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家長要像奧運教練壹樣陪伴孩子,尤其要註重孩子心理韌性的培養。“自信(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無意識)、冷靜、專註”是在奧運會上取得好成績的關鍵心理素質。
2、疫情的心理影響,內心焦慮恐懼,人變得疏離,孩子喜歡玩遊戲,情緒波動,我們需要給孩子更多的心理營養和等待時間。
3.作為東奧女排的成績,郎平教練也承認在封閉訓練中沒有做好心理工作。八強的水平都差不多。輸贏的關鍵在於“如何讓妳的程序技巧在壓力下發揮作用(冷靜,不停留在情緒漩渦中)?”優秀的人背後都是好習慣——他們可以自動自動地發展自己的潛意識編程技能(步驟1,2,3...)隨時隨地。
4.培養優秀孩子的背後是培養過程,利用過程,否則知識只是知識。比如孩子不願意和我們溝通,就是缺乏溝通能力,就是不了解溝通的過程(肯定孩子-良好的情緒-良好的關系-願意溝通)。
5、優秀的孩子是吹牛背後的邏輯?表揚的意思是“這件事做得好”,以後會繼續重復這個做得好的動作。贊美是強化壹整套行為、情緒、認知等。這個東西的背後,讓過程得以固化,成為壹種潛意識的程序——質量。
6.在當前的環境下,積極的心理教育非常重要。面對糾結的事情,快速啟動積極的情緒過程,很容易變得輕松愉快。
7.無能的背後是知識儲備不足,同時也沒有把學到的知識變成流程。
8.數學學習如何實現飛躍?找到壹個數學模型,形成壹個知識網絡,不斷刻意練習。
9.教師的核心技能需要從“教”轉化為“學”,小學生的核心技能需要“專註”(專門訓練減少幹擾)。
10,當知識內化,直覺變得可信。學習有助於建立知識金字塔,思考形成知識網絡,慢慢發現規律,整合知識,使之更好。
11,成績差的背後是期望值太高,我不要結果,我只要過程。運動員獲勝的影響因素有心理、運氣(不可控因素)和實力。
12,學校培訓的取消,需要我們家掌握自主學習和培養。
13,讓孩子變得牛逼,學習是壹場認知的馬拉松,每個人都能掌握,化劣勢為優勢,在這個過程中找到好的教育資源+家長的引導是最重要的。
14.當孩子沒有改正錯誤的能力時,批評和壓制並不能教會他們謙遜,反而會讓他們變得不自信。長此以往,他們會變成習得性無助,“失敗”會成為他們的潛意識過程。所以正常的方法應該是在孩子做得不好的時候,幫助建立壹套糾正和改進的流程。比如引導孩子先接受不好的結果——接受不好的正常情緒——看到並肯定TA做得好的地方——引導孩子發現做得不好的地方——分析可能的原因——引導孩子發現需要改進的地方——列出需要改進的地方——再做壹遍並取得效果——肯定、表揚、授權。
15,孩子在學校也有過程,但是很多時候細節缺失,缺乏堅持。
二、連麥答疑
1,高二兒子,和從張家界回來的同學有聯系,同學孤立。他很怕哭,他媽媽也不知道怎麽處理。
1)哭是正常的,相信國家防疫措施,服從國家安排;
2)告訴孩子,“無論發生什麽,媽媽都會陪在妳身邊,支持妳;
3)與孤立的同學交流,關心同學,送他們“學習之道”之類的禮物;
4)如果被隔離,相信衛生部門的專業診斷,坦然面對,享受隔離。
2.下學期,高壹的女兒,壹到數理化就覺得很矛盾,成績上不去。妳想讓李老師支持她嗎?
1)采用積極情緒幹預SPER技術,提到數學,改寫原來的消極情緒,改變積極情緒(數學和物理都沒有),出現積極行為,從而產生新的積極情緒和積極行為,如此良性循環;
2)高中數學和物理需要多理解。壹般策略:預習找題,上課聽疑題,復習刻意練習;
3)遇到薄弱科目和薄弱單元時,通過單元分析和真題測試,找到考試的知識點,排除卡點,不要把前後和不會的知識點混為壹談;
4)解題過程:審題及關鍵信息——找出考試中的知識點——回憶相關知識的步驟——答題;
5)綜合學習過程:將所學知識結構化——形成知識網絡(思維導圖)——刻意練習(針對性刷題)——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
6)帶孩子去好的大學,為他們找到壹些優秀的、重要的人,幫助他們建立更好的學習目標和信心;
7)父母的陪伴也需要了解過程。面對孩子的不同情況,要有相應的應對過程,不能被孩子的問題牽著鼻子走。焦慮的背後是對未來的擔憂和內在儲備不足,所以家長也需要不斷學習。
第三,感知和實踐
1,連麥今天早上有壹位媽媽說:“不讀書,就不懂教育孩子的很多問題。”另壹位母親說:“妳小的時候,對孩子要求太高。長大了,孩子不自信,妳什麽都怕。”這些話的背後,是告訴我們的父母,只有跟隨孩子成長的步伐,做壹個努力學習的父母,妳才能真正幫助孩子成長,否則就是阻力和傷害。
2.今天上午,鄭州壹位媽媽說:“我三年級給女兒上補課花了差不多8萬塊錢,但是沒什麽效果。聽了寶駿20多天的課,和女兒關系很好,也明白了孩子花那麽多錢上化妝課背後的原因。有些家長不知道怎麽和孩子相處好,有些老師根本不會教。”所以,家長可以教,老師可以教,孩子可以學,這樣我們才能真正的優秀。
3.今天看到老師發了壹個娃子在幼兒園騎特洛伊馬的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