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民國時期“西北三馬”軍閥的不同命運

民國時期“西北三馬”軍閥的不同命運

20世紀40年代末,馬鴻賓、馬鴻逵、馬步芳三派勢力最大,被稱為“西北三馬”。

馬步芳,字子翔,甘肅賀州人,出生於1903。早年,他在寧海培訓軍官聯合工業後,在父親馬奇和叔叔馬林的指揮下,在青海地方軍事集團工作。南京國民* * *成立後,馬步芳歷任旅長、師長、軍長、縱隊司令、集團軍總司令。1936年馬步芳任青海省代主席,1938年任青海省主席。1936年底,馬步芳率部攻打紅軍西路軍,罪行累累。抗日戰爭時期,馬步芳任40軍總司令兼82軍軍長,率部抗日。1945當選第六屆中央監察委員會委員。1948年9月,兼任西北軍政副長官。馬步芳家族統治青海40年,尤其是馬步芳最為殘暴,人稱“土豪”。

5月1949、18日,西北軍政長官張治中率* * *代表團赴北平參加和談。馬步芳被國民* *,任命為西北代理軍政長官,同時獲得陸軍上將軍銜,實現了他長久以來的“西北王”夢想。7月,馬步芳正式出任西北軍政長官。

但是馬步芳的夢想很快就破滅了。8月20日,由彭、指揮的* * *第壹野戰軍發起了蘭州戰役。8月27日,蘭州解放。馬步芳借口向中共中央求助,帶著壹群妃子飛到重慶,永遠離開了他殘暴統治了40年的青海。

9月初,馬步芳飛往廣州。很快,馬家家族和青馬集團的壹些核心人物也齊聚廣州。9月下旬,馬家壹家全部搬到香港,住在皇後大道100號。

10年十月初,馬步芳接到蔣介石的電報,要他去臺灣省,不得不尊重他的生命。65438+10月11,馬步芳飛回香港,以要去麥加朝聖為由請假,取得護照出國。後來,英國航空公司的三架飛機,載著200多名成人和兒童,被包機從香港飛往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

自1950起,馬步芳遷居埃及首都開羅。他在開羅買了壹套房子作為私人住宅,其內部裝修超過了埃及宮殿。他還買了另壹棟樓,13層,給其余員工使用。馬步芳為了不靠空口袋生活,在開羅開了壹家舞廳和三家酒店。

1957年,埃及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馬步芳無奈之下,搬回沙特生活。

馬步芳想擺脫“土豪”的癮,於是賄賂臺灣省當局,最後得到了臺灣省當局在沙特的“全權大使”。

放蕩的馬步芳初到沙特時,經常帶著壹大群妃子去麥加朝聖。阿四壹看,大吃壹驚。他認為壹個男人不可能有這麽多妻子。他壹定綁架了別人的妻子。所以當面罵他說:“妳帶別人的老婆來朝聖,褻瀆了* * *啊。我要扇妳耳光,把妳踢出去,上報* * *把妳驅逐出境!”馬步芳嚇壞了,趕緊把附近的老婆們都送走了。別人說買不起,他就貼了壹點錢,等到朝聖結束後再拿回來。這個醜皇後被傳為笑料。

馬步芳在沙特臭名昭著,這個披著宗教外衣的醜人在中東不受歡迎。此後他壹直躲在豪宅裏消磨時間。

7月31975,31日,充滿邪惡的馬步芳在遙遠的異國——沙特阿拉伯突然去世,享年73歲。

寧夏王馬洪奎

馬鴻逵,部分多雲,甘肅賀州人,出生於1892。1910蘭州陸軍學校畢業後,長期在父親馬福祥指揮下的寧夏地方軍區某團工作。南京* * *成立後,歷任11軍軍長、寧夏省* * *主席、17軍總司令、第8戰區副總司令、西北營副營長,1936年被授予上將軍銜。

1949年5月,為了爭奪西北軍政長官的職位,馬鴻逵和馬步芳互不相讓,兩人的矛盾變得激烈起來。

1949年8月10日,馬鴻逵出任甘肅省主席。8月26日,蘭州解放。消息傳到寧夏,馬洪奎又驚又喜,幸災樂禍:“我就不信我不能讓妳失望!”馬鴻逵估計寧夏遲早會失守,於是開始轉移大量財產,在臺北、香港、美國購買房產,為流亡做準備。據說馬鴻逵轉移了七噸半黃金,大量珍貴的珠寶被存入美國銀行。

甘肅解放後,寧夏成為下壹個目標。傅從包頭給他打電話,勸他造反。馬鴻逵的老部下孟寶山也來到銀川,傳達十九兵團團長楊得誌、李誌民關於和平解放寧夏的誠意。但是,馬鴻逵始終不相信* * *會對已經被列為43名國家戰犯之壹的自己手下留情。他頑固不化,發出“點燈、燒火、放水”的叫囂,並威脅下屬為困獸而戰。1年9月,馬鴻逵被蔣介石召至重慶。臨行前,他把寧夏的軍政大權交給了次子馬敦靜。19日,* * *第十九兵團發起總攻,僅三天後,銀川解放。當* * *對銀川發起總攻時,馬敦靜乘飛機逃到了重慶。

去臺灣省之前,馬鴻逵了解到,寧夏財政廳廳長雷雲清從重慶收到壹筆行政經費,約5萬元,折合黃金約1.7萬兩。馬鴻逵以省主席的名義拘留了他。此外,從寧夏帶出的整塊黃金400兩和9000元銀票也被他收入囊中。

10 10月13日,馬鴻逵壹家飛往臺灣省。

65438年2月召開的* * *中央全會上,馬鴻逵失去了“中央執行委員”的頭銜。接著,“監察院”部分“委員”聯名提出對馬步芳、馬鴻逵的彈劾案,要他們為貽誤軍機、丟失西北負責。

馬鴻逵認定,三十六計走為上策。他先是以治病的名義把四姨送到香港。後來四姨發來加急電報,謊稱病危,要馬鴻逵飛去香港見她最後壹面。馬鴻逵接了這封電報,獲得壹個月的特別假期。

馬鴻逵隨後和六姨趙香蘭去了香港,再也沒有回來“銷假”。第二年,五姨太鄒德義和馬敦靜壹家也以各種借口飛到香港同居。

因為臺灣省軍政府在香港的間諜活動,馬鴻逵覺得香港不安全,於是決定去美國,在美國洛杉磯郊區建立了壹個“普馬納”牧場,以便養馬。

馬鴻逵漂泊在異國。雖然他很有錢,但他的家庭因為妻子和小妾的爭吵以及不孝的孩子而不幸福。

1970 14年10月14的那個夜晚,馬鴻逵臨死前,掙紮著告訴劉壹定要把他的遺體送回祖國。彌留之際,他反復說出含糊的話:“我死也要回去……”當晚,馬鴻逵去世,享年78歲。

馬鴻賓——領導起義。

馬宏斌,字子寬,甘肅賀州人,出生於1884。論輩分,他是馬鴻逵的哥哥,馬步芳的叔叔。

辛亥革命後,馬鴻賓先後任寧夏鎮總指揮、甘肅新軍司令、寧夏司令,後率部加入馮玉祥的國軍,任二十四軍軍長。南京* * *,成立後任寧夏省* * *,17軍副總司令兼81軍軍長,西北軍政長官辦公室副主任。1945年5月當選為第六屆監事會。

1949年,在馬家軍面臨生死存亡的緊要關頭,時任西北行政長官公署副長官的馬鴻賓認清形勢,順應歷史發展的潮流,選擇了與堂兄馬鴻逵完全不同的道路,率領以兒子馬靜、馬鑫為軍長、副軍長的81軍和平起義。

馬鴻賓自幼隨叔父馬福祥過著戎馬生涯,受叔父影響很大,所以常常以身為儒將自居。他主張“以德服人”、“謙受益”,個人生活壹直比較簡樸,因此被馬鴻逵調侃為“我們家的聖人”。

14年9月,在* * *解放了馬宏斌的根據地中寧縣之後,馬宏斌深深地感到自己走到了壹個十字路口。他決定先飛到包頭與傅和鄧寶珊商量。

當時,傅和鄧寶珊正在籌劃綏遠起義,他們和馬鴻賓壹直談到深夜。以和平解放北平為例,鄧寶珊力勸馬鴻賓說:“對寧夏各級將領來說,妳也是老軍官,他們會聽妳的。我們應該控制好我們的軍隊,盡快開始起義。”

9月18,馬宏斌回到寧夏。第二天,馬宏斌的兒子馬靜和* * *簽訂了和平解放協議,宣布起義。

銀川軍管會成立後,楊得誌任主任,馬宏斌等人任副主任。1949 65438+2月23日,寧夏人大成立,任命馬宏斌為寧夏副主席。

1950 1.8甘肅人大成立後,馬宏斌先後任甘肅省副省長、民族事務委員會副主任、西北軍政委員會副主任。

1960 10 10月21日,馬宏斌因胃癌在蘭州去世,享年77歲。甘肅各界為他舉行了隆重的追悼會,周恩來總理送來了花圈。

生命,軍閥在民國的歸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