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積極培育主導產業和節能環保產業
《上海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十二五”規劃》提出,上海要大力發展高效節能、先進環保、資源循環利用的新型裝備和產品,發展節能環保服務業。到2015年,上海將成為節能環保重點產品研發優勢明顯、服務鏈條完善的地區。節能環保產業產值達到500億元,推動節能環保產品和設備企業在閔行、寶山、松江、青浦、奉賢等區縣發展,在浦東、閔行、徐匯、楊浦、虹口等區縣發展以高效、先進環保、資源循環利用為重點的節能環保服務業。壹是開發高效節能電機及驅動系統、工業變頻設備、余熱余壓利用設備等新技術新產品,加強推廣應用。二是加大技術創新和集成應用力度,開發水汙染防治、碳捕集、煙氣除塵、脫硫脫硝、垃圾處理處置等技術和裝備。三是加快資源循環利用關鍵技術研發,發展大宗固體廢物綜合利用。四是大力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發展環境服務業,推進市場化節能環保服務體系建設。
大力發展節能低碳產業和技術
“十二五”期間,上海將大力發展節能服務業和節能低碳裝備制造業,進壹步加大節能低碳技術研究和產品推廣力度,努力把節能低碳產業打造成全市新的經濟增長點和國家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高地。壹是推動節能低碳服務業發展。加快實施合同能源管理,優化節能服務業發展環境,培育發展低碳服務業。二是發展節能低碳裝備制造和技術。大力發展先進節能裝備制造業,推進關鍵技術研究,培育壹批骨幹企業,加快成熟實用技術的推廣應用。
江蘇:建設中國節能環保產業大省。
《江蘇省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綱要》提出,江蘇省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的主要目標是:壹是產業規模快速擴大。到2012年,主營業務收入達到4500億元,年均增長20%以上。到2015年,節能環保產業成為新的支柱產業,主營業務收入7800億元,產業規模繼續保持國內領先地位,使江蘇省成為產業布局合理、企業領先、品牌效應明顯、充滿創新活力的世界節能環保產業重要基地。二是產業布局更加優化。重點建設6個節能環保產業集群,到2012年,建成2個主營業務收入超過500億元的基地。推動產業集聚和企業集群發展,努力形成優勢明顯、各具特色的區域分工發展格局。三是創新能力顯著增強。到2012年,建成20個省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30個以上技術創新和公共服務平臺,20項關鍵技術和裝備得到攻關和轉化。節能環保設備和產品總體技術水平保持國內領先水平,部分節能和水汙染、大氣汙染防治設備達到或接近國際先進水平。四是競爭實力大幅提升。重點發展六大產品集群,加強節能環保服務支撐體系建設,培育60家擁有自主技術和品牌的骨幹企業。到2012年,已創建中國名牌產品25個、中國馳名商標15個,形成主營業務收入超過50億元的企業2家、超過30億元的企業4家、超過10億元的企業10家。
重點任務:壹是集中攻克壹批關鍵技術。集中攻關壹批關鍵技術和裝備,推進先進技術產業化和規模化,加快關鍵裝備國產化進程,形成產業發展新優勢。二是著力發展高端產品。重點發展節能設備產品、水汙染防治設備、大氣汙染防治設備、固體廢物處理和資源綜合利用設備、環境監測儀器、環保材料和藥品等產品集群。到2012年,銷售收入將達到180億元。三是著力培育特色產業基地。重點推進五區壹園建設,形成產業特色鮮明、集聚效應明顯、創新活力旺盛的產業發展高地。到2012,行業主營業務收入達到2300億元。第四,努力推動節能環保服務業的發展。大力發展工程承包、設施運營、技術咨詢和信息服務、合同能源管理、成果轉化、物流配送和人才培訓,加快公共服務平臺建設,促進節能環保制造業和服務業互動發展。
廣東:加快環保產業發展,促進產業結構升級
廣東省政府出臺《關於加快環保產業發展的意見》,提出到2015年,環保產業產值年均增長20%以上,總產值達到5000億元,上市環保企業10家以上,建成省級以上環保重點實驗室、工程實驗室、工程技術中心20家,形成具有核心競爭力的重點環保企業100家。
廣東確定了四個重點發展區域:壹是綠色低碳發展區域。重點發展低碳領域可再生能源的無碳技術和設備;在循環經濟領域,我們將重點發展符合3R(減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環)原則、資源利用效率高、汙染物產生和排放少的生產技術和設備。二是汙染防治技術與裝備領域。在水汙染防治領域,重點發展制革、印染、線路板、電鍍、化工、畜禽養殖等重汙染行業的廢水處理及資源化技術和設備;重點發展大氣汙染防治領域的煙氣脫硫脫硝、高效除塵、工業有機廢氣處理等技術和裝備;在固體廢物處理處置領域,重點發展城市生活垃圾、危險廢物、廢五金、廢塑料等固體廢物的處理處置和綜合利用技術與設備。三是環境監測和環保材料領域。重點發展環境監測領域的汙染源在線監測和重金屬快速檢測技術與設備;在新型環保材料領域,重點發展水處理絮凝劑、混凝劑、生物膜吸附材料、填料等高性能環保藥物和材料。四是環境服務領域。重點發展環保工程領域環保基礎設施建設的市場化、專業化和社會化服務;在環境技術咨詢服務領域重點發展環境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清潔生產審核、環境管理體系認證等咨詢服務。
浙江:加快環保產業發展
《浙江省環境保護“十二五”規劃》提出,環保產業發展要以環保設備及產品生產、環保工程、環保服務業、資源再生和綜合利用為重點,加快培育壹批環保產業龍頭企業。浙江省《關於加快環保產業發展的意見》提出,到2015年,環保產業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壹是產業規模繼續擴大。力爭2015年環保產業實現營業收入4800億元以上,年均增長20%左右,形成綜合競爭力強、市場占有率高的龍頭企業100家左右,整體產業規模繼續位居全國前列。二是技術水平顯著提升。培育建設20家左右國家級、省級環保科技研發機構和創新服務平臺,力爭在水汙染防治、大氣汙染防治、固體廢物處置、環境監測儀器制造等領域的部分核心技術保持國內領先水平。三是結構布局更加合理。環保裝備及產品、環保項目、環保服務在全省環保產業中的比重大幅提升,形成了壹批環保產業集群和發展基地,建設了壹批資源綜合利用示範基地,產業集聚度明顯提高,產業結構和空間布局進壹步優化。四是產業體系更加完善。建立比較完整、具有競爭力的環保產業生產運營體系、R&D創新體系、管理服務體系和政策標準體系,進壹步鞏固環保產業在國內市場的主導地位,努力在國際市場上占有壹席之地。
《浙江省環保科技發展“十二五”規劃》分析了環保產業發展對環境科技的需求。“十二五”期間,浙江省將進壹步推進先進技術產業化,有效擴大環保產業規模,大幅提升環保產業技術水平和競爭實力,努力形成產業發展的技術優勢。要重點加強各種汙染防治技術和循環經濟技術的研發,努力攻克和推廣壹批關鍵技術,加強技術示範和推廣,推進關鍵設備國產化,提高環保技術裝備水平,推動全省環保產業發展。
浙江環保產業發展的重點領域:壹是環保設備和產品生產。主要包括水汙染防治及回收設備、大氣汙染治理設備、固體廢物處置及資源綜合利用設備、環境監測儀器及自動監控裝置、環保化學品及功能材料生產。二是環保工程。重點發展城鎮汙水處理廠、高濃度有機廢水處理和垃圾滲濾液、畜禽養殖和農村生活汙水處理項目,火電、熱電、水泥、鋼鐵等行業煙氣除塵脫硫脫硝項目,醫藥化工、噴塗、印染、人造革等行業有機廢氣處理項目,城鎮生活垃圾、危險廢物、醫療廢物、汙水處理廠汙泥、河道汙泥等處理項目,生態修復、濕地保護等項目。三是環保服務業。包括環保技術開發、環保咨詢、汙染治理設施運營和環境監測服務。四是資源再生和綜合利用。推進再生資源循環利用和固體廢物綜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