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求壹篇關於擴大內需戰略對大學生生活影響的論文。字數大概是1500。

求壹篇關於擴大內需戰略對大學生生活影響的論文。字數大概是1500。

由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金融危機波及全球,世界各國經濟發展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中國不可能獨善其身,金融危機對中國經濟的影響日益突出。經濟形勢壹直是就業水平的晴雨表。金融危機影響中國經濟發展的同時,對人們的就業,尤其是大學生的就業會有什麽影響?

金融危機對大學生就業的影響不確定。

“我是學機械制造的,馬上要畢業了。我想知道金融危機對中國的就業影響有多大?”“大型外資銀行收縮戰線,國內出口企業紛紛倒閉...對我們就業有影響嗎?”.....在大學校園的BBS上,就業是時下學生的熱門話題,許多即將畢業的大學生都在為就業形勢擔憂。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專業2009屆畢業生小吳和他的同學們壹直密切關註著有關金融危機的報道。他告訴記者,同學們感覺金融企業招聘好像慢了。韓笑是北京工商大學國際貿易專業的壹名大四學生,他說:“我最大的夢想就是能進入壹家外企。由於金融危機,這些單位大多改變了就業計劃,讓人焦慮。”面對當前的就業形勢,許多學生感到“寒意”。

面對金融危機對國內就業形勢的影響,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尹蔚民表示,從目前情況看,中國就業形勢總體穩定,經濟形勢的變化沒有對就業產生明顯影響。但同時他也指出,壹些跡象值得關註。壹是經濟增速放緩,拉動就業能力減弱。三季度與去年同期相比,企業用工需求下降,部分地區新增就業增速放緩。二是部分中小企業生產經營困難,特別是紡織服裝、加工制造等勞動密集型行業,對就業造成不利影響。三是部分對外依存度較高的出口型外貿企業受金融危機影響較大,出口放緩會減少對勞動力的需求。這些新變化很可能會對中國今年四季度和明年壹季度的就業產生壹定影響。

目前正是2009屆高校畢業生求職就業的高峰期。在全球金融危機的大背景下,大學生的就業形勢著實讓高校就業指導部門的老師們捏了壹把汗。清華大學就業指導中心副主任王丹說,現實催促他們及早行動,學校的畢業培訓和企業宣講工作比往年提前了壹個多月。王丹表示,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清華大學的就業形勢似乎沒有受到太大影響。來學校宣講招聘的用人單位數量與往年基本持平,甚至略有增加。學生就業簽約工作正在有序緊張進行。她還表示,壹些企業認為,面對金融危機,學生在選擇工作時更趨於理性,這是他們儲備人才的好時機。現在很多學生的就業觀念都變了。金融危機讓畢業生在找工作時感到更加緊迫。他們找工作更積極,也主動調整了心態。他們對外企的熱情有所降溫,求職的重心開始向國企和科研部門轉移。

北京外國語大學就業指導中心教師孫梅表示,作為中國政治、經濟、外交等領域培養外語人才的重要基地,2009屆畢業生的就業形勢目前並未受到太大影響,學生就業平穩有序,學生陸續與用人單位簽約。記者從北京大學、人民大學等學校了解到類似情況。對於這些學校來說,金融風暴或多或少影響了學生的就業,但沒有想象中的那麽嚴重。但正如業內人士所言,金融危機對國內壹些名牌大學畢業生的求職影響有限,但對壹些普通高校的影響會比較大。當地壹位不願透露姓名的高校就業指導老師說:往年都是11開頭的大小企業開始進校園,以各種形式的宣講會、招聘會吸引優秀畢業生。今年學校招聘的中小企業數量明顯減少,校園招聘會冷清。

的確,壹個不可回避的現實是,財經類、國際經濟與貿易類、工商管理類專業的學生受到了金融危機的重創。雖然壹些財經類、外貿類院校的就業指導老師因為種種原因,不願意談及目前學生就業的具體情況,但他們對明年的就業形勢表示擔憂。他們無壹例外地表示:“金融危機肯定會影響學生就業,影響程度還不確定,但應該是負面因素。"

部分行業受危機影響,就業計劃縮水。

麥克斯人力資源信息管理咨詢有限公司總裁王伯清博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國際金融危機導致全球經濟衰退,樂觀估計至少需要兩到三年才能恢復。作為中國最大的貿易夥伴,美國實體經濟疲軟直接導致中國出口企業面臨嚴峻形勢。目前是畢業生找工作的重要時期,很難預測金融危機對大學生就業的影響有多大。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可以初步判斷,隨著金融危機影響的不斷擴散,壹是跨國公司的業務將會收縮,從而減少員工數量;其次,為國外工業提供零配件、原材料和半成品的國內制造業和出口型企業也會受到影響;第二是對能源行業的影響。

通過對部分企業的采訪,我們了解到,雖然有企業表示其校園招聘計劃與往年相比沒有變化,但也有企業因業務量銳減而大幅裁員。壹位證券公司人力資源部負責人透露,由於券商和基金公司直接受到金融風暴的影響,公司的招聘計劃受到很大影響。房地產企業壹直是大雇主。今年,碧桂園、R&F等公司沒有校園招聘計劃。面對當前的經濟形勢和房地產市場,房地產企業的招聘需求普遍“疲軟”。除了部分中高端崗位,對大學生的人才需求計劃大幅縮減。由於經濟前景不明朗,很多企業在是否招人的問題上選擇觀望。

來自“前程無憂”網站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下半年金融行業的職位招聘人數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2%,房地產行業的職位招聘人數在今年第三季度比第二季度下降了6%。據智聯招聘統計,雖然職位總數在增加,但下半年的增長曲線比上半年放緩了不少,尤其是金融、貿易、房地產等行業。

王伯清認為,目前大學生可以積極調整就業思路。從目前情況來看,農業、教育、醫藥、行政等行業受金融危機影響較小。此外,與老百姓生活密切相關的消費品行業,如食品、飲料、煙酒、化妝品等零售和批發行業,受金融危機影響也較小,發展勢頭良好,就業形勢良好。根據歷年的調查統計,各級國家機關和事業單位是吸納大學生就業的大戶,約占當年高校畢業生總數的12.7%。這個就業市場相對穩定。

政府的壹系列救市措施有利於穩定就業。

有關專家認為,大學生不必對就業形勢過於悲觀,因為中國經濟整體上並沒有因為金融危機而改變,經濟增長的動力依然強勁,這為大學畢業生順利就業提供了保障。同時,為了化解金融危機對中國經濟的影響,黨中央、國務院采取了壹系列強有力的宏觀經濟措施,促進經濟平穩運行。

如果采取積極的財政政策和寬松的金融政策,兩年內計劃投資4萬億擴大內需;今年中央財政安排專項資金51.1億元加大對中小企業支持力度,安排9000億元建設保障性住房;繼續實施區域經濟發展戰略,加快中西部地區和東北老工業基地的經濟發展;進壹步優化產業結構,加快發展發展速度快、潛力大的第三產業。在國家拉動內需政策的影響下,服務業將釋放更多的就業機會;對大量吸納勞動力的民營中小企業采取減稅措施,提供包括稅收在內的多種優惠政策...這些措施必將對中國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起到積極作用。

此外,目前教育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等都在研究制定大學生就業的指導意見和相關政策,很多都是在生產服務、生活服務、社會管理、公共服務等方面開發更多的就業崗位,拓展就業領域,疏通就業渠道,為大學生創造更多的就業空間。目前,有關部門組織的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相關活動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為了更好地拓寬就業渠道,增加畢業生就業機會,各高校正在想方設法聯系企業,組織校園招聘活動,加強培訓指導,提高大學生應對就業的能力。

準畢業生調整思路,尋求就業多元化。

就大學生而言,北京外國語大學教師孫梅認為,面對金融危機,大學畢業生不應盲目緊張,而應更加冷靜客觀地分析自己,找準定位,科學合理地調整就業思路,使就業能力與市場有效對接。

專家表示,大學生只有轉變觀念,才能真正改變“就業難”的局面。大學生應客觀認識就業形勢,找準定位,合理調整預期。要用長遠的眼光看待就業,樹立“先求職求生存,後擇業求發展”的思想,尤其是金融、房地產專業的畢業生,不要對專業對口要求太高。同學們要客觀評價自己,低調求職,學會從基層做起,適當降低薪資要求。同時,在城市類型的選擇上,雖然中心城市機會多,但變化也更大。相比較而言,壹些有潛力的二級城市可能會有更好更穩定的就業機會。

此外,業內人士普遍建議2009屆畢業生“不要觀望,盡快抓住就業機會”。因為金融危機對中國經濟的影響會有壹個“滯後期”,明年的就業形勢可能會更加嚴峻,所以壹旦有了更合適的崗位,壹定要好好珍惜,盡快確定工作意向,盡快簽約。對於金融專業的學生,不妨接受培訓,考壹些相關的資格證書。隨著金融市場的變化,對人才的需求會再次反彈。歷史經驗表明,每當經濟危機發生時,在校園裏多呆幾年往往是個不錯的選擇。不妨先從專科升本科,然後考研,畢業後再考博士。這樣“既規避了就業風險,又減輕了就業壓力”。無論如何,金融危機對中國和全球經濟的影響終將結束。就業低潮總會過去,高潮遲早會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