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聽說迪拜很有錢?在那裏工作可以嗎?

聽說迪拜很有錢?在那裏工作可以嗎?

。。。。。。。這是壹個破產的國家,妳不知道嗎?國內危機嚴重,我怕我走了再也回不來了。。。。。。。妳自己看看,好好想想。妳最好下載相關資料!!!

迪拜信息:

在全球金融危機退潮之際,號稱“日不落”企業的阿聯酋主權投資實體迪拜世界發生大規模債務違約,令全球金融市場再生波瀾。

迪拜曾被譽為中東石油經濟轉型的成功範例。債務危機引發新興市場經濟體重新考慮其發展模式。對於正處於經濟轉型過程中的中國來說,這場危機給我們的啟示值得特別關註。

當前形勢

迪拜膨脹的房地產泡沫破裂。

迪拜,這座沙漠中的奢華之都,早年因為石油資源瀕臨枯竭,探索出了壹種新的經濟增長模式。其選擇的高端地產發展路線,在過去5年推動了3000億美元規模的建設項目,吸引了世界各地石油國基金和熱錢的追捧。在房地產、金融服務和旅遊業的幫助下,迪拜迅速崛起,成為海灣地區和中東地區最活躍的商業中心。

然而,“迪拜世界”的債務風暴可能會打破它所代表的房地產神話。從“迪拜世界”債務危機,到爛尾的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國際金融危機,甚至到上世紀90年代房地產泡沫破滅導致的“失去的10年”,如果房地產泡沫過大,最終都會破滅。

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各國紛紛出臺經濟刺激政策,營造了利率極低、資金充裕的金融環境。危機中,條件相對較好的新興市場普遍受到資金追捧,國際資金、熱錢湧入,股市、房市價格飆升。

數據顯示,韓國、新加坡等地房地產市場普遍上漲,巴西首都巴西利亞的樓市均價壹年漲幅超過120%。在金融危機爆發後房價大幅下跌的香港,近半年來房價大幅上漲,基本回升到前期高點。北京、上海、廣州的現房價格平均漲幅都超過了30%。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部部長馮飛表示,在當前國際經濟體系流動性充裕的情況下,要特別關註中國股市和房市的資產泡沫。

中國銀行全球金融市場部高級分析師方明認為,迪拜危機暴露了其增長模式中的資產泡沫風險。“中國對資產泡沫的調查和擠壓是中國應該從迪拜債務危機中吸取的教訓。”

然而,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並不完全同意這壹觀點。他說,引發迪拜債務風暴的房地產問題與中國不同。“中國房地產面臨的問題是價格上漲過快,房地產成為投資品,超出了人民的支付能力,但商業地產並沒有被透支。”

據了解,我國部分地方融資平臺負債率過高。如果這種情況遇到經濟大幅下滑,其蘊含的風險可能會集中爆發。

李稻葵強調,迪拜的發展模式對中國資源型城市和地區仍有重要借鑒意義。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不能因為迪拜的短期融資問題就完全否定它的發展模式。

b隱患

熱錢可能沖擊中國資本市場。

長期研究迪拜經濟模式的中國安邦咨詢有限公司首席研究員陳功表示,此次債務風暴最大的問題是全球資本對新興市場模式的信任能否持續。“如果這種信任被破壞,無疑將引發對新興市場國家的沈重打擊。”

專家認為,石油美元和國際金融資本的湧入支撐了迪拜近年來房地產價格的快速上漲。此次債務危機的發生將使迪拜近年來吸引熱錢的磁石效應消失。考慮到近期越南盾貶值,市場普遍擔心熱錢對新興市場的判斷可能發生變化。

165438+10月25日,越南政府宣布越南盾目標匯率貶值5%。這是自5438年6月+去年2月以來,越南政府首次有意讓本國貨幣貶值。

方明認為,國際資本可能在恐慌中面臨新的流向選擇:壹方面,國際資本會重新考慮新興市場的安全性;另壹方面,無處釋放的熱錢將加速流入中國這個新的、安全的、快速增長的國家。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世界經濟研究所所長陳鳳英表示,迪拜危機之後,熱錢的流向可能會有所調整。目前中國資產虛擬化程度低,財富建立在實體經濟基礎上。所以,無論是短期投機還是戰略投資,中國對國際資本都是很有吸引力的。

“在人民幣升值預期上升,國內股市和房地產已經存在泡沫的背景下,未來熱錢流入中國的壓力將會上升。”她說。

對此,方明建議,中國近期應保持人民幣預期穩定,並加強對熱錢流動的控制,特別是防止熱錢大規模進出中國市場。同時,要嚴查參與迪拜業務的中國公司及其銀行的信用,密切監控相關機構的受損和資產惡化情況。壹旦發現風險暴露,壹定要明確自己的頭寸在償還順序中的位置,爭取在未來的債務重組中獲得話語權,維護自身利益不受損失。

c警告

中國投資,“出海”投資要吸取教訓。

作為迪拜世界的主權投資實體,債務危機引起了人們的關註。業內人士認為,迪拜事件也喚醒了投資者對主權債務違約風險的意識,他們擔心對中投公司海外投資的影響?

與以往投資集中於金融領域相比,中投公司今年的投資策略有所改變,頻繁拋售包括石油、煤炭、農產品和房地產在內的大宗商品。

9月初,中投公司、摩根士丹利房地產基金、卡塔爾控股公司和美國私人投資者西蒙·格裏克(Simon gleeck)向瀕臨破產的英國歌鳥房地產公司註資,幫助該公司償還美國花旗銀行高達8.8億英鎊的債務。註資後,中投公司將持有該公司約19%的股份。6月,中投公司出資2億澳元投資澳大利亞房地產信托公司。

陳鳳英指出,在現階段,中投公司分散風險是必要的,但我們應該註意的是,投資戰線不能太長。

她建議,中投的海外投資應該借鑒迪拜世界的投資策略,戰線不要拉得太長。同時,應加強對海外投資風險的預期和評估。

除了中投公司,許多國內銀行和投資海外的中國企業也成為關註的焦點。受迪拜債務危機等因素影響,近期全球股市重挫。迪拜危機壹爆發,國內多家上市公司就發布公告,澄清與陷入危機的迪拜世界的業務關系。

據悉,在此次危機中占迪拜華商十分之壹的溫州人,資產損失約20億元。其中,損失最大的是那些從房地產投機中賺錢後借入巨額資金的人。

在這方面,陳鳳英認為,通過迪拜危機,新興市場公司在海外投資時需要更加謹慎。當外部投資環境逆轉時,新興市場可能會發現比發達國家更難解決問題和風險。

所有各方的意見

迪拜危機的警示作用

前天,以“迪拜債務危機的前因後果”為主題的研討會在新華社世界研究中心舉行。十多位專家參加了研討會並闡述了他們的觀點。

心理影響大於實際影響。

太平洋研究院院長向松祚認為,迪拜危機並沒有想象中那麽嚴重。他說:“迪拜危機影響了商業銀行的貸款,比如瑞士瑞信銀行、匯豐和蘇格蘭皇家銀行,這些都是純商業貸款。”

新華社世界問題研究中心研究員楊強調,迪拜和去年陷入國家破產危機的冰島壹樣,處於世界經濟的邊緣,在影響力和延伸鏈條上無法與雷曼兄弟相比,而且發生在全球經濟復蘇過程中,影響非常有限。

也有專家認為,迪拜危機是迪拜房地產泡沫破裂的信號,不排除對世界經濟造成沖擊的可能。

迪拜危機的根源在於發展模式。

南開大學當代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龔剛認為,迪拜危機表面上是金融危機的延續,其本質是發展模式出現了問題。

迪拜依靠石油賺得第壹桶金後,通過國外貸款大力發展房地產等項目,旨在打造中東物流、休閑、金融樞紐,建成了世界唯壹七星級酒店“迪拜塔”、世界最大人工島“棕櫚島”等壹大批建築設施。

“迪拜的快速發展,是融資炒房形成的虛假繁榮。”龔剛說。

對新興市場有很強的警示作用。

迪拜危機發生後,信用評級機構標準普爾和穆迪立即下調了迪拜國有企業的信用評級。向松祚指出,壹些投資者已經開始減持新興市場國家的資產。

“迪拜危機給了我們五點啟示。第壹,發展中國家的負債率不能太高。第二,要處理好虛擬經濟和實體經濟的比例關系。第三,過度的經濟開放會導致不可控的風險。第四,過渡時期不要過度依賴外債。第五,發展中國家要充分發展實體經濟。”楊對說道。(據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