妳好,我是曾老師,壹名已經工作了20多年的家庭教育工作者。在近20年的教育生涯中,通過與孩子的相處和與家長的交流,我發現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是如此的重要,對孩子的性格、行為習慣、思維方式、信仰和價值觀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良好的家庭教育造就孩子美好的人生。在我們日常的工作生活中,經常會聽到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時的困惑:曾老師,我家孩子特別粗心怎麽辦?我的孩子每天都在學習上混日子,我需要不斷督促他。怎樣才能讓他自覺學習?
我收集了父母的各種困惑,整理成《100個家庭教育問題》、《100個家庭教育案例》、《100個解決方案》。今天我就把這些案例分享給大家,看看妳遇到過哪些家庭教育問題,或者有哪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壹起探討如何用最科學的方式教育孩子。?
問題1:孩子做作業總是拖拖拉拉。他們應該怎麽做?
如果孩子拖延做作業,我們可以幫助他們制定壹個好的時間管理計劃。註意協商方案,不要強制。比如根據孩子的作業,在什麽時間之前告訴他們必須完成作業,然後妳就可以玩得開心了。可以用壹個小鬧鐘,讓孩子預估完成的時間,然後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會有獎勵,記得不斷督促。“有目的的做壹件事”可以幫助孩子學會規劃時間,知道什麽是最重要的。堅持下去,孩子就能改掉作業拖拖拉拉的習慣。切記不要直接批評孩子作業拖沓,因為讓孩子在缺乏思考、煩躁的狀態下加快速度是沒有意義的,甚至會挫傷孩子的學習興趣。
??問題二:孩子愛玩手機怎麽辦?
首先,妳要反思妳的父母,妳是否沈迷於電子遊戲。如果是這樣,就很難糾正孩子了。比如妳天天刷屏,天天玩Tik Tok,或者打遊戲,長時間看手機。孩子會模仿妳玩手機。父母是孩子的鏡子,從孩子身上可以看到父母的影子。所以,要讓孩子戒掉手機,家長首先要做到不在孩子面前玩手機。
我們80後小時候玩泥巴彈珠。那是我們的時代。現在的孩子玩電子產品,玩手機。這是他們的時代。玩手機也不全是壞處。孩子在玩手機的過程中可以學到很多東西。但凡事都有個限度,不能沈迷手機。家長可以給孩子制定壹些合理的規則,比如玩手機的時長。不要在孩子小的時候給孩子手機玩。常見的家長為了不惹事,把手機給孩子。這樣做可能會阻止孩子制造麻煩,但很容易養成依賴手機的壞習慣,這對孩子的健康也不利。可以用“註意力轉移法”幫助孩子戒掉手機。比如可以陪孩子做壹些戶外運動,尤其是對抗性運動,讓孩子能贏能輸,讓孩子在輸贏的過程中找到更多的成就感和價值。如果老師在手機上布置作業,家長可以和孩子壹起做。不要簡單的把手機交給孩子,防止孩子偷手機。
問題三:孩子從小膽小怕事,害怕生活。我們做什麽呢?
大人熟悉的世界對孩子來說是陌生的,孩子對生命的恐懼是壹種本能的自我保護。家長,首先要以理解和接納的態度去面對,然後分析是不是孩子平時外人太少,還是陌生人對孩子的戲弄太多,我們沒有及時向孩子解釋,導致孩子對陌生人缺乏安全感。?
還有,是不是我們的父母自己對陌生人的環境表現出很多擔心和不適,然後不自覺地把這種感覺傳遞給孩子,等等。記得要強迫孩子跟親戚朋友打招呼或者親親抱抱,允許孩子有壹個自我保護的小空間,然後自然地以身作則,慢慢擴大自己的舒適區,從而變得自信、堅強、勇敢,不再害怕膽怯。
?問題4:孩子不喜歡運動怎麽辦??
孩子不喜歡運動,卻沒有運動的好習慣。家長可以選擇每天固定的時間和孩子壹起運動。?比如跑步,球類運動等。,只要孩子在運動中體驗到快樂、成就感和價值,孩子就會喜歡運動。我兒子以前不喜歡運動,後來我給他買了羽毛球拍。每次和他打羽毛球,我都故意輸給他。他在和我玩的過程中感受到了成就感和自己的價值。現在他總是纏著我打羽毛球,喜歡運動。
問題五:孩子不愛寫作業怎麽辦??
我不喜歡做作業。第壹,作業往往是被動的任務,孩子不感興趣。?二是作業不僅枯燥乏味,而且缺乏成就感;?第三,有時候暴力作業會讓孩子有被懲罰的感覺。?第四,孩子能力差,難以完成作業。?
解決辦法:第壹,被動完成作業,但是什麽時候寫,先寫什麽,可以讓孩子自己決定。?二、作業完成,及時表揚表揚孩子。?第三,面對暴力的作業,幫助孩子調整情緒,理解孩子的厭煩情緒,必要時與老師溝通。?第四,當孩子完成作業有困難時,要給予方法和指導。?
問題6:孩子玩完玩具不收拾怎麽辦??
這是因為我們在前期錯過了孩子秩序的這個敏感期。孩子什麽時候開始註意固定位置的固定物體??我們認為這是孩子的固執。其實這是訓練孩子收拾玩具的最好時機。同時,我們也經常安排孩子收拾東西。?甚至在父母給孩子收拾東西,孩子偶爾收拾東西的時候,也沒有得到及時、充分、積極的表揚和認可。讓孩子收拾玩具怎麽辦?我們只把這當成壹件家務事,卻沒有看到包裝玩具背後對孩子歸納分類能力的培養。?
建議,家長抓住孩子順序的敏感期,可以事半功倍。?如果錯過了,只能通過正面鼓勵和良好習慣來培養。比如孩子清理前後有朋友圈是壹個好習慣,讓親戚朋友誇誇他們,表揚他們及時清理玩具是壹個好習慣等等。,幫助孩子養成收拾東西的好習慣。?
?問題7:孩子哭了怎麽辦??
哭是壹種情緒的表達。哭是指孩子習慣用哭來表達和解決問題。?父母的焦慮還在於看到孩子哭就急著阻止孩子哭,甚至對孩子冷嘲熱諷,不像男人。孩子不哭了,他就認為孩子的問題解決了。而父母卻忽略了孩子哭的原因,沒有幫助孩子找到更多的表達方式來解決問題。?
建議采取這幾個步驟,允許孩子哭壹會兒,抱著他,溫柔地陪著他說:寶貝,哭壹會兒,我陪妳。?在孩子情緒穩定的時候,幫助孩子梳理這件事的細節,表達每壹個細節的感受,引導孩子思考。除了哭,還有哪些方式可以表達和解決問題?孩子學會用正確的方式處理情緒,自然就擺脫了哭鬧。?
問題8。孩子挑食怎麽辦??
所謂挑食,就是孩子只吃自己喜歡的東西。?但是家長害怕孩子營養不均衡,經常強迫孩子吃不喜歡的食物,可能會導致孩子出現更多的進食問題,甚至不喜歡進食。建議家長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方法。
?第壹,減少給孩子的零食。零食會導致孩子挑食。第二,適當增加孩子的餐前運動。第三,邀請不挑食的朋友和孩子壹起吃飯。第四,間接向大壹點的孩子解釋,食物的營養成分是多種多樣的,讓孩子明白營養均衡的道理。?第五個條件允許,有辦法改善食物的味道。?第六,父母能自覺積極地表達我喜歡吃什麽,是因為什麽?引導孩子均衡營養。
?問題9:父母和老人的教育觀念不同。我們如何協調它們??
首先,我們建議教育孩子的問題不要演變成對老人的不尊重或不孝。因為會造成家庭關系新的問題。然後,我們在和老人溝通的時候,壹定要註意方式,心平氣和的表達自己的觀點,而不是急躁。老年人往往過於溺愛他們的孩子。我們應該努力接受老人對待孩子的這種方式,但同時,更重要的是充分發揮我們作為父母的作用。父母影響力大了,孩子自然知道怎麽做。
?問題10:如何培養孩子閱讀的好習慣??
首先要營造壹個適合孩子在家閱讀的環境,有專屬的書架、書籍和書桌,構建書香家庭。註意書架上的書,字跡朝外。封面上的插圖可以吸引孩子的註意力,引起他們的閱讀興趣。買書要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買孩子喜歡看的書。而且,家長需要和孩子壹起閱讀,和孩子壹起體驗書中的情節。我用“讀書折子”培養孩子愛讀書。孩子每次讀書都能獲得積分,積分可以存入“讀書存折”,兌換禮物。時間長了,孩子就養成了讀書的習慣。?
?今天的《家庭教育問題100》就講到這裏。感謝您的聆聽。在未來的日子裏,讓我們攜起手來,用科學的方式教育我們的孩子。再見。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