錯誤,教他們像父母壹樣向左或向右走。心理咨詢師可以有自己的價值觀,但不代表可以告訴來訪者該怎麽做。

(5)人性的概念

作為壹名心理咨詢師,妳知道妳支持什麽樣的人性觀嗎?人類有生長發育的天性嗎?人是理性的,善良的,值得信賴的嗎?人有引導自己的能力嗎?人善還是人惡?心理咨詢師要加強對自己人性觀的自我認知,時刻反思自己有什麽樣的人性觀;想通了之後,承認事實。因為在心理咨詢中,心理咨詢師會下意識地用這種對人性的看法來給來訪者貼標簽。心理咨詢師只有了解自己,才能更好的了解和接納自己,避免心理咨詢不必要的麻煩。

心理學家科裏曾經說過:“作為咨詢師,最重要的工具就是自己成為咨詢師。”在咨詢與訪談的關系中,心理咨詢師是極其重要的壹環。如果妳能在個性上成長,對來訪者來說是個好消息,對妳也有好處。本文只對人格特質的五個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想法,而人格豐富性的內涵不僅僅是這些,希望學者們能做更好的研究。另外,筆者查閱的文獻相當有限,沒有實證研究,這也是我們應該繼續努力的方向。

參考

【1】國家職業資格培訓班。心理咨詢師(基礎知識)[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395。

[2]嚴旭。人格心理學[M]。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

[3]切·文博。當代西方心理學新詞典[M]。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 287。

[4]孔珊珊。基於行為事件訪談的學校輔導員勝任力模型的構建[D].濟南:山東師範大學,2011:11-12。

[5]曹玉紅。高校心理輔導員勝任力模型的構建與應用[J].池州學院學報,2011,25 (6): 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