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
(1)統計信息是指運用統計方法,以統計數據或資料的形式處理的對人類活動有影響的信息。它包括認知活動的壹般統計信息、專業科學研究的統計信息和統計工作的統計信息。
②統計信息是指企業和社會的統計工作所反映的信息和數據。包括統計原始信息、統計分類信息、統計分析信息和統計監督信息。
(3)統計信息是指整個人類社會的活動,以反映社會發展變化為內容,借助於壹定的形式,包括數據(如數字、字母、符號)、憑證、報表、報告、圖紙、規章制度等。,可以通過統計技術收集、傳輸或存儲。
人們接受、理解並對我們參與社會活動有用的信號和消息。
特征客觀性
這是由統計人群的特點和信息本身的性質決定的。雖然統計和信息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但這絲毫不影響統計信息的客觀性。統計學是用來反映現象的總體數量的,而這個統計總體,無論是自然現象的總體,還是社會現象的總體,都是客觀的、客觀的。信息的存在也是客觀的。統計信息的生成是基於維度思維和歸納推理的統計邏輯,因而表現出反映客觀性和基於客觀性的推理的客觀特征。再者,統計信息的質量評價標準也是基於如何準確及時地反映客觀活動,分析客觀內在聯系。
數量的
統計的數量性與信息決定論的可測性統計信息具有數量特征。統計信息在形式上具有數量特征,這就是為什麽要用統計學來研究社會、經濟、自然和實驗現象的數量方面,理解這些活動的數量方面和規律性。由於統計信息的量化內容,統計信息往往以統計數據的形式出現,但統計信息決不僅限於統計數據的形式。
壹般性
統計的普遍性和信息的普遍性和無限性決定了統計信息的普遍性。人類和自然活動的各個方面都有統計信息的形成、流動和應用。
壹致
在統計認知手段的產生和發展過程中,社會標準的統壹壹直是人們追求的目標和發展方向,因為統計學是由整體研究決定的。因此,統計信息在形式和其他方面表現出良好的社會統壹性。首先是統計指標計算和處理方法的統壹。統計報表規定的基本指標對任何企事業單位都是壹樣的,不論其業務活動如何,這些基本指標都是用統壹的方法計算的。第二,在統計自動化系統的每壹級的信息處理過程是相同的。各級統計信息處理系統相互聯系,構成壹個嚴密的數據處理系統。其中,每壹級都采用上壹級的分組標誌對統計指標進行合並。如果統計指標的口徑和範圍不統壹,統計自動化系統就無法對其進行加工和處理,因此無法識別統計人群的特征。第三,統計信息有嚴格的處理周期。
多層次的
信息的衍生性和統計方法的多樣性決定了統計信息的多層次性。首先是統計信息處理的多層次性質。根據他們對社會、經濟、自然和實驗活動作為壹個整體的理解,統計信息直接反映了這些活動的數量,以及在反映和描述的基礎上處理的統計信息。第二,統計信息利用的多樣性。報告期的指標將在未來使用,它是過去時期最對應的指標,是用於分析和檢驗統計數據的動態系列的組成部分。應該明確的是,統計信息是最完整的,也是多層次的,但就壹個具體的統計信息而言,其內容是指具體性。因此,這種多層次的統計信息應保持良好的整體聯系。
* * *享受
作為壹種具有使用價值和價值形式的統計信息。
社會資源,它不同於壹般的實物產品。實物產品賣出去了,它的使用價值就消失了,統計信息並沒有因為壹次使用而消失,這是統計信息的全社會。
* * *享受可能性。從時間上看,統計信息可以多次使用和開發;從空間角度來看,壹條統計信息可以被多方共享。
缺點
統計信息不能反映客觀事物的全部內容。因為統計方法不同,處理方法不同,時間偏差,信息總會丟失。在調查方法上,理論上綜合調查法采集統計信息應該不存在不完全性,但實際上有時會因虛報、篡改、登記錯誤而出現信息不完全性。在不完整的調查中,信息往往是不完整的。
統計信息分類
(壹)按來源統計信息可分為原始信息和派生信息。
所謂原始信息,不是指自然信息,也就是自然生物發來的信息,因為它不是統計信息,而是基層單位原始記錄中記載的信息。原始信息是全面、真實的統計信息,是統計信息的基礎。原始信息經過處理,生成的信息被提煉為派生信息。
(二)根據反映的內容,可分為微觀信息和宏觀信息。
微觀社會經濟信息是指社會經濟活動基本單位統計部門創造的統計信息。它們分別反映了各種社會活動細胞,即基層組織的各種社會和業務活動的數量特征。例如,有關工業和建築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統計信息是由這些企業的統計部門收集和整理的,屬於微觀統計信息。它們不僅是企業決策的重要依據,也是生成宏觀統計信息的基礎。同樣,鄉村、商業單位、運輸單位、服務單位、儲蓄所、分支機構等各種社會經濟活動基層單位的統計信息也是微觀信息,是國家統計信息的重要來源。
宏觀社會經濟統計信息表現為各經濟部門或國民經濟行業的統計信息、地區綜合統計信息和全國綜合統計信息。它的特點是壹個全面的整體。國民綜合統計信息是從社會生產條件和生產過程系統整體出發,通過新的國民經濟核算體系、預警監測統計、周期性動態統計、明示統計和意向預期統計生成的,是國民經濟計劃管理和宏觀調控的重要依據。
(3)統計信息按提取方法分為常規信息、偶然信息、通過正規渠道獲得的信息和通過非正規渠道獲得的信息。
常規信息是指反映經濟活動正常情況,按照壹定程序以恒定的形式收集和處理的信息。偶然信息是指反映經濟活動中特殊突發事件,不能按常規處理,而需要特殊緊急處理的信息。正規渠道獲取的信息是指通過系統規定的渠道獲取的信息。通過非正規渠道獲得的信息是指通過正規渠道以外的各種渠道獲得的信息。
(四)根據統計信息的使用者和提供者,統計信息可以分為政府統計信息、企業統計信息和社會個人統計信息。
(5)根據反映經濟活動的時空統計信息,分為關於過去的信息和關於未來的信息。
統計信息的作用
(壹)統計信息在企業管理決策中的作用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企業管理決策越來越依賴於統計信息,統計信息對企業的發展和成功起著關鍵作用。從企業內部生產過程來看,統計信息是指施加生產和反饋生產過程的重要手段,如原材料庫存、在產品、半成品和成品的統計信息等,反映生產過程中連續截面的數量特征。生產計劃是嚴格按照生產過程制定的,其依據也是生產過程中的統計信息;在實際生產中,即使壹開始就嚴格制定了生產計劃,但由於實際生產過程復雜,工序與車間之間經常出現生產不協調。及時采取措施是生產調度的主要內容。而生產調度的依據主要來自於生產過程中及時反饋的統計信息。
從企業外部來看,很多方面的統計信息也是企業成敗的關鍵。例如,產品銷售的市場信息包括本企業的產品銷售信息、同類企業的產品銷售信息、市場份額空間分布的統計信息。從進壹步的市場信息來看,統計信息的內容更加廣泛,如用戶對企業產品開發的信息;需求變化的主要影響因素等。消費品市場、生產資料市場、資本市場、證券市場、勞動力市場、技術市場、房地產市場、信息技術市場等於與企業生產過程有關的統計信息,在企業管理決策中也起著關鍵作用。
(B)統計信息在顯示市場信號方面的作用
反對壟斷,保護市場平等競爭,是提高社會經濟效率的重要方面。保護市場公平競爭的根本途徑是增加市場透明度,即建立完善的市場統計信息系統。在市場份額統計、商品供求統計、市場價格統計、商品質量統計、企業和產品發展統計等全面、準確、及時的市場統計信息下,企業只能靠自己的力量參與同類產品的競爭,使企業的產品成本在競爭中降低,產品質量在競爭中提高。市場統計信息不僅是企業決策的重要依據,也是宏觀調控的重要依據。因此,也可以說統計信息起著市場信號顯示的作用。
(C)統計信息在宏觀經濟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1.統計信息在行業管理和區域管理決策中的作用
行業和地區管理是國民經濟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行業統計核算和地區統計核算是新國民經濟核算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從國民經濟行業和地區的管理來看,加強統計信息和地區管理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壹是加強國民經濟行業和地區的統計核算,發揮統計信息在國民經濟行業和地區制定中的決定性作用。其次,發揮統計快報信息在行業和地區調控管理中的作用。第三,加強行業和地區發展意向調查,發揮統計信息在國民經濟中監測行業和地區發展決策的重要作用。第四,加強行業和區域發展典型企業統計在行業和區域發展決策中的作用。
2.統計信息在國民經濟管理決策中的作用
統計信息已成為國民經濟管理決策的重要依據,有些統計信息已成為決策或咨詢的重要參考。主要表現為:①國民經濟統計分析已成為宏觀經濟決策和調控的重要依據。②加強投入產出統計,充分發揮統計信息在國民經濟綜合平衡中的重要作用。(3)加強統計表達,提高統計信息在宏觀調控中的咨詢和決策作用。斯應加強統計預警和監測,充分發揮統計信息在判斷宏觀經濟形勢和宏觀經濟運行決策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