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13康熙的弟弟

13康熙的弟弟

雲香生於康熙二十五年(1686)。他的生母是閔妃張嘉實,祖父是助理。14歲,雲香的生母去世。在康熙皇帝的後代中,雲香是唯壹壹個較早失去生母的皇子,除了雲勇。張家世死後,雲翔由德妃照顧,與德妃的長子胤禛關系非常密切,這與惠妃從小撫養的允祀與惠妃的兒子雲遊之間的親密關系非常相似。

雲翔善騎射,詩文書法亦佳【註:見鄂爾泰等:《八旗年譜初集》(卷134)、《宗室列傳》(六)、《易安德魯·阿爾伯特·克裏斯琴王》】。他比皇帝的十四個兒子小兩歲,是允祀手下八太子中的佼佼者,而雲香相對來說更偏重於文字[註:真君《偶聞天庭》已出版三年,“伊親王(雲香)府的圖書館叫樂善堂。有九棟樓,所有的書都滿了。在姜雲鐵塔發生火災之前,它的大部分宋元手稿被毛子晉和錢獲得。毛和錢分頭行動,壹半去許建安,壹半去紀。《徐集》經何義門介紹回到。乾隆中期,四庫開館,天下藏書家都贈送,唯獨逸夫之書沒有。其中不乏世界罕見的。比如蘇軾的詩有兩個完整版本,我們可以知道。"],而後者側重於武俠。

雲翔的啟蒙老師是法海,他和雲遊同宗,是康熙皇帝的叔叔童國綱的兒子。法海,壹個24歲的學者,當他被選為王子的老師時才27歲。雲香13歲,雲禪11歲。“法海史黃自已談十年,言直口快,得聖人先人所喜,說獨不可欺。”【註:李《國朝略》卷二《法海》】雲翔、雲禪二人才學俱佳,應有之教之功。

雍正年間編纂的《八旗誌》第壹輯中,雲香被稱為“聖父甚愛之,省邊巡幸之,順而恩之。”這其實指的是康熙四十七年(1708)廢太子之前的情況。從37年(1698)七月,雲翔13歲時,跟隨太上皇第壹次到盛京掃墓,壹直到47年(1708)九月,太子被廢,整整10年間,每當康熙出京,都會帶上雲翔。比如康熙四十四年(1705),皇帝第五次南巡。除了皇太子萬雲,只有雲翔陪著他。換句話說,在10年的時間裏,康熙皇帝外出,雲翔是所有王子(包括皇太子雲遊奈)中唯壹壹個必然跟隨他的人。僅此壹點,就足以說明康熙皇帝對他格外尊重。雍正時期雲翔作為皇帝最佳助手的種種表現,也充分說明他除了具有較高的滿漢文化修養外,還頗有處理事務的能力,善於協調人際關系,是壹個不可多得的人才。這應該是雲香受到康熙帝青睞的主要原因。

康熙四十三年(1704)前後,八子皇帝的老師何超在給家人的信中說,“十三殿下(指十三子皇帝‘雲香’”是康熙皇帝的“寵臣”。不到20歲的雲翔,很受太上皇器重,連在清廷工作過的漢族文人都心知肚明。

在王子中,雲翔壹直與他的四弟胤禛關系密切。雍正八年(1730)雲香去世後,雍正帝在悼詞中寫道:“回想童年,我傾向於侍奉朝廷,早晚相聚。畢暢按照科舉考試的命令,教他的弟弟計算和討論日常事務。年年貼長城,形影不離。”雍正帝繼承王位後依賴雲翔作為知己,是基於他們在年輕時建立的友誼。如果他們對皇太子雲佑乃的看法和立場發生了分歧,或者在康熙朝後期的位置爭奪戰中沒有達成默契,這種基礎必然會發生動搖,情況就不壹樣了。

四十七年(1708)廢太子後,康熙皇帝對雲翔的看法大變,雲翔的地位壹落千丈。

《八旗同治初記》說雲翔“謹小慎微。沒有黨的支持,沒有名譽,...公私之事,無事不擾。”雲雲“以詐誘諸王,王(指雲翔)不為所動。”據《清世宗實錄》記載,雍正帝曾稱贊雲翔“科舉時恭敬正直,清正廉明,不為利擾,正黨邀壹人娶,...自律,他家空,全國都知道。”但《雍正日報登記》記載的同壹段話前面有幾個關鍵句子,被記錄刪除了:“義親王無辜牽連二弟之事,壹時得罪,科舉即刻得知。這幾年來,王壹直清正廉明……”【註:《雍正朝居住登記》,卷1,頁139】

足見,雲翔謹慎的處事風格,是在康熙四十七年廢太子事件中,他遭受重大挫折和打擊,情緒低落的情況下逐漸形成的。如果以前是這樣,他就不會深陷反太子事件而受到牽連。

以下兩篇私人著述揭示了雲香與廢太子事件的密切關系。

據《雍盧希安》記載,“黃安武子(康熙四十七年)九月傳至舊東宮,亦斬貝子。然後回復。”前面說過,康熙朝在三十七年和四十八年兩次分封太子,第壹次以皇帝的八子許可而告終,雲翔自然不在其中。第二次分封是在雲雍重新立為皇太子後不久。這壹次,以皇帝的第十四子雲雍而告終,但皇帝的第十三子雲翔仍未解封[註:據雍正帝說,這也是公認的。見《清世宗實錄》卷13,雍正元年十壹月醜】。在康熙帝的老皇子中,雲翔是唯壹壹個在父親去世前沒有被封的。這與他受到太上皇的高度重視形成了極大的反差。如果他沒有犯下重罪,他就不會在這裏。雍正帝說他“科舉時缺錢”,這與他從未被封爵有很大關系,所以他既沒有很多錢,也沒有其他王子封爵時相對較少的薪水。

據永說,1947年9月,雲翔事件發生後,他的老師法黑芝受到牽連,被降職並調離該崗位。許是的同事,他稱為“王子的仆人”。從法海壹貫的嫉惡如仇、直言不諱的處事風格,以及與堅決反對太子的雲劍等人的良好關系來看【註:據康熙五十七年記載,他率軍西征後,命他“在西寧軍中服役”。雍正繼位後,稱法海為“至熙寧”,後又私下與雲遊越過題。雲窟被封為將軍時,對法外的種種貪欲並沒有讓他氣餒。我即位後,命妳來北京。法海是壹名前軍官,但他沒有我的命令就潛入了首都。”見《內廷內閣》,雍正四年十二月十九日],他對雲驤皇太子沒有好感,或者說他曾經為雲驤傾倒皇太子的行為出謀劃策。

《黃晴同治大綱》載:康熙“四十七年九月,皇太子、皇長子、皇十三子被禁...十壹月,皇三子與世宗皇帝、五皇子、八皇子、皇太子壹同釋放。”這本書的作者是王宏,允祀的兒子。他將雲香與棄子太子、皇帝長子雲祐並列,與其他太子相區別,從而揭示出雲香在棄子太子事件中大有斬獲。但後人誤以為皇帝第十三子雲翔被長期囚禁,直至康熙六十壹年(1722)正月。事實上,雲香被釋放不久。次年(康熙四十八年)四月,康熙帝巡長城,他在隨行諸侯之列。但這壹次,康熙皇帝帶著他,不是為了表示恩寵,而是為了防患於未然。

四十九年(1710)六月,康熙帝在雲誌、雲香、雲禪的祝辭上呈上朱批:“安得烈非勤忠之人。如果不能克制自己,就會惹事生非,壹定要防範。”可以看出,雖然雲翔被釋放了,但是康熙皇帝已經對他失去了信任,所以對雲誌、雲遊等王公進行了牽制。雲翔和其他王子壹起看了上面的朱批,受到的刺激和尷尬不言而喻。他之所以從此謹小慎微,畢恭畢敬,以求結束自己的生命,可以從這裏找到壹些答案。這是雍正帝說的:康熙皇帝對雲翔的“即時警告”。

由於情緒低落,雲香終於病倒了。“濕邪之毒縛於右腿,膝上起白皰,破之成瘡,有時流稀膿……”。此病時好時壞,經醫師反復治療,久久未愈。康熙皇帝是壹位慈愛的父親。雖然對雲翔很不滿意,但還是想起了兒子的病。他在塞外駐防時,經常在給諸侯的朱批中查詢此事,並親自翻閱神醫奏折,對治療作出具體指示【註:滿清朱批奏折共4件,由尹誌軍等奏。,康熙五月二十八、六、六、六、五十壹年(無年月日)。由於種種原因,康熙五十二年(1713)以後,歷代皇帝的奏折都很少保存下來,所以雲香何時得此病痊愈不得而知。從四十九歲到六十歲(1710—1721年),雲翔從未隨父親外出,主要是腿腳疾病導致行走不便。

從相關情況來看,雲翔曾是太子中反太子派的壹員,在廢太子事件中遭遇慘敗。尹萬貞繼位後,雲翔雖然德高望重,但勤奮敬業,與年羹堯、隆科多的風格形成鮮明對比。因此,胤禛高度評價了雲香。雲翔對新皇帝的寵愛總能保持清醒的頭腦,這不僅是因為他從小就非常了解胤禛的性格和風格,也是因為他知道這是保護自己的唯壹好辦法。同時也說明康熙四十七年的大敗對雲翔的風格和性格影響很大,直到他的壹生。

值得註意的是,雍正三年(1725)三月,斥責曾與雲遊交戰並被擢升為將軍的宗劄布說:“如今王(指雲翔)作為壹個普通人,毫無知識,卻將國家大事交由伊處理,如何能治理好?妳今天的陳述是真的嗎?妳詛咒國家嗎?眾所周知,王怡從小身體強壯,聰明伶俐,天賦異稟,深受皇帝和父親的寵愛。王怡不是壹個大膽的人,他從不想太多。伊王對太上皇表示孝順,朝臣對二哥表示孝順。因為和二哥的交情,被大哥嫉妒陷害,所以牽連到二哥。自從被牽連後,多年來壹直感激太上皇,卻從來沒有過問允許人議論的無稽之談,不敢越雷池壹步。王怡從來不讓太上皇擔心,這壹點大家都知道。”按照雍正帝的上述說法,雲翔得罪康熙帝是因為“與二哥友好,被二哥嫉妒陷害”。這需要分析

首先,如果雲翔真的與皇太子萬雲走得很近,與反太子派成員之壹的胤禛站在對立的立場,那麽他們兩個從小到大絕不會如此親密,平日裏“早晚”住在北京,與長城“形影不離”。

其次,據《清聖祖實錄》記載,康熙三十八年(1699)至四十七年(1708)的10年間,康熙每年夏秋兩季都要去長城,所帶的王子中,有皇太子,也有長子。這是公元10年,皇太子和皇太子的關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長城外的巡邏持續時間最長。很明顯,他帶著皇太子是因為不放心他壹個人留在京城。至於兩位王子,不僅僅是為了表示器重,也是為了暗中監視和牽制皇太子,壯大右勢力。三十六年(1697)後,皇太子的矜持越來越公開化,尤其是三十九年(1700)後,索托的家人暗中舉報他居心不良,康熙帝完全有必要提高警惕。雲雲和雲翔之所以入選諸子,壹是兩人都精於騎射,武藝出眾;第二,康熙皇帝知道他們和皇太子不和,所以不會給他們庇護,也不會和他們合謀。第三,雲翔很細膩,做事風格比較踏實。雲雲勇敢但不冷靜,兩者正好互補。如果雲翔和雲勇關系密切,怎麽會被康熙帝選中,10年不變?

第三,如果確實如雍正帝所說,那麽,當大哥雲雲被楚圍剿,萬雲重新被立為皇太子的時候,被太子冤枉的雲翔也會得到相應的獎勵,被封爵,而不是被康熙帝放進另壹本書裏,和其他太子區別對待。即使在廢太子事件之後,仍然沒有得到康熙皇帝的原諒,被貶為”。在封建時代,如果皇帝認為臣子不忠不孝,他的譴責是非同尋常的,僅此壹項就可以導致後者的死亡。愛子如命的康熙帝,如果雲翔只是犯了壹般的錯誤,絕不會說出如此惡毒的話。

因此,雍正帝說雲翔得罪了康熙皇帝是不可信的。但雲翔退出反太子派,謹慎行事,“不敢越雷池壹步”,確實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