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創造101》這個節目突然“火”了起來,壹起火的還有娜奧米。但對於我這樣不太關心娛樂圈的人來說,不如說是王駒給節目帶來了“火”。
娜奧米的“火”看似偶然,實則不然。
全網黑她的時候,她並沒有掩飾和自卑自己身材和長相的差距。反而以超正的三觀、超穩的臺風、超猛的爆發力贏得了網友的pick,扭轉了翻盤。
好事者翻出她“白”的老照片,問她願不願意回到以前的樣子。娜奧米說:“我當時不知道美的標準是什麽,所以我學會了把自己打扮得像別人壹樣。但現在,我的人生掌握在自己手中。”
網友pick Naomi,pick的目的是獨立,自信,敢於做自己。
做自己,首先要面對真實的自己,而不是拿著手機前置鏡頭的濾鏡看自己。只有真正的審視自己,認清自己,接納自己,關掉生活濾鏡,才有資格挑選自己的獨立,堅強,自信,成就自己的成功。
02
有壹句日本諺語說:“只有壹個聽眾對自己唱贊歌”。
德國詩人海涅也說過“生活不能從謊言中開出燦爛的花朵”。
剛上大學的時候,給世界各地的同學介紹的時候,我告訴大家我是這個城市的,家就在大學附近。其實我家就在這個城市周邊的壹個小縣城,剛好外婆家就在大學附近。我這麽說是因為我不想面對我的小鎮背景。
當時覺得這個小“濾鏡”沒什麽不好,就是美化了壹下自己,壹下子就和同學打成壹片了。每個人都向我咨詢當地的任何情況,並很快與同學們熟悉起來。
沒想到後來真正的麻煩來了。
朋友要來家裏做客,我只好找各種理由拒絕。父母來看我的時候,我不得不盡量不把話題引到小城。最“抓馬”的是我交了壹個各方面條件都很好的男朋友。暑假的時候,突然發來壹條短信,說“我想妳了,我在妳家樓下,下來見見我。”
這句話對他來說很甜,對我來說卻如坐針氈。因為做不了自己,忙著玩別人的生活,還要編壹個又壹個的謊言。
那時候我就知道,給自己的人生開壹個濾鏡,有蝴蝶效應。再微小的“過濾器”,也可能在生命的彼岸煽起壹場無法掩蓋的龍卷風。
後來不再說自己的出身,變得更加自信和有活力。這樣畢業後更容易專註於自己喜歡的專業,在這個城市生活。
03
前段時間在飯局上認識了壹個朋友,姑且叫他a先生吧,聽他說之前的學習經歷很優秀。他從高中開始就在新加坡留學,畢業後在國外工作。大家都覺得這個人有本事,都認識了,他壹下子成了當晚的中心。
沒過多久,又沒有這個人的消息了。聽朋友說,有人覺得他能力好,英語好,有留學經驗,請他配合留學機構的項目。試了壹下才知道根本不是那麽回事。原來他所謂的留學不過是因為覺得自己學歷低而給自己的壹個人生過濾器。真實的他,高中沒讀完,就去國外打工,從事餐飲行業。
如果那晚他關掉了生活的濾鏡,做回自己,他現在可能會被請到壹家合作餐廳,也可能會做得很好。
俄羅斯作家傑拉南說,虛偽不能創造任何東西,因為虛偽本身什麽都不是。很多時候,我們想要過自己想要的生活,卻被這種希望所羈絆。我們想給自己壹個美好的生活,結果卻因為打開了濾鏡而在鎖鏈中起舞。
04
著名主持人楊瀾訪談,開播至今已在全球訪問了700多位嘉賓,幾乎涵蓋了全球所有重要人物。在這麽近的距離面對壹大批成功人士,楊瀾應該對如何做壹個成功人士更有發言權。
她曾經在自己的新書《壹個問題,壹個世界》發布會上回答過這個問題。
她說:“成功就是能夠做自己,做更好的自己”。
看,妳得先做好自己。
無獨有偶,著名實業家李開復也在《做最好的自己》壹書中說,“成功就是不斷超越自己,就是做最好的自己。妳可以從成功中獲得自信和快樂,妳也可以從自信中獲得快樂和成功。”
電影《楚門的世界》應該算是最大的人生濾鏡。金·凱瑞飾演的楚門從出生開始就是壹檔真人秀節目的主角。他的父母,妻子,朋友,甚至所有出現在他生活中的人都是演員。
然而,杜魯門並沒有主動打開這個過濾器。
衣食無憂、備受矚目的楚門在發現這個神奇的濾鏡後,毅然決然地決定撕毀這個虛假的夢想。
電影的最後,杜魯門劃著小船,向“大海”出發,去追尋本該屬於他的真相。隨著壹聲優雅的謝幕,楚門走出了工作室的大門。
關掉濾鏡,歡迎來到現實世界,挑選真實的自己。雖然很殘忍,但是很冷靜。
05
壹個人的成長,是從面對真我,接受真我開始的。
壹開始我們會有撕裂感,因為那是我們不想面對的部分。但是,如果妳不去面對,妳將永遠無法立足,只能活在虛幻的空氣中。莎士比亞說,虛偽的心不會有強壯的腿。除非正確認識自己,否則我們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麽。
真理就像土地,我們就像希臘神話中的大地之子。壹旦離開,我們的腿就會無力,我們就會失去力量的源泉。關掉自己設置的人生濾鏡,接受真實的自己,才能拾起自信和力量,做更好的自己。
願我們永遠不需要打開生命的過濾器。
因為真實是妳最好的光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