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企業資本管理知識

企業資本管理知識

企業知識管理有層次。壹個完整的企業知識管理分為企業知識本身管理和企業知識資源管理兩個層次,由企業知識本身管理、企業知識資源管理和企業知識資本管理組成,其中企業知識資本管理是前兩者的衍生。

抽象話題討論

關鍵詞:知識管理/知識本身管理/知識資源管理/知識資本管理/知識理論/知識資源/知識資本

目前,理論界的“知識經濟熱”剛剛降溫,“知識管理熱”又開始急劇升溫。世紀之交,知識管理再次成為國內理論界的熱門話題。國內圖書情報與信息管理學界對知識管理的介紹和討論在1999和2000年達到高潮。文學,文學,文學,文學,文學,文學,文學,文學,文學,文學,文學,文學,文學,文學,文學,文學,文學,文學,文學,文學,文學,文學,文學,文學,文學,文學,文學,文學,文學,文學,文學,文學,文學,文學,文學,文學,文學,文學,文學,文學,文學,文學,文學,文學,文學,這在很大程度上梳理了目前人們對知識管理的復雜和混亂的認識。然而不幸的是,所有這些研究都淡化和忽略了壹個非常重要的問題,那就是知識管理中的層級問題。基於以上研究,本文將以企業知識管理為對象,深入探討知識管理的層次性問題,以達到全面理解和把握知識管理的目的。筆者認為,企業知識管理分為微觀層面和宏觀層面,由以下三部分組成。

1企業知識管理微觀層面:企業知識本身管理

企業知識的管理本身也可以稱為純知識管理。這壹層面的企業知識管理主要是經濟學界和企業管理理論界研究的,因此具有濃厚的企業管理色彩,當然也在壹定程度上涉及到情報學。是指知識本身或“純知識”在企業中的創造、吸收、獲取、加工、儲存、檢索、傳播、* *享受、轉移和創新。根據所管理的知識範圍,這壹層次的企業知識管理分為狹義和廣義。從狹義上講,這壹層次的企業知識管理是指對企業隱性知識(未編碼知識)的管理。長期以來,人們壹直將知識局限於顯性知識(編碼知識),將知識等同於顯性知識,而忽視了隱性知識或隱性知識。企業知識管理可以說是針對這壹缺陷的。雖然企業知識管理的提出並沒有抹殺企業中顯性知識的管理,也以顯性知識管理的形式強調了我們常說的“知識加工”的壹面,但相比較而言,它在當前的興起更凸顯了隱性知識管理在企業中的重要性。因為在傳統的西方企業管理理論中,泰勒和西蒙所指的知識壹般是顯性知識。例如,科學管理之父泰勒指出,將知識應用於工作後,生產率以每年3.5至4個百分點的速度增長。泰勒這裏所指的以可量化數據形式存在的知識是企業的顯性知識,它根本不涉及企業的隱性知識。事實上,隱性知識比顯性知識重要得多。如果說顯性知識是水面上的冰山壹角,那麽隱性知識就是隱藏在水面下的冰山主體。雖然它們比冰山壹角更難找到——顯性知識,但它們是社會財富最重要的來源。企業知識管理概念和理論的壹個重要觀點是強調隱性知識比顯性知識更完善,能創造更多的價值;對企業所蘊含的隱性知識的挖掘和利用將成為企業贏得競爭優勢的關鍵。

與狹義的理解相比,廣義的企業知識管理這壹層次既指向企業中的顯性知識,也指向企業中的隱性知識,它強調的是對企業中整個知識本身的管理。更具體地說,它包括:①企業知識的社會化管理——從隱性知識到隱性知識;②企業知識的外部化管理——從隱性知識到顯性知識;③企業知識內部化管理——從顯性知識到隱性知識;④企業知識的集成管理——從顯性知識到顯性知識。我們可以用表1將這四種知識轉化模式總結如下。

表1企業知識管理的四種知識轉化模式

附圖

企業知識管理的上述四個方面同構為企業內部的知識創造、獲取(知識生產)和知識流動(知識交流),目的是實現企業知識共享,最終目的是實現企業知識創新。

企業實施知識創新是為了依靠和利用企業自身擁有的知識獲得持續的創造力,使企業在非線性的市場競爭環境中具有競爭優勢。知識創新的過程實際上是壹個知識交流和知識共享的過程。如上所述,以社會化、外化、內化和整合為特征的隱性知識和顯性知識之間的相互轉化,構成了企業的知識交換。而知識共享是繼知識交流之後這壹層面企業知識管理的又壹重要環節,也是知識交流的直接目的。知識共享是指員工的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通過電話、口頭交談、互聯網等各種溝通方式被組織的其他成員共享,從而轉化為組織的知識財富。簡而言之,知識共享就是實現知識從個人知識向組織知識財富的轉化。這種變化要求知識不僅要靠知識積累來享受,還要靠知識加工甚至知識創新的初級孵化來享受。知識的加工在整個知識的享受中非常重要,知識加工的核心內容是知識的組織和有序。構建知識庫、知識倉庫、繪制知識地圖和知識歷史地圖是企業組織和整理知識的四種極其重要的具體實現形式,也是管理企業知識本身的有力工具。有時為了強調這壹點,還把知識組織(知識排序)單獨拿出來,與知識並列,作為企業知識管理在這個層面的另壹個重要環節。這種將整個運作過程分為知識交流、知識組織與有序、知識共享和知識創新四個平行階段,並在此基礎上突出知識共享和知識創新的重要性和目的的做法,成為這壹層面企業知識管理的顯著特征。對知識享受、知識吸收(知識生產和獲取)以及與之密切相關的知識轉移的研究也被視為現代經濟學和管理學的重要方面:企業理論研究的前沿領域——“企業知識理論研究重心的轉移”。

2企業知識管理的宏觀層面:企業知識資源管理

這壹層次的企業知識管理研究具有濃厚的信息管理味道。有研究者認為,知識管理實際上是知識資源管理,知識資源管理(KRM)是信息資源管理(IRM)的必然趨勢,因此知識管理可以看作是信息資源管理的延伸、發展和升華。有研究者認為,知識管理是信息管理的壹個發展階段,是當前信息管理的深化和最新發展。總之,在學術理論領域,知識管理主要是圖書情報管理界從這個角度研究的。先來回顧壹下信息管理分為五個階段的經典理論觀點,這壹觀點早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就由國際著名信息管理學家、美國學者D.A夏德和F.W霍頓提出。即第壹階段:對信息的實物控制時期(19年底至50年代末),也可稱為文件管理時期;第二階段:自動化技術管理時期(20世紀60-70年代),以MIS為代表的信息系統廣泛應用,信息技術和信息專家的作用日益突出為特征;第三階段:信息資源管理(70年代中期-80年代);第四階段:商業競爭分析與智慧(80年代);第五階段:知識管理(90年代以來)。因此,在歷史上,知識管理壹直被認為是信息管理的壹個階段,它與管理相伴而生。

實踐的發展和需要逐漸從信息管理中孵化出來,形成壹個全新的管理領域。這個角度的知識管理就是企業知識資源管理層面的知識管理,這裏就來分析壹下。

目前對信息資源的權威理解是:對信息資源有兩種理解。壹種是狹義理解,即僅指信息內容本身。另壹種是廣義的理解,即除了信息內容本身,還包括與之密切相關的信息設備、信息人員、信息系統和信息網絡。按照這種思路,知識資源也可以分為狹義和廣義。狹義的知識資源只是知識本身,而廣義的知識資源不僅包括知識本身,還包括與知識相關的各種資源。我們知道,雖然知識的管理本身涉及到信息科學,如知識組織、知識存儲和檢索等也與信息管理直接相關,但更多的是與工商企業的管理相關。所以應該屬於工商管理和經濟管理的範疇,知識本身的管理還在微觀層面,這壹點我們前面已經討論過了。這裏所說的企業知識資源管理,是指從信息管理的角度對企業內各種知識相關資源的管理。它是涉及知識本身、知識組織(機構)、知識設施、知識活動、知識人員、知識系統、知識網絡等的全方位、全過程的管理。它是從信息管理的角度對廣義的知識資源的管理,涉及到國家創新體系的建設,是相對於知識本身的管理而言的宏觀層面。在這裏,它被視為企業知識管理中的另壹個研究層面,不同於企業知識本身的管理。國內圖書情報管理學界進行了深入而積極的探索,取得了壹批豐碩的研究成果。國內信息資源管理研究者馬飛成教授在與其兩位博士生合著的國家重點教材《信息資源管理》中,在信息資源管理的基本意義基礎上對信息資源管理進行了定位,以專章專節的形式從企業信息資源管理的角度對知識管理進行了論述,指出了企業知識管理。

它是企業信息資源管理的新發展,是基於人們對信息資源管理缺陷的深刻認識和經驗而產生的更加先進的信息管理理論和方法,是隨著技術的進步、人類信息管理需求的進壹步提高和經濟形態從信息經濟向知識經濟過渡而日益暴露的各種信息資源管理缺陷的必然產物。其他研究者討論得更直接,明確提出知識管理是壹種基於企業微觀層面的資源管理;知識管理的基礎是知識資源,知識資源由人、網絡和知識組成。知識管理的起點是知識資源的分配和共享;知識管理的核心是知識資源的開發和利用;知識管理的載體是基於資源的知識管理系統。

企業知識管理這壹層面的研究內容非常豐富,有研究者進壹步將知識資源管理分為知識產權管理、科研管理、文獻信息管理、知識系統管理、網絡知識資源管理等。具體來說,企業知識產權管理是從產權角度對企業中的知識資源進行管理;企業科研管理是指將科學計量學等工具應用於企業的科學研究與開發(R & amp;d)管理;企業文獻信息管理是指對企業中各種知識記錄的管理。通過建立文獻數據庫,進行文獻檢索和服務,實現文獻信息的共享。企業知識系統管理涉及術語庫和知識庫的建立和完善,知識智能系統和知識評價系統的建立,企業組織記憶的支持,科技研究和創新的開展,等等。網絡知識資源管理是對網絡數據庫、域名管理、搜索引擎、元數據、網絡資源收集評價以及網絡知識資源安全性的研究。上述研究分支的深入發展,將極大地豐富和推動企業知識資源管理層面的企業知識管理研究的發展。

3企業知識管理和知識資源管理的衍生:企業知識資本管理

智力資本,有時稱為智力資本,是企業知識管理的壹個重要概念。在知識管理的提法正式出現之前,知識資本管理(intellectual capital management)已經在西方理論界廣泛使用,其代表是瑞典Scandia保險公司推出的方法。這種方法將智力資本定義為企業(公司)賬面價值與市場價值之間的差額,這是壹種無形資產,不能反映在企業的賬面價值中。知識資本的概念壹經提出,就經歷了壹個逐漸明晰的過程。根據目前國際上的主流觀點,知識資本主要包括人力資本和結構資本,或者人力資本、結構資本和顧客資本。因此,可以認為企業知識資本是把企業中的全部知識資源,包括知識本身,作為企業出售和資本化的對象,從而成為企業中最有價值的資產。企業知識資本是壹切能夠直接為企業創造財富的任何形式的“活的”知識。企業員工的技能和知識、顧客忠誠度以及企業的組織文化、制度和運作中所包含的集體知識都體現了知識資本。企業知識資本的概念強調的是壹種通過在企業中應用知識創造價值的潛在能力,以及壹種聚合知識載體的能力,而不是知識,無論是知識本身還是整個知識資源。知識資本實際上是知識本身和知識資源的商業化、價值化和資本化,強調知識的價值增值和財富創造。這裏可以用圖2來表示知識本身、知識資源和知識資本之間的內在關系,圖中陰影部分為知識資本。

知識本身、知識資源和知識資本的關系。

通過以上對知識資本的分析,我們不難發現,企業知識資本的管理是通過資本化和資本運作的橋梁,從企業知識本身的管理和企業知識資源的管理中衍生出來的,並且與兩者密切相關,三者共同構成了壹個完整的、真正的企業知識管理。“企業知識管理就是對企業中知識資本的管理”的觀點顯然是片面和狹隘的,甚至是錯誤的。完整意義上的企業知識管理包括微觀層面的企業知識管理、宏觀層面的企業知識資源管理以及來自前兩者的企業知識資本管理。企業知識資本管理以價值創造和增值為目標,通過對知識資本的識別、獲取和有效利用,提高公司價值增值和財富創造的能力。它壹方面囊括了企業中所有可以用來創造財富的“活的”知識部分,另壹方面在企業知識管理和企業知識資源管理的實施中激活了壹些“死的”知識,使之成為可以創造財富和實現價值增值的“活的”知識。正因為知識資本管理在整個知識管理中起著如此至關重要的作用,從這個角度,我們也可以認為“企業知識管理的核心在於企業知識資本運營”,這是動態視角下的企業知識資本管理。

目前,理論界從經濟管理和企業管理的角度研究企業知識資本管理。在靜態意義上,企業知識資本的管理涉及四個方面:①使企業產品具有市場競爭力的資產的管理,如R & ampd管理和企業技術創新能力管理等。;(2)來自企業員工的資產管理,如企業員工的知識、經驗和技能管理;(3)體現為精神財富的資產管理,如企業知識產權管理;(4)使企業具有凝聚力的資產的管理,如企業文化的管理、商業計劃和管理。對於動態的企業知識資本管理,我們通常稱之為企業知識資本運營。企業知識資本運營是指知識資本的創造、收集、開發、組織、配置、傳播、利用和評價等壹系列過程,以實現企業知識資本的最大保值增值,提高企業競爭力。企業知識資本運營的有效實施需要壹系列保障措施:加強企業的組織學習;加強人力資源管理;要樹立“以人為本”、“以能力為本”、“以知識為本”的新的企業管理思想和理念;要發展“知識聯盟”、“虛擬企業”等新型企業生產經營組織模式;要努力為虛擬組織或虛擬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在企業中推廣CKO系統;有必要在企業中建立知識激勵機制等等。

參考

張曉梅白波1。關於知識管理的幾個理論問題?圖書情報工作,2001 (8): 20-23。

2白波、蔣永福。知識管理研究綜述。信息和文件服務。

3明海。近年來國內知識管理研究綜述。圖書館學報,2002(2):11-14。

4盛小平。國內知識管理研究綜述。中國圖書館學報,2002 (3): 60-64。

5余廣生。企業知識理論研究重心的轉移。參見:胡向培、楊德利編。經濟管理與社會科學前沿研究。北京:中國財政出版社,2000: 280-284。

6褚軍.從信息資源管理到知識資源管理。圖書情報工作,2001 (3): 44-46

7丁偉。從信息管理到知識管理。中國科學技術情報學會學報,2000 (2): 124-129。

8 * * *平等。從信息管理到知識管理。圖書情報工作,2000 (3): 9-11,16。

9d . A . March and F . W . Horton。信息趨勢:從信息資源中獲利。紐約:約翰威利& amp兒子,1986

吳10。信息資源與信息經濟學。信息理論與實踐,1996 (4): 4-6

11馬飛成,李剛,查進階。信息資源管理。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1: 248-268。

12楚軍。知識管理的資源分析——基於企業微觀層面。圖書情報知識,2000 (2): 7-11

13柯平。關於知識管理。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6):132-136。

14 LeifEdvinsson。發展中國家,長期規劃,1997(3):366-373

胡,沈群紅。西方智力資本理論及其應用。經濟趨勢,1998 (7): 40-42

16徐銳。知識型企業的知識管理特征。圖書情報工作,2000 (1): 46-48。

17柯平。建立企業知識理論促進企業知識資本運營。信息科學,2002 (1): 5-8

18 LeifEdvinsson。發展中的知識資本,長期規劃,1997(3):366-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