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教育見習經歷

教育見習經歷

“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兩個多月的教育實踐活動已經結束。起初,實習前興奮、好奇、激動的情緒知識似乎都消失了。“耳聽為虛,眼見為實。”這時,我才真正體會到它的意義。就像荀子說的“博學而堅守。”理論在實踐面前有時候顯得那麽蒼白無力。下面我就以敘述的方式向老師匯報壹下我這次實習所學到的東西,希望老師們批評指正。

3月22日,我們懷著無比激動、好奇和興奮的心情,來到了我們的實習學校——曲阜市實驗中學。剛進校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莊嚴的升旗儀式。升旗儀式結束後,實習老師帶我們去了各自的實習班。在辦公室裏和班主任簡單的聊了聊,對班級有了壹定的了解,讓壹上午在輕松愉快的時光中過去了。下午班會,班主任讓我們做自我介紹。這是我第壹次見到我的同學。我壹下子驚呆了,覺得非常不可思議,不是因為害怕演講,害怕自我介紹,而是因為同學們都那麽活潑成熟,我覺得不可思議。上午心情很好,下午被這個會搞得有點擔心,有點格格不入。這是八年級嗎?妳是初三學生嗎?僅僅是十三四歲的孩子嗎?我不自覺地和以前的我們做了壹個比較。我和當年教書的時候同樣是初中的農村學生做了壹個對比,結果大相徑庭。第壹天下午我有點緊張。後來帶著很多疑問來到班主任辦公室。他跟我說了壹句話:“現在的孩子,無論從哪方面來說,都太超前了。”運用我學到的壹點教育學知識,我立刻意識到他們在心理上和生理上都領先我們很多。後來在回去的路上和其他同學聊天。他們也有同感,壹個壞消息傳到我耳朵裏:我上的課是系裏最後壹節課。帶著這種焦慮,我回到了學校。實習第壹天就這樣結束了,我真的開始有點不知所措,很迷茫。

晚上,我想了想該怎麽辦,怎麽把實習進行好。從第二天開始,我決定利用課間的時間和同學們取得聯系,和他們聊聊天。起初,他們對我的到來有點好奇,但似乎更奇怪了。我在課堂上跟他們說:誰有什麽問題,可以問我,也可以寫下來,把紙條給我。但是直到壹個星期左右,只有兩三個同學給我寫了紙條,而更讓我擔心的是,他們這麽小的年紀已經組成了幾個“小團體”。並且在和他們聊天的過程中,他們說了壹句“老師,妳要學會透過現象看本質。”諸如此類的話。但讓我又悲又喜的是,他們對社會問題的觀察和看法似乎有點獨特,有著鮮明的個性。這可以說是比當時大的進步。畢竟個性是創新的核心。我們的社會,我們的國家現在最缺的就是創新人才。但是,他們似乎在價值觀等方面表現出“自私”和“拜金主義”的傾向。這是為什麽呢?創新和個性兩者沖突嗎?學校的道德教育似乎是壹個薄弱環節。

轉眼壹周過去了,周壹的班會就要由我來開了。主題是“交通安全在我心中”,也是配合學校“安全活動周”的活動。壹開始我有點緊張,因為我真的很怕他們不合作。我不怕講課。不知道他們會不會不屑壹顧?結果我的擔心都是多余的,同學們在我講課的時候都給了我積極的支持。後來在教學反思的過程中,我突然意識到,這和前任班主任對我的養育之恩有很大的關系。他們對班主任還是有些恐懼和抵觸的,但我發現他們真正害怕的不是班主任,而是他們的父母。因為學校實行了“日常行為規範管理系統”,通過網絡與家長手機聯動,基本上每天都會把自己的日常表現發送到家長手機上,可以說現代網絡系統對教育的影響非常大,是教育信息化、網絡化的具體體現。

接下來的幾個星期,我壹直在利用課間的時間和同學交流,無論是學習上的,生活上的,社會上的。漸漸地,我和他們成了朋友,甚至和幾個男生成了“鐵哥們”。同樣,他們也開始接受我了,心裏很多話也願意告訴我。大多對班主任意見很大,對班主任很贊賞,說他不好。我盡力說班主任是怎麽做的,是為了他們好,也是為了他們以後的考慮,但無濟於事。第二周和第三周,可以說很順利。我和同學漸漸打成壹片,帶領他們參加很多活動,給他們講解很多學習方法。我也體會到了做壹名人民教師有多難,更別說班主任了。從書本上學到的關於班主任的角色和任務,如何當好班主任的知識,似乎用處不大。但是這兩個星期我真的覺得無比充實,尤其是進了學校,聽到他們叫我“老師妳好!”“,這句話代表著——責任。

正當我沈浸在當實習班主任的喜悅和喜悅中的時候,第四周的周二上午,發生了壹件事。兩個女生打了壹架,其中壹個是班長。我當時不在,後來聽說打得很兇。兩個女生,壹個是班長——學習很好;壹個是“小團體”中的領導者。可以說是兩個極端,兩個“大佬”之間的戰爭,如何應對?如何看待?很明顯,我對菜鳥有點心慌,不知所措。當我冷靜下來的時候,我想我們應該從監視器開始。這個時候,之前的班主任已經把班長叫到辦公室,找她談話,批評她的過錯,說明和她的關系。最後班長妥協了,向另壹個女同誌道歉,那個小團體的“老大”就不追究了。結束了,但我在反思壹個問題:結束了就結束了,還能完整嗎?會不會繼續對那個小群體的“壞學生”造成更壞的後果?她下次還是以後會變得更糟嗎?帶著這個問題,我問了班主任這個問題。我從班主任的表情可以看出,他似乎很驚訝,好像在問:“妳怎麽能問這樣的問題?”他給了我壹個非常不符合教育原則和宗旨的答案:“她(那個小團體的老大)沒救了。她與父母離異,由祖母撫養長大。她從小就這樣。”蘇霍姆林斯基不是說過,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師嗎?嘿!我又壹次不知所措,但後來我站在班主任和全班同學的立場上思考。也許班主任是對的。那麽,什麽是教育?教育不就是為了促進每個人的健康全面發展嗎?也許這只是壹個理論...

又壹個星期過去了,事情似乎平息了。然後,我們給同學們開了壹個主題為青春期的班會,就像我們說的——這個年齡(十三四歲)是最叛逆的時期。心理和生理也是壹個向成年過渡的時期,但顯然走在了我們的前面,至少比當時的我們要超前。這個時期也是最容易出現“越軌行為”的時期。第五也是最後壹周,學校將舉行“主題班會”演講比賽。我們都去別的班聽課了。這壹次,他們又讓我大吃壹驚——主題班會上有的同學說得很流利,壹點都不緊張,普通話等方面比我們當時好多了。他們的整體素質和能力,尤其是語言表達能力、溝通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確實有所提高,這可能是素質教育的成果。也就是說,他們在智力、體質、美貌、勞動方面,都比當時我們這些應試教育出來的人提高了很多。從他們對待考試的態度可以看出,他們根本不在乎考試。在我們實習期間,他們進行了壹次模擬考試。但是他們的態度很冷漠,不怎麽在乎,也不怎麽在乎成績。但最讓我擔心的,也是我實習最大的觸動——德育呢?德智體美勞排名第壹的德國呢?他們為什麽這麽功利?為什麽這麽拜金?甚至有點自私。這樣下去會怎麽樣?我不敢想象,真的不敢想象...

這次實習對我來說是壹個完美的結束。我走的時候,同學都哭了...現在我回到了學校,回到了大學的象牙塔裏。但是我好像壹點都不開心。可能是學教育的原因吧!我不敢說自己有多偉大無私,有多關心國家和人民,但我真的有點擔心以後如何彌補素質教育在德育面前的缺失,就像有壹句話說的——聰明永遠彌補不了道德的缺失。當然,教育是社會的壹個子系統,學生的拜金主義和功利主義與社會經濟文化的快速發展不無關系,也可能壹方面受到家庭和父母的影響。素質教育的發展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例如,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可以說,學生是充滿個性的,而個性是創新中非常重要的因素。我們要做的是在搞好素質教育的同時,如何讓德育在其中占有壹席之地。

以上是我對這次教育實習的壹點想法和感受。由於本人水平十分有限,許多不足之處望張燦先生批評指正。最後,在學期結束的時候,祝妳和妳的家人身體健康,工作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