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駐村幹部,壹定要做好村裏的扶貧工作。以下是壹篇關於人們對扶貧感受的日記。歡迎閱讀!
百姓扶貧情懷日記1 20xx年8月,我被縣委組織部任命為古雷鎮碾盤村第壹書記。自從我被命令後,就很難沒日沒夜的待在宿舍裏。碾盤村是古雷鎮的壹個偏遠貧困村。全村6個村民小組390戶1.444人,精準識別貧困戶1.59戶,占全村總戶數的40%。由於地處偏僻,交通不便,外出打工是村民的主要經濟來源,村集體沒有經濟收入,是省重點貧困村。確定貧困戶後,我深入到老百姓家庭,希望在走訪中拿出切實可行的扶貧方案。在此,我整理三篇訪民感受日記,分享給所有扶貧隊員,期待對妳有所鼓勵。
愚蠢的愛
幾堵倒塌的墻,壹堆堆淩亂的瓦片,讓我的心沈了下去。?這樣的家庭能得到幫助嗎?我心裏很納悶。據附近的村民說,李現在不住在這裏,而是和他叔叔住在壹起。
在村民的帶領下,李本人又見到了?壹個中年男人,1.7米左右,憨厚,衣服不是很新但是很整潔。當我解釋我的目的時,他笑了笑,什麽也沒說。他的叔叔林憲生立刻放下碗筷,迎了上去。?他今年48歲。他又聾又啞,有點傻,還患有支氣管炎。我會告訴妳妳想知道的關於他的事。?林憲生說。
?我想了解他的致貧原因和他的扶貧計劃。?
?呵呵,壹言難盡。林鮮生突然開口,仿佛有說不完的故事。?他的父親在1998年因哮喘去世。他和母親壹直住到2002年,最後搬到了姐姐家,姐姐嫁到了福建,因為母親病得太重,照顧不了他的飲食起居。?
此時,林舒的眼裏有了壹絲苦澀。過了壹會兒,他繼續說:住了三年,母親在李的姐姐和姐夫的精心照料下病情有所好轉,但他不習慣天天吃面食,反正不住在那裏,整天嚷嚷著要回老家磨菜。這壹次,全家人都慌了,但也抵擋不住聾啞人。當他們回家時,他們所有的就是財產?兩間土坯房塌了,沒法住了,我就讓他住我家。當時很多人笑我傻,說我幹不了重活,還需要醫藥費和零花錢。他的母親和姐姐經濟上支持不了他,也養了其他姓氏的人。
林叔喝了壹口水,臉上露出得意的神色。當時的我是那麽的固執。我想啊,作為壹個* * *黨員,還擔任過村幹部,我得照顧好這個孩子。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這個住宅是11年。在過去的11年裏,他跟著我到田間地頭,在我的指導下幹壹些輕農活。沒有任何大病,他總是心情很好。?
?哈哈,這孩子會認出妳,決定回老家生活。?我插話道。旁邊的李吱吱地叫著什麽,右手的大拇指豎了起來,指著三叔。
?那他怎麽脫貧呢?
?前段時間開會,我去聽了妳的精準扶貧政策,回來和他討論了壹下。他家現在有八塊田,我和他繼續種,這樣吃飯就有保障了;兩畝地可以用來種玉米,養50只雞。政府可以補貼500元,加上賣的錢,他的零花錢就夠他平時花了。有1畝茶園,管理了2畝金銀花,再建兩畝茶園,每年有固定收入來源。條件不錯。能給他找個伴我就放心了!?說到這裏,林殊憨憨地笑了笑,而李也緊隨其後。
?好吧!聽到妳的話我就放心了。我相信在妳們的幫助下,他壹定能如期脫貧?。
回去的路上,我想,傻嗎?我們家鄉人對家鄉親人的傻傻的愛,是扶貧最堅實的支撐。只要我們願意回鄉創業,扶貧,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
壹顆感恩的心
走過蜿蜒崎嶇的田坎兒,來到高瑞芳家時已近中午。幾位工作人員和村幹部的到來,讓兩間幾乎是危房的土坯房顯得有些擁擠。據村幹部介紹,高瑞芳常年在家只有兩位老人,壹個女兒,嫁到了江蘇。女兒家境並不寬裕,兩個老人在家辛苦勞作,勉強糊口。近年來,高瑞芳的妻子因為兩歲患上了嚴重的鼻炎,光醫藥費壹年就花了2000多元,讓原本就貧困的家庭雪上加霜。
壹群不速之客,兩位老人和他們回家探親的女兒圍坐在壹起聊天。?妳家常年在家,經濟不是很寬裕。妳怎麽看待這種情況?我問。
?我們聽黨的,黨的政策好!雖然我們的女兒離家很遠,身邊沒有孩子,但還是有黨委政府和當地幹部照顧我們!?
?那麽現在怎麽脫貧呢?
?呵呵,現在政策這麽好,我們準備先修房子。那樣的話,我們就不會擔心天氣熱了?外面大,裏面小?是的。我們可以釀酒,我們有足夠的零花錢?。
說到釀酒,他真的很興奮。我會舀壹些給妳嘗嘗。我釀的酒真好喝。?說完,他去裏屋拿了些酒。壹位隊員喝了壹口,連連稱贊。嗯,好酒,好酒?。聽到隊員們的表揚,高瑞芳笑了。
?上次開會,妳說要引進糯高粱。今年我想種壹些。高粱熟了,釀點高粱酒,賣個好價錢,比種玉米好。碾碎的高粱稈可以餵豬,我還可以賣掃帚。壹種作物有多種用途,這是壹個寶藏!感謝妳給我們帶來了致富的信息。?
?好吧,我們盡量把優質的糯高粱種子運到妳們這裏,然後讓我們局的農技人員來田間指導妳們的生產,實現妳們的致富夢。?
?太好了。這是壹個好時機。我們應該響應黨的號召,保重身體,多活幾年。?
臨走時,高瑞芳也交代了。明年高粱豐收的時候,妳可以再來嘗嘗我的高粱酒!?
多麽簡單的願望。時刻感恩黨的恩情,積極響應黨的號召,讓人民的生活像陳年老酒壹樣,越陳越香。
美麗的夢
在陽光的照射下,漫山遍野的茶葉散發著濃濃的春意。這時,我突然想到壹個人,他就是大年村大塘金銀花茶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李社章。因為他家是科技示範戶,有個茶葉加工廠,老百姓都叫他李廠長。
逛到他家,正好在廠長家裏。他熱情地走過來握手。妳好,張書記。妳今天為什麽有時間來我家?
?呵呵,妳是脫貧致富的好手。我只想從中吸取教訓。?
?我不知道。我要和妳談壹件事。?
?好的,我洗耳恭聽。?
壹番寒暄之後,李主任滔滔不絕。?我流轉了100畝茶園,有附近茶農每年跟我炒茶的加工廠。我就想,現在精準扶貧政策這麽好,我想擔保幾個貧困戶,帶動他們規範管理茶園,給他們提供壹定的生產資料,這樣他們的茶園效益也就水漲船高了,附近農戶的示範效應也就水漲船高了,我的加工廠的加工產值自然也就提高了,可以互利共贏!張書記,我能提這個要求嗎?
?當然,帶動5戶以上貧困戶脫貧,有1,000元獎勵。只要想想如何駕駛它們。?
?那太好了,但是獎勵是其次的。關鍵是看到鄉親們過上好日子,我也能發揮我的帶頭作用。不瞞妳說,妳們局讓我參與新型職業農民培育,我也想辦個家庭農場。農場的名字已經選好了,所以叫?大唐綠源家庭農場?我還想流轉200畝茶園,500畝地種高粱。我有壹個夢想,就是讓磨坊的土特產走出山村,讓城裏人喝上綠色天然的金銀花、綠茶、高粱酒,讓外出打工的村民記住家鄉的味道。?
?好的,我們可以協調土地流轉和農場組建,這樣妳就可以大膽發揮妳的特長,完成妳的夢想!?。臨走前,他特意把我隨身帶的馬克杯換成了自己加工的茶葉。
參觀回來的路上,想起了2014的小品《幫不幫》的經典臺詞。如果這個人摔倒了,我們不扶他,心不就掉下來了嗎?如果人們的心倒下了,我們甚至無法幫助他們。?。是的,只要人心存,心中有夢,我們所有的貧困戶就壹定能在全社會的關懷下,走出貧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漫長的扶貧之路,妳我攜手共進。在古雷鎮碾盤村?壹秘?200多天來,我壹直在農村走訪、思考、追尋,在不斷的交流、學習、實踐中成長。壹路走來,被淳樸的人感動?我相信,有了全社會的特別關註,有了貧困戶的充分熱情,有了幫扶單位的幫助,壹切美好的未來都不再是夢想。
扶貧情懷日記2 20xx年5月16周壹晴
常德市社會救助服務中心副主任謝苗
20xx年5月,我有幸被常德市青工委選派到石門縣維新鎮調查當地貧困學生的家庭情況。貓哥,原名毛曉茗,時任市政府督查室副主任。他個子不高,微胖,熱愛運動,擅長籃球和羽毛球。這次,就跟他來壹次?說走就走的扶貧?。
早上六點半,我被毛哥的電話吵醒。兄弟,起來也沒用。我8點鐘到民政局接妳。快點做!?洗漱完畢,我還在慢慢準備早餐,發現毛哥已經在樓下等我了。我們先去石門見了縣政府督查室的同誌,然後壹起開車去了威信鎮。我們在路上花了三個半小時才到達會場。毛哥說是他長沙的壹個同學組織的扶貧活動,所以把線帶過來了,用他的話說?我們現在生活的更好了,但是很多人,尤其是孩子,有能力去幫助,去做壹些事情。我們為什麽不做呢?
在縣城接人,馬不停蹄趕到威信鎮,和當地民政所熊所長壹起下到村裏。臨走前,熊主任拿著24人的花名冊說,看不到幾個重點戶就不錯了。帶這麽多跑起來太累了,昨天又下雨,路不好走。但毛哥不同意,堅持要把貧困戶全部讀完。
第壹個孩子叫秦道芳,喪父,母親有精神病,成績很好,沒有經濟來源。我們下車後,走了300米左右,已經是泥足深陷了。來到貧困戶的家裏,土墻、瓦片、土炕?房子裏太暗了,妳什麽都看不清楚。熊主任叫了兩聲,土黃色的門緩緩打開,壹個蓬頭垢面的女人探出頭來。鄰居說,她是秦道芳的母親,患有精神疾病。平時什麽都不說,生病了就胡亂打人。在這樣的家庭裏長大的孩子,再想想我的孩子,我壹下子不敢想了。
這時,隔壁房間走出壹個小女孩。她衣服的顏色已經褪色,她的補丁就像馬賽克。她用清澈而困惑的眼睛看著我們。熊主任介紹了來意後,毛哥讓我仔細拍壹張我家的照片,於是就把小姑娘叫到身邊,問了很多她的家庭和學習情況。臨走前別忘了告訴小姑娘:好好學習是妳的任務。我會想辦法研究大叔的。?
在去二院的路上,熊主任給我們介紹了這些貧困生的情況。大部分都是單親甚至父母不在,只能和爺爺奶奶住在壹起。老人年老體弱,沒有固定收入來源,僅靠低保生活,有的家庭還患有疾病,拖累全家。鎮上每年都會拿出壹部分錢來補貼這些貧困戶,但是僅僅給他們魚是解決不了根本問題的。這次帶壹個資助貧困學生的計劃確實是個好主意。
老二是賴惠群。從汽車到她家步行有三英裏多。這是山坡上的壹間小屋。是壹樣的。不同的是,墻壁和窗戶上滿是被麻袋封住後破碎的孔洞和痕跡。我還沒走到門口,房間裏就有壹股難聞的氣味。當我想看氣味是從哪個門飄出來的時候,毛哥已經敲門進去了。
我從廚房門進去,看到土炕上有壹口大鍋,裏面正在煮著類似鹹菜的東西。天很黑,我看不出那是什麽。此外,整個廚房裏什麽也沒有。再看毛哥。他正在仔細查看,詢問具體情況。臨走的時候還往自己口袋裏塞了500塊錢。就這樣,我不知道走了多少路,繞過了多少山。我從下午1跑到下午6點多,12貧困戶終於跑了。和熊主任約好明天早上去拜訪剩下的12戶後,毛哥拒絕了他們安排的住宿,開車帶我們找地方吃飯。
兩天後,我腿上全是泥,腳上全是兩個老板的血泡。看看渾身是泥的毛哥,車被刮花了,底盤被撞了幾下。我說,毛哥,妳恐怕在流血。這種東西能落實到位,解決這些孩子讀書的問題。這不是問題。?然後他拿出筆記本說,妳看我,我已經把情況記錄下來了。這壹次,如果我給予壹對壹的幫助,終身的幫助,能上大學的我就幫助專科,能上大學的我就上大學,能讀書學習的我都支持。只有這些孩子有出息,才能解決家裏的貧困。?看著毛哥的車,再看他疲憊卻滿足的樣子,我突然感到了尊重。
現在毛哥真的去扶貧村工作了。雖然不能經常見到他,但我時不時能從微信上看到他帶領扶貧隊開展扶貧工作,或者帶領大家通過分發小豬養豬致富。看著照片裏他努力又開心的表情,我真的很自豪能和他有這樣壹次扶貧的經歷。
扶貧感悟日記3我已經很久沒有寫日記了。參加精準扶貧工作以來,接觸了很多貧困農村的人和事,有很多感觸。希望能記錄下自己在扶貧中的點點滴滴,也希望自己能做得更多,做得更好,幫助貧困戶。
5月16,10,天氣晴朗。今天,全體黨員和人民代表大會在黃羊村召開。壹大早,村裏各個小組的黨員和群眾陸陸續續來了。據說有個老黨員從早上5點就從20多裏外的大西朗趕過來,每次開會村民都很熱情。上午9點,會議如期舉行。鎮村幹部和扶貧工作隊成員也參加了會議。會議主要有三項議程,壹是黃洋村扶貧搬遷民主評議,二是黃洋村。十顆星?黨員的評價,三是對黃洋村低保的評價。會議進行得非常順利。
期間,壹名中年婦女壹直在村委會門口徘徊,表情十分焦急。直到中午,會議差不多結束了。我看到那個女人還在門口等著,就走到門口問她有什麽事。讓我沒想到的是,那個女人壹把抓住我的衣服,大聲哭喊,不停地喊:領導,救救我!領袖,救救我!?這壹下子吸引了村委會開會的人的目光。我讓她好好說話。有什麽困難,我們壹起想辦法。我帶她去了村書記的辦公室。和她聊了幾句,經村書記介紹,得知該女子名叫宋玉萍,丈夫李加權是黃洋村6組的貧困戶。長期在外工作,近期患有慢性急性肝衰竭、肝性腦病、慢性乙肝等疾病。他在十堰人民醫院治療花了十幾萬,湊的錢遠遠不夠李加權住院。男方家裏還有壹位70歲的老爺爺叫李。他患有眼疾,身體虛弱。目前他壹個人在家,平時靠鄰居幫忙照顧。李還有壹個大兒子,幾年前因病去世。這裏基本沒有近親。宋玉萍家只有她年邁的父母和壹個哥哥。她年邁的父母年事已高,哥哥患有精神疾病。現在她10歲的女兒也由家人照顧,在十堰市打零工,在醫院照顧丈夫李偉格。兩個家庭的生活重擔全壓在這個女人肩上,也許是壓抑太久了,哭的那壹幕剛開始抓住我的衣服。我聽了之後,覺得很不好。這個女人真的不簡單。我想只要條件允許,政策允許,我會盡我所能幫助她。我問她是否需要幫助。宋玉萍說,她想為李加權申請低保,問問國家有什麽好的醫療救助政策。她說,雖然丈夫的病不壹定能治好,但即使什麽都沒有,也有壹線希望能治好他。她的思想是那麽的不做作,沒有那麽多雜念。我錄下了這壹切。我跟她說,只要低保符合條件,通過了黨員中群眾代表的審核通過,像她家這樣的問題應該是沒有的,但是有壹個時間過程。目前也有醫療救助政策,但具體實施,相關部門的銜接,具體細節還需要進壹步協調。中午,我們安排她在村委會吃飯。晚飯後,宋玉萍帶著希望回到十堰,去醫院照顧丈夫。
這種情況在農村還有很多。壹個家庭只要有壹個人得了重病,就可能導致整個家庭陷入貧困。作為扶貧工作隊的成員,我們應該深入每壹個貧困戶的家中,了解他們的生活狀況。哪怕給他們壹點點幫助和溫暖,也會點燃他們對美好生活的期待。這樣的事情在精準扶貧的路上還有很多,但是隨著國家醫療救助政策的完善,只要我們不放棄,不放棄,我們對生活充滿希望,美好的日子就在不遠的將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