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壹個雲南昆明人,提到昆明這座城市,我覺得應該是歡樂的,或者親切的。畢竟,我相信每個人都對自己家鄉的省會城市有些感情。因為從外省出來,如果有人問妳是哪裏人,妳總是要不厭其煩地回答:雲南昆明。而每次有人聽到這樣的回答,總會回復:“哇!真是個美麗的地方,四季如春!”我總是說,“妳還好嗎?其實比起來過昆明的人,用四季分明來形容可能更貼切。”
?往往這樣短短的壹句話總能引起別人的好奇心,然後我總是不厭其煩地向別人介紹昆明的氣候、地理位置、風土人情、特色小吃、奇異風光。這可能是壹種作為遊子對家鄉懷念的表現吧。
?不過真要細說,其實我也不熟。沒有什麽深刻的感受。不知道為什麽,如果真要刨根問底的話,可能是因為在昆明呆的時間不長,沒有在那個城市為自己的夢想努力過。想壹想,只有這個理由最合適!
八九歲的時候,我從村裏早早輟學的堂兄妹那裏聽說了昆明。我老家是昆明壹個小鎮下屬的村委會,離昆明200多公裏。直到我自己上了大學才知道。以前,我只能從在昆明工作,逢年過節回家的表弟口中知道,昆明很遠,很繁華,卻不知道有多遠,多繁華。?
?我仍然記得我第壹次去昆明,那時我十六歲。我初中畢業考試後,放了兩個多月的假。父親委托在昆明開保安公司的叔叔到車站接我,然後我從鎮上坐車到縣城再轉昆明的車。這是我第壹次獨自出遠門。畢竟對於壹個從小生活在農村,直到上初中都很少去鎮上的農村孩子來說,內心其實是不安的,但是又充滿了好奇和向往。為了這次去市裏,我特意去了我初中時經常剪頭發的理發店。花了五塊錢洗頭吹頭發,還讓理發師用夾板拉劉海,讓自己看起來很酷。
?還記得出發那天正好是鎮上趕集的日子,父親送我去鎮上順便買點東西。我父親送我去鎮上的公共汽車買票。我上車後,就去告訴司機,讓他處理壹下再走。畢竟孩子第壹次壹個人出遠門,作為父親,其實是擔心的。到了縣城汽車站,不記得司機有沒有教我買去省城的車。反正我上了去昆明的車,最後順利到達昆明汽車站。(那時候黃土坡客運站還沒拆,1980年後90年初的昆明人應該都知道。).
?到了黃土坡客運站下車,找了個電話亭,用座機給舅舅打電話。不久我叔叔騎著壹輛黃色的滑板車來接我。他第壹眼看到我就說,妳怎麽留這麽長的頭發?當時不記得有沒有回答叔叔的問題,但現在有很大概率是想來的。然後舅舅直接帶我去了壹家理發店,讓理發師給我剪了長發。那時候我剛剛青春期,額頭上還有很多痘痘,都被長劉海遮住了。太好了,我剪劉海的時候,所有的痘痘都露出來了。雖然心裏很糾結,但還是沒敢表達出來,就默默忍受著可能從理發店出去後,接我的人對我的額頭投來異樣的目光。
?但其實我後來才知道,城裏人根本沒時間去觀察每個路過的人。他們的註意力都集中在自己的事情上。這是我多年後才意識到的。人生是自己的,與他人無關。在成人的世界裏,妳是自己的主角,但對別人來說,妳只是壹個過客。)
然後在梁家河地區有壹家類似的本田4S店,我和我們這邊的幾個人做了兩個月的小保安。然後有空就和幾個早早輟學的兄弟逛逛周圍的街道。有時候身上還有十幾塊錢的人拿出來在路邊燒烤攤烤三個雞腿。三兄弟各吃各的相當好吃。時不時會去街邊的臺球廳打兩把臺球,其他地方不敢去,怕迷路。畢竟剛進城還是很膽小的。當時去的最遠的地方是幾個人騎著自行車去西山廣場看別人唱歌跳舞,然後騎回去。多開心啊!
?這是我第壹次真正對昆明有了很大的印象,因為除了梁家河,我什麽地方都沒去過。但是到什麽程度,其實對於當時的我來說,根本沒有概念。後來我順利考上了高中,回到了學校。之後每年暑假都會來昆明,寒假就不出來了。畢竟時間短,找工作不容易。而且第壹次經歷後,膽子變大了,去的地方也不再是梁家河,也不需要舅舅來接我了。因為作為青春叛逆期的孩子,其實不喜歡被長輩管。就因為我不想管,就要往外面跑。
?之後入住了北城的美景新春美食街,那是壹家只有兩層樓,以泰國菜為主的小餐館。餐館的名字叫薩瓦迪卡。餐廳是三個剛大學畢業壹兩年的昆明本地人開的。我們私下都叫他們“胖老板、二老板、三老板”。至於為什麽會有這樣的名字,其實作為店裏最新的人,我也不知道。是店裏的其他幾個服務員和廚房的幾個廚師、夥食處理員說的。當時和我在同壹個縣的有兩個剛高考完的女生,壹個是肖偉,壹個是小楊,還有壹個是同縣的男生,暑假來打工。但後來我知道了為什麽我被稱為胖老板。是因為當時壹個老板體重100公斤。有壹次他在店裏聚餐喝醉了,四個人費了很大力氣才把他擡到車上。我覺得應該按重量排序!現在想起來,已經14、15年了,我覺得那家餐廳現在應該不在了!
就像當時我們幾個服務員留下了QQ號作為聯系方式,現在也不知道自己的未來是什麽。
?後來我也留在昆明車家壁,在壹家湖北人開的定制活動房的小公司負責噴漆。第壹次,應該算是第壹次和大陸人打交道。我還記得我壹開始聽不懂湖北人說什麽,有點尷尬。之後,我在滇池草海遺址工作了兩個月,我建造了今天的草海隧道。我想昆明的人都知道這條隧道。老板是重慶人,壹開始聽不懂重慶話。老板也是個低學歷的包工頭,偶爾能勉強聽懂壹兩句重慶口音很重的普通話。現在想來,可能是和不同省份的人相處的經歷,聽他們當時不同的方言。現在聽到很多地方的方言,幾乎都能聽懂。雖然我不會說他們,但我已經打下了堅實的交流基礎,沒有任何障礙。
?之前沒想那麽多,也沒覺得這些經歷對我以後的生活有什麽意義。但多年後的今天,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歷和閱歷的增長,我明白了壹個道理: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每壹步都算數。
?也許妳今天在做壹件事,但是妳不明白妳為什麽要做這件事,妳不能理解做這件事的意義。沒關系,不要問那麽多理由,先去做,因為在未來的某個時刻,可能是妳此刻正在經歷的事情讓妳覺得沒有意義,起到了關鍵作用。因為很多道理是需要經歷過才能明白的。
2022-02-10
?