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報名時間
北京6月07日至24日。
煙臺6月18至24日9月17至22日。
福建6月7日至7月1 9月17至22日。
陜西6月1至10 9月17至21。
內蒙古6月24日至9月28日17至21
吉林省
6月1至9月30日
天津6月1至10 9月17至22。
無錫從5月27日開始,從9月17持續到9月21。
江蘇5月25日至6月25日9月17-22
山東6月1至24日9月17至22日。
寧波6月17至18
東營6月18-24
武漢6月24日至9月28日17至21
河南省6月1至7月10、9月17至21。
浙江截止時間:6月底7月初
杭州:6月30日前,9月17-22。
遼寧6月10到7月15 9月17到22。
海南6月10至8月10和9月17至18。
三個層次:分為四大類:PC技術、信息管理技術、數據庫技術、網絡技術。《PC技術》考查PC的硬件組成、Windows操作系統的基礎知識以及PC使用、管理、維護和應用開發的基本技能;《信息管理技術》考查計算機信息管理應用的基礎知識和管理信息系統項目、辦公自動化系統項目的開發與維護的基本技能;《數據庫技術》考查數據庫系統的基礎知識和數據庫應用系統項目開發與維護的基本功能;《網絡技術》考查計算機網絡基礎知識和計算機網絡應用系統開發與管理的基本技能。
三級(數據庫技術)考試大綱
基本要求
1.掌握計算機系統和計算機軟件的基本概念,計算機網絡的基礎知識和應用知識,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
2.掌握數據結構和算法的基礎知識,熟練應用。
3.掌握並熟練運用操作系統的基礎知識。
4.掌握數據庫的基本概念,深入理解關系數據模型、關系數據理論和關系數據庫系統,掌握關系數據語言。
5.掌握數據庫設計方法,具備數據庫設計能力。了解數據庫技術的發展。
6.掌握計算機操作,並具備C語言編程和開發數據庫應用程序的能力(包括計算機調試)。
考試內容
壹、基礎知識
1.計算機系統的組成和應用領域。
2.計算機軟件的基本知識。
3.計算機網絡基礎知識和應用知識。
4.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
二、數據結構和算法
1.數據結構和算法的基本概念。
2.線性表的定義、存儲和操作。
3.樹形結構的定義、存儲和操作。
4.排序的基本概念和排序算法。
5.檢索的基本概念和檢索算法。
第三,操作系統
1.操作系統的基本概念、主要功能和分類。
2.進程、線程和進程間通信的基本概念。
3.存儲管理、文件管理和設備管理的主要技術。
4.典型操作系統的使用。
四、數據庫系統的基本原理
1.數據庫的基本概念和數據庫系統的組成。
2.數據模型的概念和主要數據模型。
3.關系數據模型、關系運算和關系代數的基本概念。
4.結構化查詢語言。
5.事務管理、並發控制和故障恢復的基本概念。
動詞 (verb的縮寫)數據庫設計與應用
1.關系數據庫的規範化理論。
2.數據庫設計的目標、內容和方法。
3.數據庫應用開發工具。
4.數據庫技術的發展。
六、計算機操作
1.掌握基本的計算機操作。
2.掌握C語言程序設計的基本技術、編程和調試。
3.掌握與考試內容相關的計算機應用知識。
考試模式
1.筆試:120分,滿分100分。
2.計算機筆試:60分鐘,滿分100分。
三級網絡技術考試大綱的基本要求
1。計算機軟件和應用的基本知識。
2。掌握操作系統的基礎知識。
3。掌握計算機網絡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
4。掌握互聯網的基本應用知識。
5。掌握網絡、網絡管理、網絡安全等計算機網絡應用的基本知識。
6。了解網絡技術的發展
7。掌握計算機操作並具備C語言編程能力(包括計算機調試)。
考試內容
壹個。基本知識
1。計算機系統組成
2。計算機軟件的基本知識
3。多媒體的基本概念
4。計算機應用領域
兩個。操作系統
1。操作系統的基本概念、主要功能和分類
2。進程、線程和進程間通信的基本概念
3。存儲管理、文件管理和設備管理的主要技術。
4。典型操作系統的使用
三個。計算機網絡的基本概念
1。數據通信技術的定義和分類
2。數據通信技術基礎
3。網絡體系結構和協議的基本概念
4。廣域網、局域網和城域網的分類、特點和典型系統
5。網絡互連技術和互連設備
四個。本地應用技術
1。局域網的分類和基本工作原理
2。高速局域網
3。局域網組網方法
4。網絡操作系統
5。結構化布線技術
五個。互聯網基金會
1。互聯網的基本結構和主要服務
2。互聯網通信協議――TCP/IP
3。互聯網接入方法
4。超級文檔、超媒體和網絡瀏覽器
六個。網絡安全技術
1。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
2。網絡管理的基本概念
3。網絡安全策略
4。加密和認證技術
5。防火墻技術的基本概念
七個。網絡應用:電子商務
1。電子商務的基本概念和體系結構
2。電子商務應用中的關鍵技術
3。瀏覽器、電子郵件和網絡服務器的安全功能
4。網站內容的策劃和推廣
5。使用互聯網進行網上購物。
八個。網絡技術的發展
1。網絡應用技術的發展
2。寬帶網絡技術
3。新網絡技術
九個。計算機實踐
1。掌握計算機的基本操作
2。熟悉C語言程序設計的基本技術、編程和調試。
3。掌握與考試內容相關的計算機應用。
機考60分鐘,筆試120分鐘
三級(計算機技術)考試大綱
基本要求
1.計算機及其應用的基本知識。
2.熟悉80×86微處理器的結構和原理及其宏匯編語言編程。
3.掌握個人計算機的工作原理、邏輯組成和物理結構。
4.掌握Windows操作系統的主要功能、原理、配置和維護管理。
5.熟悉個人電腦常用外部設備的性能、原理和結構。
考試內容
壹、計算機應用基礎知識
1.計算機技術的發展,計算機信息處理的特點,計算機的分類,PC機的組成和性能評價。
2.數字信息在計算機中的表示:整數的表示和運算,實數(浮點數)的表示和運算。
3.文字信息和文本在計算機中的表示:西文字符的編碼、漢字的輸入碼、國標碼和內碼、漢字的輸出、通用編碼字符集和Unicode。
4.多媒體技術基礎:數字聲音、波形聲音和合成聲音的類型,圖像和圖形的特點和區別,圖像、圖形和視頻信息在計算機中的表示。
5.計算機網絡基礎知識:計算機網絡的功能、分類和組成,數據通信的基本原理,網絡體系結構和TCP/IP協議,Internet和IP地址,計算機局域網。
2.微處理器和匯編語言編程
1.微處理器的壹般結構:寄存器組、存儲器管理、總線時序、工作模式和典型系統配置。
2.2的功能和結構。奔騰微處理器:內部結構和工作原理,寄存器組,工作模式和內存管理,中斷管理,總線時序。
3.80× 86系列微處理器指令系統:指令格式和編碼、尋址方式、指令系統。
4.80× 86宏匯編語言數據、表達式和偽指令語句。
5.80× 86宏匯編語言編程:序列、分支和循環編程、子程序設計、ROMBIOS中斷調用和DOS系統函數調用。
三、PC機的組成原理和接口技術
1.PC的邏輯組成和物理結構:主板和芯片組、超級I/O芯片、主板BIOS等。
2.系統總線、ISA總線和PCI局部總線的功能和工作原理。
3.主存的組成和工作原理:ROM和RAM,記憶棒和主存的工作原理,緩存。
4.I/O控制:I/O尋址模式和I/O端口地址、程序控制I/O模式、中斷控制I/O模式和DMAI I/O控制模式。
5.外設接口:串行接口、並行接口、SCSI接口、USB和IEEE-1394。
四、Windows操作系統的功能和原理
1.操作系統的功能和類型,Windows98的體系結構,WindowsAPI和DLL的基本概念。
2.Windows處理器管理:Windows虛擬機、Windows虛擬機管理程序和Windows進程調度技術。
3.Windows的存儲管理:Windows的內存結構和管理,以及Windows的虛擬內存。
4.Windows的文件管理:Windows的文件系統結構,磁盤的存儲結構,FATl6和FAT32。
5.Windows設備管理:虛擬設備驅動、通用驅動和小驅動、即插即用和配置管理、電源管理、打印子系統等。
6.Windows的網絡通信功能:Windows的網絡組件、遠程網絡和通信、分布式組件對象模型DCOM和Windows的Internet組件。
7.Windows的多媒體功能:Windows對多媒體文件和設備的支持,Windows的多媒體組件和Windows的媒體播放器。
8.8的配置、管理和維護。Windows:安裝和啟動、註冊表、系統配置和管理、系統性能監控和優化以及故障診斷。
9.電腦安全與病毒預防:電腦安全的壹般概念,電腦病毒及其預防。
五、PC機的常用外圍設備
1.輸入設備:鍵盤、鼠標、筆輸入設備、掃描儀、數碼相機、聲音輸入設備和MIDI輸入設備。
2.輸出設備:CRT顯示器、LCD顯示器和顯示控制卡、針式打印機、激光打印機和噴墨打印機、繪圖儀、MIDI音樂合成、3D環繞聲生成和揚聲器以及視頻輸出設備。
3.外部存儲:軟盤存儲,硬盤存儲的組成、原理和性能指標,可移動硬盤和磁盤陣列;磁帶存儲;光盤存儲的原理和分類,CD-ROM,CD-R和CD-RW,DVD光盤存儲。
4.PC網絡設備:調制解調器、ISDN和PC接入、ADSL接入、有線電視網絡和電纜調制解調器、局域網網絡設備(以太網卡和集線器)、無線接入技術。
六、計算機操作
1.掌握基本的計算機操作。
2.掌握80×86宏匯編語言程序設計的基本技術、編程和調試。
3.掌握與考試內容相關的計算機應用知識。
考試模式
1.筆試:120分,滿分100分。
2.機考:60分鐘,滿分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