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如何判斷:五官符合審美黃金分割?

如何判斷:五官符合審美黃金分割?

對人體的審美觀察受到種族、社會、個人等多種因素的影響,涉及到形式與精神、部分與整體的辯證統壹。只有整體和諧,比例相稱,才能稱之為完整的美。這次討論的問題主要是審美觀察的壹些規律。

(1)黃金分割律是公元前6世紀古希臘數學家畢達哥拉斯發現的,後來古希臘美學家柏拉圖稱之為黃金分割。這其實是壹個數值比例關系,即把壹條線分成兩部分,此時長段與短段之比正好等於整條線與長段之比,其數值比是1.618: 1或1: 0.618,也就是說長段的平方等於全長與短段的乘積。0.618,具有嚴格的比例性、藝術性、和諧性,蘊含著豐富的審美價值。為什麽對於這樣的比例,人會本能的感覺到美的存在?其實這與人類的進化和人體的正常發育密切相關。據研究,在從類人猿進化到人類的過程中,頭骨和腿骨變化最大,體型變化最小,因為它與黃金相似。人體結構中的很多比例都接近0.618,這樣人體的美就定格在了幾十萬年的歷史積澱中。人類最熟悉自己,必然會把人體的美作為最高的審美標準,從物與人,從人與物中引申出來。任何和人體相似的物體都喜歡,都覺得美。所以黃金分割定律作為壹個重要的形式美定律,成為了壹代代流傳下來的美學經典定律,而且從未失效!近年來,在研究黃金分割與人體的關系時,發現有14個“黃金點”(壹個物體的短段與長段之比為0.618),12個“黃金矩形”(寬長比為0.618),兩個“黃金指數”(黃金指數)。黃金分割點:(1)肚臍:頭頂與腳底的分界點;(2)咽喉:頭頂與肚臍的分界點;(3)、(4)膝關節:肚臍與足底的分界點;(5)和(6)肘關節:肩關節與中指尖的分界點;(7)和(8)乳頭:軀幹乳頭縱軸上的分界點;(9)眉點:發際線與頦底1/3、2/3的分界點;(10)鼻下點:發際線與頦底之間1/3、2/3的分界點;(11)唇珠點:鼻底與頦底距離上1/3和中下2/3的分界點;(12)頦唇溝直點:1/3與上中部2/3之間以鼻底與頦底距離為分界點;(13)左角點:口裂水平線左1/3和右2/3的分界點;(14)右角點:口裂水平線右1/3與左2/3的分界點。面部黃金分割定律:面部三庭五眼的黃金矩形:(1)身體輪廓:肩寬臀寬平均值寬,肩峰至臀底高度長;(2)面部輪廓:眼睛水平線的臉寬,發際線到下巴底的距離長;(3)鼻輪廓:鼻翼寬,鼻根至鼻底距離長;(4)唇部輪廓:在靜止狀態下,上下唇峰之間的距離較寬,唇間距離較長;(5)和(6)手輪廓:手的橫徑寬,五指並攏時取平均長度;(7)、(8)、(9)、(10)、(11)、(12)上頜切牙、側切牙、尖牙輪廓(左右各三個):最大的近中、遠中徑寬,牙齦徑長。

黃金指數:(1)反映口鼻關系的鼻唇指數:鼻翼寬度與嘴角間距離的比值接近黃金數;(2)反映眼睛與嘴巴關系的眼唇指數:嘴角距離與眼睛外眥距離的比值接近黃金數。0.618作為健美的標準尺度之壹,無可非議,但不可忽視的是它具有“模糊性特征”。它和其他審美參數壹樣,有壹個允許的變化範圍,這個範圍受到民族、地域和個體差異的制約。

(2)比例關系就是把人體的美用數字表達出來,按照壹定的基準進行比較。判斷同壹人體某壹部位與人體比例關系的方法稱為同體法(見中圖)。分為三組:系數法,恒定手指高度和長度指數,如人體坐五次和站七次,即坐位時高度為頭高的5倍,站位時為7或7.5倍;百分比法,體長視為100%,身體各部位在其中的比例;二分法:即人體分為兩部分,大部分是從腳到肚臍,小部分是從肚臍到頭頂。標準臉型,其長寬比例協調,符合三停五眼(見右圖)。三停指的是臉的長度,把頭的發際線到下巴的距離分成三等份,即從發際線到眉毛、從眉毛到鼻尖、從鼻尖到下巴,每壹等份稱為壹停三停;五眼是指臉的寬度,兩耳之間的額投影長度為五眼裂的長度,除眼裂外,內外眥之間的距離為壹眼裂的長度,從兩側到耳朵有兩條眼裂,稱為五眼。

(3)角度關系從不同的角度看,反映出的人體形狀也不同。貝爾特和坎彭提出的側角理論,就是通過角度來反映人體的美。其中,campen的理論是壹種基於連接鼻下點和耳洞處點的直線來測量側視時前額傾斜角度的方法,從而可以用簡單的輪廓線來描述復雜的三維頭部——這種方法被稱為側視定性分析法。用連接鼻尖和頦下點的直線來觀察嘴唇的突出程度,評價臉下部的美醜。鼻尖、下唇紅前緣和頦下點在同壹條直線上,稱為裏基茨美學平面,是美的標誌。

女性身體審美沒有統壹的標準,根據不同的民族文化和時代有不同的標準。在17世紀,人們認為美應該有以下標準:1。從側面看,鼻子應該微微上翹,而不是呈鉤狀;2.上唇比下唇略薄,左邊有壹個酒窩。在維多利亞時代,女性被認為豐滿漂亮,臀部大,脖子上的皺紋被稱為“維納斯項鏈”。當代美女的標準是身材苗條,五官比例合適。

1.黃金分割定理:是古希臘畢達哥拉斯學派發現的。它著重從數學關系上探討美的規律,認為美是和諧與比例,根據這種比例關系,可以形成美麗的圖案。黃金分割定理實際上是壹個數字的比例關系,即壹條線分成兩部分,長段與短段之比等於總長與長段之比。它們的比值約為1.618:1或約等於8:6。人體也有黃金比例。尤其是在理想的人體中,下半部和上半部的比例通常是8: 5。這種關系也存在於頭面部,即從發際線到下巴和從下巴到眼外眥,從下巴到眼外眥和從下巴到鼻翼,從下巴到唇裂口和從下巴到鼻翼,臉寬到眼外眥的距離,唇裂口和鼻底的寬度。

2.人體理想比例:對人體的審美觀察,人體比例理論是醫學界所提倡的。所謂比例理論,就是用數學方法來表示標準人體;按照壹定的基準,建立同壹人體某壹部位與人體比例關系的方法,稱為同體法。列奧納多認為,八個頭(即體長是頭高的八倍)且身體以兩側髂骨最高點為界分為兩等份的身材,是健康青年男女的理想身材。

3.面部五官分布規律:

(1)發際線到下巴的距離應等於三個耳朵或鼻子的高度,即發際線到眉毛、下巴到鼻子的距離應等於和等於耳朵的高度。

(2)早在5世紀,列奧納多·德·文斯(leonardo de vince)就將顱面區分為兩半,上半部是從顱骨頂部到鼻根,下半部是從鼻根到下巴。這兩部分的高度應該相等。同時,他還認為兩眼之間的距離是壹只眼睛的寬度,鼻翼的兩個側邊沒有超過兩個內眥的垂直線。嘴角兩側正好在兩個角膜內緣的垂直線上,面部正面可垂直分為四等份,即從面部中線及其左右兩側穿過虹膜側緣和面部側角。也有人把臉分為五眼,即在眼睛水平上,左右耳洞的距離正好等於五眼的寬度。

(3)眉毛的側緣略向上向外翹,顯得年輕有活力,否則顯得毫無生氣。在平面圖中,上眼瞼邊緣與上瞳孔邊緣平齊,下面部邊緣與下角膜邊緣平齊,但不適合老年人。

4.角度測量理論。目前通常以鼻尖到頦下點的直線為準。這條線可以用來觀察嘴唇的突出程度,從而評價美醜。當鼻尖-嘴唇-頦下點基本呈直線時,被認為是美的標誌之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