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煙臺蘋果栽培歷史

煙臺蘋果栽培歷史

煙臺自古就有蘋果。明朝以前叫“奈”,明朝以後叫“蘋果”。不過那時候的蘋果味道真的不敢恭維,果肉軟,汁少,所以也叫棉花蘋果。蘋果改寫歷史的時刻出現在19世紀70年代。據史料記載,20世紀70年代初,玉皇頂(今北海賓館對面)東南的壹個山坡上出現了壹片果園。果園的主人叫尼威斯,是壹位來自美國的牧師。倪偉思夫婦1871從美國回煙臺時,園藝神父從他的家鄉紐約帶來了十幾棵西洋蘋果樹苗。這對美國夫婦是在異國他鄉依然嘗到了家鄉的果實,還是按照上帝的旨意造福了世界,不得而知。然而,煙臺乃至中國開始了用本地蘋果嫁接西方蘋果的歷史,這是不爭的事實。幾年後,大約在20世紀70年代中後期,倪偉思夫婦帶來的蘋果苗結出了與當地蘋果截然不同的果實。這種蘋果又大、皮薄、多汁、脆、酸甜可口。於是,當地人不斷通過各種渠道獲取西方蘋果的枝條,與當地的棉花蘋果嫁接。很快,當時芝罘的西塞王、南山壹帶出現了壯觀的蘋果園。20世紀初,經常去煙臺賣農副產品的浮山縣少瑞口村青年農民唐殿功,路過廣興果園,看到果園裏各具特色的蘋果,便萌生了將外國蘋果嫁接到自己果園的想法。有壹次,他路過果園,趁園丁不註意,砍下幾根樹枝,回到村裏,嫁接到自己的果園裏。三年後,他們結出了甜美的果實,這就是著名的煙臺青香蕉蘋果。唐典功把自家果園的樹枝砍下來,送給村民嫁接栽培。此後,青香蕉在少瑞口村遍地開花,壹度成為煙臺蘋果的主要品種。20世紀20年代中期到抗日戰爭爆發的相對和平時期,是煙臺蘋果的第壹個鼎盛時期。據湯全生教授和技術員吳銳誌在1939撰寫的《山東煙臺青島阿哈瓦果樹園藝考察報告》記載,抗日戰爭爆發前,全國各地的果農從產地攜帶水果(主要是蘋果)到煙臺岐山進行水果交易。當時煙臺街上有37家收購水果的商家和倉庫。煙臺蘋果在這裏集中後,通過陸路、水路南北運往全省各地,古代海上“絲綢之路”,通過香港轉賣到菲律賓呂宋等地。

根據1951年浮山縣果樹資源調查資料,“抗日戰爭前浮山縣有蘋果176萬余株,年產量736萬公斤。”從此,煙臺蘋果開始走出煙臺,走向全國,走向世界。戰爭是摧毀壹切傑出成就的機器。在接下來的八年抗戰中,煙臺的蘋果在日本侵略者的踐踏下遭受了毀滅性的打擊。以浮山縣為例。到1945,“全縣蘋果只有5000畝,25萬株,水果總產量只有戰前水果總產量的12.4%。”新中國的誕生為煙臺蘋果的大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成為土地所有者的果農在自己的果園裏重新種下了希望的幼苗。1953年秋天,浮山縣少瑞口村果農、縣勞動模範張呈瑞,在他的1.83畝蘋果園裏,實現了畝產10000多斤的高產。慶祝豐收的那天,他和果農、縣勞動模範陳培田商定,挑選壹箱“青香蕉”蘋果,郵寄給在北京的黨中央、毛主席,表達對黨的深情厚誼。隨後,在1958、1959、1967、1968四年間,邵瑞口以大隊名義給黨中央、毛主席送蘋果,每次中央有關部門都如數匯出,表示感謝。1968,少瑞口大隊在收到匯款的同時,也收到了黨中央的回復:謝謝,以後請不要送蘋果了。可能是有關部門考慮到了,壹直這樣發下去不是壹個選項。於是,1972,在周總理的親自安排下,從這壹年開始,浮山蘋果對北京和中央國家機關實行“特供”。現在各種鑒定多如牛毛。在那個鑒定不流行的年代,“特供”不是金牌,但比金牌好。這是煙臺蘋果憑借自身品質贏得的崇高榮譽。從新中國誕生到文革時期,是煙臺蘋果發展的第二次高潮。煙臺蘋果不僅在面積和產量上了壹個新臺階,還獲得了很高的榮譽。但隨之而來的“十年動亂”和“以糧為綱”的基本國策,使果園面積銳減,蘋果質量下降。在“割資本主義尾巴”的浪潮中,煙臺蘋果再次慘遭滅頂之災。正當“革命”在全國如火如荼,科技人員被趕進“牛棚”低頭受批判的時候,我們的鄰居日本把國光和紅香蕉雜交培育出紅富士,美國也在紅星的基礎上引進了壹個叫蛇果的蘋果新品種,並迅速占領了國際市場。噩夢般的“騷動”終於告壹段落。隨著承包責任制的實施,煙臺蘋果迎來了發展史上的第三次高潮。擁有土地經營自主權的果農把蘋果作為第壹經濟作物,紛紛在承包的土地上補種希望樹苗,精心照料老果園裏的老果樹。

從65438年到0979年,煙臺出口了壹萬多噸蘋果。80年代,國外新品種陸續上市,日本紅富士和美國蛇果競相占領國際市場。到80年代中期,煙臺蘋果出口量只有幾百噸。出口出不去,國內大量積壓。煙臺蘋果再次走到了跌宕起伏的十字路口。在此期間,在各級政府的推動下,煙臺蘋果從青香蕉、紅香蕉、大國光、小國光等傳統品種轉變為紅富士等新品種(國外實現這種轉變需要20年左右),擁有新果園的果農充滿了新的希望。煙臺:三百萬果農免費享有“煙臺蘋果”商標。

2009年4月,在穆平召開的煙臺蘋果地理標誌證明商標使用管理工作座談會上,這壹足以讓煙臺300萬果農大吃壹驚的消息傳出後,官方特別強調,有了“出生證”並不意味著萬事大吉。煙臺蘋果要創造品牌輝煌,應在加強原產地保護的基礎上,提高管理水平,增強產業優勢。

“拿到這張含金量很高的‘名片’,只是萬裏長征的第壹步。”市蘋果協會會長趙培策說。圍繞如何用好“煙臺蘋果”原產地證書,使其發揮更大的作用,市蘋果協會經過半年多的醞釀,決定免費提供給大家:“煙臺地區所有蘋果生產經營者,只要通過認證,達到‘煙臺蘋果’精準管理標準,均可申請。”“煙臺蘋果”價值80.97億元,成為中國果業第壹品牌。

65438+2009年2月65438+2009年8月,2009中國農產品區域公共品牌價值評價成果發布會在北京舉行。在當天公布的評定結果新聞發布會上,山東省煙臺蘋果品牌價值80.97億元,位居全國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水果類第壹,煙臺大櫻桃也以1819億元的品牌價值位列水果類第十。2007中國蘋果年會暨陜西水果推介會在陜西鹹陽舉行。

蘋果是中國最大的水果品種,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蘋果生產國。多年來,我國蘋果產量穩步增長,優質果率明顯提高。主產縣(市)大力推進區域布局、專業化生產和產業化經營,標準化、規模化水平進壹步提高,為我國果業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根據國家統計局提供的蘋果種植面積和產量以及加權平均得分,中國水果流通協會決定授予排名前20位的縣(市)“中國蘋果20強縣(市)”榮譽稱號。

在“中國蘋果20強縣(市)”中,煙臺位居第三。

根據《原產地產品保護條例》,國家質檢總局對煙臺蘋果原產地產品保護申請進行了審查,批準自2002年8月28日起實施煙臺蘋果原產地產品保護。

保護域

煙臺蘋果原產地地理範圍以山東省煙臺市人民政府發布的《關於申請煙臺蘋果原產地保護的函》(函[2001]第186號)中提出的地理範圍為準,為山東省煙臺市所轄行政區域(公告2002年第82號)。

生產技術要求

1自然環境

該地區位於山東半島東部,西部和北部為渤海,東部和南部為黃海,為山地或丘陵地帶,四季分明,氣候溫和,日照充足,雨量適中,空氣濕潤。

1.1溫度

年平均氣溫11.8℃,年平均無霜期215天。

1.2陽光

年平均日照時數為2658.4小時,年平均日照百分率為60%,年平均太陽輻射為5154MJ/m2,果樹生長期(3月~ 165438+10月)總輻射為4340.6MJ/m2。

1.3降水量

年平均降水量735毫米,降水集中在6-8月,平均降水量443毫米,正處於煙臺蘋果果實生長發育需水量大的時期。

1.4土

棕壤約占土地總面積的80%,土質細軟,耕性好,保水性強。土壤中有機質含量約為0.90%。

2果園管理

2.1土壤、肥料和水管理

2.1.1土壤肥料

果園土地平坦,土層深厚,活性土層60cm以上,每畝施無害有機肥3000公斤以上,其余輔以有機復合肥。基肥主要在秋季施入,結合開花前、開花後、幼果膨大等物候期適當追肥。每產蘋果氮、磷、鉀比例為1.0 ~ 1.2公斤,五氧化二磷0.5 ~ 0.75公斤,氧化鉀65438+。根據樹木營養診斷合理施用微量元素。

2.1.2果園草

行間種植三葉草、苜蓿或燕麥草,提高土壤有機質。

2.1.3水分

采用滴灌、微噴灌等灌溉技術,使果園土壤相對含水量保持在60~80%。禁止使用受汙染的水。

2.2花卉和水果管理

2.2.1開花前再剪

開花前重新修剪花芽多的樹,將花芽與葉芽的比例調整為1: 3 ~ 4。

2.2.2人造花疏

在花序分離期開始時,每隔約20厘米,選擇壹個粗壯的花序,所有其他多余的花序被稀疏化。

授粉

花期采用蜜蜂、壁蜂和人工授粉。

水果疏果

疏果在花枯萎後10天開始,壹個月內結束。根據樹體的強弱和坐果的多少,確定適宜的坐果間距,壹般為20~25cm。選擇結實的花序,留壹個中心果,去掉所有多余的幼果。

水果套袋

蘋果套袋始於花後30-40天,6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結束。裝袋前,將水果削薄並噴灑殺菌劑。果實采收前20-30天去除套袋。

2.2.6摘葉、翻果、鋪反光膜。

摘袋後立即在樹冠下鋪反光膜,增強樹冠下層的反射光,提高果實的著色。剪掉所有影響果實著色的枝葉。水果向陽的壹面上色後,轉動水果使水果的背陰面全部上色。

2.3害蟲控制

病蟲害以預防為主,綜合防治,根據預測預報及時防治。主要用於防治腐爛病、早落葉病、輪紋病、桃小食心蟲等病蟲害。不得使用國家禁用的農藥。

2.4塑料修整

2.4.1主樹

自由紡錘形:樹高3m左右,冠幅2~3m,主枝12~15,適用於株距2~3m的密植園。

小冠疏層型:樹高3~3.5m左右,冠徑3~4m,主枝5~7條,樹冠扁圓形,適用於間距3~4m的果園。

2.4.2樹形結構

紡錘形主枝角度80°左右,小冠稀疏枝角度70°左右。以疏伐為主要修剪方式,緩、疏、縮相結合,紡錘形主枝過長時及時收縮,小冠疏樹頭過高時及時落頭。盛果期每畝分枝數70000 ~ 80000,內室葉片透光率30%。

3提貨

適時采收,采摘時小心輕放,避免磕碰和刺傷。

4級規格

等級規格見表1。

5感官特征

具有渤海灣地區蘋果的典型特征,果實大,果形指數高,色澤鮮艷,皮薄,果肉脆嫩,多汁,酸甜適中,軟硬適中,清香可口。

6理化指標

根據GB/T10651。

7項健康指標

根據GB/T10651。

8測試方法

8.1等級規格、理化指標和衛生指標

根據GB/T10651。

8.2感官特征

形狀和顏色由目測決定。味道是由品嘗決定的。

9檢驗規則

9.1檢驗批

同壹生產基地、同壹品種、同壹成熟度、同壹包裝日期的蘋果為壹批。

9.2取樣方法

根據GB/T8855。

9.3檢驗分類

9.3.1型式檢驗

9.3.1.1型式檢驗應在下列情況下進行。

a)每年提早采摘;

b)國家質量監督管理部門提出型式檢驗的要求。

9.3.1.2型式檢驗是本標準規定的所有要求。

9.3.1.3判定規則:整批樣品中不合格果率超過5%的,判定為不合格,允許降級或重新分級。當感官性狀和理化指標中有壹項不合格時,允許雙抽樣復檢,如仍有不合格產品,則判定為不合格產品。當其中壹項衛生指標不合格時,判定為不合格產品。

9.3.2交付檢驗

9.3.2.1每批煙臺蘋果出廠前,生產單位應進行出廠檢驗。出廠檢驗合格,並附有合格證,方可出廠。

9.3.2.2的交貨檢驗項目是等級規格、感官特性、包裝和標誌。

9.3.2.3判定規則:如果整批樣品中不合格果率超過5%,則判定等級規格和感官特性不合格,允許降級或重新分級。包裝和標誌有壹項不合格,則判定出廠檢驗不合格。

10標誌、包裝、運輸和儲存

10.1標誌

煙臺蘋果的銷售和運輸包裝應當標註原產地產品標誌,以及產品名稱、品種、等級規格、產地、包裝日期、生產單位、數量或者凈含量、執行標準代碼等內容。

不符合本標準的產品,產品名稱不得使用含有“煙臺蘋果”的名稱(包括連續或間斷)。

10.2包裝

依據GB/T13607。

10.3運輸

10.3.1運輸工具應清潔衛生,無異味。不與有毒有害物質混合。

10.3.2小心搬運。

10.3.3裝運時,應批次明確,堆放整齊,環境清潔,通風良好。禁止在烈日下暴曬和淋雨。註意防凍、防熱,縮短等待時間。

10.4存儲

10.4.1煙臺蘋果的冷藏按GB/T8559執行。

10.4.2煙臺蘋果的氣調貯藏按ISO8682執行。

10.4.3倉庫內無異味。不要與有毒有害物質混合。不使用有損煙臺蘋果品質的保鮮試劑和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