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現代工程建設項目規模的不斷擴大,施工的技術難度和質量要求也在不斷提高,施工領域施工管理的復雜程度和難度也越來越高。為此,各部門、各單位需要交互的信息量在不斷擴大,信息交流和傳遞的頻率也在不斷增加,相應地對信息管理的要求也越來越高。
在施工管理中,目前仍然采用傳統的信息管理方法。信息從其產生、分類、處理、傳輸到檢索和利用都是基於紙介質的。因此,在整個過程中,信息是以相對較慢的速度流動的。這往往會影響獲取工程信息的及時性和有效性,導致項目管理的失誤或延誤。目前,許多傳統的施工管理模式在速度、可靠性、經濟可行性等方面明顯限制了建築企業在市場經濟激烈競爭環境中的可持續生存和發展能力。因此,充分利用飛速發展的信息技術來改善這種狀況,已成為建築企業的壹項緊迫任務。
目前,建築企業的信息化建設已經有了壹定的基礎。在北京的建築企業中,臺式機和打印機的擁有率為100%,部分企業擁有服務器並組建局域網,大部分企業擁有自己的互聯網域名。同時也存在信息化水平低的問題。大多數企業的信息化水平還停留在文字處理、財務管理等辦公自動化階段,局域網的應用主要停留在信息共享層面,生產控制的應用很少。
2.建築企業信息化建設面臨的問題
2.1內部發展不平衡
這裏的內部可以從兩個方面來描述:壹是建築行業內部:建築行業各施工企業信息化發展不平衡;二、施工企業內部:不同分公司、項目部之間差異也很大,是企業信息化程度低的典型表現,根本原因是企業信息交流落後,各單位之間缺乏溝通。
2.2認識不足,定位不清
信息系統在企業中的定位不明確,很多企業將其視為可有可無或者只是展示自己實力的東西。不清楚信息化對自己企業的意義是什麽。壹些企業認為只要使用計算機,使用網絡就能帶來高效率,而不考慮管理、業務和技術的配套發展,他們只是將業務機械地應用於計算機系統。
管理技術是壹種工具,需要管理者來使用。管理者、管理系統和管理技術必須相匹配,才能成為和諧的管理系統。作為信息時代的管理技術,廣義管理信息系統的能力應該受到其他管理要素的反映和制約。反過來,其他管理要素的內容也要考慮管理技術的特點。這也是企業在實施信息系統時要調整管理體系的原因。三者之間任何形式的不平衡都會成為管理中的不和諧因素,就像壹把椅子有三條腿,不管哪壹條斷了,椅子都不會穩穩地站著。我們不能認為管理軟件是萬能的,可以解決管理中的所有問題。
2.3與管理層整合不佳
企業信息化不是簡單地用計算機代替手工勞動,也不是把傳統的管理方法照搬到計算機網絡中。而是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引入現代管理理念,對計劃經濟時期形成的、不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的落後管理、僵化的組織結構、低效的管理流程進行全面深刻的變革。推進企業信息化,很重要的壹點就是要把它與企業改革、重組、改造和加強管理結合起來。[2]
2.4領導重視不夠
企業信息化不僅僅是壹個技術問題,它涉及到企業的方方面面,信息化的過程就是從“人治”向“法治”轉變的過程。企業高層領導高度重視,直接決策,宣傳推廣,組織實施,對企業信息化建設至關重要。企業組織架構的重組和流程再造,意味著權益的重新分配。加強管控,必然會和壹些習慣性的力量發生碰撞。這些,沒有企業高層的堅定信心,都是很難推動的。
2.5忽視標準化和規範化建設。
國外先進的企業信息化軟件進入中國後,多用於外商獨資企業或中外合資企業。究其原因,雖然這些企業也有個性差異,但作為同壹個行業,其基本點是相同的,企業管理也形成了壹套行之有效的理論和規範。但是,我們正處於兩種制度的交替和探索中,相當壹部分企業的管理沒有走上正軌,管理不規範。在這些情況下,商業軟件往往被拋棄,MIS軟件按照企業現有的模式和流程進行開發或合作。同壹應用軟件在同壹企業甚至同壹企業的不同分支機構重復開發,造成人力和財力的巨大浪費。由於開發技術、人才和管理的原因,這類軟件往往很難進壹步完善。基於不規範管理技術的信息系統,很難幫助企業走上現代化管理的道路,而且有可能形成壹種負循環。因此,在規劃壹個信息系統時,首先要改革符合現代企業管理思想的管理體制和管理方法,使企業運營的每壹個環節都符合規範化、科學化、標準化的要求。
2.6盲目追求先進性
采用先進的網絡技術和智能網絡設備及軟件,實現對計算機應用系統的有效控制和管理;除了使用先進的計算機和相關技術手段外,更重要的是軟件設計中采用的管理模式要體現企業管理系統的科學性和先進性。該系統既要充分反映先進的計算機硬件及相關技術和現代企業管理理論與技術的發展,又要滿足當前企業各個層次和環節的管理和會計需求。
滿足用戶需求的技術才是最好的技術。單純追求先進技術而不根據自身實際需要構建技術的技術沒有實際意義,系統成敗的主要因素並不取決於是否采用最新的計算機硬件、軟件技術和通信技術。采用了先進的設備,但系統設計未能提供完善的用戶需求,導致系統無法良好運行,甚至系統無法解決應用的實際問題,成為企業棄之不用的沈重負擔。
3對策
3.1企業信息化是“頂上工程”。
領導的重視是信息系統建設成功的首要保證。企業信息管理系統的“第壹原則”已被我國計算機應用各領域的成功經驗所證明,也已被普遍接受為信息系統建設的第壹原則。
企業信息管理系統的建設是壹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和符合現代企業管理要求的企業管理技術。企業管理的各個環節和層次;企業管理模式的改變和流程的調整;機構和崗位調整引起的管理者權限的變化,適應企業信息管理系統應用的信息披露和規範管理。因此,企業信息管理系統工程的建設應由總經理親自主持,高管團隊集體研究。基於各自專業的知識、經驗和智慧,保持高起點、高標準,從整體上進行權衡、協調、審批、決策和組織實施。
“頭號原則”沒有正式要求總經理學習計算機ABC,進入那堆“天書”;也沒有正式強調“專家領導”,把這個重任交給少數計算機專業人員,而是正確地堅持“第壹”的原則,在總經理的統壹指揮下,有計劃、有步驟地做好計算機技術、企業管理技術和信息管理系統的人才建設準備,同時動員企業各方面圍繞“妳要計算機做什麽”這壹主題不斷發現和創新。
3.2統壹認識和意識
首先,建築企業應該認識到實施企業信息化的緊迫性。當年聯想考慮ERP項目的時候,柳傳誌在公司幹部大會上大聲宣稱:“ERP可能會早死,但是不死就只有等死!”聯想不能死,壹定要成功!”[3]今天,聯想的信息化水平已經達到了國外大型企業的水平。
第二,施工企業要認識到實施企業信息化的堅定性。信息化不是能不能做的事,而是必須要做並且做好的事。信息化的過程是壹個規範化的過程,是壹個從人治向法治轉變的過程。以前是沒有規則就建立了規則,沒有目標就建立了目標,沒有流程就建立了流程。信息化的過程必然伴隨著組織結構的重組和流程的重組,這必然意味著權益的重新分配,觸及壹部分人的利益。如果企業沒有堅定的信念和決心,是不可能實施信息化的。
第三,建築企業應該認識到實施企業信息化不是萬能的。從根本上說,信息化只是為企業提供了壹種先進的手段。無論什麽水平的信息化,都要有規則和流程,信息化才能固化。換句話說,管理基礎沒有形成,信息化就是壹句空話。
第四,說到企業信息化,大多數人會想到電子商務。事實上,企業信息化遠比電子商務復雜,電子商務僅指企業營銷環節的信息化。目前,中國的電子商務只是在線訂購、在線支付和在線廣告的簡單結合。真正的企業信息化是提高企業整體信息化和整體競爭力。從建築施工的組織規劃到人機材料的管理,從日常管理到行政公文處理,都集成為壹個完整的信息系統。建築企業信息化主要包括辦公自動化(OA系統);業務處理自動化系統。
更多工程/服務/采購招標信息,提高中標率,可點擊官網客服底部免費咨詢:/#/?source=bdz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