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城道教文化的代表是玉皇廟,玉皇廟位於城市東北部的府城村北山上。玉皇廟也可以說是晉城的歷史文物博物館。唐的《東羅尼經》碑、宋的碑碣、元的造像、明的亭臺樓閣都匯聚了歷史文物的精華。玉皇廟建於北宋時期。金元重建,現在有三個庭院,65438多個廳堂和亭臺,300多個雕像。玉皇廟位於高崗之上,諸神在列。規模宏大,氣勢非凡,宛如人間仙境。特別是300多尊神像構成了完整的道教神仙體系,是我們研究宋代道教鼎盛時期的重要史料。在玉皇廟的藝術界,成就最高的是西寺的元雜劇二十八夜造像,這在我國發現的古代道教造像布局中仍是孤例。它的創造者是元代藝術大師劉鑾。劉鑾師從尼泊爾偉大的雕塑家夏嫣。劉鑾的藝術創作具有明顯的中西合璧、兼容並蓄、獨樹壹幟的藝術風格。《二十八夜》的塑造既結合了天體物理學中二十八星的運行布局,又繼承了中國傳統的寫意、抒情的創作思想,從而塑造了“虛太陽鼠”、“袁金龍”等個性鮮明、生動活潑、氣勢磅礴、造型優美的藝術形象。美學家說現存的元代藝術瑰寶在山西,山西的元代精品雕塑在晉城,壹點也不為過。晉城玉皇廟中的元代雕塑是我們研究出現在短命王朝中的具有強大生命力的藝術瑰寶的有力展示。
山西缺水,所以凡是有水有氣的地方,山西人都視之為美神之地。晉城位於太行山山麓。太行山復雜的地質、地貌、水文、氣象條件,給晉城帶來了意想不到的清泉、瀑布和神奇景觀。晉城最潮濕的地方是位於陽城的蟒河景區。茫河百裏長,水氣滿溢,河水流轉,景色各異。滴水盆地,盆地生於山谷,兩崖之間滴水不斷。久而久之,水會溢出盆口,流入河流。洗衣球,山中聚水,晶瑩剔透,奇石異樹,日月人猴,都想在這裏洗去塵垢。壹大壹小的臉盆和滴水盆,構成了蟒河上遊的母盆。水流向前,蜿蜒曲折,從溝中噴湧而出,飛瀉而下,在峭壁之間形成約四五十米高的瀑布,水在此積聚成力量;水在這寂靜的山中發出獅子的吼聲;這裏的水讓我們感受到了萬物之靈的存在。激浪前行,撞石拍岸,蟒河不遠處,形成三條連環聚水汪。從天上看,它像三個圓形的水球在山谷中排成壹行,生動有趣。當地人稱之為“三連王”。在王的三連下,蟒河成了名副其實的大河。每壹座山都是浪,每壹塊石頭都是浪,浩浩蕩蕩直下。山峰因河而壯觀,樹木因河而蔥郁,奇石因河而美麗,山猴因河而歡騰,大鯢因河而奇特,晉城因莽河而名震三晉。
晉城,另壹個看水和自然奇觀的好地方是歷山風景區,它位於晉城所屬的沁水縣(太原路註:歷山可參考本站三晉名山漫談)。奇峰、怪石、清澗、溶洞、水幕是驪山的“五絕”,此外還有林濤、山風、冰雪、霧雨、古跡、光影、動物、植物、藥村、山間別墅,被當地文人稱為“十勝”。驪山也是三晉地區不可多得的自然風景區。
晉城,壹座文化名城,是文化奇觀和自然奇觀的結合。那些數不清的文物古跡,讓我們看到了祖先的智慧,啟發了我們的哲學思考;鐘靈那些美麗的自然奇觀讓我們超越世俗,回歸自然,豐富了我們的思想...晉城是壹個人來來回回流連忘返的地方,在歷史中流連忘返,在自然中來來回回,所以我們雙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