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老師壹對壹咨詢服務
上周,南開二中舉辦了高壹學生壹對壹現場咨詢活動。咨詢會上,來自物理、化學、生物、歷史、地理、政治六個學科的12名老師接受了系統的專業培訓,* * * 160多名高壹學生通過信息平臺預約咨詢,確保每個學生都有充足的時間與老師進行面對面的交流。通過壹對壹的交流,老師們耐心解答了學生關於選擇高考科目和報考專業方向的問題。
“老師,我對地理很感興趣,但是擔心以後申請大學的專業有限,所以現在有點難。”壹名高壹學生拿著自己的T-score成績單表達了自己的擔憂。坐在對面的咨詢老師沒有馬上回答學生的問題,而是微笑著接過學生的成績單,同時拿出壹道地理題讓學生回答。
幾分鐘後,老師告訴學生自己的想法:“妳的地理基礎不錯。可以選修地理,但是要努力看圖,拓寬知識面。如果地理確定為選修科目,可以利用寒假時間多看壹些地理方面的書籍和紀錄片,對提高成績很有幫助。另外,我覺得如果妳考地理的話,可以報考很多大學專業,比如海洋工程、水文水利、測繪工程、建築工程、建築橋梁等很多專業都和地理密切相關。除了專業上的考慮,妳也要想想自己未來的職業誌向是什麽。”
“同學,考試有三科。除了地理,妳還喜歡和擅長哪兩門學科?也可以換個角度考慮自己的專業方向。”
現場咨詢會上,老師們認真幫助同學們分析解惑。該校教務主任範表示,學校已經從多方面做好了指導學生選課的準備。比如學生手中的T分報告,是根據六門選考科目的兩次月考、四次期中考試和四次期末考試的成績,進行分析轉化,讓學生根據這份報告了解自己單科的學習狀態;老師根據這份報告對學生進行客觀的評價和分析。此外,學校還對每個學生進行了brain AT測試,以幫助學生了解他們的潛力、愛好和職業傾向。現場咨詢學生的老師都經過了三輪嚴格的培訓。從T分報告的分析、職業分析到與學生的交流,參與咨詢的老師都做了精心的準備。而且為了保證基於數據的試卷更有說服力,學校對老師出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壹張試卷不僅考查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還要求教師熟悉學科核心素養,吃透大綱要求的知識點,平衡難度系數,註重對學生學習能力的考查。
我發現很多同學都有壹個好主意。
華鑰中學高壹年級組長李言平老師表示,為了幫助學生選課,老師不僅要為學生打好基礎,還要幫助他們走出課堂,開闊視野,更多地了解大學專業和職場生活。
去年期末考試前,我們舉辦了學生論壇和家長選科研討會。學生們在選擇科目時並不像他們想象的那樣困惑。他們不僅提出了“選什麽”和“為什麽要選這些科目”的想法,還提出了自己對選課和下課的想法、疑問和建議。通過期末考試後的第二次選課調查,同學們還與老師和家長交流了個人興趣、對未來專業的想法以及未來的職業理想。此外,寒假前,學校還邀請了北大、清華、天大、南開等多所名校的名師做客華鑰卓越論壇,既鼓勵學生勤奮學習,又解答專業選擇問題,開闊視野。
今年高壹學生還有壹項特別的寒假作業——思考自己的專業愛好,寫自己的職業規劃。希望同學們可以在假期和家人交流,通過優秀論壇裏大師們的啟發,找到自己的誌向。
體驗以人為本,不同階段不同學生解決不同問題。
新華中學教務主任趙燕老師說,學生必須經過充分的體驗,才能決定高考選哪些科目。作為學校、老師和家長,不應該催促學生倉促決定,更不應該盲目傾向於分數最高的三科。在新壹輪高考綜合改革中,專業是優先填報誌願的。所以同學們在選擇報考的科目時,除了分數因素,還要尊重自己的愛好和誌向。
新華中學開設了高三年級發展指導課,每周壹節課,多年來壹直堅持。專職心理輔導老師幫助學生學習自我意識,了解自己的特長和愛好,自主規劃未來發展。老師會以小組的形式讓學生了解和熟悉高校的專業,探討和分享自己對職業的理解。學校還會向學生逐科講解與學科密切相關的相關專業及其未來發展。連續三年的職業發展課程都是以學生為本,針對不同班級學生遇到的不同問題進行詳細解決,最終讓學生知道自己需要什麽,自己做決定。
建議專業優先考慮在高校嘗試體驗。
天津工業大學心理健康中心教師、全球職業規劃師黃小青認為,學生希望選擇三門科目的最佳組合作為高考科目,但確定最佳的前提是知道自己未來要走什麽樣的道路。那妳不妨先給自己做壹個興趣評估,了解自己的興趣愛好後,再找壹個合適的大學專業。大學的專業是根據社會職業的要求設置的,目前不會根據高考改革的變化調整太多。因此,有條件的學校不妨組織學生體驗專業課的氛圍和大學的日常生活節奏,有利於學生通過對不同大學氛圍和專業課的感受來確定自己的學校和專業方向。比如工科學校的學風嚴謹穩健,工科專業往往以物理為主,需要學生有清晰的認識。無論報考哪個專業,在選擇學科時首先要明確壹到兩個核心學科;即使明確了專業方向,也需要進壹步明確學校區域。不同地域和學術氛圍的學校也會對學生未來的學習產生重要影響,這壹點要充分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