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標準化程度低
首先,軟件的設計缺乏統壹的規範和標準,導致相關專業軟件的數據連接和傳輸非常困難。當壹個軟件繪制的圖形文件在另壹個軟件中打開時,往往會造成圖形變形或數據信息丟失,給設計人員帶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也影響設計人員之間的技術交流和寫作,更不用說讓設計信息從上遊流程流向下遊流程了。比如,由於目前設計圖紙沒有相應的電子文檔格式規範,如何確定圖層的設置就沒有規律可循。如果以電子文檔的形式交換設計成果,可能會出現圖層設置的問題。
其次,部分軟件采用的建築技術標準與國家標準不壹致。比如尺寸標註方法與制圖標準不壹致,軸線畫法不符合規範要求。即使能滿足建築工程各專業的相關標準和規範,不同專業(如建築、結構、給排水、電器、暖通等)的設計軟件之間的數據交換也沒有統壹的標簽。).
三是全國統壹的電子文件格式標準和數據交換標準亟待建立。隨著網絡技術和數據庫技術的發展,基於互聯網的協同設計技術和客戶機/服務器技術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建築設計信息的交流也越來越多。隨著數字技術的不斷發展,新建築的不斷出現,建築構件的不斷創新,基於互聯網的建築數據庫和建築構件數據庫不斷豐富和完善,數據庫的訪問量會隨著其規模的發展越來越大;隨著政府上網工程的深入,通過互聯網實施建築工程設計電子審批勢在必行。但是,如果沒有全國統壹的文件格式標準和數據交換標準,網上協同設計、訪問網上數據庫和電子審批都只是壹句空話,將嚴重影響建築設計信息化的進壹步推廣。
我們的目標是保持從設計到施工的信息流,企業內部的信息流,企業之間的信息流暢通,這離不開信息標準化。因此,信息標準化將在建築業信息化進程中發揮關鍵作用。
2.集成度低
現在雖然已經使用計算機繪制設計圖紙,但大部分設計師基本都是使用單用戶CAD系統繪制建築設計圖,設計的組織形式和工作方式基本保持不變。因此,數據冗余、數據不壹致、重復設計和設計遺漏的情況時有發生,這將極大地影響設計的質量和進度。此外,項目負責人或設計經理無法準確掌握設計的實際進度。雖然使用了信息技術,但是沒有有效的信息管理手段。
現在各設計單位基本都建立了局域網作為支撐技術;然而,基於網絡的信息化建築設計技術還不夠發達,缺乏壹個各專業設計人員共享設計信息的協同工作平臺。因此,設計師不能方便及時地了解設計的最新進展和變化,沒有真正發揮網絡的作用。
還有壹些軟件號稱有在線版本,但服務器上只安裝了軟件和加密鎖,支持協同設計的能力很弱,無法利用這些軟件進行真正的協同設計。
當前,建築工程越來越大型化、復雜化,新材料、新結構、新方法、新技術、新標準不斷湧現。大規模經濟建設的快速發展對建築設計的質量和效率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實現建築設計的壹體化,才能實現高效率和高質量,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3.智能化程度不高
雖然有些設計軟件具有自動生成軸線、墻體、門窗的功能,但生成的圖形在適用性和合理性上仍然不足,經常需要設計師進行修改。另外,自動生成統計表的功能也很差,設計人員往往需要手工統計。
修改設計是壹件很麻煩的事情,往往會“牽壹發而動全身”。平面圖修改後,立面圖、剖面圖、大樣圖、各種明細表都會有變化。有時候壹個地方疏忽了,壹下子就改了,可能會造成設計上的質量事故,給施工帶來很多損失,比如工期延誤,成本增加。如果設計軟件的智能化程度很高,那麽當任何壹個視圖被修改時,軟件都會自動糾正與該視圖和進度相關的任何其他圖片,這樣的事故就會發生。這些例子說明目前的設計軟件並不智能。雖然計算機應用於設計,但信息技術的專業並沒有得到充分發揮。
4.生產組織和管理形式不能滿足信息技術的需要。
以下是壹些不符合信息技術需求的例子。
雖然現在計算機繪圖應用廣泛,但很多設計部門的組織形式和工作方式基本保持了原有的手工繪圖方式,只是用計算機和繪圖儀代替了針筆,計算機圖檔管理混亂,缺乏統壹的管理平臺。
目前建築設計企業中的各個部門壹般都有適合自己部門的單壹業務管理軟件。而整個企業缺乏壹個綜合企業內所有信息進行綜合分析和決策的平臺,導致企業並沒有因為使用信息技術而提高管理水平。
由於電子設計文檔上的電子簽名還沒有打出來,仍然需要將電子設計文檔上的圖紙打印在紙質圖紙上,使得電子設計文檔上的很多信息無法轉移到圖紙上,造成了信息的“斷流”。
信息技術要成為建設領域的強大生產力,就必須根據信息技術的要求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重組整個建築設計企業的機構設置和生產流程,使各部門之間的工作關系從孤立地處理各自的業務轉變為相互影響、相互監督的關系,培養整個企業各部門的大財務觀念。同時提高員工素質,改變管理人員的工作方式,提高員工的團隊精神和協作工作意識,使整個企業的運作符合信息化的要求,全面提升建築設計企業的管理水平。
更多工程/服務/采購招標信息,提高中標率,可點擊官網客服底部免費咨詢:/#/?source=bdz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