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樓市回暖“搶房”再現房價不會大漲。

樓市回暖“搶房”再現房價不會大漲。

很多人沒想到,房地產市場從新冠肺炎疫情中反彈得這麽快。

3月16日晚8點,萬科在深圳以線上賣房的方式推出“萬科星城”項目。當晚推出的288套房源在7分鐘內全部售罄,銷售額2.99億。

3月20日,蘇州三個樓盤同時開盤,推出近900套房源。無論是線上銷售還是線下選房項目,幾乎都是“秒光”。3月24日,龍湖集團CEO邵在業績會上特別提到了旗下壹個項目的“戰績”:311套房源,10分鐘就被搶光。

他還表示,作為房地產市場快速復蘇的地區之壹,“長三角”地區的交易規模已經恢復到正常水平的80%。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的進壹步控制,房地產市場正在迅速復蘇。其中,“搶房”行為再現,似乎意味著之前積壓的市場需求正在集中釋放,並可能推動市場出現報復性反彈。

如何解讀這個信號?業內人士認為,蘇州部分項目銷售超預期,不僅是需求積壓造成的,也是人才新政刺激的結果。深圳作為壹線城市,需求自然旺盛。總的來說,市場回暖下的“搶房”現象,既有普遍意義,又有特殊性。而以剛需為主的需求結構和“房住不炒”的政策基調也決定了市場很難出現非理性波動。

成交量恢復了70%左右。

蘇州“搶房”的盛況,不僅僅是因為前期積壓的需求,還有三個項目的時機。

當天早些時候,蘇州出臺人才新政,本科學歷(不超過45周歲)可直接落戶,無需社保;大專(不超過35周歲)可連續6個月社保落戶。

這也意味著蘇州樓市的購房門檻將進壹步降低。

雖然政策將從今年5月1開始實施,但其對市場預期的影響不容忽視。蘇州某房企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每年的3、4月份是蘇州樓市的“小春”,而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出現了需求積壓。新人才政策的出臺刺激了這些需求。她透露,新的人才政策出臺後,公司項目的電話量和實地考察量都有所增加。

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春節過後,各地陸續出臺扶持房企的政策。到了3月份,政策方向逐漸從合理化措施延伸到擴大供給、刺激需求,人才新政就是其中之壹。

在蘇州新政之前,廣州、汕頭、佛山在3月中旬相繼出臺人才新政,進壹步放寬落戶條件。同樣是3月中旬,濟南有條件放松限購,瀘州通過發放購房補貼刺激市場。

3月24日,海寧日報官方微信號報道稱,海寧舉辦尚雲房博會的壹個月時間內,暫不執行“非海寧戶籍人口限制在海寧買房”的政策。

近期,雖然有樓市政策因過度松綁而暫停的先例,但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智庫中心主任嚴躍進仍認為,樓市政策在“壹城壹策”框架內適度松綁將是近期趨勢。這些政策的刺激,加上春節假期和疫情期間積壓需求的集中釋放,成為近期樓市快速回暖的主要動力。

上海易居研究院數據顯示,2月底以來,主要城市新房成交量從底部逐漸回升。到3月中旬,全國房地產市場新房交易量已經恢復到年初水平的70%。

二手房方面,RealData指出,在鏈家覆蓋的18城市中,“過去四周二手房市場平均成交量每周上漲91.3%”。上周(3月16-22)成交量相當於去年3月周均水平的75%。其中,廣州、青島、Xi安成交量超過去年同期,滬蓉接近去年同期,京津冀地區回暖相對緩慢。

邵在業績會上表示,預計到今年4月,房地產市場將恢復正常水平。參考目前疫情已經得到進壹步控制,房地產行業已經復工的情況,這個觀點相當能代表業界的主流觀點。

價格不會大幅上漲。

在需求釋放、市場回暖的情況下,類似“搶房”的報復性反彈現象會大規模出現嗎?

嚴躍進認為,“搶房”的發生有其特殊性,如政策刺激、需求積壓等,甚至不排除房企采取“饑餓營銷”的做法。但總體來看,隨著供應的快速恢復,市場不會出現大規模的報復性反彈。

他表示,高庫存加上短期資金鏈壓力,將迫使房地產企業加快推盤,從而迅速增加市場供應。在政策層面,各地也在為增加供應“開綠燈”。

比如,3月10,東莞出臺“完善促進消費體制機制”相關文件,其中強調“簡化房價備案流程”。長春也是三月。

23日發文降低申請預售許可門檻。

根據各大機構的統計,3月份以來,無論是新房還是二手房,供應規模都有明顯的增長。

不過,北京某房企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指出,需求端的變化相對於階梯式的供給端更為敏感,具有壹定的“羊群效應”。因此,在市場回暖的過程中,需求往往會快速增加,短期需求難以避免。他說,最近北京壹些新的住房項目的參觀和銷售情況好於去年同期。由於銷售情況良好,很多項目開始取消之前的優惠措施。

據21世紀經濟報道,在許多城市,優惠措施被取消。但除了部分二手房外,漲價現象尚未大規模出現。

嚴躍進表示,目前來看,房價上漲的動力確實存在。其中,新房市場價格因限價等措施難以大幅上漲。相比之下,二手房價格上漲的可能性更大。

但他也指出,即使未來市場出現“小春天”,價格也不會大幅上漲。因為在近幾年的持續調控下,剛需已經成為

作為當前需求結構的主體,這部分需求更加理性,對價格變化更加敏感,他們不會支撐房價大幅上漲。與此同時,在“

在“房住不炒”的調控思路下,各項調控政策不會大規模松動,房價不存在大幅上漲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