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人生的使命是幸福——《覺醒智慧》綜述

人生的使命是幸福——《覺醒智慧》綜述

5月11-13日,我去上海參加了為期三天的周貴銀“喚醒智慧”活動,與來自世界各地的100多名學生壹起學習。在周老師的帶領下,我也學到了國學的魅力和價值投資的相關知識。印象最深的壹句話是,人生的使命就是幸福。印象最深的詞是願意,是妳願意為某件事付出的時間和精力。這三天的學習,為我打開了壹扇國學的大門。中國五千年的文化博大精深,值得研究。

周老師的內容涉及領域廣泛;圍繞讓妳的生活幸福的使命;從啟蒙到投融資,從儒道,再到法家;以及如何看待企業的財務報表;再到王陽明的“知行合壹”;並向沃倫·巴菲特和他的朋友查理·芒格學習安全邊際和價值投資的概念。然而如此多的精華;如何把自己生活中的原則和想法內化,這壹課的核心!【本段引用007戰友】

為了方便以後復習,把這三天所學的內容做壹個詳細的記錄總結。

周老師給我們講的第壹句話就是:妳企業經營的好壞和妳的投資能力有很大的關系,企業經營和投資的水平完全取決於妳的生活態度。

我在做什麽?有些人沈迷於過去的失敗和痛苦,有些人則失去了精神信仰。其實我們所做的壹切都很簡單,目標就是為了我們的幸福,擁有健康的身體,和諧的婚姻家庭。但很多人在追求幸福的過程中追逐金錢、名利,忘記了自己的初心。為了實現目標,去投資,或者去做老板,結果老板越來越難做,投資的都賠了。

我不是第壹次看到這棵樹,老師從不同的角度講解,把國學的思想和人性比作樹根,把緯度、認知和格局比作樹幹,把現實生活中的各種行為比作樹枝。之前學到的是,不改變樹根,只修剪樹幹和樹枝,整棵樹的健壯度和果實都不會好。我們還需要給根部施肥,這就引出了我們應該學習道路的話題。道是什麽?走過去回來都能通用的知識就是道,就像路壹樣,是雙向的。如果只有壹方說得通,另壹方說不通,那就不是道。是道註定如此。

我們做事有成功也有失敗。為什麽?因為當我們總結原因的時候,就會出現歸因偏差,而且因為歸因偏差,我們還沒有找到問題的本質。為什麽看不到事物的本質?因為缺乏維度,我不懂是非(大是大非),不懂規律(底層邏輯),不懂人性。

人類常見的決策失誤主要有四個原因:親自思考(我看到了)、不在當下思考、自我合理化傾向、信息/認知/心智/行為偏差。還有兩個根本原因:維度不夠,智慧不足;不懂因果。最終的結果就是輪回。

我看到了。業力是過去所有行為的習慣。因為業力的不同,人的關註點不同,關註點有限,所以不是什麽都關註,只會選擇相信。老師讓我們做壹個遊戲,挑壹張妳喜歡的牌,然後換壹頁說:“我拿了妳最喜歡的牌。”結果真的是這樣,因為妳把註意力放在了妳喜歡的那張牌上。事實是所有的撲克牌都被換過了。所以當妳看到的時候,有很多信息是妳主動忽略的,所以妳看到的不壹定是真的。

沒有直接的想法。《金剛經》中有“前世心不可得,今生心不可得,來世心不可得。”妳得不到過去,那就是過去;未來尚未到來,無法獲得;現在即將成為過去,不可得。那麽妳能得到什麽呢?就現在。“任何不考慮現在的人,都沒有資格談論未來。”這是老師讓我們寫在書上的壹句話。是的,現在是妳的過去和未來。過好每壹刻,妳的未來就會到來。

自我合理化傾向。這個很好理解。我們總是認為自己是對的,我們會做壹系列的動作來證明我是對的。

信息、認知、心理和行為偏差。老師通過處理壹件事詳細解釋了這個模型。在信息輸入階段,由於個人註意力有限,會進行片面的記憶,但這個階段需要準確、有用、全面的信息。在信息加工階段,人們會依賴直覺進行加工推理,或者使用經驗和類比推理,從而導致認知偏差。在結論形成階段,由於他們的心理偏差和信念不同,他們的判斷和方向會有所不同,所以要用積極的信念去思考。在行為輸出階段,個人行為會有偏差,知行合壹。在結果驗證階段,結果是否達到預期。這麽多環節中只要有壹個環節出現偏差,事情的結果就會比預想的更糟糕。

維度不夠,智慧不足。壹維、二維、三維、四維等。,每個維度可以解決更多的問題。有人會說他不夠次元,沒辦法跟他說清楚。但事實上,高緯度的人能理解低維度的人,他們能在降維後思考,而低維度的人真的不理解高緯度的人。所以說這句話的人緯度不夠高,是時候提高緯度了。智慧的缺乏,尤其是生活智慧的缺乏,是因為對是非、法律、人性的無知。規律有三種:不易;改變;簡單。

不懂因果。有因必有果。什麽時候會有水果?當業力經過業力,業力與和諧就有了果實。普通人執著於結果,成功人士執著於原因。有了原因,結果總會有的,只是時間問題。

輪回我是從童話裏知道輪回這個詞的,“業障之輪六大司”。但我壹直以為離我很遠,那是下輩子。接觸心理學後才知道,輪回是妳處理事情的方式,導致同樣的結果,同樣的行為模式。所以我們需要打破這個循環。這裏就不詳細描述了,用壹張圖來說明。

妳身邊的貴人是妳前世種下的福音,今生我願做妳的蓮花。

1,斷然拒絕自己不懂的東西。

2,眼裏只有對錯,壹元思維。

3.堅持偶爾局部個案整體/絕對。

4.堅持把妳希望的和擔心的當做事實。

5、想獨當壹面,或者以物為天。

6、單向思維,沒有選擇。

7、試圖控制不可控,自我可控,控制他人。

每個人都有壹些自我堅持,我也是,我在第四點也有這種表現,我會把我的擔心當做事實。這個時候,我需要去我的辦公室,我該怎麽去呢?實踐,有目標,有意願。

擺脫自我依附有兩種方法:消除無明和修行。如何消除無知(無知:不清楚,不明白)?學會增加緯度,比如國學的緯度,企業管理的維度,投資的維度,第四個緯度。修行(行為矯正),佛法:從苦中得樂-& gt;無苦無樂的境界,我空(去我的堅持),法空(現象不執著),空;儒家:知真至誠,修身養性,治國平天下;道家:無欲無私無咎。作為領導者,可以學習老子的和合智慧,立規矩學習法家,儒家學習文化的智慧,佛教學習慈悲。

修行路上,由低到高,可分為:魔、獸、小人、君子、聖人、成人(佛)。小人欲望大,境界低,自私自利。在修行的道路上很容易被周圍低能的人影響,會有從眾心理。所以,妳需要同伴壹起修行,朋友(朋友:價值觀相同的人)從遠方來,壹起祝福,壹起念給對方聽。李健大人。

慈悲這個詞是分開理解的,善良:給別人帶來快樂;悲傷:幫助他人擺脫痛苦。慈悲:在壹起就是給別人快樂,擺脫別人的痛苦。

還有壹種方法,就是帶著目標去實踐,把目標上升到生死攸關的信念。周老師分享了唐僧西天取經女兒國的視頻。唐僧代表超我,由壓抑本能需求,面對誘惑而演變而來(女兒國國王的色彩);豬八戒代表本我,是由與生俱來的本能和欲望組成的能量系統,包括各種生理需求和意識;沙僧代表無我和開悟;孫悟空代表自我,悟空。我不知道白馬代表什麽,但它也存在於向西方學習的路上。希望讀者能幫我解惑。

壹首《女兒的愛》講述了面對目標如何堅持。

金融是關於基金和項目之間的壹切。把資金投入項目(把錢兌換成其他狀態)叫做投資。通過項目尋找資金被稱為融資。在這個過程中,需要金融機構和金融市場。之前和朋友分享了兩點,是我從房地產投資中學到的:錢從哪裏來(融資能力),錢去哪裏(投資能力)?缺失的壹環是金融工具。

每個人都要有三種思維:投資思維、融資思維、金融工具思維。經營者:讓妳的生意更有價值。投資人:買的時候便宜,賣的時候更值錢。

股權增值需要兩個方面:盈利能力,賺取現金的能力,依賴管理層;企業不創造價值,就需要靠利潤。壹個企業需要錢,需要追求,需要意願。

企業如何有價值?產品,團隊,模式。主要講解了團隊,負責人和成員。

股權內部激勵,看喬家大院視頻,用股權留住人才,錢在哪裏,心就在哪裏。

企業文化是壹種多維文化。

為什麽企業文化只是墻文化?忠誠,對誰?老板的良心/良心。當老板的良心和自己的良心結盟了,價值觀統壹了,就是企業文化了,員工才會忠誠。

道家真的反儒家嗎?不是,道家主要是針對統治者的,儒家是針對統治者和君子的。

《道德經》第五十七章告訴我,我無為而民為本,以德育為主,人就會自覺;輔以制度設計,實現公正。法家是狼性文化,以法律(制度)獎懲,達到“政之治,刑之齊,民之不要臉。”所以需要內外圈。

股票主要看盈利能力(ROE,凈資產收益率)。

1,說話不輕佻;

2、肢體語言不破壞妳的氣場;

3、眼神要真誠堅定;

4、面子慈悲;

5、著裝不誇張(誇張:非主流);

6.公司的願景應該是絕對利他的;

7.說話要有邏輯,不要尷尬;

8.酒後不釋放負能量;

9、想太多;

10,是非觀念要明確;

11,聽力好,語言軟;

12,愛國,不憤世嫉俗。

壹句話,就是:外圓內方。

壹維:妳在壹條直線上自由移動的能力。

二維:妳在平面上自由移動的能力。

三維:妳在空間自由活動的能力。

升級維度的好處:

1,人的智慧不是單壹維度的力量,而是維度的數量;

2.促進維度有利於社會、家庭、朋友的和諧;

3.提高維度就是提高直覺;

4.晉升維度有利於對成功的理解,成功是多維的;

5.提升維度是提升自己的能量場;

6.提高維度是為了讓妳的人生有更多的可能性。

如何提高緯度?

學習哲學,金融學,經濟學,心理學,人性等等。這次去上課也是為了提高自己國學的維度和緯度。

知行合壹,王陽明的心學,第壹次聽,不是很懂,就做了筆記。

社會上有很多人把知識當成真知識,做到了就叫知識。知與行是壹樣的,沒有時差,也沒有瞬間。

王陽明的四大教義:沒有善與惡的肉體(本體),有善與惡的行動(現實),知善惡是良知(前提),去惡為善是作風問題(修行)。用良知修正事物,同時提升良知,通過事物磨練事物,達到知行合壹。找良心就是身心。

王陽明對弟子的四點期望是:立誌(成為什麽樣的人)、勤奮(勤奮好學)、改革(知錯即改)、責善(責備自己的錯誤行為使自己變得優秀)。

以下節選自86班戰友劉6519的評論:

知行合壹:真正的理解是對某個知識點或文化、技能、道理的理解(抽象來說就是對應神經元之間的聯系);Line是練習和重復“知識”的過程(連接神經元,固化,多次重復,使其成為高帶寬神經元,遇到相應的事情和問題,自然會解決)。它是妳所學的同步體現。

舉個例子:也就是說,妳現在知道投資前要看報表;但是妳知道現在如何看待和投資嗎?就是在看完報表再投資的理念下,妳不斷的練習看報表,練習投資;這樣形成的知識的體現——即線;成為妳自然的“知”與“行”的同步統壹。

即“行”即“知”(反復練習,強化知識的結果);而不是我們經常想的,知道了這個道理,那麽妳就會知道按照這個道理去做事。這種理解背離了“知行合壹”的初衷。

就像我開頭說的,有這麽多知識;要內化為自己的認知,並在實踐中不斷實踐,反復強化這種認知,達到知行合壹;這應該是這門課的真正意義。

三張報表:現金流量表、資產負債表、損益表。想學投資,壹定要掌握這三條語句。其中,資產負債表是核心。

資產是可以成為資產的資源。妳的負債永遠是妳的負債,妳的資產不壹定是資產。長期資金購買長期資產。

企業家管理的核心是:1,不斷優化資本結構;2.流動性要絕對平衡;3.不斷提升企業的管理氣質。時刻想著怎麽把成本降到極致。

財務報表分析的七個步驟:

1,看資產負債表總資產;

2.看資產負債表的結構數據;

3.看資產負債表的具體指標和變化;

4.看利潤表的收入水平;

5.看利潤表的支出水平;

6.看利潤表的支出水平;

7、看商業模式,持續競爭優勢,是否有福報。

1-6點定量,7點定性。

時間是優秀企業的朋友,卻是劣質企業的敵人。巴菲特從格雷厄姆那裏學到了市場先生和安全邊際,學到了市場先生是可以利用的。先向芒格和賽雪學習,然後才能購買。價值投資不等於長期持有。

巴菲特曾經說過:“因為我把自己當成了企業的經營者,所以我成為了更好的投資者;因為我把自己當成壹個投資者,所以我成為壹個更好的經營者。"

巴菲特的投資理念是什麽?第壹,不要賠錢;第二,永遠記住第壹條規則。

1,安全邊際原理(格雷厄姆);

2.以低估或合理的價格買入優秀偉大的企業(賽雪、芒格)。

3.如何堅持前兩條原則,護城河和安全邊際,巴菲特的藝術人格魅力。

企業不準備持有10年,就不持有1分鐘。

把照片掛起來,這樣妳以後就能記住它們了。三組成員分別是來自新加坡的四位師兄(唐承宇、孫大器、藍叔叔、王阿姨),來自上海的五位師兄(王翠瓊、何少芬、賈龍、、朱),來自石家莊的壹位行者(斯睿),當然還有來自杭州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