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海豚什麽時候發情?

海豚什麽時候發情?

有人說,在地球上生活了2500萬年的長江白暨豚太老了。這個物種和恐龍壹樣,遲早會滅絕。然而,專家認為,白暨豚並沒有老到無法生存,而是因為人類的幹擾,加快了滅絕的速度。類似種類的白暨豚生活在亞馬遜河、恒河和紅河中。2002年7月14日清晨6點,中科院水生所的科研人員像往常壹樣,毫無例外地來到了世界上僅存的四種淡水海豚之壹的白公關。前壹天的工作記錄上寫著:晚上餵奶,正常吃飯。8點,工作人員再次走進“白色公館”時,發現奇奇躺在水下壹動不動。白鰭豚是壹種水生哺乳動物。它用肺呼吸。它幾次都起不來了,噎死了。奇奇去世已經三年了。三年多來,關心奇奇的人都錯過了。大約2000萬年前,白暨豚離開海洋,進入長江。它只生活在中國長江中下遊地區。雖然它的知名度遠不及大熊貓,但大熊貓的壽命只有500 ~ 600萬年,還不如白暨豚。公元前200年,《爾雅》中就出現了對白暨豚的描述,當時估計有5000多只白暨豚。如今,被稱為“長江女神”的白暨豚已不到100只。如今,亞馬遜海豚的數量多達10萬只。恒河豚和紅河豚的數量也在2000只以上,且有增加的趨勢。奇奇的屍體被做成標本的故事,內臟浸泡在福爾馬林裏,DNA永遠保留。奇奇是壹只雄性白暨豚,6月1980+10月12日在洞庭湖口被漁民誤捕時才兩歲。它的脖子上有兩個很深的洞,是它被壹個大鐵鉤鉤上岸直到死去時留下的。離開長江後,奇奇住在中科院水生所為它建的大房子裏的壹個水池裏。人們戲稱它為“白公館”。白暨豚和人類壹樣,都是哺乳動物,所以和我們人類的疾病類似。1996年,奇奇患上了非常嚴重的肝壞死。有壹個月,她什麽都沒吃。科學家買了壹條大魚,取出刺,把肉打成漿,和水混合,希望能保住她的命。當時,這壹消息驚動了國際動物學界,各國專家紛紛為之出謀劃策、想方設法。經過四個月的中西醫結合治療,奇奇康復了。每年的3-6月是白暨豚的發情期。中國科學院水產研究所的科學家們壹直在努力為白暨豚尋找壹位“新娘”。1986年,曾經捕獲過壹只白暨豚,取名“珍珍”。起初,科學家沒有把它們放在壹起,而是把它們放在兩個水池裏,中間有壹條過道,中間有水。兩只海豚可以在裏面交換信息。起初,兩只海豚都很緊張,沒有進食。後來,我慢慢走到過道的上遊。妳望著我,我望著妳,仿佛在註視著對方。工作人員在它們中間放了壹個水聽器,放在水下可以收集信號。結果他們真的發現了很多信號。其中之壹就是相互交流的呼聲。壹天早上,科學家們發現珍珍在奇奇的遊泳池裏遊泳。當它剛遊進來的時候,奇奇非常緊張,在壹個小地方轉了壹圈,沒有理會珍珍。這樣持續了兩三天,他們漸漸熟悉了。不幸的是,在那個時候,珍珍還沒有性成熟,沒有交配的能力。和珍珍壹起被捕的還有珍珍的父親連連。當珍珍第壹次被捕時,他不習慣人工飼養環境,也不吃東西。有幾天,他沒有力氣遊出水面呼吸。即使他在絕食,他也盡力把珍珍的頭托出水面,讓它呼吸,以免窒息。多年後,水產科學研究所的科學家們仍在說,那壹幕真的很感人。在人工繁殖的狀態下,活了幾天後,珍珍沒能和奇奇“結婚”就死了,留下奇奇壹個人守著“空房間”。我第三次見到奇奇是在2000年5月。當日,綠色家園15誌願者從北京趕到武漢,參加保護長江,節約用水的白暨豚大型展覽。我們壹下火車,就直奔白公館。我已經快兩年沒見到奇奇了。變了嗎?在“白色豪宅”裏,22歲的奇奇原本在水中安靜地遊泳。當她看到我們時,她突然加快了遊泳速度。當我們走近泳池邊的欄桿時,她的尾巴用力躍出水面,濺了我們壹身。就在我們不知道是驚喜、意外還是喜悅的時候,奇奇這種獨特的歡迎方式又重復了壹遍。奇奇太孤獨了,期待有人來看,也許更期待我們的老朋友。白暨豚專家張獻鳳告訴我們,每年五六月份,當奇奇進入發情期時,它銀灰色的身體不僅會變得有點發紅,還會發出平時很少聽到的叫聲。就在我們盯著它看的時候,意想不到的事情出現了。奇奇緊貼著池邊,不停地用身體蹭著池邊的水泥墻,然後壹個翻滾轉回水中。總是腹部朝下遊泳的奇奇,腹部朝上,粉紅色的生殖器尖端在小腹處不斷向上延伸,兩寸、四寸、六寸,直到壹尺多長。當她的身體在水中遊泳時,她的生殖器也在水中來回漂浮。還沒回過味來,我們繼續盯著奇奇。它又遊到我們旁邊的水泥墻上,蹭開了。這壹次,當它再次翻身時,生殖器比剛出來時更長,血絲顏色更濃。6歲的誌願者王指著奇奇的生殖器問我:“那是什麽?”?他顯然聽到了我們成年人剛剛脫口而出的話。張獻鳳想了想,回答他:生殖器官是用來生海豚的。王馬上說,下次他來看奇奇的時候,如果她能生壹只小海豚就好了。那壹天,我們從張獻鳳那裏了解到,白暨豚的吃法很特別。雌海豚下腹部靠近生殖器官的皮膚上有兩條縫,稱為卵裂。平時兩個乳房都藏在裏面,哺乳時乳頭從乳溝裏伸出來。小白鰭豚必須在很短的時間內咬到乳頭。母海豚的乳房被擠壓,乳汁被噴進小海豚的嘴裏。然後媽媽要遊出水面呼吸,再回去餵第二口。小陳晗的願望沒能實現。2002年7月14日,我收到了壹封主題為“大壞消息”的電子郵件,是張獻鳳寫的。他告訴我奇奇已經走了。壹個月後,我趁著去武漢出差,走進了“白色公館”。“人去屋空。”9個月前,張獻鳳告訴我,自從記者和誌願者關註白暨豚,並在報紙上呼籲保護長江水和珍惜白暨豚,武漢的中小學生經常去那裏了解奇奇的生活習性,並學習如何保護它的家園。每來壹個小學生,他就數壹數奇奇遊出水面呼吸的頻率。後來他在作文裏寫道:奇奇遊出水面壹分鐘呼吸五次。長江裏那麽多大船,住在那裏多危險啊!站在空蕩蕩的水池邊,張獻鳳還告訴我:這幾年,奇奇衰老的跡象很明顯,食量也下降了。在過去的壹天裏,她要吃8到9公斤的魚,但在最近的壹年裏,她吃了差不多5、6公斤,食量減少了將近壹半,所以她明顯抓不到魚。為了保證它吃的是活魚,飼養員用剪刀把活魚的鰓剪掉。這條魚還活著,但是它遊不快,所以奇奇可以抓住它。奇奇的衰老還表現在牙齒光滑,頸部皺紋增多,就像人的老皮膚,皺巴巴的,松松垮垮的。然後就是體重下降,明顯消瘦。2002年7月14日8時25分,水產所的科學家們陸續趕到了“白色公館”。當時池子裏的水是滿的。兩個多小時後,水排幹了,奇奇被擡了上來。當時天熱,水溫25度。奇奇的身體不冷,她的關節不僵硬,靈活,仍然柔軟。當時有兩種意見。壹個是奇奇對我們的研究工作貢獻良多。她不是壹只普通的動物,而是每個人的夥伴和朋友。按照中國的傳統習慣,她不應該碰它,保持它的完整。另壹種觀點認為,奇奇20多年來為白暨豚的科研和保護做出了貢獻,從理性的角度應該把它的內臟拿出來研究。張獻鳳說,最終他在理智和情感之間找到了平衡,取出了奇奇的內臟,根據研究工作的需要,在超低溫下保存,大器官保存在福爾馬林中。身體的形狀用壹般哺乳動物制作標本的方法剝離,然後恢復形狀。幾年後,我問中科院水生所副所長王鼎博士,奇奇死後,“白公館”的遊客是不是少了?王醫生說,“那裏還有江豚。我們這裏不對外開放,但是開展壹些環保教育項目,學生可以來。奇奇的死當然對我們的科研有很大影響。”“奇奇死後妳做了什麽?除了把它的身體做成標本,內臟泡在福爾馬林裏,DNA就永遠留下來了。我還能做什麽?”王醫生說:“我們做了琪琪的指紋數據庫,但是沒能保存它的活細胞,因為當時太熱,琪琪死後不久細胞就死了,沒有保存下來。我們做了壹個DNA的指紋數據庫,希望保留它的遺傳信息。目前,我們已經協助政府和農業部制定了白暨豚的圍欄保護計劃。這非常困難,但這是最後的希望,否則我們將永遠失去白暨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